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我的尋根之旅一

我的尋根之旅一
黃春生

幾天前,聯合國已經受理台灣平埔族群的申訴,抗議內政部不開放日治時代戶籍檔案,導致平埔族無從尋根。看到這新聞,也燃起我尋根的期待。小時候聽爸爸說姨嬤來找阿嬤時,她們都講「番話」,他一句話都聽不懂。也因為這一段話,讓我好奇阿嬤是否是平埔族?我曾問過阿嬤,但是她卻不願說。我想是當時社會氛圍,沒有人願意坦承自己是「番」,反而寧願做假說自己是閩南人或客家人。但我也從祖父那裡得知關於曾祖父的一些事,清末時期福建沿海民不聊生,許多人冒著生命危險要渡過黑水溝,來台灣找一線生存機會。我的曾祖父黃獅年紀很小就隨著鄉人從福建漳州渡過黑水溝,遷移至台灣彰化沿海一帶,由於他勤奮又善於耕種,於是入贅平埔族取得耕地。而我的祖父黃義,也與當地巴布薩族(Babuza,又稱貓霧、貓霧族)平埔族女子結婚。也因此,我很肯定我流有平埔族及閩南人(百越)的血統。

施得樂(Shutler)與馬爾克(Marck)兩位學者在1975年之後陸續發表論文支持台灣較 有可能為南島語族發源地的看法。根據台灣人種DNA血源研究報告,台灣人是全世界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台灣人普遍帶有平埔族、歐洲(荷蘭,西班牙)和日本人(二戰後有47萬日本人選擇留在台灣)血統。目前台灣人僅有四成血統來自中國,而這四成中又有近七成是百越人的血統,也就是說台灣人真正帶有的中國漢人血源不到二成。反而朝鮮人血源比台灣人還接近中國人,台灣人和中國人的血統差異非常大。

回顧歷史,在荷蘭、明國鄭成功時期,唐山移民共有三次的大退潮:第一次是,郭懷一反荷失敗後,二萬多名唐山人中六千餘人遭屠殺於漚汪,其餘殆半逃回唐山。第二次大退潮是,1660年鄭成功攻台灣之際,在台唐人紛紛走避唐山。第三次是在清國將領施琅攻台前後,數萬唐山人逃的逃,遭施琅遣送的遣送,致清廷無窰役可用。因此,顯見荷、鄭時代的唐山移民,並沒有真正在台灣落地生根。

後來,日本與清國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唐山人逃回中國,真正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唐山人實在遠不如傳說中那麼多。日本治理台灣初期就開始將台灣各地劃分行政區域,並進行戶口普查。追溯日本領台之後之全台戶口調查,其實全台盡是平埔族人,在台漢人僅有8083人。

日本明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將行政區域分20廳:台北廳、基隆廳、宜蘭廳、深坑廳、桃園廳、新竹廳、苗栗廳、台中廳、彰化廳、南投廳、斗六廳、嘉義廳、鹽水港廳、台南廳、蕃薯寮廳、鳳山廳、阿猴廳、恆春廳、台東廳、澎湖廳。戶口普查人口之歸屬也是依據20廳劃分。花蓮屬台東廳。

日本政府『對台始政式』(1895年5月8日)後二年中之國籍選擇是針對台灣土著清國人:『明治二十八年日令第三十五號台澎住民退去條規者,是依日清媾和條約第五條,如土著清國人(指平埔及原住民土著),願由本島退去者,須於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以前呈稟,方可。如不於該日以前呈請退去之土著清國人,概應編入於日本國籍,而得為日本人之分限也。換而言之,即於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以前有否呈請,則可甄別其依然為清國人或為新日本人之唯一標準也。』這是《漢譯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所說明的。至於真漢人本來就是清國人,沒有什麼選擇國籍之問題,當時清國人,因屬於戰敗國,回國均自行處理,就如二次大戰終戰,日本人必須離開台灣一樣。

日本初期彰化廳區域,清朝康熙朝南部馬卡道族人,隨著施世榜父親到此開墾的很多,並把客家話帶進來。第二波在雍正朝時期,隨台南曾天璽秀才入墾者才把閩南語帶進來。到了日本時代因為鐵路及各項之建設,急需工人,由日本財團附屬之南國公司,引進華工接近五萬人,南國公司引進之華工,分佈新竹以南地區較多,而且人數在鐵路沿線之各廳分配人數很平均,引進華工均拿工作證,在台也需辦理「寄留戶口」,因屬於外國人,戶籍上沒有「本籍」。引進華工接近五萬人之資料可以從昭和時代之戶口普查可以查出。

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日本進行第一次戶口調查,當時彰化廳人口約有28萬人。內地人,指的是日本人,本島人指的是平埔族人及原住民,外國人指的是漢人及其他國籍之外國人。

彰化廳及種族
1905年明治381231
現住者
1905年明治38101
現住者
 
彰化廳
 
內地人(即日本人)
989
668
1,657
904
597
1,501
本島人(即台灣人)
150,672
129,356
280,028
150,632
129,167
279,799
外國人(即漢人)
102
10
112
93
6
99
151,763
130,034
281,797
151,629
129,770
281,399

彰化廳轄下各堡有線東堡、線西堡、馬芝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猫羅堡、武東堡、武西堡、東螺東堡、東螺西堡、二林上堡、二林下堡、深耕堡。而我的曾祖父所居住的竹塘庄就是屬於深耕堡。明治29(1896),深耕堡鹿寮莊有42戶186人。在日本戶口調查中,其實已經將平埔族化的人都歸類成本島人。當時,二林下堡的人口不到九千人,統計如下:

堡里及種族
1905年明治381231
現住者
1905年明治38101
現住者
二林下堡
內地人(即日本人)
24
15
39
23
14
37
本島人(即台灣人)
4,736
4,165
8,901
4,757
4,201
8,958
外國人(即漢人)
0
0
0
0
0
0
4,760
4,180
8,940
4,780
4,215
8,995

關於巴布薩族的網站
1. 台灣大百科全書 巴布薩
2. 維基百科 巴布薩

Pingpu activists ask UN assistance in Aboriginal clai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