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心靈小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靈小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3月21日💝生日紀念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巴赫 BWV147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Holy wisdom, love most bright; 
神聖智慧,欣喜至愛
Drawn by Thee, our souls aspiring 
吸引我靈展翅
Soar to uncreated light. 
飛向永恆亮光
Word of God, our flesh that fashioned, 
聖道創造人類
With the fire of life impassioned, 
生命熱火不熄
Striving still to truth unknown, 
渴慕無限真理
Soaring, dying round Thy throne. 
竭力飛奔座前 
Through the way where hope is guiding, 
盼望導引之路
Hark, what peaceful music rings; 
靜聽平安樂章
Where the flock, in Thee confiding, 
群羊信賴仰望
Drink of joy from deathless springs. 
歡飲永生泉源
Theirs is beauty's fairest pleasure; 
無上佳美喜樂
Theirs is wisdom's holiest treasure. 
至高智慧寶藏
Thou dost ever lead Thine own 
聖手永常引領
In the love of joys unknown. 
永享主愛無邊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異議份子耶穌

【異議份子耶穌】
黃春生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神學倫理榮休教授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曾於2001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美最佳神學家」。他與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合著《異類僑居者》(Resident Aliens: Life in the Christian Colony),書中說:「到教會就是抗爭」,而抗爭最基本的元素是道德勇氣和創意,學習耶穌「甘心做異類」去實踐信仰:不參與惡事或可能會產生惡的事,因此學習耶穌以非暴力,做應該做的事。耶穌的言行在當時掌權者眼中是極具威脅性的異議份子,對抗既得利益掌權的統治結構,以行動關懷社會邊緣人,為弱勢者爭取權益。「異議份子耶穌」應該是基督徒轉化世界的態度。

如果「抗爭」是為了利己、謀利,就會變質,異化成為一種「賺得全世界」的舉動,結果抗爭者就會喪掉自己的生命,淪為墮落世界的共犯。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When You Believe

"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

日本音樂家福田真史(Masa Fukuda)指揮One Voice兒童合唱團以英語、希伯來語及法語演唱"When You Believe"(當你相信)。 在法國諾曼第奧馬哈海灘和美國布列塔尼公墓及紀念館拍攝。
這首歌是獻給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鬥的士兵,即參加1944 年 6 月 6 日D-day諾曼第登陸戰的士兵,以及紀念數百萬在納粹大屠殺期間喪生的猶太受害者。
參與諾曼第登陸戰的士兵雖死,但他們是抱著希望死去。正如希伯來書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



《紅海之歌》(Shirat HaYam, שירת הים)
也被稱為《摩西之歌》,一首常用於晨禱的希伯來詩歌。電影《埃及王子》有收錄由兒童所吟唱的希伯來曲調。

אָשִׁירָה לַיהוָה כִּי-גָאֹה גָּאָה
A-shi-ra l'A-do-nai ki ga-oh ga-ah
I will sing to the Lord, for He has triumphed gloriously.
我要歌頌上主,因為他贏得了光榮的勝利。
(Exodus 15:1b)

מִי-כָמֹכָה בָּאֵלִם יְהוָה
מִי-כָמֹכָה נֶאְדָּר בַּקֹּדֶשׁ
Mi-cha-mo-cha ba-elim Adonai
Mi-ka-mo-cha ne-dar-ba-ko-desh
Who is like You, oh Lord, among the celestial
Who is like you, majestic in holiness
誰像你神聖威嚴? 
誰像你行神蹟奇事?
(Exodus 15:11a)

נָחִיתָ בְחַסְדְּךָ, עַם-זוּ גָּאָלְתָּ
Na-chi-tah v'-chas-d'-cha am zu ga al-ta
In your love, You lead the people You re deemed
你以不變的愛帶領你所拯救的子民。
(Exodus 15:13a)

אָשִׁירָה, אָשִׁירָה, אָשִׁירָה
A-shi-ra, a-shi-ra, a-shi-ra
I will sing, I will sing, I will sing
我要歌頌,我要歌頌,我要歌頌。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饒恕

饒恕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在《另一世界的傳言》,記錄了一則難以置信的故事。在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一次聽證會上,警察布瑞克坦承過去曾夥同其他警員射殺一位18歲男孩,甚至放火燒了男孩屍體。8年後,布瑞克重回舊地,逮捕男孩的父親,並強迫其妻眼睜睜看丈夫被活活燒死。當失去丈夫與孩子的老婦人被法官詢問:「您想要從布瑞克先生得到什麼?」她只希望布瑞克帶她去丈夫葬身之處,為自己的先生掘土立墳。之後,老婦人多了一個要求:「布瑞克先生奪走我家人的性命,但我還是有很多愛可以付出。我希望他每個月有兩次來貧民區跟我共度一天,讓我作他的母親。我也希望布瑞克先生知道,上帝已經赦免他,所以我也已經原諒他。我願意擁抱他,讓他知道我的原諒是真的。」當老婦人說完,法庭內眾人自然唱起〈奇異恩典〉詩歌,布瑞克則因心情激動不已而昏厥。 

這個故事中,婦人面對一再傷害她家人、使她家破人亡的人,最後仍選擇饒恕,因為她真實經歷上帝的饒恕。保羅說:「要親切仁慈相待,彼此饒恕,正如上帝藉著基督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章32節)上帝的饒恕是愛,因為「愛是……不計算人的惡。」(哥林多前書13章5節)這種愛帶著大能,使人能無條件饒恕加害者,因為相信上帝是聖潔、信實、公義、為人伸冤的主,祂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所犯的各種過錯。耶穌說:「你們若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你們若不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不會饒恕你們的過錯。」(馬太福音6章14~15)

真正的見證人必如同耶穌那樣行事:祈禱、愛和奉獻,尤其是給予寬恕,因為寬恕(perdono)一詞所表達的,正是最高超的饋贈(dono)。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葡萄樹下的默想

【葡萄樹下的默想】

在葡萄園的圖像裡,基督徒找到自己的定位及身分,那就是「我們是枝子」。

我們唯一要作的,就是抓住供應生命的葡萄樹—耶穌。如此,我們才能完成我們唯一的目標:結果子。

很重要的是,葡萄園裡所有其他的工作都由園丁完成。園丁是上帝,不是我們。我們唯一要作的就是與葡萄樹相連,讓祂透過我們來工作,來達成結果子的目標。

透過約翰福音第15-16章,我們可以更清楚明白我們的身分和上帝呼召我們去做的事。倚靠、居住、連結、抓住、持續在祂裡面,這就是我們要作的,沒有其他的。最後,在葡萄樹的供應下,我們必然結出生命的果子。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我損失了什麼?

【假如上帝根本不存在,我損失了什麼?】

多年前有個俄國的無神論的學者。一天,他在某大會場向人們講上帝絕對不可能存在。

當聽眾感覺他言之有理時,他便高聲向上帝挑戰說:「上帝,假如你果真有靈,請你下來,在這廣大的群眾面前把我殺死,我們便相信你是存在的了!」

他故意靜靜地等候了幾分鐘,當然上帝沒有下來殺死他。

他便左顧右盼地向聽眾說:「你們都看見了,上帝根本不存在!」

怎知有一位婦人,頭上裹著一條盤巾,站起來對他說:

「先生,你的理論很高明,你是個飽學之士。我只是一個農村婦人,不能向你反駁,只想請你回答我心中的一個問題:我信奉耶穌多年以來,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十分快樂;我更愛讀《聖經》,越讀越有味,我心中充滿耶穌給我的安慰;因為信奉耶穌,人生有了最大的快樂。

請問:假如我死時發現上帝根本不存在,耶穌不是上帝的兒子,聖經全不可靠,我這一輩子信奉耶穌,損失了什麼?」

無神論學者想了好一會兒,全場寂靜無聲,聽眾也很同意農村婦人的推理,連學者也驚歎好單純的邏輯,他低聲回答:「女士,我想你一點兒損失也沒有。」

農村婦人又向學者說道:「謝謝你這樣好的回答。

我心中還有一個問題:當你死的時候,假如你發現果真有上帝,聖經是千真萬確,耶穌果然是神的兒子,也有天堂和地獄的存在,我想請問,你損失了什麼?」

學者想了許久,竟無言以對。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誰在論斷造人的大師?

誰在論斷造人的大師?

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為主能使他站住。(羅馬書14:4)

有位拉比悠閒地騎著他的驢,往回家的路上。臉龐流露幸福的光芒,因為白天整個人沉浸於研究妥拉《摩西五經》中,從內心滿出喜悅,快樂無比。河岸的那頭,迎面來了個極醜無比的人。這人很有禮貌地跟這個拉比打招呼:「拉比,你好,平安歸於你。」

但他被那人的醜陋給嚇到,好心情都被破壞了,便口無遮攔地嘲諷:「你這空洞、一無是處的人啊,真是醜斃了!你們城裡的人,都跟你一樣醜嗎?」這個人愣了一愣,就回答:「我也不知道;或許就麻煩您去跟造我的這位大師說:『你怎麼把他造成這樣難看的一個器皿?』」

拉比一聽,便知道自己犯罪了。隨即從驢背上下來,俯伏趴跪在這人跟前連連道歉:「對不起。請您赦免我。」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12)

德國的大腦 小豬才是真英雄 (自由時報2014.7.16)

德國拿下本屆(2014)世界盃冠軍,光環大多集中在高居進球榜第二的穆勒、躍居世界盃生涯進球數之冠的克洛澤、乃至冠軍賽踢進致勝一擊的葛策,但《每日郵報》替中場大將「小豬」史懷斯泰格(Bastian Schweinsteiger)平反,認為他是德國致勝的無名英雄。
德國封王時刻,史懷斯泰格(左)率先走向失落的梅西。 (資料照,法新社)
《每日郵報》指出,即使在冠軍賽,史懷斯泰格的白色球衣沾滿泥土與草根,甚至右眼角下方破相冒血,卻依舊在中場扮演指揮官,總教練勒夫稱讚他說:「史懷斯泰格是德國的大腦。」前隊友高梅茲也說:「如果他不在場上,就會看到德國的節奏大受影響。」

在場上如機器般穩定,但終場哨響時,史懷斯泰格就會轉換成友善的對手,對葡萄牙獲勝後,他立刻上前和C.羅納度致意,擊敗法國、巴西後,也立刻擁抱本澤馬和大衛魯伊茲,冠軍賽當德國大軍沉浸在勝利喜悅時,也是史懷斯泰格率先走向失落的梅西。

體內流著不服輸、勇於對抗的血液,又會向敵人伸出雙臂,史懷斯泰格不僅是個好球員,更是讓人尊敬的德國紳士。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巴斯德:「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發明殺菌法及疫苗接種的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

故事一、

有個老鞋匠修了一輩子的鞋,但隨著時代改變,上門修鞋的客人愈來愈少。很多人勸他轉行:「修一雙鞋,才賺個幾百塊,況且根本沒什麼生意,您乾脆別做了吧?」但老鞋匠十分堅持:「不,只要還有一個顧客需要,我就要堅守工作崗位。」

某天老鞋匠經過一個垃圾場,看見裡面放了很多舊輪胎。但這些輪胎看起很不一樣,明顯地比汽車輪胎大上許多。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飛機淘汰的輪胎,老鞋匠決定將輪胎全都買下。

其他人看了都覺得很奇怪,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買這種不值錢又沒用的東西,甚至有人說老鞋匠一定是瘋了。

但是老鞋匠絲毫不管旁人的閒言閒語,仍然天天專心修鞋。誰也沒料到,突然的經濟不景氣,讓大家花錢趨於保守,鞋底破了也不買新鞋,修鞋業的景氣又回春了;而且,從事修鞋工作的人已經不多了,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所以老鞋匠的生意蒸蒸日上。

誰也沒料到,老鞋匠還有一項祕密武器──就是那些報廢的飛機輪胎。原來,老鞋匠看到那些舊輪胎時,靈機一動:飛機的輪胎最耐磨,不正是製作鞋底的好材料嗎?由於顧客絡繹不絕,現在想委託老鞋匠修鞋,必須排上幾個月的隊。老鞋匠總是這麼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尤其是儘管看不到一點機會,仍不斷準備的人。」

故事二、
20世紀偉大指揮家之一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3.25-1957.1.16)。他19歲時擔任米蘭斯卡拉樂團(La Scala)的大提琴手。雖然他很有天分,可是天生弱視,所以每次練琴時樂譜都要拿到眼睛前面才看得見。為了克服這個障礙,托斯卡尼尼就開始背每一個交響樂曲的樂譜,這樣他就不需要在演奏會時當場看樂譜了。雖然他花的練習時間是其他成員的許多倍,可是卻樂在其中,因為他發現自己更能體會樂曲的真諦;於是他又利用休閒的時間去背其他樂器的樂譜。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已經可以演奏交響樂團裡的各種樂器了。

1886年斯卡拉樂團到巴西里約熱內盧進行二個月的巡迴公演歌劇《阿依達》,由於指揮與演員歌手衝突,指揮不告而別,臨時找不到適當指揮來帶領。於是樂團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該怎麼辦,有些人提議取消演奏,可是也有人極力反對,認為取消演出很不負責任。在議論紛紛時,有人就建議由托斯卡尼尼來指揮,因為他瞭解所有交響樂的樂器。大家都以為這個人在開玩笑,可是托斯卡尼尼居然答應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下,大家只好讓他試試看。

由於托斯卡尼尼真的很用心學過各種樂器,他把現場演奏的各種樂器發揮得淋漓盡致: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托斯卡尼尼需出場謝幕五次才結束,很多評論家都認為這是斯卡拉樂團最成功的演出之一。第二天,斯卡拉樂團便作了一個重要決定:推舉托斯卡尼尼為樂團總指揮。這位19歲年輕指揮,在當時將18場歌劇完美呈現,後來也成為米蘭斯卡拉劇院(La Scala)聘為首席指揮。之後,也帶領過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等國際知名樂團。

托斯卡尼尼在退休後有記者訪問他,問他能在弱視的障礙下還能成為當代的名指揮家,是否會得自己很幸運?托斯卡尼尼沉思了一下,就答道:『不錯,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認為要成為一位幸運的人,平時一定要不斷的努力準備。當機會來臨時,你已準備好了,你就是一位幸運的人了』

在這個故事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時刻都準備好的人,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就可以把握。由此可見,準備是何等的重要。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祈禱與守望

祈禱與守望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哈巴谷書2:1)

不等神的幫助,不得神的幫助。

許多時侯我們從神那裡得不到所求的,都因為我們沒有等候祂的答應。許多從天來的援助只經過我們,而不臨到我們,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守望所遠遠看它臨近,開我們的心門來迎接它。

天下雨的時候,你如果不把你的水缸拿出來,你還是得不到水。

人到銀行裡去領錢,決不會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一會兒把支票放在櫃台上,一會兒把它收回來。如果有人一天這樣作幾次的話,我想可能會有命令下來把這人趕出去。凡誠心到銀行裡來拿錢的人,都是把支票呈上,靜靜地在那裡等待,直到他們拿到了錢,然後出去的。

啊!可惜今天有很多的人把禱告當作兒戲。他們禱告了,不等神的答應,就收回了;再求,再收。

信徒們,讓我們學習在守望所的望樓上多守候神!──司布真(C. H. Spurgeon)

「你的指望……不至斷絕。」(箴言23:18)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善惡爭戰

善惡爭戰
(2013.12.22進擊的聖誕--早場分享的部分信息)

世界各地無時無刻都充滿不同戰爭,無論戰爭的理由是什麼,但肯定的是:戰爭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事實上,從有人類開始以來,有一場戰爭一直都沒有平息,至今也尚未完結!這是一場「無形」的戰爭,卻又是非常非常真實的。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根據聖經的記載,在上帝創造亞當、夏娃後,他們即被撒但所化身的蛇引誘,違背上帝的命令,偷嚐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撒但的詭計,就是要疏離人與上帝的關係,誘惑人背叛上帝,好使人加入背叛者的行列。

從聖經的啟示,我們知道是有部份天使不守本位,墮落而成為敵擋上帝的勢力,稱為撒但、魔鬼。當人類被引誘而犯罪,罪就入了世界,結果全人類都受到牽連,自出世之時,我們都有罪性的遺傳,結果我們是不斷地犯罪得罪神,心眼被弄瞎而看不清自己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於是人類就活在黑暗中,一方面不認識造物主,另一方面也不知人生在世所為何事,也不由自主地陷在罪中,和原先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愈離愈遠。

羅馬書7:18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7:19 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從前,有一個愛斯基摩人,他是個獵人,每個星期六下午他都帶著一隻白狗和一隻黑狗到鎮上去。他訓練這兩隻狗聽他的命令互相打鬥。每星期六下午有許多人聚集在廣場上,獵人就命令這兩隻狗打架,然後他就下注賭輸贏。結果有時白狗贏,有時黑狗贏,但是,獵人總是賭贏。他的朋友就問他是怎麼辦到的,他說:「我讓一隻挨餓,將另一隻餵飽,餵飽的那隻保證會贏。」

在我們內心有兩種性情,隨時在爭著作主人。到底哪一個在管轄我們呢?這要看我們是餵飽了那一個了。如果我們餵飽了屬靈的生命,讓聖靈剛強我們,衪就會管住我們。如果我們讓靈性飢餓,卻餵飽老舊犯罪的本性,則肉體就管住了我們。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驕傲走向敗壞

驕傲走向敗壞
黃春生牧師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18)

亞當、夏娃犯罪後,想要像神一樣的慾望和驕傲就不斷在人的心靈深處蠢動,並充滿在全人類的歷史和文明中。驕傲是從魔鬼來的。起初,魔鬼就是要想像神一樣,因而從天上墜落;如今,牠依然渴望能像神一樣。因此,魔鬼誘惑夏娃說:「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3:5)

當驕傲進入該隱的心他嫉妒弟弟亞伯,甚至殺死亞伯。罪不斷漫延全地,當挪亞之後,人為自己建造巴別塔,目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名,想要與天齊,自大的想要挑戰神。神的美意就是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分散各地。

我們受造的目的就是敬拜和讚美神,由於人被魔鬼所誘惑,變得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神),追逐財富、名聲、地位,想要如神一般的豐盛、榮耀與高度。結果卻是不快樂。因此,我們都必須經常省察自己,確定自己是否坐在驕傲之處,內心是否高傲,口吻是否傲慢,這些都必須遠離,才不致使我們像魔鬼一樣步向敗壞之途。

心靈小品 (索引)

心靈小品-索引
土匪李拐信主 一根火柴棒的價值 大湖口設立耶穌聖教 不再墮落的最佳妙方
十八世紀美國大覺醒 十八世紀蘇格蘭大甦醒

驕傲走向敗壞
不住禱告的芬尼 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心靈小品-索引


















































 心靈小品-索引


















































 心靈小品-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