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來去台東新港教會短宣

來去台東新港教會短宣
黃春生牧師

    我在學生時代曾在救國團的營隊中擔任輔導員,擔任過康輔社、土風舞社、登山社的社長,也獲選擔任學生會總幹事等。在教會裡,也參與許多次的短宣服事,因此也培養出我的宣教使命。或許是這樣,我踏上宣教之途,被呼召成為傳道人。我與太太也是在短宣隊共事中開始熟識與交往。這次她也將全程參與台東新港教會的短宣隊,我想她可以提供億玲一些經驗。
    青少年短宣其實最大的造就是在青少年身上,藉由服事他們的恩賜將被操練出來。因為,我認為今日的青少年光景,就是十年後的教會光景。今日的青少年委身於宣教,十年後的教會就能夠有宣教的動力。在我們教會已經中斷好幾年的青少年短宣隊,我真的很希望能夠再次呼召青少年組成短宣隊。
    因此,去年我與青少年牧區實習區長億玲分享,我覺得青少年需要有福音的使命,藉著短宣隊來操練我們的青少年。億玲帶領牧區帶得很好,她使青少年也了宣教的認同與負擔,她與青少年懇談發覺他們的委身,並開始邀請短宣隊同工。由於,我們缺乏短宣隊的傳承,因此我建議將寒假舉行的冬令會改成小型的短宣隊,先從四天三夜開始,從一日兒童營與佈道會開始。年初新港教會炳熹傳道回到台北,前來教會與我和億玲開會,我們也確定了將來可以延續的宣教對象,就是設定在兒童宣教上。我很期待新港教會的青少年也可以參與短宣服事,好在我們的青少年返回之後,他們可以接續兒童服事的工作。因此,這次寒假的短宣有許多時間是在與新港的青少年建立默契與關係上。等待我們累積經驗之後,暑假時,就可以進行為期1-2週的短宣隊。
    短宣隊不是青少年牧區的活動之一,而是我們全教會的宣教。雖然我們大多數的人無法參與短宣,但是通過我們的代禱、奉獻,無形中我們就參與短宣的使命。就像馬偕牧師前來台灣宣教,他不是一個人來台灣,他的背後有一群教會的弟兄姊妹一同參與奉獻、代禱,是他們一同參與台灣的宣教。
    這次短宣裡,青少年每個人也需要負擔八百元的費用,因為任何一項宣教都會用到經費,但我們要讓弟兄姊妹也有機會參與短宣的服事,因此就安排異象傳遞與募款。1/24短宣隊差派與授旗主日中,我看到弟兄姊妹奉獻極為踴躍,原本募款目標僅需二萬三千元,卻有八萬多元的奉獻,我相信懂得為宣教付出的教會是健康增長教會。雖然有如此滿滿的恩典,但是多出的奉獻將會繼續用在暑期短宣隊中 。
    這次短宣隊雖然是暌違多年後的一小步,但是我看到許多青少年的委身與盡責。林瑋雖然只是高中生,但是他的恩賜與委身的態度足以擔任隊長的服事。而大學生的同工,也很謙卑讓林瑋來帶領,我看到所有同工都很認真與用心的預備此次短宣。無論是道具製作、文宣手冊製作、戲劇編劇與彩排、晚會預備、敬拜預備、探訪預備、大地遊戲等,我都看到他們團隊合作的努力。我相信這一代的青少年將逐步改變我們教會的未來,也請弟兄姊妹繼續為他們代禱。

附錄:台東新港教會歷史


1.古早史
  新港教會原創於今成功鎮北邊約十公里處的石雨傘,於1877年由屏東(阿猴)里港教會西拉雅族人張源春所設。當年春天 張源春從西部遷徒來東,在蟳廣澳(今小港)登陸,借住於石雨傘社頭目家,剛好頭目患哮喘病嚴重,幾已藥石罔效,源春告以信靠耶穌必得醫治,便囑取水一杯, 禱告後讓他喝下,竟然不藥而癒。頭目遂聽源春所勸,棄?偶像真心信主。爾後他繼續用祈禱水醫治病人,結果有三、四十戶?棄偶像來信主,遂成立石雨傘教會, 為東台灣宣教之始。
  同年張源春又遷到觀音山及富里附近,也用信心的祈禱水行神蹟,又創立該兩間教會,成為平信徒傳福音的典範。早在 1875年3月,宣教師李庥便曾在後山宣教訪問,30日到寶桑(今台東),一禮拜後又到成廣澳八社巡視,4月8日就曾到過蟳廣澳,並在一頭目家作露天禮 拜。原來由於前清橫徵暴斂,加上漢人挾勢豪奪,原居嘉南平原的西拉雅族不得不往東山區遷移,有些部族便東遷到了後山。而這些族群更早在荷蘭時代便已有人接 受福音,因此福音來台最初集體歸主的便是這些族群。李庥來到東部訪問應該與這些背景相當有關聯。
  1879年9月,李庥牧師復派李豹及吳意兩傳道師到東部視察,並安慰當時陷於信仰迫害流言所苦的信徒。不料至9月底, 李庥牧師卻因熱病逝於府城,東部教會頓然失去一位最為敬愛的牧長。1880年9月,教士應東部教會的要求,派出第一位傳道師胡古前往雨傘教會,並且越山兼 迪階教會。胡傳道師在後山工作4個月後回到台灣府,並將當地教會情形向教士會報告,建議推派傳教士前往巡視並舉行聖禮典。
  因此教士會巴克禮牧師於次年4月到蟳廣澳(石雨傘)、迪階(觀音山)、石牌(富里)等三間教會訪問,當時石雨傘教會在 1877年張源春用祈禱水傳福音後即有三、四十戶信主。巴克禮牧師到石雨傘的時候適逢禮拜天,有50多人來參加禮拜,巴克禮牧師問道之後接納、施洗了21 位成人和12位小孩,下午恭守聖餐,這也是東部教會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聖禮典。
  1885年10月初,李松傳道師隨涂為霖牧師前來本會牧會,是本會中載第二位傳道師。11月10日涂牧師一行,從安通 山道越過海岸山脈前來石雨傘教會,此次涂牧師又接納五位信徒並設立兩位執事。12月7日涂牧師再次越過過海岸山脈到哈拉巴灣(今之泰源)探視由石雨傘教會 搬來的七、八戶信徒,他然雖無牧者但熱心研讀聖經,也會見證道理,涂牧師在此接納五名並予以施洗。至10日大家再到石雨傘守聖餐。
  1886年10月,李松傳道師一年任滿回到山前。再過一年(1887),李松傳道師又受派與涂牧師一起來到本會牧會, 然而當時滿清政府橫徵暴徵暴斂已激怒民怨(主要是平埔族)1888年6月又發生雷福海姦辱民妻事件,終於引發抗暴。當時抗暴民眾強求信徒加入行動,信徒在 雨難中不知所措,旋不久,反抗滿清的怒火波及蟳廣澳,且已變成阿美族對全漢族(含漢化之西拉雅族)的敵視,沿海岸有三百多人被殺,本會信徒楊贛長老遂帶李 松傳道師上山躲避。8月中,危險已過,李傳道師任期亦滿,便在10月29日回到府城,到了年底,迪階的阮為仁傳道也離任後,後山就完全沒有傳教師了。
  1890年,時任長榮中學校長余饒理前來慰問經歷患難的後山三教會。1891年,1月中巴克禮牧師再到後山巡視,2月 初9到了蟳廣澳教會(石雨傘),看到教會因無傳教師越見冷清。同年11月下旬,涂為霖牧師第三次到後山巡視,李松傳道師也三度前來牧會,12月14日涂牧 師到了石雨傘,也見教會沒有進步頗為在意。1892年12月8日,宋忠堅牧師來後山探看教會,10日抵石雨傘禮拜堂,發現數戶信徒因病又去拜偶像背教,教 會幾乎關門。1893年10月中,涂為霖牧師四訪後山,30日由石牌教會兄弟護送到石雨傘,但見石雨傘教會大為退步,陪餐者只剩六名。1901年12月巴 克禮牧師三度來到後山,這次巴克禮牧師娘隨行。夫婦原想越山石雨傘但幾乎不可能,幸當時日警以其在府城助平有功,便找轎夫抬他們過山,使如將殘燈火的石雨 傘信徒得到安慰。雖然十年來教會一直沒有傳師,但還是有十幾人作禮拜,巴克禮牧師認為難能可貴,隔年正月又接納五位信徒才離開石雨傘回到寶桑,然後回去府 城。
  1905年,巴克禮牧師四度來訪本會,看到教會日有進步,雖有稟革,但也為二位年輕人施洗。1905年11月底,廉德 烈牧師到後山,從卑南走三天路程到石雨傘教會,沒想到這將消失的教會有六、七十人來作禮拜,原來新近來此的林策明傳道師,積極造就信徒,恢後信徒的信心, 而且正計劃興建一座禮拜堂。這位林策明傳道師是到石雨傘教會的第三位傳道師,對照1908年4月號教會報告他當時還在石雨傘,而1910年12月宋忠堅牧 師二度來後山,記載兄姊非常想念兩年前的他,可見他在任有三任之久,是本會早期史中在任最久的了。
  本會第一任長老楊贛便在這次廉得烈到訪時受設立。楊長老共生五子,其第二子楊連福讀神學院,並回到東部教會,可惜早逝。楊長老的子孫至今天仍是新港教會最大的家族。此外廉得烈牧師也同時設立兩位執事。可惜這些珍貴史料(小會記錄)在日據困迫中被沒收而消失。
  1914年3月,馬雅各二世到後山做醫療傳道,15日晚上到石兩傘,翌日大雨,但還有八十二人來就診。足見當時醫療需要求的迫切,回顧巴克禮博士所謂情有可原的背教問題,更印證當時宣教之難,?非資源較豐富、教育機會較大的西部教會所能想像。
  往後數年迭有宣教師東訪,1916年宋忠堅第三次到東部巡視,該年石雨傘發生牛瘟,信徒亦受其害。1917年,東部兩 次大颱風,禮拜堂及農作損失極大。1921年,林燕臣牧師來東部探訪,主要為排解歸北紛擾,時任本會傳道者即本會出身的楊連福傳道師。在東部南屬教會及信 徒為信仰與生活奮戰之際,雖然宣教師多次來到東部造就訓練信徒,當時南部中會已悄悄決議將後山教會交北部培育辦理,「歸北事件」造成東部南屬教會極大的傷 害,自1913年10月16日南部中會第十回秋季會議劃分堂會時,東部教會堂會已然除名。歸屬的紛擾一直到1938年堅持南部屬牧長相繼謝世後才得以解 決。這事件的爭執不在於南北歸屬問題,而在於決定時未曾諮詢東部教會的意願,導致在感情上東部教會深覺被出賣。


2.逼迫下的地下教會
  教會百年史有關石兩傘會的記載到了20年代後似乎已經消失。但根據新港教會慶祝三十週年紀念冊所載,其於1946年高篤行牧師來新港召集信徒禮拜之時,新港已有不少基督徒,衡諸條件這些基督徒暨非外來,最近的教會台東距離五十公里遠,以當時交通狀況少有可能是台東教會信 徒。為追查真相,新港教會於1996年8月7日舉行「教會歷史研討會」除邀請教會65以上的兄姊來參加外,特別邀請教會史專家黃茂卿長老和林川明牧師共襄 盛舉。雖已無史料,所幸還有遺老可以追述。在討論會中才發現石雨傘教會消失的主因。
  教會自楊連福牧師過世即沒有傳道人,但這期間仍有四位囑託傳道師牧養教會,這四位傳道師雷啟清、陳元武、林有福、宋阿傳。最後一位是教會長老,據聞與陳溪圳牧師同學一年(特考),其子孫眾多,部份仍住新港,其中么子欽明即現任新港教會長老。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要求日亟,甚至命令教會禮拜之前要先拜「神社」。當時由宋阿傳長老負責,卻堅拒 不拜,警察逮捕他不著,便找教會長老楊雙春,帶到派出所痛打到皮開肉綻。釋放回來通知兄姊今後即無法公開禮拜又不拜神社,祇好轉入地下秘密聚會。而且不幸 的是教會的史料也在這次事件中被沒收,以致後來無法清楚交待前後史實。然而患難中依然堅持信仰,正是石雨傘教會能在谷火重生最寶貴的基礎。
  1946年,高篤行牧師來到新港看他在此行醫的么子高端立長老,看到新港已有信徒,但禮拜天無處禮拜,就召集大家在醫館候診室作禮拜,第三階段的石雨傘教會-新港教會於焉開始。 (目前新港教會乃是以1947年作為成立的年代,新港教會的現址也是音樂家蕭泰然長老岳父的故居。)
  1947年,教會已有三、四十人聚集,乃借鎮公所「中山堂」禮拜。信徒迫切希望有牧者前來餵養,高牧師遂力邀當時在彰 化縣原斗教會牧會的林川明牧師東來。林牧師來到新港教會之後教勢大進,並努力向阿美族原住民傳福音,拓展平地和原住民教會多間,今天的長濱教會,東美忠 仁、成功、和平等都是。林川明牧師在新港教會牧會三十年,於1977年教會慶祝於新港重新開始三十週年暨新殿獻堂(即現在的禮拜堂)後退休。如今雖已93 高齡,身體仍然硬朗,還常回到新港與兄姊交通勉勵。林牧師退休後,接續由在新港長大受教育的簡安碩牧師(簡偕得牧師二公子)牧養約十年之久,並成立「得安 托兒所」,為福音做育苗之工作,後於1986年轉任台南善化教會迄今。
  林芳仲傳道師受派來新港接續牧養兩年。時值台灣民主運動方興未艾,林傳道師努力教導信徒以信仰態度關心台灣前途,後轉任台中東榮教會並受封牧師,1996年並與多位牧長成立「台灣省社區關懷協會」,積極推動社區事工,更落實愛台灣的信仰理念。
  第三任林文章牧師於1990年到任,與牧師娘更致力社區工作,從事社區婦女事工,先後成立插花班與社區婦女合唱團,林牧師夫婦後來轉任台東馬偕院牧,仍接受教會請託,繼續這些事工,使教會和社區關係更形密切,更有機會推動福立事工。
  四位牧長接續的牧養,使石雨傘教會終於一掃陰霾,教會日漸蓬勃;但「後山」惡劣的條件依舊,教會事工的發展瓶頸仍然有待突破。 
 
3.重新出發的新港教會
  感謝上帝宏恩,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依然保守新港教會,正如經上所記「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 要給人類帶來持久的正義。」我們確信,上主要我們在患難中學習仰望的功課,在逼迫中堅持所信的真理。1995年四月,現任曾正智牧師由台灣教會公報社轉任 本會第四任牧師。開始參與新港的希望工程。
  新港教會目前有七十戶左右的信徒,因人口外流,禮拜人數也約七十人。倒是主日學及青少年事工成為我們發展的最大工場, 現在主日學生已有三十幾位,同工有數十位。至於青少年事工,鎮上現有一所高職和一所國中,學生總數約有一千二百人,幾位任職其中的同工都積極參與社團輔導 及福音工作,目前青少契已有二十幾位學生來參加聚會。
  社區工作也是新港教會的重點事工。林文章牧師夫婦在任期間曾努力建造社區事工的基礎,時至今天依然帶領插花班和社區婦 女合唱團,在成功鎮上備受讚譽。現任曾牧師被聘為社教工作站委員,可以更深入社區以及鎮上文化等公益事工。目前教會與社教工作站、農、漁會等社團籌辦兒童 夏令營,每年都有超過一百個小朋友參加,是鎮上一大盛事。此外,今年透過過省立成功商水和成功教會協助,獲得教育部補助經費,聯合主辦或協辦原住民社會教 育活動-社區講座與母語教學。但是讓我們深覺遺憾的是,前不久新港教會除了一間可供禮拜的禮拜堂外,便只有一間小牧師館,五班兒童主日學和青少契只能在有 限的空間上課。
  1996年10月中,新港教會有感於教會拓展需要,議決購下隔壁高端立長老的房舍,做為「石雨傘宣教紀念館」,以紀念 石雨傘教會在此浴火重生。而且這棟房子在歷史上不但是成功鎮上第一家醫院,鮮為人知的它也是現在「新港」肇建者-日據時代新港支廳長的別墅。它可俯瞰港 區,據說該廳長年老最喜愛在陽台上欣賞他所建的漁港,熱愛台灣並葬於此。目前該紀念館已進行過戶登記中,除了部份做為主日學教室外,還可招待約八十位兄姊 住宿靈修,是目前東岸唯一的據點。
  新港教會在設教130週年的時候,接續完成建造宣教大樓。這宣教大樓將是一棟多功能的建築,一樓將做社區教育場 所、社區圖書館,或規劃社區老人關懷。二樓做主日學禮拜堂兼教會副堂,同時也是社區活動場所。三、四樓是主日學、青少年及各團契的教室,但它同時也是靈修 會館、討論室兼通舖。五樓則設套房,提供較長時間在此服務任教職的兄姊或靈修者使用。藉著教育的、宣教的、服務的教會來榮耀主名。 

2 則留言:

阿杰 提到...

3.重新出發的新港教會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 要給人類帶來持久的正義。」

請問這句話是出於聖經的哪一章節?

阿杰 提到...

謝謝!我已經知道了.以賽亞書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