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敬虔靈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敬虔靈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基督徒在大罷免中的召命與責任

台灣基督徒在大罷免中的召命與責任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

#筆桿接力罷免到底

在這個極權陰影悄然逼近、民主自由遭受威脅的時刻,台灣社會掀起了大罷免的公民運動。這場運動不僅是公民的抗爭運動,更是信仰的試煉。對於自認身為上帝子民、願意效法耶穌基督走十字架道路的台灣基督徒而言,大罷免不只是一次投票行動,更是一次信仰與見證的抉擇。


一、從聖經真理出發:不能妥協於謊言與極權

聖經明言:「說謊的是出於魔鬼」(約翰福音8:44)。而極權中國的體制,正是建構在謊言與壓迫的根基上。無論是對真理的扭曲、對人權的踐踏,還是對信仰的迫害,中共政權都在持續與上帝國為敵。在這樣的脈絡中,台灣的基督徒若仍選擇噤聲、保持中立,甚至以「不談政治」之名實行對暴政的默許,那麼我們與信仰的核心已背道而馳。

耶穌說:「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5:37)在當前的台灣政治光景下,對抗極權、守護民主,就是「說是就說是」的行動。


二、拒絕雙標:信仰不容選擇性介入政治

某些國語教會過去積極推動反同婚、成立政治團體,號召信徒進入「七山」策略,攻佔政治山頭,當時並未以「教會不該介入政治」為由退縮。但如今,當社會呼籲罷免那些公開支持親共政策、助長中國統戰企圖的立委時,卻轉而呼籲「政治中立」,這種雙重標準,不僅損害教會的見證,更破壞信仰的真誠性。

信仰若無法在公共領域活出一致的價值,那我們的福音便失去力量。我們不能在需要權益時呼喊「信仰自由」,在責任臨到時卻選擇逃避。走十字架的窄路,意味著我們要在不方便、不受歡迎的時刻,也勇敢為真理站立。


三、自由傳福音在於民主制度的環境

有人認為政治無關福音傳揚,然而歷史與現實都清楚地告訴我們:沒有自由的政治環境,就沒有自由的信仰生活。中國家庭教會長年遭受打壓,無數牧者如王怡、林獻羔等人因堅持信仰而身陷囹圄。強拆十字架、禁止未經審查的講道、逼迫家庭教會,這一切難道不是福音傳播所面臨的極大障礙?

反觀台灣,無論是主流教會(NCCT)、召會、靈糧堂、行道會、台灣聖經公會、校園書房、橄欖書房、以琳書房等等福音機構,乃至自媒體傳道人、各類PodcastYouTube頻道,皆能自由地傳揚耶穌基督,這一切都根植於我們尚存的民主制度。

假若親中勢力繼續在立法院壯大,扭轉法制與政策走向,當「中國模式」滲透台灣,我們現在享有的信仰自由、講道自由、出版自由、聚會自由,都可能一夕消失。那時候,無論你的方言多麼熱烈、你對聖靈多有信心、你怎麼發預言、怎麼領異象,都可能變成極權統治者監控的對象,甚至是迫害的對象。


四、守護台灣,才能成為中國福音的堅實後方

在台灣有些教會常強調「對中國有負擔」,積極派遣宣教士進入中國,或在邊境地區支援福音事工。然而,若台灣失去了作為民主堡壘的地位,那這些對中國的差傳策略將立刻土崩瓦解。支持中國家庭教會、印製聖經、出版靈修書籍、培育中國神學生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自由的基地之上。沒有台灣的民主與信仰自由,根本無從談起中國宣教的夢想。

換句話說,守住台灣,不是對中國傳福音的阻礙,而是堅實的後盾。若真心愛中國靈魂,就該優先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不淪陷於極權殘暴,讓台灣這片土地繼續成為光照黑暗之地的明燈。


五、為了我們的子孫,也為了我們的信仰:參與大罷免,是責任,也是見證

大罷免的公民運動,並非政黨之爭,而是價值之戰。公民不是為了任何一個政黨在戰鬥,而是為了信仰自由、民主制度、生活方式、敬拜空間而站立。如果我們不下架那些在國會裡擔任中國極權的內應、為極權張目的政治人物,那未來我們的子孫可能無法自由聚會、無法自由出版、無法自由祈禱。

上帝呼召我們不只是信而受洗,更要行道,成為世上的光與鹽。當國家面臨危機,當教會的未來岌岌可危,上帝國的子民絕不能選擇冷漠與退縮。這不是黨派的選擇,而是信仰的見證。當我們拒絕沉默,站出來投入罷免,就是在地如在天的行動,就是在促進上帝國的新世界。


結語:為台灣而罷免,為福音而戰鬥

台灣基督徒啊,今天你若仍沉默不語,明天你或許連講話的自由都不再擁有。讓我們不再作「好好先生」的宗教信徒,而要成為勇敢為主站立的門徒。與其擔心參與罷免是否「不屬靈」,不如思想耶穌若今日行走在台灣,祂會如何面對強權、如何回應壓迫、如何實踐愛與公義。

信仰從來不是逃避現實的避風港,而是面對風暴的力量源。今天的大罷免,正是一次見證我們是否真信靠上帝、是否真愛這片土地的信仰行動。我們不只是基督徒,我們是台灣的基督徒。我們不只是信徒,我們是被差遣的見證人。讓我們一同為信仰、為自由、為上帝的國,積極投入大罷免!


#基督徒挺大罷免 #守護台灣 #守護信仰自由



林獻羔牧師:https://www.rfa.org/cantonese/features/hottopic/feature-lamb-09042013094331.html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我們的內心,需要什麼東西來填滿?

我們的內心,需要什麼東西來填滿?
黃春生牧師

榮格派心理學家Mikkal博士(C. Mikkal Smith Ph.D)根據北美印地安切羅基族(Cherokee)的傳說改編一個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兩頭狼的故事》(two wolves)。

一位印第安切羅基酋長教導他的孫子關於生命「內心的爭戰」。

阿公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了兩頭彼此廝殺的狼,一隻是凶狠的,充滿憤怒、嫉妒、悲憤、貪婪、傲慢、自怨自艾、卑劣、謊言、虛偽的自我中心。而另一隻則是良善的,充滿慈悲、寬容、愛、希望、寧靜、謙卑、仁慈、同情、慷慨、同情的信念。」

然後,孫子問他充滿智慧的阿公說:「那誰會贏呢?」阿公淡定地說:「你餵食誰,誰就會贏。」

An old Cherokee is teaching his grandson about life. “A fight is going on inside me,” he said to the boy.

“It is a terrible fight and it is between two wolves. One is evil – he is anger, envy, sorrow, regret, greed, arrogance, self-pity, guilt, resentment, inferiority, lies, false pride, superiority, and ego.” He continued, “The other is good – he is joy, peace, love, hope, serenity, humility, kindness, benevolence, empathy, generosity, truth, compassion, and faith. The same fight is going on inside you – and inside every other person, too.”

The grandson thought about it for a minute and then asked his grandfather, “Which wolf will win?”

The old Cherokee simply replied, “The one you feed.”

故事中,我們思考到,一個人想要贏的真實動機為何?這個動機正是餵食哪一頭灰狼的理由。如果贏的代價是製造更多的憎恨與誤解,帶來更多的仇恨與對立,那麼這個贏的結果跟基督信仰有何關係呢?耶穌基督明明知道猶太人深受羅馬帝國的壓迫,百姓簇擁他當王、領導革命抗暴,但最終耶穌卻選擇走向十架道路,犧牲自己成就愛的至理。他教導門徒、群眾要愛仇敵,如果有人要打你的右臉,則連左臉也要轉過來由他打。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傳道者看到太陽底下所帶來的競爭,即使你贏得全世界,最後仍是空虛的;而耶穌給我們太陽之上的信息,讓我們知道「生命不是爭奪,而是分享」。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剪報:史上最囧馬拉松!英國馬拉松1人完賽,第2名帶4998人跑錯路

剪報:史上最囧馬拉松!英國馬拉松1人完賽,第2名帶4998人跑錯路……

馬拉松賽簡直無奇不有。在5000人參加的英國“北方馬拉松賽”上,只有一個人成績有效,其餘4999人卻意外地跑偏了,導致比賽成績作廢。“北方馬拉松賽”因此成為史上最囧馬拉松!


4999人迷路,只有1人跑完全程。

在英格蘭舉行的“北部馬拉松”近日鬧出笑話。在這項有5000人參加的比賽中,除了一直跑在首位的傑克·哈里森嚴格按賽程標線正確的跑完了全程,其餘4999名參賽者全都因為在路口提前右轉,跑錯了路線。究其原因,竟是跑在第二、第三位的兩名選手中途受主辦方誤導,認錯了方向,把身後所有的參賽者都引入了歧途…… 
這場馬拉松賽路線的終點在當地體育場,計算總長度的時候包括了最後在體育場外的一段。21歲的傑克此前從來沒有參加過馬拉松比賽。比賽中,傑克一路遙遙領先,以至於他身後的大部隊連他和領跑車的影子都看不到。當傑克跑完這一小段大約264米的體育場外賽道後,開道的車輛和工作人員就都跟進了體育場,導致後來的選手們沒看到指示,直接進入了體育場,所以都沒跑最後這一小段,相當於少跑了264米。 
按照馬拉松賽規則,標準賽程一直都是42.195公里(26.22英里),如果少跑路程,將按照沒有完成比賽處理。因此,這4999名參賽者全都失去比賽資格,被取消成績。

跑友很憤怒 
事發後,賽事主辦方發表聲明向5000名選手表達歉意,並提出受影響的參賽選手明年參賽時可少交25%的報名費。這樣的聲明引起跑友們的憤怒,認為主辦方缺乏道歉的誠意,而且,在“北方馬拉松”的官方網站上,仍舊堂而皇之地寫有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成績。
 “5000人跑錯路線難道竟然沒有人看到!”一位跑友寫到,“監督裁判和線路測量的工作人員當時到底在哪。他們在看到問題出現以後並沒有制止,而是在結束後向所有人公佈這個結果。這簡直是白痴的組織者,白痴的行為。” 
在英國網友看來,事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現場工作人員的疏忽大意所致。“很多運動員在衝過終點時感到奇怪,因為與其他馬拉松賽事相比,這裡的消耗顯然更少。這次事情不僅讓比賽成為笑柄,讓桑德蘭蒙羞,也是整個英國馬拉松從業者的恥辱。這次比賽將因為自身的愚蠢寫入馬拉松的歷史。” 
“我一直在為北部馬拉松賽耿耿於懷,”一位參賽者在推特上寫道,“我覺得少交25%報名費的補償措施,是對我們的侮辱。為了備戰,大家辛苦訓練好幾個月,誰知好不容易得到的成績卻被取消了。”

烏龍真不少
事實上,馬拉松賽經常鬧烏龍。 
去年澳門國際馬拉松賽,跑在第一名的運動員按路線應在體育場轉右,但他竟然轉左,導致尾隨的大部隊選手全都跟著左轉,指引員想阻止已來不及,最後導致所有選手都圍著運動場外圍多跑了三公里。 
而2010年在威爾士舉行的一次半程馬拉松賽上,還發生過一起“坑爹”的烏龍事件。當15000名運動員們紛紛在終點線慶祝自己的新紀錄時,主辦方卻說:“對不起,你們的成績不能被計算,因為我們改變了路線,你們實際上走了一條捷徑!”於是,這些參賽選手的成績全部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