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從服侍到服事-社區事工的轉向

從服侍到服事-社區事工的轉向
黃春生牧師2007/11/11

「社區」一詞雖然已成為社會大眾生活中常用的詞句,但是對社區的定義卻莫衷一是。社會學家希來瑞(George A. Hillery)曾研究94個定義,歸納出多數社會學家所認同的社區含義,應包括三個要素。1. 地理區域:社區包含一群人,居住在一地理區。2. 共同關係:社區內關係的品質,社區的成員由文化、價值、態度等共同特性所結合在一起。3. 社會互動:在一固定範圍內,互相關聯、依賴,行使社會功能,具生命共同體之關係。它意涵著「情感的」(對社區的認同感)、「組織結構的」(包含了人群在特定時間與空間之關係)、「功能的」(滿足共同的需要)等三個層面。
當教會要從事社區福音工作時,不妨也以此定義來思考教會的方法。也就說教會的社區事工必須是在地的,必須和在地人結合的,進而成為在地的好鄰舍,當然也要成為福音的供應站。

服事:回顧事工的擴展
這七年多來,我們逐漸拓展教會的社區工作,迄今也漸有型態。七年前我們教會的「社區能見度」不夠,因此,我們多次在借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活動,我們做過園遊會、音樂會、福音餐會等,甚至結合世界展望會等公益團體的參與,並推展教會的公益形象。逐漸得到社區的認同後,我們就將事工移回教會。
七年多來,我們的社區事工有小天使兒童合唱團、小太陽直笛團(之前有小太陽週末營)、三重中學得勝者教育事工、以馬內利合唱團、重新讚美操(含擂鼓隊)。基本上,這些事工的中心,是以「事工」為導向,也就是如何組織、集結資源將「工」做得好。但是,整個社區事工不應停留在「工」的考量上,而應轉向看重「人」的上面。
因此,我們需要從以「事工」為導向的「服事」,轉向成為以「人」為導向的「服侍」。

服侍:轉向以人為對象
「服侍」這個字強調出將服事作在「人」的身上。誠如前言所說,社區是生命共同體之關係,意涵著「情感的」、「組織結構的」、「功能的」三個層面。這三個向度,也指出我們所做的不足之處,我們看「工」大過於「人」,我們所做的「工」是否滿足人的情感,特別是在地的認同感;我們所做的「工」是否達到滿足人的需要,特別是滿足心靈所需。過去,我們作了再多、再好的「事工」,投入再多的人力與金錢,若不能轉成對人的服侍,就失去服事的意義。正如耶穌所說:「正像人子一樣,他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大眾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馬太福音20: 28)

愛與關懷的服侍
傳福音是教會存在的意義所在,讓事工進一步轉化成關愛靈魂生命得救的服侍,是我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今年我們要從「服事」到「服侍」,對於肉體或心靈窮困的弱勢者,更是教會服務的對象。誠如樂聖貝多芬所說:「最美之事,莫過於接近上帝,把祂的光芒撒播於人間。」教會必須去思考和學習耶穌的榜樣,親近和幫助軟弱無助者,他們就隱藏在社區中。世界展望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說:「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Let my heart be broken with the things break the heart of God.)」願教會實踐耶穌所訓示「愛人如己」並如此行來紀念祂。
因此,我們有四個步驟:1.疼愛您(建立關係)、2.服侍您(服侍關懷)、3.支持您(陪伴成長)、4.成全您(邁向成熟)而事工僅是我們的媒介,使我們與鄰里厝邊建立友誼的關係,進一步來服侍關懷鄰舍,並陪伴鄰舍成長,最後使人的身心靈因神的祝福得著力量,邁向成熟。
因此,明年度我們對會友的服侍分成二個:有小組生活的會友,由關懷小組服侍;沒有小組生活的會友,由探訪組服侍。禮拜的來賓或新人,由關懷小組服侍。
而參加社區事工的鄰舍,由各社區關懷組服侍。並進一步帶領加入關懷小組,使他們在關懷小組中得著扶持與成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