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又是口號治國嗎?

又是口號治國嗎?
●黃春生牧師
內政部長江宜樺先生3月15日晚間表示,為了要鼓勵生育需要一個響亮口號,內政部將公開徵求一個有創意、能引起社會共鳴且讓大家「聽了想生小孩的口號」,獲選者將獨得獎金新台幣100萬元。我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個念頭「又是口號治國」。

台灣過去確實有幾個人口政策口號,「實施家庭計畫,促進家庭幸福」、「小家庭、幸福多」、「3321,結婚三年生第一胎,再三年生第二胎,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當生育率高的時候口號又改為「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不嫌少」。近幾年出生率下降政府喊出「三個不嫌多」,但好像提高不了國人生育的意願。

◆生育口號在現代行不通

內政部想以「口號」來促進生育的意願,但是這年代與過去的年代極為不同,「口號」在過去行得通,但是在現代卻一定行不通。過去,台灣從農村經濟轉型商業經濟,農村需要較多的人力,因此生育率普遍均高。轉型商業化之後,個人經濟收入增加,生育所需的花費還在合理範圍內,因此生育的意願也較高。但是,現今的社會情況並不是如此,為何台灣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與法國相當。根據主計處統計指出,2009年的粗出生率為1.12%,死亡率1.02%,當年人口僅增加4321人。

造成少子化、出生率下降主要的原因是高失業率、收入減少、負擔增加,對現狀感到不滿,對未來感到悲觀。根據主計處統計1998年失業率為3.85%,2009年為7.35%,十年間失業率增加近一倍。受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影響,國人的生活品質不斷下降。

《天下雜誌》2010年國情調查指出,從經濟、政治、社會各角度進行的國情調查,發現台灣人民最在乎的,是社會上貧富差距的擴大。有高達九成以上的人(93%),最憂慮的事 是貧富差距擴大。比例較五年前,暴增了近兩成。內政部資料顯示,國內低收入戶數已突破十萬戶,人數更超過二十五萬人,紛紛創下新高點。民眾生活品質下降的結果,使他們對前景感到悲觀。

◆政策應先於口號

馬政府2008年提出的人口政策白皮書,訂民國104年生育率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1.6人標準,不過,依目前情況恐怕難以達成。其實,「口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政策不應該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為促進生育,內政部還想舉辦未婚聯誼,但是這樣的事不應以內政部的高度來舉辦,而應與社團、宗教、福利團體等結合,內政部要做更有深遠決策的事。內政部也打算發放育兒津貼,但是財政有限的情況下,能維持幾年也令人存疑。更何況,僅對於增加生育第三胎補助,有可能會因此造成性別比失衡。

生育率低,是與大環境惡劣息息相關。唯有改善大環境的因素,促進育兒的環境,提升義務教育,減低人民的痛苦感受,增進生活品質與光榮感。如此,生育的意願自然就會提高。政府何不舉行「提升人口」的國是會議,集結各領域的專家提出可行建言,之後再擬訂十年、二十年計畫,從根本予以改造。這是內政部應有的高度不是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