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三重菜寮社區的歷史淵源

三重菜寮社區的歷史淵源
黃春生牧師

我們重新教會位於三重市中寮街,不知我們對這城市及社區的歷史認識多少?有一天我就好奇去找尋一些資料,我發現三重市的由來,也發現教會一帶的歷史淵源。因此,與兄姊一同分享。

三重埔其實較二重埔開發的晚。在清國初期,淡水河西岸的開發是從新莊開始,原來「艋舺」是指新莊,後來因為河床淤積而貨物則改在城內存放。由於新莊的發展迅速,而向北發展原稱頭重埔,也就是新莊頭前段(即二重埔)。第二段發展開闢之地段,隔著一條「後港仔」溝與三重相為界。二重埔地名即為第二段開發之地區,最早為武嶗灣社之狩獵場所,直到清朝漢人開發。清朝乾隆年間,漢人大量移民入墾,以泉州籍居多,以李、葉、蔡、陳、林居多數,範圍甚廣,圳渠甚多,從前以農為主,作物以甘蔗為主,現因二重疏洪道經過,將二重埔一分為二,當然也斷送二重埔的發展。所以艋舺城西側淡水河對岸的發展,就以新莊、三重埔為主,而二重埔反倒成為三重的一個小區域。

三重埔就是第三階段開墾之河埔新生地。日本時代,以農為主,發展由西向東,民國14年台北橋通車後,改農為商,發展順序由大橋頭的東方向西沿重新路、三和路發展,日本時代大都是同安人,民國政府時期人口激增,成為全台灣第一大鄉鎮。人口密集,高度開發,西區高樓林立,老市區、舊昔甚多,巷道狹窄,有待更新。目前,三重市約有三十八萬人口設籍,若加上外來人口,幾乎已呈飽和狀態。

我們教會所在的菜寮地區,在清國乾隆14年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林、李兩氏來此開闢。因此,在中寮街底靠近現在的忠孝橋一帶還有「同安里同安街」,可見此地是福建泉州同安縣移民在此聚集的大本營。同安縣人李種玉就住菜察,昔日菜寮之大厝多分布在大同南路之兩側,田園向兩側發展,向東到淡水河,向西到農業試驗場,範圍很大,有水稻田亦有菜園,菜園之草寮放農具用,亦可供工人住,因其位置就在重新路南側,交通便利開發甚早。由於,早期城內艋舺居民在此地屯墾耕種,又養狗看守菜園,因此菜寮一帶又稱為「狗屎地」。

民國時代,農業就逐漸被工商所取代,由於重新路有市公車,交通甚為方便,成為人口聚集之處。大同南路以東甚少有人稱之為菜寮(地號還是菜寮)。所謂的「菜寮」是指大同南路以西到試驗場為主,而以中寮街分界,東邊叫前菜寮,西邊叫後菜寮。在前菜寮與後菜寮之間就被稱為「中寮」。

前菜寮因為大同南路人口驟增,向西延伸到仁化街和中寮街,40年代的老街都比較窄。中寮一帶因有電力公司的變電所設置於此,而新路則取名為「光明路」,意思是能使三重光明。後菜寮由於農業試驗場之改遷,得以重新規劃,使其盡善盡美,故大路取名為集美街。但政府建設緩慢,該區建設並未妥善規劃,尚有大片農業試驗場的土地淪為停車場。

我們重新教會位於整個菜寮的「中央」,而這整個大菜寮地區正是我們宣教的使命區域,盼望我們認識過去的歷史,也開創新的宣教歷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