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0日 星期日

閱讀《佛教》一書

閱讀《佛教》一書
董芳苑著。《佛教》台北:長青,1986。

壹、內容摘要
一、教主/佛陀: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的出世帶有濃厚的傳奇故事,內容也與耆那教的神話雷同,屏除這些傳說,我們若以他所生長的環境來看,就能較清楚了解印度人對「佛陀Buddha」一詞的意義。「佛陀」意指「悟者」、「覺者」、「圓滿」之意,是對人的尊稱。
釋迦牟尼也有印度人的天性,因為他們到某一年歲階段,就會熱衷於宗教生活,追求人性的解脫,這也暗指釋迦牟尼在此特有文化中出家。此外,印度處於酷熱疾病流行的環境,人生極易感受到生命的艱辛,釋迦牟尼看到人生不外是「生、老、病、死、苦」,引起他想尋找一種解脫之道,好使他得以解脫人生痛苦。他嘗過苦行,也加入僧團,但這些磨練對於出身貴族的他,可說是苦不堪言,不得不放棄這種修道方式。
在嘗試苦行失敗後,他開始以冥想為中心的修煉,這種追求神祕經驗的冥想可說是受到亞利安人的影響。釋迦牟尼後來悟出來的教理就是:「萬物都依其『業』而轉變」的輪迴宿命;萬物都有業,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人生要終止生命在輪迴中受苦,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做到「放下我執,悟得解脫全容」。他將所悟得的這一套「生命哲學」,逐漸的在人群中宣揚他的靈性經驗,即是「佛陀說法」。這「說法」不外是「十二因緣」、「四聖諦」、「八正道」與「三法印」等道理。他教導人不可過分的禁慾與縱慾,修道必須捨去這兩極端,採取「中庸」的方法,才可功德圓滿。

二、僧團發展
起初釋迦牟尼施教的對象不是一般庶民,而是接納修行上的同志,並在某種戒律下結成組織,在此組之後才逐漸發展出僧團。以冥想修行的教團形式,並不只限於佛教。佛教透過某些紀律使它的教團與其他教團不一樣,人要加入佛教僧團需經過一定的教育,並且需經過誓願的手續「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寶。
佛弟子由出家與在家的七類成員組成,依照所受戒法的多寡來區分。最高的「比丘」所受的比丘戒計250條;而最低的家居是僅五戒。但基本上250條比丘戒是由五戒展開的。大致分類表如下:

出家五眾
比丘(俗稱和尚)
二十歲以上出家男子
 
比丘尼(俗稱尼姑)
二十歲以上出家女子
 
式叉摩那
出家女子,成為比丘尼前的二年試驗期間,如未懷孕才能接受比丘尼戒
 
沙彌
二十歲以下出家男孩
 
沙彌尼
二十歲以下出家女孩
在家二眾
優婆塞(俗稱男居士)
在家修行的男佛教徒
 
優婆姨(俗稱女居士、白衣)
在家修行的女佛教徒

三、教義的概要
佛教的教義看似複雜,但大致可分成三類(一)原始佛教,釋迦本人的教訓。大致從釋迦「說法」起,到他「入滅」後約二百年間止。(二)小乘佛教,佛入滅二百至五百年間,即公元前第三世紀至公元第一世紀左右。(三)大乘佛教,約自公元第一世紀起到第九、十世紀左右。此三派都標榜以佛陀的教訓為中心,但事實上個中差異懸殊。佛陀的教理其實很簡單,是十足的自力修持的方法,是一種「自覺性開悟」,不靠任何神靈啟示;他所講的不外是:「四聖諦」、「八正道」、「三法印」、「五蘊」、「十二因緣」與「五戒」等。往後的教義發展更為複雜,也與原始佛教大不相同。

1. 四聖諦,諦是「真理」之意。
所講的即是因果論,即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世間的因果,是迷的苦果(苦諦)與苦因(集諦)所組成,它是人生一切痛苦及生死相續的根源。要擺脫人生苦難就要追求出世間的因果,即是要「悟」,悟的果即樂果(滅諦),悟的因即樂因(道滅);如此的悟人生才會有快樂,才能脫離苦難。

2. 五蘊,蘊是「集合」之意,又稱「五陰」。即色、受、想、行與識蘊。
佛教徒常稱人是處於「五盛陰苦」的環境中;人就是受到這五種蘊障蔽了人原有的佛性。但總言之,要說的是人由物質(色蘊)和精神部份(另外四蘊)組合成,生命不過是苦難的輪迴,沒有真正的起源。所以,人要認清這些事實才能悟到解脫之道;換言之,知道苦的來源才能解決苦的問題。要解決苦的方法,即是要追求「八正道」。

3. 八正道
這是教導人如何解決苦難,獲得生命解脫的方法。後人又將此法分成入世與出世兩方面:「入世八正道」,即教導人實踐以成仁人君子,可說是道德規範;行「出世八正道」即可使人獲得生命解脫。

4. 三印法
佛教是什麼?佛陀定三印法用以鑑定教理。即「諸行無常」,一切諸法(現象)無論是物或心,都在流轉變化,所以是無常不定的;「諸法無我」,佛陀觀察世間萬象起於因緣,因緣一但歸滅,人生也歸滅,所以生命也是假象無常,故主張「無我論」亦謂「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即斷絕因果輪迴,寂靜入滅,此後不再有苦難的輪迴。

5. 十二因緣,就是用十二互緣的現象,來說明生死輪轉的過程
佛陀對第一因的論證並不觸及,因為因緣在過去、現在、未來中是因果輪迴,要指出何者是生命第一因似乎不可能,因它是不間斷的循環系統。


貳、當代佛教簡要
釋迦死後,佛教僧侶不久即分裂成上座部(十一派)與大眾部(九派)兩大派。這兩大派以後又再分裂許多小派。到公元前一、二世紀到公元第一世紀左右分裂到二十個部(即派別)。分裂的原因大多起因於對教義的見解、解釋的不同。佛教後來逐漸在印度消聲匿跡,反而外傳到附近鄰國,並且發展壯大,至今大致可分成三類: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為主的大乘佛教。

一、小乘佛教(部派佛教)
注重自力自渡,較接近原始佛教的教義。現主要存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

二、大乘佛教
主張可他力普渡眾生。傳在中國後主要有幾派: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密宗(隨後另外討論)等。其教義簡言之,(淨土宗與密宗除外)都把一切的問題歸到「心」(mind)上面,只要心能夠開悟明白,我心原本清淨,無所謂無明,涅盤等也都不存在了,而追求自我原本清淨無穢的「本來面目」。

三、密宗
稱得上佛教教義第三系統。本宗又稱「真言宗」,真言意為「咒語」;密教的起源主要吸取婆羅門教的咒術而成。本宗以「大日經」為主要信奉經典。另外印度與尼泊爾的密教傳入西藏後,結合西藏民間巫術成為「喇嘛教」,又稱「藏密」。

參、台灣佛教的意識型態
台灣的佛教界受中國佛教影響甚鉅,今日大乘佛教的發展主要都在中國自成一格,早與小乘、原始佛教相差甚遠。這些在中國變化下的佛教,已經受中國政治與文化很深遠的影響;隨著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進入台灣,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意識型態的入侵,典型的是中國佛教協會;這種意識型態使信徒多數不易認同台灣本土意識。另一種的意識型態是有本土性的佛教,以「萬佛會」為代表,努力要擺脫中國化的佛教,欲建立一支屬於台灣本土的佛教。
另外竄起的要算是「慈濟功德會」,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宗教產物;開始許多人以奉獻金錢來替代守戒,以做功德來使自己超脫苦果;但不可忽略的是,它的起源多少也是因證嚴法師給人謙卑的道德形象有關。它的意識型態也受中國佛教影響不小,但始終自稱其採中立態度。此類意識型態也反應出多數台灣人的政治認同是無清楚主張,或是明則保身,無意表態。

肆、結論
從以上我們以概略知道,佛教是一個思想細密的宗教,哲學思考極濃厚,也是個泛亞洲性的宗教,至今研究佛學的人口也很多。它的宗派林立,各家說法不一,且經典氾濫,相互矛盾的經典也多,佛教教義要統一說實在很難,要想仔細研究佛經不太可能,除非耗上幾代的時間。
畢竟佛教影響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其深奧的教義是值得我們好好探討的。它受中國文化影響,發展出中國特有的大乘佛教,反而影響台灣社會甚遠。甚至中國思想透過佛教深深影響台灣人,所以想要了解台灣人意識型態,有必要認識佛教所帶來的中國意識,甚至從中去反省、解套此等情節,好建立台灣意識。除了政治上的影響之外,它在宗教上所佔的人口數(含自稱信奉佛教者),也是我們無法忽略的,基督教在台灣想要進行宗教對話之際,確實有必要選擇先認識多數人所信仰的佛教。我想這些是台灣宗教人所應有的視野與認識。
1996/5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