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行公義、好憐憫的牧師—鄭兒玉牧師

行公義、好憐憫的牧師—鄭兒玉牧師
黃春生牧師
今年(2015)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的晚上7:30,長老教會總會借用我們濟南教會舉行「鄭兒玉牧師安息一週年追思禮拜」,我本人也受總會邀擔任追思禮拜的服事同工。
我第一次見到鄭兒玉牧師,是在1991年5月7日屏東里港教會,那一天屏東中會為我的外公陳文章舉行中會葬,外公畢業於台南神學院,當天許多牧師都遠到參加告別禮拜,由鄭兒玉牧師講道。因為鄭牧師與外公熟識,記得當日鄭牧師是含淚講道,情感極為豐富。
鄭兒玉牧師是台南神學院榮譽教授,被尊稱為台灣牧師與音樂家,去年12月11日安息,屏東中會於台南神學院頌音堂為他舉行中會葬告別感恩禮拜。雖然鄭牧師已經安息一年,但「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然說話」(希伯來書11:4)。從鄭兒玉牧師對上帝、對人、對台灣的愛,都可以看到他落實從上帝來的呼召與使命。

 一、對上帝的信,對教會的使命
鄭兒玉牧師1922年6月27日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屏東東港,中學就讀於台南長老教中學(長榮中學)後轉至日本同志社中學就讀,在日本的時候信耶穌。1949受差派在嘉義北港、布袋教會牧會,並兼任母校長中教師。1955至芝加哥McCormick神學院研讀碩士學位,後又前往瑞士日內瓦大學普世教會研究所進修,回國後受聘於台南神學院。擔任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主委任內(1978-85),開始研擬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於1985年確定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重要的信仰告白根基。

二、對人的愛
 之前,說到鄭牧師在我外公喪禮中講道流露情感,他就是如此情感豐富的人。鄭牧師更對遭受不公不義、蒙受苦難的人更有耶穌慈悲的心腸。
1980年2月28日發生於臺灣省議會議員、美麗島事件被告林義雄律師位在台北市住家的一起震驚國內外的謀殺案件,林義雄六十歲的母親游阿妹及七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被刺殺身亡,九歲長女林奐均受重傷。當時鄭兒玉牧師聽到此消息,馬上從台南坐火車趕到台北仁愛醫院探訪傷者。但那時醫院已經被警察封鎖,任何人不得進出。鄭牧師抵達醫院時,表示自己是牧師身份,於是警察勉強允許他進去探訪。隨後他在醫院大廳,請在場的人,不管任何身份都與他一齊同心禱告。他是一個不畏懼強權,只知道順從上帝的旨意的人。
在美麗島事件時,林義雄律師因政治因素被捕入獄,林夫人及女兒醫療及生活面臨生活困境,打算將凶宅租或賣掉。於是鄭牧師奔走教會各界,籌募款項買下凶宅,成為日後的義光教會,讓流血冤屈的地方因鄭牧師成為和平、喜悅、盼望之地。
1980年是風聲鶴唳之年,當年2月28日發生林宅血案,4月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被逮捕。再隔年陳文成教授在台大校園離奇死亡。鄭牧師等教會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牧會關懷遺族眷屬及政治良心犯。
鄭牧師是以信仰在回應上帝對他的呼召,真正在實踐彌迦書6:8的教導「上主已經指示我們甚麼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他的信仰勇氣與對苦難中的人的愛,實著彰顯基督的慈悲。

三、對台灣的愛
鄭兒玉牧師因為關心政治受難者,遭受白色恐怖的威脅,仍然講出真話,進而影響民主改革,可以說是台灣的米該雅先知。
1977美國宣布「一個中國政策」(One China Policy),鄭兒玉牧師看到台灣未來艱困的處境,因此他開始起草長老教會〈人權宣言〉,「促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並讓「美中建交公報」中,原本美國「承認」(recognize)台灣為中國一部分的字句改為「認知」(acknowledge),保留台灣的國際空間。接著,因著長老教會及旅美台人的努力,美國國會制定通過了「台灣關係法」。
鄭兒玉牧師的信仰使命就是「願主旨意行在地上」,他不是愛插手政治,而是在不公義的統治下不得不發聲。鄭牧師也是一位音樂家及詩人,1993年71歲時,發表台語詩作<台灣翠青>,後由蕭泰然教授將其併入《一九四七序曲》(Overture 1947)。
此外,鄭兒玉牧師晚年,極重視推行母語教育,1994他於台南神學院開設「台語文化教室」,全力推動台灣母語文化建設,敦促母語教育正式進入教育體制。2002他正式二度退休,出版了《押韻詩篇》與《台灣翠青》二書。仍孜孜不倦地主持著台灣戰後威權時期的文獻整理,積極參與台灣母語各種運動。

鄭兒玉牧師常講「人生是意義,不是享受。」其內涵是:無條件服務別人,甚至十字架的報酬亦甘願接受。這是恩典,是在逆理中所得的真理(Grace given in the paradoxical truth)。願透過這位主耶穌忠心僕人的見證,也激勵我們勇於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