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避難包該帶哪些防災食品?

避難包該帶哪些防災食品?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


氣候變遷下,風災、水災已經成為常態,台灣又位處地震帶,以及中國軍事侵略的威脅下,我們必須要有防災的危機意識。面對地震、颱風或戰爭等災害,避難包的設計不僅是「帶點食物」這麼簡單,而是需要依據時間長度、攜帶便利性、營養需求與空間效益來規劃。各國民防手冊普遍建議至少準備三天的糧食,但日常隨身(EDC)、短期返家(GHB)、長期避難(BOB)三種不同類型的背包,所需的食品內容大不相同。


一、日常隨身包(Everyday Carry, EDC

用途:日常外出,發生小型災害(停電、交通中斷)時能維持數小時至一天的基本能量。

食品原則:輕巧、隨時可食用、耐保存。

建議食品:

  • 高熱量零食:能量棒、堅果包、小包裝巧克力
  • 輕量飲水包或口含鹽糖(預防脫水與低血糖)
  • 即食小包餅乾或口糧

👉 重點:EDC 食品應該像「緊急點心」,能快速補充能量而不占空間。


二、返家避難包(Get Home Bag, GHB

用途:災害發生後,需在 12天內徒步返家或前往安全區。
食品原則:高熱量、輕便攜帶、不需烹煮。

建議食品:

  • 能量棒、登山乾糧(如壓縮餅乾或口糧)
  • 小袋即食堅果與果乾
  • 單包裝即食湯品或肉乾(補充蛋白質)
  • 瓶裝水(每人每日約3公升)或便攜式飲水袋、過濾器

👉 重點:GHB的設計是「小而精」,能讓人帶著走,支持體力與專注力。


三、逃生避難包(Bug Out Bag, BOB

用途:長時間(至少三天以上)離開家園,前往第二避難所或長距離撤離。

食品原則:均衡營養、耐保存、考量烹煮需求與空間管理。

建議食品:

  • 主食來源:速食飯、營養口糧、燕麥棒、美軍BH580口糧等
  • 高蛋白來源:即食罐頭(肉、魚、玉米粒)、肉乾、蛋白粉、小型真空包裝豆乾
  • 快速能量:壓縮餅乾或口糧、能量棒、堅果乾。此外,準備一瓶椰子油或橄欖油在防災包裡,可以迅速提供熱量。
  • 飲水與電解質補充:便攜式飲水袋、過濾器或淨水片(比攜帶過多水更有效率)、運動飲料粉包
  • 調味與心理慰藉:糖果、茶包、咖啡小包(舒緩壓力,提供熟悉感)

👉 重點:BOB 食品不僅是「能活下去」,還要能支撐長時間的體能與心理需求。


四、特殊需求族群的防災食品準備

  1. 小孩
    • 奶粉、奶瓶、保久乳、兒童專用餅乾
    • 適齡副食品(可擠壓果泥、即食粥包)
    • 美軍使用BH580口糧,可泡水成粥,代替小孩食品
  1. 慢性病患者
    • 必備藥物與專用食品(如糖尿病患者的無糖餅乾、低鹽食品)
    • 心臟病或腎臟病患者,需避免高鹽食品
  1. 老人與牙口不佳者
    • 軟質罐頭(燉菜、粥品)
    • 營養補充飲品(液態奶粉或蛋白飲)


結論:三層備糧策略

防災食品規劃,不僅是「放些吃的」而已,而是要考慮 時間長短、攜帶便利、營養需求。

在家戰備糧建議:平時就需要囤積30日,吃舊存新。再按照保存期限,定期更換避難包的防災食品。

  • EDC:能量棒 + 堅果,小型快速能量補充。
  • GHB1–2日高熱量、免煮食品,幫助安全返家。
  • BOB:三日以上均衡營養,兼顧體能與心理慰藉。

同時,不要忽略小孩、病患、老人的需求,才能確保全體人民在災害中「吃得上、撐得住、走得遠」。


http://chunsheng-huangchunsheng.blogspot.com/2025/08/blog-post_23.html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


📍「濟南防災自訓團」官方粉專,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chelampublicforum/


📍官方社群:PCT公共協作策略資訊站

https://reurl.cc/XQZ8Qj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