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道是什麼?

道是什麼?
黃春生牧師(2016.2.7濟南牧函)

今天開始,牧師要以約翰福音來傳講主日信息。約翰福音是一本很特別的福音書,與共觀福音(馬太、馬可、路加福音)極為不同,特別是使用「道(λόγος, logos)」的概念。要認識約翰福音這一本書,首先必須認識「道」是什麼?

創世記告訴我們,「起初」天地的起源是怎麼來的。但是約翰福音把比起初更起初的事情交代出來,所以中文聖經的翻譯,就用「太初」,而不是用起初。「起初」是被造世界的開始,但「太初」則是指被造物開始之前「神的存在」,神的存在是在一切被造物之先。換言之,約翰要表達起初上帝創造世界之前,永存的「道」超越時間、創造時間、不受時間約束的那位永恆者的本質。

希臘哲學討論到最原初存在的本質,他們用了一個字叫「arche(基源)」來表達。考古學(archeology)就是從這個字來的,意思是研究最原初的那個學問。Archeology是從arche這個字來的。Architect就是原先的設計者的意思。在房子沒有建造以前,一定有個最初概念在設計者的心中。所以建築的設計師就叫做Architect,他把原初的概念化成完工建成的東西叫做architecture(建築物)。

Architect也稱為「原型」,這個字到底是什麼呢?當希臘的哲學家研究萬有的開始的時候,他們就要思想最原先的本質、基源是什麼。希臘哲學之父泰利斯(Thales, c.624-546B.C.),說宇宙最原先的本質就是水。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 c.610-547B.C.)不同意他的老師泰利斯主張萬物的本原是水,他另外主張「世界的起源是來自看不到的物質」。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人所看不到、不了解,也無法加以掌握的某種「不特定的事物」。他問說:「如果世界的本原是某些特定物質。那為什麼火和水卻是相反的性質。」所以,他主張萬物的本原應該是「來自看不到的物質」。而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c.572-497B.C.),則說最原先的基源就是由「數目」構成的。總之,古代希臘哲學家就是在猜想最原先的本質、基源到底是什麼的人。

希臘哲學家觀察入微,有些人觀察到「不能變動」的東西,正在影響變動的世界。所以希臘的哲學後來就變成兩派,認為一切都在變動的思想,這個人叫做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 c.540-480B.C.),認為一切都不變的這個人叫做巴門尼德斯(Parmenides of Elea, c.515-450B.C.)。

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出現的時候,他就用了一個很重要的字「logos」,就是約翰福音翻譯成「道」的這個字。什麼叫做logos呢?logos就是那不變的真理,不變的總原則。赫拉克利特相信萬有是變動的,為什麼他會提到有個不變動的總原則呢?把他的思想歸納起來,意思是說呢:唯一的不變,就是一切都在變。所以,他就把變與不變兩個統一起來,用這個字來描寫變動的本身就是永遠的法則。

赫拉克利特用logos這個字跟約翰用logos這個字是同樣一個字。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約翰不是希臘人,他是猶太人,是讀希伯來文的,約翰是從舊約裡面認識到上帝是不變的永恆存在者。但是當約翰使用希臘哲學裡面這個字的時候,他的概念不是赫拉克利特的概念,約翰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所以,約翰要表明的是:在上帝尚未創造之前的「太初」,只有不變的上帝才是一切的一切的總原則,只有不變的上帝才是最原先一切的開始、基源。

有些神學家說約翰是抄襲或引用希臘人的思想來發揮基督教的思想,我完全否認這樣的理論。

上帝對人類有特殊啟示與普遍啟示的兩個範圍。普遍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能認識上帝放在人心裏的最基本的因—就是神存在的知識,就像羅馬書1:20所說:「上帝那看不見的特性,就是他永恆的大能和神性,其實從創世以來都看得見,是由他所造的萬物來辨認出來的。所以人沒有甚麼藉口。」正如奧古斯丁(Augustinus, 354-430B.C.)所說的:「你問大海說,你這麼洶湧澎湃為什麼到岸邊你就不過來了呢?是誰把你造成這個樣子呢?你問小鳥說,你的胸這麼小,你的氣這麼少,怎麼你會唱出這麼長這麼美妙的歌聲呢?你問高山說,你那裡流下的水沖到海底然後怎麼可能又回到你那邊又留下來呢?你看見這個生生不息的宇宙充滿耐人尋味的智慧設計在其中。那麼這些大山、大海、小鳥、走獸都要同聲回答你一句話:是創造我們的上帝把我們造成這個樣子。」

奧古斯丁所要說明的是,萬有的背後有位創造者(Architect)。被造物的存在,不是人靠自己的意念而存在。所以有理性、判斷的人,除非你不觀察,你不仔細思想,如果你越觀察、越思想,就會發現被造物背後的創造者。

所以,當希臘人觀察大自然的時候,發現自然界都有同一個規律。在物理界裡面有規律,在化學界裡面有規律,在生物界裡面有規律,在自然界裡面有規律,在人的心裡面有規律,當我們要去研究這些規律的時候,我們就把這個萬有共通的原則當作學問來去思想。那麼這個貫通萬有的原則是什麼呢?就是「道」。所以,希臘文在各種領域的研究課程後面都加上logy。心理學叫做psychology,生物學叫做biology,病理學叫做pathology,生理學叫做physiology,動物學叫做zoology。logy,是什麼意思呢?就是logos。Logos是一個總原則,「道」這個總原則,就是貫穿萬有的。

但是中文就把它翻譯成「學」,psychology確切的翻譯應該是「心理道」,biology應該稱為「生物道」。如果我們把logos定義成「學」,我們學來學去只會停留在「學問」,而無法明白背後的「道」。也因此,學了一大堆學問,卻無法悟其道。所以,萬有中間有「道」貫穿,經過約翰福音作者這樣的指出,就將萬物的基源(arche)、萬物的奧秘都點了出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