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27日,#霧社事件
霧社事件是臺灣人在日本時代最後一次武裝反日行動(漢人在西來庵事件後已放棄武力鬥爭,改採社會運動模式),事件起因是賽德克族原住民不滿日本統治當局長期苛虐暴政。
「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昭和五年(1930年)10月26日開幕後一片歌舞昇平的隔天(10月27日),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 #莫那魯道 率眾(十一個社有六社加入)襲擊參加霧社公學校聯合運動會的日本人,造成134人死亡、重傷26名,另外誤殺2位著和服的漢人,一名著和服的泰雅族女性也遭刺傷(後來死於傷口感染)。史稱「霧社事件」。
霧社起事引起震撼,日方軍警隨即展開討伐行動,自10月28日開始征討,直到12月26日才結束,歷時兩個月,起事的霧社群六社人口1236人,至事件結束後的統計:戰死者85名、被飛機轟炸死者137名、砲彈炸死34名、被「味方蕃」襲擊隊獵首級者87名、自縊身亡者296名、俘虜者265名,另外有約500名投降。因火力、人力懸殊退入密林的莫那.魯道飲彈自盡。
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遭到挑戰,且於此事件之處理方式遭日本國會強烈抨擊,臺灣總督石塚英藏與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人遭撤換。魏德聖導演於2011年將此事件拍成電影《賽德克.巴萊》。
圖:莫那.魯道(中間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