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靈魂掙扎的鬥士—浮士德

靈魂掙扎的鬥士—浮士德
歌德為何在臨終前完成《浮士德,Faust》,他心中有何反省與企盼?《浮士德》是歌德人生的全部縮影,他說:「我要在內在的自我中深深領略,領略全人類所賦有的一切。最崇高的、最深遠的,我都要瞭解。我要把全人類的苦樂堆積在我的胸心,我的小我便擴大成為全人類的大我。」
浮士德面對即將朽壞的身軀,浮士德充滿懊喪,他深感人生彷彿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這種經驗對於青春流失的女人是如此,對於體力漸失的男人亦是。

浮士德覺得花了一生的時間研究學問,卻對人生體驗品嚐太淺,對知識有說不出的厭倦。煩惱之餘,魔鬼適時出現,引逗他出賣靈魂,交換條件就是讓他的人生重新開始,給他機會去品嚐所有過去為了知識而放棄的體驗。
歌德把自己人生的所有階段都寄義在這本小說,而這每個階段有失落也有罪愆,有詠歎也有榮耀。歌德相信,人在「迷途中努力,終會尋著他的正道」,而這迷途與正道的經歷,歌德似乎已然豐富自己的生命。
歌德對他自己生命的註腳,就像浮士德的靈魂升到天堂一樣,他對天門的守者說:「請你不必多言,儘管讓我進去!因為我做了一個人,這就是說我曾是一個戰士。」

妳的青春流失,你的體力漸失,妳/你期待人生重新開始嗎?
浮士德在生命中每一種嘗試,都是充滿激情體驗。在浮士德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心中,的確發現沒有什麼過程能夠讓他心滿意足的。
在《浮士德》中,歌德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在此同時,歌德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我們這一生中,不是完美無缺,甚至也無法對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在《浮士德》中,我們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是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恩待我們,並接納我們進永恆裡。

上帝接納人一生中的每個階段,也樂意看見我們認真去面對生命。在人一生的各種經歷中,因著悔改使我們更接近美善。在生命的每一場奮鬥中,都伴隨著自我的軟弱,而在每一個經歷中,都使我們更看清自己,也更加認識上帝。
但是,生命的最終,人的救贖不是倚靠自己為善的行為,而是倚靠美善的上帝,祂將以慈悲憐憫接納這些認真一生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