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Chalking the Door 2022

💖 敬祝2022年~主恩滿溢 💖
💝 20*C+M+B+22 💝
歐洲的基督徒,習慣會在1月6日主顯節之前,由牧師或神父,在住家的大門上寫上幾個字。CMB是拉丁文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的縮寫,意思是「基督賜福這一家」。「*」代表伯利恆之星,三個「+」代表三位一體。再將年度「2022」分別放在頭尾,代表整年從頭到尾都蒙基督的賜福。

「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上帝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申命記11:12)

祝您
新年平安喜樂、主恩滿溢
台北濟南教會祝福您

Liturgy & Prayers for Chalking the Door

Leader: Peace be to this house, and to all who enter here.

People: Ame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prayers maybe said:

May all who come to our home this year rejoice to find Christ living among us; and may we seek and serve, in everyone we meet, that same Jesus who is your incarnate Word, now and forever. Amen.

God of heaven and earth, you revealed your only-begotten One to every nation by the guidance of a star. Bless this house and all who inhabit it. Fill us with the light of Christ, that our concern for others may reflect your love.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Savior. Amen.

Loving God, bless this household. May we be blessed with health, goodness of heart, gentleness, and abiding in your will. We ask this through Christ our Savior. Amen.

the leader says:

The three Wise Men, [C+] Caspar, [M+] Melchior, [B] and Balthasar followed the star to Bethlehem[] and the child Jesus [20] two thousand, [+22] and twenty two years ago.  May Christ bless our home, and remain with us throughout the new year. Amen.

All say the Lord’s Prayer.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Advent

Advent

Advent, which begins the Church’s liturgical year, began on Sunday, November 28, 2021. Advent encompasses the four Sundays and weekdays leading up to the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The Advent season is a time of preparation for our hearts and minds for the anniversary of the Lord’s birth on Christmas.

The first candle, which is purple, symbolizes hope. I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Prophecy Candle” in remembrance of the prophets, especially Isaiah, who foretold the birth of Christ. It represents the expectation felt in anticipation of the coming Messiah.

The second candle, also purple, represents faith. It is called the “Bethlehem Candle” as a reminder of Mary and Joseph’s journey to Bethlehem.

The third candle is pink and symbolizes joy. It is called the “Shepard’s Candle,” and is pink because rose is a liturgical color for joy. The third Sunday of Advent is Gaudete Sunday and is meant to remind us of the joy that the world experienced at the birth of Jesus, as well as the joy that the faithful have reached the midpoint of Advent.

On the fourth week of Advent, we light the final purple candle to mark the final week of prayer and penance as we wait for the birth of our Savior. This final candle, the “Angel’s Candle,” symbolizes peace. It reminds us of the message of the angels: “Peace on Earth, Good Will Toward Men.”

The white candle i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reath and lit on Christmas Eve. This candle is called the “Christ Candle” and represents the life of Christ. The color white is for purity—because Christ is our sinless, pure Savior.

-----------------------------


Prophecy Candle

On the first Sunday of Advent, the first purple candle is lit. This candle is typically called the "Prophecy Candle" in remembrance of the prophets, primarily Isaiah, who foretold the birth of Christ:

Therefore the Lord himself will give you a sign: The virgin will conceive and give birth to a son, and will call him Immanuel. (Isaiah 7:14)

This first candle represents hope or expectation in anticipation of the coming Messiah.


Bethlehem Candle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Advent, the second purple candle is lit. This candle typically represents love. Some traditions call this the "Bethlehem Candle," symbolizing Christ's manger:

"This will be a sign to you: You will find a baby wrapped in cloths and lying in a manger." (Luke 2:12, NIV)


Shepherds Candle

On the third Sunday of Advent the pink, or rose-colored candle is lit. This pink candle is customarily called the "Shepherds Candle," and it represents joy:

And there were shepherds living out in the fields nearby, keeping watch over their flocks at night.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them, 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 shone around them, and they were terrified. But the angel said to them, "Do not be afraid. I bring you good news that will cause great joy for all the people. Today in the town of David a Savior has been born to you; he is the Messiah, the Lord. (Luke 2:8–11, NIV)


Angels Candle

The fourth and last purple candle, often called the "Angels Candle," represents peace and is lit on the fourth Sunday of Advent.

Suddenly a great company of the heavenly host appeared with the angel, praising God and saying,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heaven, and on earth peace to those on whom his favor rests." (Luke 2:13–14, NIV)


Christ Candle

On Christmas Eve, the white center candle is lit. This candle is called the "Christ Candle" and represents the life of Christ that has come into the world. The color white represents purity. Christ is the sinless, spotless, pure Savior. Those who receive Christ as Savior are washed of their sins and made whiter than snow:

"Come now, let us settle the matter," says the Lord. "Though your sins are like scarlet, they shall be as white as snow; though they are red as crimson, they shall be like wool." (Isaiah 1:18, NIV)


Sources
Holydays and Holidays. In Mastering Worship (p. 136).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Abstracts. Myerstown, PA: Religious and Theological Abstracts.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馬偕行腳地圖

馬偕行腳地圖


⭕1871年11月26日(禮拜日)馬偕牧師抵達日本橫濱。
摘自《台灣遙寄》

1871年9月19日,馬偕在多倫多教會受按牧。10月19日,離開故鄉若拉(Zorra),已近中午自武德斯得克(Woodstock)搭火車。首段到底特律(Detroit),次段到芝加哥(Chicago),第三段到鄂馬哈(Omaha);在此地過旅行以來首次的安息日(按十月廿三日)。然後再上旅途,於10月17日抵舊金山(San Francisco),住於加拿大人顏威廉(William Gunn)宅。

11月1日(禮拜三),搭上汽船「亞美利加號」(S .S. America)。出航后第26天,就是11月26日(禮拜日),船抵日本橫濱,瞥見了富士山峰雪白。在橫濱停泊期間首次接觸到東方人生活,樣樣令他感到新奇和興趣。18日下午啟碇續航進入中國海。12月5日(禮拜二)抵香港,全市飄揚著英國國旗。在碼頭險遭苦力的糾纏而不得逃脫,忽然聽到一口操薩克遜口音「你是不是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嗎?」就是英國宜教師艾安土(Rev. Ernst J. Eitel),是晚就住他家。翌日整天在艾牧師家,艾牧師是從馬雅各醫生處得到馬偕要來的消息而等待他。翌日早上搭船到廣東,晚上與該地許多位宣教師會面,晚住美國宣教師哈巴安德(Dr. Andrew Patton Happer,屬長老教會)宅。12月8日,回到香港,拜會德國宣教師,並參觀了教會女學。12月9日,搭乘輪船「羅娜號」(Rona)前往汕頭,船長是蘇格蘭人,頗有異鄉遇故知之感。翌日抵汕頭,海關的Hobson及英國長老教會派駐汕頭的Dr. Alex.Thomson來迎接。

馬偕在汕頭區逗留18日,巡迴探訪附近各地傳道站,頗心動有意留下協助英國長老教會的事工。但最後決意先看,而後再作決定。於是於12月27日搭船前往廈門,28日八點船泊廈門港,11點改搭英國雙桅船「金陵號」(Schooner "Kin-lin")欲往台灣。當晚開船,橫渡台灣海峽之航行是整個旅程中最驚險的一次,在漆黑的夜晚,烈風怒號,海洋驀瀉不已。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Glasgow Cathedral

維繫長老教會制度的1638年格拉斯哥大會


蘇格蘭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長老教會)

⭕1638 年11月21日蘇格蘭教會在格拉斯哥召開總會(General Assembly)
加爾文的學生約翰·諾克斯(John Knox)在蘇格蘭帶領宗教改革,他擔任愛丁堡上議院議長,帶領蘇格蘭以長老教會體制1560年進行宗教改革,並制定「蘇格蘭信仰告白」(Scots Confession of Faith)。1560年12月第一屆蘇格蘭長老教會總會成立,頒布《教會法規》(Book of Common Order)。而蘇格蘭教會也成為全世界長老教會的母會。

1596年英王詹姆士六世(James VI)強迫蘇格蘭教會採行主教制,並進一步將蘇格蘭納入國教派(聖公會)。1618年歐洲爆發30年戰爭,即脫離天主教之宗教戰爭。1624年英王詹姆士六世過世,他的兒子查理一世(Charles I)即位,他對蘇格蘭教會不了解,更進一步在蘇格蘭強推國教派,不加入國教派的神職人員均被免職。此舉引發蘇格蘭人民的反彈,1638年2月28日在蘇格蘭愛丁堡灰衣教堂(Greyfriars Kirk)展開簽署《國家盟約》(National Covenant)以抵制查理一世對蘇格蘭教會所加的控制。

1638 年11月21日蘇格蘭教會在格拉斯哥大教堂召開總會(General Assembly),儘管英王特使在場宣告解散議會,但議會繼續召開,會議中接納《國家盟約》(National Covenant),並通過決議廢除在蘇格蘭所施行的英格蘭主教制度(聖公會)。其結果就是1639年英王查理一世向蘇格蘭發動「第一次主教戰爭」(the First Bishops' War),但在蘇格蘭強烈的抵禦之下,英格蘭軍隊撤退。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向蘇格蘭發動「第二次主教戰爭」,蘇格蘭強烈反攻打入英格蘭,迫使查理一世簽訂了《裏彭條約》(Treaty of Ripon),並賠償蘇格蘭人的損失。從此奠立蘇格蘭教會(長老教會)的獨立自主性,並不受英格蘭教會(國教)的統轄。


圖:#蘇格蘭格拉斯哥大教堂 Glasgow Cathedral(長老教會)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濟南教會聖歌隊獻詩 https://youtu.be/6qxtrAGZ4wM
黃春生
160年前《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1861年11月19日完成創作

1861年11月18日廢奴主義者朱莉婭·沃德·豪爾(Julia Ward Howe)夫婦,與他們的牧師克拉克(James F. Clarke),應邀赴華盛頓近郊聯邦政府軍營,參觀校閱,不意敵人突襲,秩序大亂。 歸途中遇見沿路士兵高唱北軍進行曲「布朗身體雖在墳中日漸朽腐,精神卻繼續前進!」克拉克牧師聽到這首動人的詩歌,但覺得歌詞太悲愴。於是克拉克牧師建議朱莉婭將“John Brown's Body”(約翰·布朗的身體)這首歌重新填詞。那天因長途跋涉,朱莉婭十分疲倦,回家即酣睡,清晨醒來(11月19日),在曙光中完成了新歌詞,題名為《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隔年1862年2月《共和國戰歌》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最初未受人注目,後經軍中牧師麥卡白(Chaplain C. C. McCabe)在各兵團部隊推介,從而流傳北美各州,成為一首愛國聖詩。

林肯總統有一次聽到遊行的群眾唱此歌時,被感動得落淚,要求他們再唱一次。巴頓將軍(General George S. Patton, Jr.)特別喜歡這首詩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每當軍隊出征,他都要樂隊奏此歌以振軍心。 1965年詹森總統(President Lyndon B. Johnson)就職典禮也選用此曲。1968年夏,甘迺迪總統追思禮拜時,由名歌星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獨唱此曲,由紐約交響樂團伴奏。

本歌曲調原作者,相傳是約翰史蒂夫(John W. Steffe, ? -1911)在1855年所作。原名是“John Brown's Body”(約翰·布朗的身體)。約翰·布朗是一位虔誠的清教徒,為廢奴隸制,在1859年10月16日,帶領十八人攻佔一港口的軍火庫。翌日李將軍(Robert E. Lee)帶領屬於南方的美國海軍部隊反攻,布朗受傷被俘,被控叛國通諜罪而受絞刑。約翰·布朗的死,也成為美國南北戰爭一個重要的導火線。也因此,約翰·布朗在南北戰爭時,被北軍視為殉道的聖人。

《共和國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中文歌詞
榮光,榮光,哈利路亞 
救主降臨的榮光已經充滿在全地,
主上帝的榮耀以及權能使真理顯現。
祂也已經備辦利劍盾牌使公義得勝,
祂真理永無息。榮光主!
榮光,榮光,哈利路亞,祂真理永無息。
萬軍的主上帝要用公義審判世間人,
萬軍的主上帝要用正直擬斷世間人,
公義做祂的腰帶信實做祂身軀的帶,祂真理永無息。
榮光,榮光,哈利路亞,祂真理永無息。
基督降生溫柔謙順,天使出生讚美祂。
榮光歸主永遠無離,萬人當尊主做大。
主為世人放棄性命,咱當記念祂救恩,主榮光永無息。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Remembrance day

Remembrance day (國殤紀念日)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時,法國首都巴黎北邊的貢比涅(Compiegne),森林中停著一列火車,法國陸軍元帥福煦(Ferdinand Foch)與德國政府代表埃茨伯格(Matthias Erzberger)簽署停戰協定,當天上午11時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迎來「停戰紀念日」(Armistice Day)。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4年3個月又2星期。在這1568天之中,人類殺害了至少1600萬個自己的同類。每年在11月11日,歐洲各地都會舉行“Remebrance day”,盼望人類社會銘刻於心,並緬懷900多萬陣亡將士、700多萬死難平民。在戰時死難最慘重的法國,民眾會聚集在香榭麗舍大道(Champs Elysees),法國總統會走進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向「無名英雄之墓」(La tombe du soldat inconnu)獻上紅藍白三色的鮮花。

在英國各地的街道、廣場、辦公室、教堂與火車站,上午11點一到,人們自動默哀2分鐘。首都倫敦,大笨鐘(Big Ben)的鐘聲迴盪在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和平紀念碑(The Cenotaph),人們佇立靜默,或是向水池撒下鮮紅的罌粟花花瓣(Remembrance poppy,Papaver rhoeas)。





🎞圖:英國倫敦韋斯敏斯德大教堂庭院每年11月11日舉行"Remebrance day"(國殤紀念日)。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七星中會服事

七星中會服事
七星中會第71屆第1次中會議會:聖餐與奉獻
2021/11/15





❤️七星中會第70屆第3次中會議會 ⭕時間:2021.8.16(一)10:00 ⭕地點:台北濟南教會大禮拜堂 中會議長:黃春生牧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七星中會 成立七十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2021.11.6(六)10:00~11:00 ⭕地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在1418年11月5日閉會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是1414-1418年在德國康士坦斯舉行的天主教大公會議。廢除三位對立教宗,擁立一位正統的教宗,終結教會大分裂。所謂的「對立教宗」就是地方主教自立或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支持為偽教宗。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是在教宗權力失墜中,唯一由公會議主義者主導的大公會議。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在1418年11月5日閉會,除了選出一位正統教宗,但同時將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約1320-1384年)和受其影響的布拉格約翰胡斯定罪。約翰胡斯(Jan Hus,1371年-1415年7月6日)是宗教改革的先驅,他殉道後約一百年,影響1517年10月31日德國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

圖:約翰胡斯在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受審
By Václav Brožík - W.Rebel,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702142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宋雅各醫師抵台

宋雅各醫師抵台

1905年11月3日,從加拿大5位年青男女宣教師到達淡水,就是約美但牧師(Rev. Milton Jack)、宋雅各醫師夫婦(Dr. & Mrs. James Y. Ferguson)、金仁理姑娘 (Miss Jane Kinney)、高哈拿姑娘 (Miss Hannah Connell)。不久加拿大教士會(Canadian Mission Council, 簡稱淡水教士會)成立。

宋雅各醫師 (Dr. George V. Ferguson )是繼馬偕之後北部教會醫療傳道史上第二位重要人物。他不但重開淡水偕醫館,也將醫療中心搬到台北,創辦今日的馬偕紀念醫院。
宋雅各夫婦一到淡水就積極學台語,不過民眾「一聽到這些新來教士中一位是醫生時,好像全鎮的人都生病了」,他們也找到他住處而前來求診,因此不得不每天下年請吳牧師娘與柯維思當翻譯,在家中開始看病人,等到台語有了基礎,就在1906年秋天重開偕醫館。由於當時缺乏醫院,而且這個洋醫生不僅醫術高明而且親切,因此聲名遠播,北部各地各種病人湧到淡水。不過也因當時淡水繁華不再,日本人的交通建設又以北市為中心,因此民眾都反應這所醫院設在淡水很不方便。

另一方面宋醫師也為偕醫館已被時代淘汰,希望能達到時代的水準和政府的要求,建設一設備完善的基督教醫院。他一方面和吳威廉牧師 (Rev. William Gauld )規劃在雙連建新醫院,也向加拿大母會請求加派人手加入醫療工作。加拿大母會也體認這項工作的將來性,而撥款25,000元作為建設經費,並在1911年 派護士烈姑娘 ( Miss Isabel Elliot )到淡水,翌年又派倪阿倫 (Dr. A. A. Gray) 醫生及夫人來台協助醫療。

1912年12月26日,被譽為「東洋最好的基督教醫院」落成啟用(今日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宋雅各醫師為首任院長,翌年他回國休假,由倪醫師代理院長1年之久。此間,醫療工作又向前邁一大步。在烈姑娘指導下「護理部」成立,並且強化了組織,開診9個月,有住院病人467位,門診30270人次。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台北濟南教會首次選出臺灣籍長老與執事

台北幸町教會
⭕台北濟南教會1947年11月2日首次選出臺灣籍長老與執事。

昭和8年(1933)上與二郎牧師決定台北日本基督教會要協助市內本島人在大稻埕新設教會以日語傳道,稱為太平町傳道所,二年後上與牧師決定全力支援該傳道所,改稱為「台北日本基督教會太平町教會」,並派日人教師梅崎正二郎先生為傳道主任。昭和14年(1939)年11月梅崎先生因健康關係辭任回東京,太平町教會就由上與二郎牧師和母會台北幸町教會,繼續為此新設教會之成長而努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民生凋敝,1月時日本人結束太平町教會,台籍會友遷回母會「台北幸町教會」(台北日本基督教會1937年5月改名,台北濟南教會的前身)聚會。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6年10月上與二郎牧師將幸町教會、太平町教會所有會籍移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大會。

北部大會派郭和烈牧師於1947年4月28日接任第五任牧師,也是戰後第一任臺灣籍牧師。戰後,日籍會友陸續都被遣送回日本,信徒人數約只剩三、四十人,因此,臺灣籍會友以子會太平町教會遷回母會的信徒為主,加上附近台大醫學院的教授與學生會友,人數逐漸增加。同年(1947)11月2日首次選出臺灣籍長老與執事。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Council of Chalcedon

⭕公元451年11月1日迦克墩會議閉會。
公元451年10月8日至11月1日在今土耳其境內的迦克墩召開基督教大公會議,史稱「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這是古代第四次的大公會議。與會的有東方教會的500位主教及教宗的數位代表。眾主教擁立羅馬教宗利奧(St Leo the Great, 死於461年)的《大卷》,當中強調基督神人兩性的分別,因此也產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
同時,會議法規第28條提到君士坦丁堡主教相對於其他主教具有較優越地位,亦即,地位與羅馬主教相等。但遭羅馬主教(教宗)利奧的反對。雖然羅馬利奧主教否認此議決,但東方教會仍從此認可議決之有效性。會議並使耶路撒冷從凱撒利亞教區獨立出來,成為第五大主教區,所謂的「五位宗主教制度」從此確立,使這五位主教在教會中享有特別尊崇的地位,且其教區的位階也因此確立,分別是: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阿、耶路撒冷;五個都在使徒根基之上,前四者為羅馬帝國的四大城,第五個則是基督被釘十字架、復活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主教都被賦予「宗主教」的稱謂,除了賽普勒斯從以弗所會議獲得獨立統管的權利外,五位宗主教各有不同的責任教區。


1876年繪製「迦克墩會議想像圖」
載自:俄羅斯畫家,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蘇里科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Суриков) 1876年繪製。https://www.wikiart.org/en/vasily-surikov/fourth-ecumenical-council-of-chalcedon-1876, 公有領域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米爾維安橋之戰

米爾維安橋之戰(The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
公元312年10月28日

公元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Constantine I)在米爾維安橋之戰(The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擊敗馬克森提(Maxentius),統合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死後的四分制,再次統一羅馬帝國。

君士坦丁將這次的勝利歸諸於上帝的帶領,眾所周知,312年10月27日晚上,隨著軍隊戰鬥陷入膠著並露敗跡,當晚君士坦丁在夢中得到一個異象,上帝命令他「在他的士兵的盾牌上描繪異象」(參閱《迫害者之死》 44.5)。君士坦丁遵照夢中的命令,在盾牌上標上代表「基督」的標誌。歷史學家優西比烏斯描述此圖徽為☧, Chi-Rho(即希臘文ΧΡ)標誌。君士坦丁大帝登基之後,313年頒布米蘭敕令 (Edict of Milan)宣布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發還教會教產,並尊崇耶穌基督為救主。380年2月2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頒布帖撒羅尼迦敕令(Edict of Thessalonica)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The Chi Rho is a Christian symbol for “Christ” written by superimposing the two Greek letters “Chi (X)” and “Rho (P)” which are the first two letters in Greek of the name of “CHRist.”


🎞圖:第四世紀石棺上的大理石上的 Chi-Rho 圖徽,梵蒂岡博物館。
載自:Jebulon, CC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9889493



🎞圖:君士坦丁大帝的繼任者馬格嫩提烏斯皇帝(Magnus Magnentius)就任時製作的 Chi-Rho 圖徽銀幣。
載自: 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 
http://www.cngcoins.com,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80138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Thomas Hooker

康乃狄克的創建者托馬斯·胡克(Thomas Hooker)

1633年10月26日,麻薩諸塞州牛頓(今劍橋)的清教徒選出托馬斯·胡克(Thomas Hooker)為牧師。托馬斯·胡克曾因為英國國教派打壓清教徒,因此避難到荷蘭,後來英國清教徒決定要避走至北美殖民地,建立教會敬拜上帝。1633年9月3日托馬斯·胡克帶領一群清教徒登上名為格里芬的船抵達麻薩諸塞的城鎮牛頓(今劍橋),並在當年10月26日成為該鎮首任牧師。三年後,1636年托馬斯·胡克牧師率領一批定居者組建康乃狄克殖民地。麻薩諸塞州普通法院授予他們建立三個城鎮的權利:溫莎,韋瑟斯菲爾德和哈特福德。 殖民地的標題實際上以康乃狄克河命名,「康乃狄克」(Connecticut)名稱來自莫西干(Mohegan)印第安語的「Quinnehtukqut」,意思是「有長長河流的地方」。

托馬斯·胡克牧師被視為康乃狄克的創建者,而他所擬的州法於1639年1月14日獲得批准,成為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因此康乃狄克又名「憲法之州」(Constitution State),這部憲法也成為殖民地十三州的州法及後來的美國憲法的基礎。該文件賦予更大的個人投票權、教派(宗教)自由權。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聶斯多留Nestorius

聶斯多留Nestorius
公元431年10月25日召開以弗所大公議會

公元431年10月25日召開以弗所大公議會(the Council of Ephesus),即當時普世所有教會的代表齊聚以弗所召開會議。會議中亞歷山大主教區利羅(Cyrillus Alexandrinus)強烈地批評君士坦丁主教聶斯多留(Nestorius)拒絕稱呼馬利亞為「上帝之母」(Θεοτόκος),又指責聶斯多留的基督論為異端。聶斯多留的基督論在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大公會議又被認定為異端。導致聶斯多留的學生及支持者遷移到波斯的「東方教會」。聶斯多留認為童貞女馬利亞只是生育耶穌肉體,而非付予神性,因此反對將她神化、禮敬,應以「基督之母」(Χριστοτόκος)的稱呼取代「上帝之母」(也作「生神者」)。

聶斯多留的基督論,以今日的神學來看,是與基督新教的基督論相當的。聶斯多留的基督論簡要如下:耶穌基督與聖子不同,但位格與住在其內的聖子聯合,是同時有一個神格與一個人格的人,是永恆,而不是肉體,結合成一個「位格的合一」(Hypostatic Union)即「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因此是完全的人與完全的神,有兩個實體(οὐσία),但只有一個位格(πρόσωπον)。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西發里亞和約》(The Peace of Westphalia)

《西發里亞和約》(The Peace of Westphalia) 

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和法蘭西王國、瑞典帝國等國代表,1648年10月24日在奧斯納布魯克及明斯特(今德國境內)正式簽訂《西發里亞和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宗教改革後的三十年戰爭及西班牙與荷蘭共和國之間的八十年戰爭,規範了選帝侯數量增加到八席,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諸侯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天主教及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為官方允許宗教等一系列條款,這也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以來,成功奠定基督新教在歐洲的法定地位。基於教廷而結盟的情形,從此成為過往,也就是說羅馬教廷的勢力不再支配基督新教的國家。

《西發里亞和約》,奠定近代國際法的基礎,肯定主權平等的原則,各國可依照自身利益,與他國進行宣戰、媾和、締約,歐洲逐漸形成「列國制度」,同時也宣告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圖:《西發里亞和約》(The Peace of Westphalia)1648年10月24日簽訂,荷蘭畫家Gerard Terborch在1648年畫。

2021年9月23日 星期四

The Third Great Awakening/蘭菲爾(Jeremy Lanphier)

蘭菲爾(Jeremy Lanphier)

1857年9月23日,紐約市商人蘭菲爾(Jeremy Lanphier)帶領的午餐祈禱會中,聖靈大大動工,祈禱會從平時6個人劇增至每天4千人。火熱的祈禱會從從一城到另一城,遍及全美國,教堂及公共場所聚滿了祈禱的人,大量美國民眾明顯地轉向上帝。當時有一位年輕的牧師臨終前的一句話「興起盡忠為耶穌」,成了這次大復興的標語。著名的詩歌《興起盡忠為耶穌》(Stand Up for Jesus),就是1858年在賓州費城牧會的杜菲德(George Duffield)根據這句話寫的。有人估計,美國1858那一年內重生得救的人數達到50萬人。北美宣教史稱為「第三次大覺醒」(The Third Great Awakening)。

前二次的大覺醒,在發生在18和19世紀,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懷特菲(George Whitefield)、芬尼(Charles Finney)、慕迪(D. L. Moody)等人領導的時期。這兩次復興的共同點是:信徒認真讀經,信息簡單易懂,真誠的敬拜,存敬畏的心傾聽。聚會常連續幾天幾夜,極多的人當場認罪悔改痛哭,表現出得救的欣喜。《奇異恩典》這首流傳長遠的詩歌,歌詞寫出了英國18世紀末大復興的信息,歌譜的旋律則明顯代表了美國大覺醒運動的風格。這兩次大覺醒運動的果效,對今日的美國教會仍然有相當的影響力;而18到19世紀的美國,正面臨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前後社會文化的融合與開拓;兩次大覺醒運動的信息和清教徒思想,都成為美國主流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為人伸出援手Helping Hand for Men

「為人伸出援手」(Helping Hand for Men)
黃春生牧師

耶利米·麥考利(Jeremiah McAuley,1839 年出生於愛爾蘭凱里郡- 1884 年 9 月 18 日)和他的妻子瑪麗亞(原姓法伊)麥考利在曼哈頓下城創立了水街傳道會。他自稱為「流氓和街頭小偷」,1857年1月,19 歲的麥考利被控搶劫高速公路,被判有罪,並被送往新星監獄。在那裡,麥考利聽到一個名叫奧維爾加德納的人傳福音而信主。1864年3月8日,26 歲的麥考利被赦免並獲釋,並開始他的基督徒生活。

重生的麥考利遇到了投資銀行家阿爾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哈奇。在哈奇的支持下,麥考利1872年10月購買水街(Water Street)316號的房子展開「為人伸出援手」(Helping Hand for Men)的任務。這個事工也成為美國第一個援助無家可歸者及供餐的救援事工。1912年,原建築被拆除,新建四層樓。避難所更名為「麥考利水街事工」。2000年更名為「紐約援助事工」(New York City Rescue Mission),迄今仍不斷援助無家可歸者的援助工作。

🎞圖1:「為人伸出援手」(Helping Hand for Men)創辦人耶利米·麥考利1884 年 9 月 18 日安息。

🎞圖2:「紐約援助事工」(New York City Rescue Mission),無家可歸者的避難所。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刪除結婚誓詞中的「服從」

刪除結婚誓詞中的「服從」

⭕1922年9月12日美國聖公會投票刪除結婚誓詞中的「服從」。
The 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 votes to excise the words "to obey" from its wedding service's marriage vows.

羅馬帝國時代,民間的結婚誓詞大多是寫男方願意提供物質、金錢來娶得女方,並且需要女方的父親或兄長的同意。近代基督教婚禮的「結婚誓詞」與結婚儀式的歷史並不久遠,甚至東正教只有神職人員的祝福,沒有所謂的誓約。

基督教會最古老的傳統婚禮誓約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教堂禮儀書,而且主要是延續天主教會的拉丁禮儀。1534年英國教會脫離羅馬天主教會,成立聖公會,直到1549年9月6日出版《第一公禱書》的禮儀手冊,才將拉丁禮儀的結婚誓約翻譯成英語,今日基督教會普遍的結婚誓詞,都是從此翻譯而來。

這個婚姻禮文把「順服他」加進去,是從英國聖公會開始的,然後這個版本已經藉由1662年的版本,跟隨大英帝國(伴隨維多利亞的性道德),散播在世界各地的聖公會~ 一發不可收拾。

原本的誓詞中,新娘的誓詞有一句「你是否會順服(obey)他、服事(serve)他」,但是這個「順服他、服事他」並不是男性的誓約詞。1922年9月12日美國聖公會投票刪除結婚誓詞中的「順服」,被視為更合乎性別平等的決定,這對一百年前來說,可是劃時代的進步展現。然而但這個改變要等到1928年的公禱書出版才會看到。

基本上,1928年的公禱書是南方保守/低派的衰退。因為修訂的婚姻禮文,把男女雙方的誓約修為一致的 「你是否愛他、尊榮他、疼惜他」 男女雙方沒有差別。另外,還「祝聖」戒指。

英國聖公會在1980年推了一個修訂適用版,當時也是把obey拿掉,提供了幾個誓約可以選,但原則都是「男女雙方是一樣的」。1980的版本,是經由大主教授權,是英國聖公會合法的禮文,但1662年的版本,依舊有從國會來的法律地位。當今的英國聖公會,八、九成的婚禮都是採用1980後的修訂禮文,但是也有極少數結婚新人,堅持採用1662年禮文。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內的國家教堂(屬於美國聖公會)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台北神學校校長大川正就任

台北神學校校長大川正就任紀念,1940年9月10日

台北神學校即今日台灣神學院,創校可追溯至馬偕博士於1872年在台北淡水創立的「逍遙學院」,初創時期並無固定校區,以巡迴各地形式教學傳道,直至1882始有固定校區即今日真理大學內的「理學堂大書院」(現通稱為「牛津學堂」 Oxford College)。馬偕博士於1901年6月2日蒙主恩召。此後,學院由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繼任院長。

1907年至1916年由學有專精的約美旦牧師(Rev. Milton Jack)主持校政,學院確立學年制度,並於1914年春天將院舍遷至台北雙連的臨時校舍,以等候「台北神學校」新舍之落成。1931年4月又遷往砲台埔「牛津學堂」舊址,並由孫雅各牧師(Rev.James Dickson)任校長。

1937年12月學校再度遷回雙連的台北神學校原校舍,1940年中日戰爭期間,南部教士會亦決定關閉台南神學校,因此南北兩所神學校在太平洋戰爭前夕合併為聯合神學校。同年9 月9日南神十五名學生由黃主義教授率領北上在台北神學校就讀,並參加9月10日大川正教授就任院長感恩禮拜。1944年由於太平洋戰爭,學校被日軍方徵用,學生也被迫參加新店煤礦的「學徒勤勞奉仕」之勞役,翌年5月31日(即美軍在沖繩島作戰時)台北神學校宣告停課。

1945年日本投降,台北神學校在雙連復校並改稱台灣神學院。南部大會於1948年4月召回任教於台神的滿雄才牧師及南部學生返回台南神學院復校。1956年台灣神學院從雙連遷移到嶺頭現址。

台北神學校校長大川正就任紀念,於台北雙連。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舊金山和約》70週年

《舊金山和約》70週年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Treaty of San Francisco

今天2021.9.8是《舊金山和約》70週年。

《對日和平條約》(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條約,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49個簽約國不包括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文書寫,並以法文、西班牙文、日文等三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這也是二戰後,關於臺灣主權與地位唯一的國際條約。
(英文)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日語)日本国との平和条約
(法文)Traité de paix avec le Japon
(西班牙文)Tratado de Paz con Japón

《舊金山和約》(The Treaty of San Francisco),日本首相吉田茂簽約畫面。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Rev. William Campbell甘為霖牧師逝世一百週年紀念

甘為霖牧師逝世一百週年紀念

今天是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 1841年4月11日~1921年9月7日)逝世一百週年的紀念日,甘為霖牧師1921年9月7日於英國去世,旅世80年。

甘為霖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長老教會牧師,19世紀後期在臺灣南部傳教。1871年12月20日~1878年11月25日,他第一次在臺灣宣教,當時是臺灣西部為大清帝國佔領。1873年3月中旬,甘為霖搭乘挪威帆船達芬妮號(Daphne)從安平港出發,繞道臺灣南岬(鵝鑾鼻),沿東岸上行,到淡水拜訪馬偕。他訪問五股坑教會及艋舺教會,再由馬偕陪同步行南下,由淡水→中壢→竹塹(新竹)→新港。在新港,甘為霖和馬偕辭別,馬偕返回北部淡水,甘為霖繼續南下,他巡視了內社、大社、埔里各地教會後,他前往水社湖(日月潭),拜訪了水蕃四社(水社、活蘭、北庫、頭社),才經由巡迴南部教會回到台南府城。

甘為霖估計全台約有一萬七千名盲人,這些盲人大多以乞食或算命為生,還有一些是勞動者。他目睹台灣盲胞求生的悲慘現象,決定幫助他們改造他們的生活品質。1887年,甘為霖趁返回英國之際,向格拉斯哥的教會募得資金500英鎊,同時刊印盲人使用的凸版書。1889年返台,他開始著手計劃建盲人學校事宜。1891年10月,租用台南府城洪公祠,期限5年,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因此被稱為臺灣盲人教育的開創者。他在臺灣時間是1871至1917年,共46年。由於他的貢獻,他獲日本政府頒發旭日章與瑞寶章,英國諾克斯神學院頒贈名譽博士學位。

(網路上常見的公開黑白圖片,我後製加上一些背景色)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北美第一位原住民牧師參孫奧康(Samson Occom)

北美第一位原住民牧師參孫奧康(Samson Occom)
⭕在美國1765年獨立之前,就已經有北美原住民族牧師,向族人傳福音。1759 年8月30日美國長老教會封立參孫奧康(Samson Occom)為牧師,也是北美第一位原住民牧師,他也是北美原住民族第一位以英文著書者。參孫奧康屬於莫西干族(Mohegan,或譯作莫赫根),Mohegan的意思是「狼人」,族群主要分佈在今日美國康乃狄克州。
※北美原住民族舊稱「印地安人」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關於《Haverim處境聖經》Podcast

 關於《Haverim處境聖經》Podcast

黃春生

為了預備處境查經班及長執會能夠實體與視訊同時進行,因此我買了一支 JLab TALK PRO USB 麥克風,這支麥克風可以提供指向收音、全向收音。指向收音適合錄製Podcast,全向收音適合多人會議使用。8月24日網路下訂,8月26日下午就收到商品,網購的速度還真是快。

8月26日收到麥克風後,我就來試音。原本一年前就申請Firstory帳號,但因為都沒有錄音麥克風因此也就沒有開播的機會,但當天一拿到麥克風後,就想測試看看,於是就這樣開播了第一集。到底要以哪一卷聖經開始呢?我想就從聖經的第一本經卷開始好了,於是我就從創世記第一章開始來測試,因為不想花時間NG及後製,於是一次錄完直接上傳

當我分享給查經班夥伴後,有人告訴我要放在Podcast上面,收聽的人會更多。因此,今天8月28日傍晚時,就試了一下,很方便就放到Apple的Podcast的頻道上。又覺得只放一集太少了,於是又連續錄了二集,完成創世記第一章的信息。

我將節目名稱取名為《Haverim處境聖經》,這個名稱有三個元素。
1.  “Haverim(חברים)” 這個字是來自希伯來文,意思是「夥伴、朋友」,在耶穌時代“Haverim” 特指研經夥伴─立約團體中一起學習上帝話語的門徒。我很喜歡這個字的意義,因此,我的研經部落格就是取這個名稱。
2.處境是查經班的方法,期待在處境對話中,更加的認識上帝的話語。也因此,未來也會邀請查經班的“Haverim” 一起來對話與錄製Podcast。
3.「聖經」是查經班及錄製Podcast的文本。

希望透過Podcast與更多人分享聖經,也希望透過Podcast邀約“Haverim”進行對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與支持。


❤️《Haverim處境聖經》 
⭕黃春生牧師說聖經 
在處境對話中認識上帝的話語 

In Hebrew, “Haverim(חברים)” means “friends.” In Jesus' day Haverim were companions in study - those dedicated disciples of the covenant community who studied God's Word together.  

希伯來文"Haverim"意思是"夥伴、朋友"。在耶穌時代"Haverim"特指研經夥伴─立約團體中一起學習上帝話語的門徒。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屬靈夥伴」。 

~黃春生牧師 N̂g Chhun seng bo̍k-su 

⭕Firstory 

⭕Podcast 

👉 請喝咖啡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李登輝秘錄:不是我的我

「不是我的我」
黃春生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主任牧師
2020.8.14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是臺灣民主化重要的推手,在今日的臺灣,每一項政治工程裡,都離不開「李登輝因素」,無論認同與否,它都會一直影響臺灣。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在民主化的過程都是血流成河,從黨國既得利益者的權力爭奪、民主化憲政工程、軍隊國家化、國家主權與認同的轉變,都充滿兇狠肅殺,隨時都會死掉一大堆人。臺灣的寧靜轉型,成為了民主化和民主鞏固的典範之一,他對臺灣的貢獻早已不言而諭。「李登輝因素」的背後力量是什麼?就像他自己所披露的是上帝帶領他進行了一場「寧靜革命」。

本人很榮幸透過譯者龔昭勲認識河崎真誠先生,得以拜讀河崎真澄先生在日本產經新聞所連載的「李登輝秘錄」,在他嚴謹的訪問、考究、分析、客觀撰寫下,讓我們更加認識臺灣人親切暱稱的「阿輝伯」,特別在臺灣民主化艱難的歷程裡,留下這些重要的秘辛、史料。河崎先生將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及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以精練流暢的文字闡述,讓讀者親歷大時代裡的風雨喧囂,又渴望知道是什麼力量與信仰價值在帶領與支撐著李前總統。

信仰對李登輝弟兄而言相當重要,我稱他為「弟兄」是因為他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的會友。他在基督信仰中,找到了「我是誰?」這答案。他說:「(我)經過了唯心、唯物的思想,辯證的矛盾統一,遂找到了神的存在,在充分克服自我和對死亡的困惑找到答案。」這是他歷盡理性的思辨,內在的衝突,叩門回應上帝的信仰過程。他簽名贈我《為主作見證》的信仰自傳,並告訴我「我是不是我的我」的答案,他說:「『我是誰?』答案很簡單,我是『不是我的我』,我絕對不是自我,我也不是我。我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我。」

李前總統1961年在同事楊基銓、劉秀華夫婦帶領下,38歲時在聚會所受洗,但在淡江中學就讀時期,各方面受長老教會影響頗多,之後擔任副總統時,高雄發生美麗島事件,許多長老教會的牧師和信徒被警備司令部抓走。李前總統曾表示據他的了解,蔣經國先生對這件事沒有很了解,事後經人向經國先生報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經國先生感覺不應該將這些人關起來,希望儘早把他們釋放,所以蔣經國先生便安排他去處理。他認為成為長老教會的信徒,以長老教會會友的立場來了解情況是最好的辦法,因此就把聚會所的會籍轉到濟南長老教會,當時主任牧師翁修恭召集許多牧長開會討論,大家明白他的來意後便同意將教會籍轉入。

在他受洗的前一晚,上帝感動要他60歲後到山上去傳教,為了原住民做一些事,這件事情他一直記在腦中,但因為60歲時擔任副總統一職,周聯華牧師寫了一封信給他,表達說若是當牧師是很好,但是成為副總統更有影響力,可以做更大的事。擔任公職就成為他對上帝呼召的回應,藉著公職成為上帝使用的人。

李前總統在李登輝學校授課「國家領導的經驗」的講義中,提到領導者的條件共有五項,其中的第一項最重要,就是「有信仰才能了解內心的軟弱」,表示信仰的重要性。他說:「這是登輝在總統任期中,各種施政行為的內發性一切價值的價值轉換(Umwertung aller werte)的原動力,也就是登輝一生經歷各種困難處境,遭受攻擊能不被打倒,堅持原則的力量來源。」

在2005年臺灣神學院頒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給李登輝先生,那時教授會議送議案至董事會,我是董事會書記董事需要彙整議程,特別去深入探究李登輝先生的信仰歷程。他不僅是一位哲學思想家、政治家,更是學習如何與上帝同行的神學實踐家。誠如他所說:「以『我是不是我的我』為出發點,由歷史、哲學觀點來看,現在生活在臺灣的人,我想每一位應該都是新時代的臺灣人。新時代的臺灣人應該也要從內在進行更新,以新的生命內涵實踐一切價值的價值轉換。因為大家都是新時代的臺灣人,所以對新時代的臺灣,具有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有幸從河崎先生的大作中,一睹臺灣波濤洶湧的秘錄,願看顧李登輝弟兄的上帝持續看顧臺灣,願上帝國的價值實踐在地上如同實踐在天上。 

(原訂2020年9月19日前出版的中文版《李登輝秘錄》,因校譯耽誤,延宕一年才出版。原本受邀寫此篇序言,也因故無法刊登,因此只能在此與大家分享。)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偕瑪烈安息主懷

Margaret MacKay (偕瑪烈) 
1919年7月7日-2021年8月21日
馬偕牧師三代人在台灣的宣教服事,
8月21日在劃下句點。馬偕牧師最後一個孫子,在8月21日下午在多倫多寓所,蒙主恩召,享年102歲。

(前排中間的小女生1925年照)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紀念臺灣護理之母—陳翠玉

⭕紀念臺灣護理之母—陳翠玉

今天是臺灣護理之母—陳翠玉,安息紀念日(1917年2月9日-1988年8月20日)。她出身彰化和美教會,二二八事件時陳翠玉曾幫忙安置幾位擔心會遭受危害的政府官員,但事後該批政府官員仍將陳翠玉列為需清算槍決的人員民單中。三月時逃離臺灣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護理教育系進修,在二二八事件風波結束後陳翠玉回到臺灣在臺大醫院護理部擔任主任。

1951年國民黨派遣至臺大護校擔任校內教官的劉淑章女士構陷陳翠玉,後續陳翠玉雖得到最高法院宣判無罪證明清白,但感於受到打擊而決定離開臺灣前往海外。後來,陳翠玉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服務18年,但當時波多黎各人民爭取獨立的情況讓她理念走向支持臺灣獨立建國。1980年從世界衛生組織退休後,陳翠玉開始參與臺灣相關的民主活動、及參加臺灣同鄉聯合會等社團。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

1986年陳翠玉組成促進臺灣民主、婦女地位為目標的組織「全球性婦女臺灣民主運動」(Women's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Taiwan),該組織除了以「WMDIT」簡稱、並以臺灣話中發音類似的字詞「穩得」作為稱呼。

1988年世界臺灣同鄉會首次於臺灣本地舉行,陳翠玉便想再次回到臺灣參加,但因個人返臺簽證因已遭取消而無法直接回臺,中間則以重新申請美國護照、並從新加坡轉飛方式才成功返臺。但因年事高、身上已有狹心症與返臺前多處奔波,陳翠玉於7月31日回到臺灣後感到不適而前往過去所待的臺大醫院治療,在醫院期間陳翠玉仍併發出其它症狀;之後在8月20日離世。

陳翠玉的告別禮拜在8月26日於臺北市中山南路3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行,當時在林宗正牧師臨時起義下,帶領送葬隊伍衝撞總統府抗議。

台灣主權獨立宣言30週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四宣言」30週年
今天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四宣言30週年的紀念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主權獨立宣言」(1991年8月20日)

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而言,「台灣主權獨立宣言」代表了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理念的具體落實,是繼「三個宣言」之後最重要的宣言。若說「三個宣言」是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嘗試性建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就是其政治關懷的成熟思維,而「台灣主權獨立宣言」 便足以代表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所有具體作為。綜觀 1991 年之後長老教會所發表所有重要的政治關懷文告,都不脫「台灣主權獨立宣言」所揭示的範圍,故它又被稱為「第四宣言」。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柯維思1877年8月17日領洗

柯維思1895攝於加拿大Woodstock


⭕柯維思1877年8月17日領洗,時9歲
柯維思生於1869年2月2日。1877年8月17日領洗,時9歲,幼時入私塾6年。1882年馬偕開設理學堂(牛津學堂),首屆學生有18名,柯維思和嚴彰(又名贛,嚴清華之弟)二人算是第2屆,1883年入學。因成績優秀,1888年起留校任助教,並在滬尾偕醫館實習,也常隨馬偕傳教旅行。

馬偕於1893年8月帶家眷(妻聰明,長女媽蓮,次女以利及長子叡廉)休假返加拿大,而維思同行。1895年返台。維思或可以說是台人遊學(留學)北美洲的先河。返台後仍在牛津學堂協助教學,兼偕醫館,並協助馬偕的傳教及教會事務。他和陳清義曾受命整理北部教會的會籍,並分有成人部及小兒部。他學會攝影,現存許多有關馬偕照片是他所拍的。

1899年3月9日柯維思娶馬偕次女以利(Bella Mackay, 1880~1970),陳清義娶馬偕長女媽蓮,由馬偕主婚,吳威廉牧師(Rev. William Gauld)證婚舉行婚禮。1900年2月8日子柯設偕(Seth Mackay Ko)誕生。

1900年6月馬偕從最後一次噶瑪蘭傳道旅行返來,就發覺喉嚨有異樣,就醫仍未見好。11月維思及清義陪馬偕赴香港診療,翌年1月返台,而於6月2日去世。這一年多,就是維思、以利夫婦經常在側照料馬偕,而維思多次代替馬偕講道。(關於馬偕最後的病情、死亡及葬儀,維思及以利各有留下記錄)。

圖片載自 http://www.laijohn.com/Mackay/MGLB/a/photo/Sou.htm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高長1866年8月12日受洗

高長1866年8月12日受洗

高長(1837-1912),是長老教會在臺灣所得第一個果子,於1866年8月12日在打狗(今高雄)旗後由廈門來的宣教師宣為霖牧師(Rev. William Sutherland Swanson)領洗。高長領了洗,並向吳文水學習道理。漸漸的,他覺得只是讀聖經、吟聖詩,是不夠的。他說:「我要去傳播道理。」馬雅各醫師先不贊成,是要試探高長的決心,告訴他種種初代傳道者現實上的危險和艱辛。他說:「你不要傳福音,在我這裡幫忙,所得的薪水,比傳道者的謝禮更多,經濟上比較寬裕。」高長說:「不要緊,我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生活。我是為了使命,歡喜為耶穌來吃苦。」當時尚未有神學院、或聖經學院的專業訓練;他只從馬雅各醫師和其他傳道師那裡,接受簡單的訓練,就到處去傳道理。當時也沒有教會,開拓時期的佈道,十字路口,人多聚集處,就是講壇,就是傳道所。高長受造就並受派做傳道,是臺灣第一位本地出身的傳道者,也是臺灣第一個因傳道而下獄的神職人員。

高長是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永寧人,1864年28歲時來臺灣尋姊求職。大姐在府城(今臺南)西門城外,外新街開苧子店 (布袋等) 。高長起初當伙夫,後自營事業虧本欲往廟宇卜問王爺,行經看西街,看人圍觀於馬醫生開設的拜堂做佈道,也前去圍觀。看人在傳蕃仔教(當時對基督教的蔑稱),那人正說:「上帝是真的,人必拜祂……」 聽後心有所動。之後,高長便常去看西街拜堂聽佈道,與吳文水相識,受他推薦給馬醫生,受雇於禮拜堂負責管理及伙食。從此一直追隨馬雅各醫生,並向吳文水學習道理。因為馬雅各醫生不是牧師,所以等到1866年8月12日,由駐廈門的宣牧師宣為霖牧師來施洗,有四位施洗入教,高長是其中一位。另外三位領洗禮者陳清和、陳齊、陳圍。

高長有5男3女:長男高金聲是永寧同宗之子,幼年父母雙亡,無以為生,8歲時隨親戚渡海來台,投靠高長夫婦,被收為養子。他相高長的次男高篤行,都是牧 師。三男高再得、四男高再祝、五男高再福都是醫師。高家第二代,非牧即醫。三男高再得醫師和侯青蓮女士共育有十三名子女,高俊明牧師排行第十二。

高長一生貧苦,有人勸他:「你的孩子多,應該買些土地,留給子孫。」他說:「我無須留土地給子孫,高家的寶貝,就是耶穌基督。信耶穌的人,就是我的好子 孫;如果不信耶穌,我就不認他是我的子孫。」祖父常對子孫說:「我沒有留下金銀財寶給你們,我所留給你們的產業,就是主耶穌,和一本聖經。」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Tower of Pisa

Tower of Pisa

1173年8月9日比薩塔開始興建。(圖:wikipedia)


著名的比薩斜塔於1173年8月9日開始興建,當初的設計並沒有設計傾斜。因為土質不均勻及鬆軟,1372年完工之後,開始向東南傾斜。比薩塔座落於義大利比薩主教座堂旁,是教會建造的鐘塔,高54公尺,八層樓裡,有七口大鐘。1990年1月7日進行扶正44公分,持續11年,於2001年12月15日再度開放。

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Florence Cathedral

全世界最大的「穹頂教堂」1420年8月7日施工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是全世界最大的「穹頂教堂」,由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設計,1420年8月7日開始施工。佛羅倫斯大教堂又稱為聖母百花聖殿 (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第一座佛羅倫斯大教堂建於393年,歷經城市變遷,而有興建大教堂之需。現址在1296 年 9 月 9 日由樞機主教瓦萊里亞納 (Cardinal Valeriana)安置基石興建,該殿於1380完成,僅「穹頂」一直無法完成,直到1418年8月19日舉辦建築設計比賽,最後由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 勝出。「穹頂」於1420年8月7日開始施工,1436年初完工,3月25日,在教宗尤金四世(根據佛羅倫薩曆法是一年中的第一天)舉行大教堂獻堂禮拜。
⭕國家地理雜誌曾錄製佛羅倫斯大教堂「穹頂」興建介紹,讓我們一窺此建築的奧妙。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臺灣原住民醫療之父~井上伊之助

臺灣原住民醫療之父~井上伊之助

1906年7月31日,當時有一日本賀田樟腦株式會社採取組的技術員名叫「井上」的,因為到花蓮秀林鄉佳民村出差,不知是何原因被太魯閣族的原住民殺死。

消息傳回到日本時,他的兒子「井上伊之助」原本是神學院的畢業生,剛好正在參加一場日本基督教會舉辦的靈修會,當他聽到父親被台灣原住民殺死的消息之後,心中非常悲憤,一直問說為甚麼會這樣?也很激動地表示一定要去台灣替父親「報仇」!

說 也奇怪,那次的靈修會演講者正在講解聖經信息「要愛你們的仇敵」(參考馬太福音5: 44),隨即他腦海中想起了耶穌所說的話:「兩隻麻雀固然用一個銅錢就買得到,但是你們的天父若不許可,一隻也不會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29)使他 猛然醒悟過來,認為父親的死,必定有上帝的旨意。就在此時,耳邊聽到一絲輕微的聲音告訴他:「最好的報復方式,就是用愛勝過惡。」(參考羅馬書12:21)他終於明白聖經的教訓: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就是愛,也只有愛才能改變人,並不是軍事武器,也不是政治勢力,而是愛!因為只有愛,才能使人與人之間 的仇恨消弭、平息。於是,他決定要到台灣來傳耶穌福音的愛給原住民聽。

由於當時日本 政府的「理蕃政策」,正在有計畫地要將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全部「神道化」,因此禁止任何傳道者進入原住民部落傳福音。井上伊之助知道這種限制之後,就進入醫 學院讀書。1911年8月,他終於通過醫師許可證,並隨即在同年10月16日來台灣,且獲得准許進入原住民社區從事醫療工作。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要用醫療服 務來傳耶穌的福音給原住民,他說這是最好的「報仇」方式。不是用仇恨,而是用真心的愛來回應原住民殺死他父親的悲痛。

就 這樣,他的足跡遍佈羅東、花蓮、桃園、新竹、南投霧社等原住民部落,長達35年之久。他在走過的部落裏設立醫療站,醫治原住民身體的疾病,並同時傳福音給他們,滋潤他們的心靈。也因為這樣,井上伊之助後來就被原住民稱之為「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他也是傳福音給台灣原住民的先驅。

⭕【民視台灣學堂】這些人這些事: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 井上伊之助 —盧俊義



(圖:取自網路)

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李前總統安息週年追思祈禱

李前總統安息週年追思祈禱 

2021.7.30 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 

宇宙萬物的創造主,阮佇天上的父上帝。阮此時相及聚集,是為了思念祢的僕人,阮臺灣民主之父——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安息一週年。 

阮思念李前總統對於臺灣民主轉型,以及開創國家自由多元新時代所帶來的貢獻,以及對子子孫孫所帶來的祝福。他實踐基督的愛,使受壓制者得到釋放,使臺灣走向民主、自由,並且與國際夥伴互相扶持,為世界帶來良善貢獻。整個過程是經過許多艱難與威脅,但是李前總統自己見證,是上帝垂聽他在患難中的祈禱,是上帝賜他智慧來完成祢對他的呼召與使命,又使他能夠堅持對信仰所領受的價值,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上帝同行。 

阮感謝天父的聖手過去時刻扶持保護,在臺灣面對未來挑戰時,阮也確信上帝仍然會為阮的國家開活路。 

阮通過思念李前總統,來展望臺灣精神與價值。通過思念,來提醒臺灣人,李前總統所交託阮來承接的使命,使臺灣堅立,成為充滿上帝的公義與愛的國度。 

阮懇求上帝,幫助阮不害怕死亡的權勢,反而能盼望永生的榮光,永遠與主同在的喜樂。幫助阮在上帝的恩典中,勇敢地面對人生,也讓阮鼓起勇氣,學習及紀念阮所敬愛的李前總統。讓阮知道阮四周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又加添了一位。 

求主安慰幫助阮,賜給阮力量,扶持阮,直到阮都來到安靜的溪水邊、躺在青翠的草埔,直到與阮所愛而且先離開世間的聖徒,相約在天裡再見面之時。讓阮確實知道,有一天,阮要在上帝的永恆國度裡,與阮所愛的人、與所敬愛的李前總統團圓聚集。在主耶穌基督的愛,阮按呢祈禱,阿們。






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李登輝紀念圖書館」選址

「李登輝紀念圖書館」選址


🎞圖1:李安妮說明「李登輝紀念圖書館」選址於台大法學院及社科院舊址(徐州路21號,原日本台北州知事官舍)2021.7.29(四)10:00記者會於台北濟南教會小禮拜堂


🎞圖2:李登輝總統辦公室復刻。

⭕2020.7.30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安息主懷,今日是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安息主懷一週年,由國史館主辦,李登輝基金會協辦「關鍵1991:李登輝與台灣民主元年」展覽將於7月30日開展;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游錫堃應邀將出席開幕致詞。

國史館表示,李登輝是我國民主化過程的奠基者,1991年他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底,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全體退職,台澎金馬選出了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而第二屆立法委員也隨後在1992年選出。

國史館以「關鍵1991」為展示主軸,先就1990年前後之國際情勢介紹,其次1990年野百合學運開啟了民主化契機,接著敘述1991年的諸多社運蓬勃發展,包括417反對老賊修憲、520反政治迫害大遊行、九八公投大遊行、100行動聯盟等;年底選舉結果等於確立了「李登輝路線」,堪稱台灣民主元年;面對民間制憲呼聲,李登輝採取折衷的本土化修憲路線。

展覽預計於7月30日下午14時30分隆重開幕,邀請民眾於「國史館線上講堂」YouTube頻道觀賞開幕直播;惟因應疫情期間室內集會人數管控,活動現場擬不開放採訪,在會後提供影音、新聞稿及照片。展覽自8月2日起受理民眾預約參觀,時間為週一至週五及特別開館日,9時30分至16時30分。

1987年7月29日黃彰輝牧師返台

⭕1987年7月29日黃彰輝牧師返台

被稱為臺灣人的先覺者—黃彰輝牧師。黃彰輝牧師因為政治黑名單離台22年後,1987年7月15日臺灣解嚴,黃彰輝牧師抱病回台,7月29日受邀在台灣宣教研討會發表演講「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強調三個宣言:
教會要成為教會(Let Church become the Church)
教會要成為宣揚(Let Church become Mission)
教會要成為見證(Let Church become Witness)

⭕勉勵以耶穌香氣進入社會
教會應該反省,我們的教會做這三個宣言,是對上帝的責任、對人的責任。教會不但要說,要鼓勵會友對這些有特別恩賜的進入政治界,建造新的社會,要創造機會學習。我們所希望的是民主的政治,民主政治不一定與上帝國相同,因為民主政治的特色就是以黨從選舉來包含各項的事。

上帝國是無黨的,教會是站在這兩者中間。一旦組黨,也許黨裡有問題,不同的意見,那時教會的任務就無法達成。我盼望大家記得,耶穌受法利賽人試問時說:「將該撒的物歸給該撒……。」這要相當的考慮與祈禱。從你的絕對取絕對,從相對取相對。怎麼樣在絕對裡保持相對?也記得在相對裡保持絕對。我們的教會做很好的見證,“We are going to testify more.”(我們要做更多的見證)。基督徒參加政治,將上帝的公義、真理、和平、仁愛福音化,使之進入世界的相對性裡,盡力去做而宣揚主的旨意,這是尼布爾所說的,進入民主建立政治神學,教會實實在在以耶穌的名參與政治,使耶穌的馨香之氣進入政治界,進入社會。大家不要絕對化,要謙卑,爭戰好的爭戰。

⭕黃彰輝牧師簡介: https://factpedia.org/wiki/黃彰輝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1970年7月27日高俊明被選為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1970年7月27日,高俊明被選為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長老教會遊行「國會全面改選」(邱萬興攝影)


1970年7月27日,高俊明被選為第17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議長,8月中旬,擔任總幹事的鍾茂成牧師因無法承受國民黨強大的政治壓力,而向總會辭職,被提名的繼任人選也一一推辭,當時主持會議的高俊明便說「如果這是苦杯,受提名者,請勿推辭」,因為這句話,高俊明同年8月18日被選為新任總幹事,也無意中開始踏入了險境,並擔任總幹事長達19年。

之前黃彰輝牧師擔任總會議長時,國民黨就強迫黃彰輝牧師要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退出普世教協(WCC)的國際組織,其原因是普世教協的會員中有共產國家的教會會員,不能與共產國家的教會會員兩立。黃彰輝牧師用很有智慧的話回答國民黨的官員說:「聯合國也有許多共產國家的會員,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是否因為有共產國家加入,中華民國就要退出聯合國?我們與中華民國同進退!」當時國民黨官員聽到議長黃彰輝牧師的回答,罵他「狡辯」,於是長老教會暫時沒有退出普世教協,但黃彰輝牧師即被國民黨列為不受歡迎的台灣人!想辦法要抓他,或逼他離開臺灣!


當時普世教協(WCC)接納中國官方教會入會,引發國民黨不滿、強迫PCT退出WCC,高俊明總幹事在政治圍攻下,委曲求全,同意長老教會退出普世教協,真是為雙方謀和,退讓一大步了!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席位,情勢岌岌可危。PCT在1971年12月29日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向國際社會聲明台灣渴望和平、自由與公義,台灣人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同時建議國內進行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高俊明在回憶錄中提及,戒嚴時期,起草宣言絕對保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必須由總幹事承擔,更遭到情治單位嚴密監視。即便如此,總委會仍議決通過發表,並由時任台南神學院副院長彌迪理牧師翻譯成英文,委託人夾帶出國公開,彌迪理則在1972年遭驅逐出境。

在高俊明任內,長老教會分別在1971年、1975年、1977年提出「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我們的呼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等三次重要聲明,並因此成為國民黨政府的眼中釘,教會發行的台語聖經與原住民語聖經也被查禁。

而擔任總幹事的高俊明,更成為情治單位跟監的對象,數次面臨被逮捕的危機,也常收到署名「一群愛國的人」的恐嚇信。發表主張「讓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的人權宣言當天,高俊明甚至抱著為台灣、為主犧牲的心情而寫下遺書。

1979年12月10日發生的美麗島事件,則將高俊明捲入更危險的處境,但他說「有幸為台灣下獄,我深以為榮」。施明德於大逮捕之夜脫逃後,高俊明在風聲鶴唳之中伸出援手,協助聯繫收留者,於是被捕下獄,坐了4年3個月又21天的牢。

儘管身陷牢獄,但高俊明夫婦將此經歷當作如火一般的試煉。高俊明在獄中第一次獲准寫信給妻子高李麗珍時,便寫道「在這種環境中能精修上帝的話語,並靜思十字架與復活的真理」,他在獄中照常默讀聖經、低吟聖詩,並將牢房當教堂,將室友當教友,在獄中傳福音。

⭕1987年7月15日臺灣解除38年的戒嚴令,但「萬年國會」依然存在。當年,台灣有三種「國會」: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形成舉世所無的憲政怪象。所以廢除國民大會,牽動的不只是總統直選,也是一種「國會改革」。1987年12月25日,要求「國會全面改選」運動,這是台灣解嚴後,第一場大規模示威遊行。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The Great Schism

The Great Schism
1054年7月16日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在教會歷史上,基督教會有過二次分裂。第一次是1054年7月16日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第二次是1517年10月31日宗教改革運動(含1534年的英國國教脫離羅馬教會)。 

第一次大分裂要從公元395年說起。由於羅馬帝國的分裂,因而造就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各自主政,隨著分裂成兩帝國,基督教分化為以希臘語地區為中心的東方教會和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西方教會。君士坦丁和羅馬遂成為東西教會的宗教中心。文化與政治也產生了差異性,在文化上,由於時代的交替和帝國的衰弱,羅馬帝國時代的地中海世界也逐漸消失。由於以前各民族屈服在帝國的統治下,人人大多都懂希臘文及拉丁文,因此教會易於從事教會活動。帝國衰弱,造成語言統一不在,東西方教會各自以希臘文與拉丁文鑽研宗教問題,忽略雙方的交流,因而造成更大的宗教隔閡,進而發生了歷史上的基督教大分裂。 

由於羅馬主教(教宗)宣稱羅馬教會是耶穌基督大弟子彼得所建立,因此繼承彼得主教之位的人理所當然就具備教會的領導權,也就是全世界各地的主教都須以羅馬主教為首,也就是我們稱為的「教宗」。但是,君士坦丁堡教會並不同意這個看法,他們甚至表達強烈不滿與反對。又加上東、西羅馬帝國皇帝的介入,使得問題更加的複雜與棘手。東、西方教會之前的摩擦都只是短暫分離,最後還是會互相打開對話與合作。 

公元1043年,邁克爾‧塞拉里烏斯(Michael Cerularius)擔任君士坦丁堡主教(牧首)。他性情高傲,野心勃勃,有意擺脫拜占庭皇帝統治並且使自己的尊嚴勝過羅馬主教(教宗)。他又下令位在拜占庭帝國內之行使拉丁儀式的教會均要改以希臘儀式,並寫了一封信給羅馬主教,譴責羅馬教會的主張是異端。 

羅馬主教(教宗)利奧九世(Pope Leo IX)收到此信,隨即派出使節團,由樞機主教希瓦康第達的宏伯特(Humbert of Silva Candida)全權代表前往君士坦丁堡。精通希臘文的宏伯特是法國本篤會修道院院長,忠貞擁戴教宗應享有普世的教會管轄權。他受託傳達羅馬教宗教諭予君士坦丁堡主教。1054年7月16日君士坦丁堡主教(牧首)斷然拒絕羅馬教宗,導致宏伯特樞機執行羅馬教宗教諭將君士坦丁堡主教(牧首)邁克爾‧塞拉里烏斯逐出教會,而牧首也將羅馬派來的樞機宏伯特逐出教會,導致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正式分裂。 

直到2013年3月19日東正教與天主教分離了960年後,首次「復合」。東正教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 Bartholomew I 參加羅馬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就職禮拜(inaugural Mass)。羅馬天主教教宗是承襲使徒彼得,東正教普世牧首是承襲使徒安得烈,彼得與安得烈是親兄弟,因此在會晤時教宗稱呼牧首為「my brother Andrew(我的弟兄安得烈)」。 

註:位於西羅馬帝國的教會以羅馬為主,中文譯為「天主教會」,正式名稱為「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位於東羅馬帝國的教會以君士坦丁堡為主,中文譯為「東正教」,正式名稱為「正統教會(Orthodox Church)」簡稱「正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