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生牧師
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奉上帝旨意,1872年3月9日從滬尾(淡水)上岸來到台灣,便此開始長達二十九年的宣教生涯。他以淡水為家,娶本地女子為妻,走進漢人鄉鎮,踏上平埔族村落,深入生番地界,登高山,遊遠方,眺海洋,足跡遍及大半個島嶼。馬偕牧師也將西方文明引入當時閉鎖的台灣社會,1879年創立淡水馬偕醫館(今馬偕紀念醫院前身)、1882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今台灣神學院前身)、牛津學堂(今真理大學前身)、1884年創立淡水女學堂(今淡江中學前身),影響至為深遠。他於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在淡水寓所過世,葬於淡水砲台埔馬偕墓園(今淡江中學校內),安息於他一生獻身與鍾愛的遙遠的福爾摩沙。
他全心融入、疼惜台灣,一生奉獻給台灣,開展傳教佈道、醫療濟世、學識教育、台灣人心靈氣質改造的精華歲月。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生活習性、天地人與自然生界的對待態度,論對台灣之功蹟,他當是扭轉改變台灣社會的第一人。
本書由馬偕親筆記錄一生的傳奇,著墨多在他於福爾摩沙生活與工作的感驗,生動、有趣而多元。1895年以英文出版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出版,使西方世界初初認知了台灣印象。它詳實記載艱難苦澀而滿心喜樂的佈教生涯,又細膩描繪當時滿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漢人社會、平埔族、熟番、生番地界的風土民情、習俗、歷史、地理、自然與生態,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台灣最重要而珍貴的史料,至今仍是一部熠熠生輝的不朽經典。
這本書先前有兩個譯本《台灣遙寄》(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叢書譯本第5種,1959)、《台灣六記》(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研究叢刊第69種,1960)。這是研究台灣史必讀文獻,此二譯本早已絕版,為便於研究,我個人也擁有這兩本的拷貝版,但很無奈,在戒嚴時期這兩本書許多部分被塗上黑墨刪除。隨著近年台灣史研究的熱潮,並有許多學者專研馬偕,相信這第三本譯本更為完整。
※馬偕,《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林晚生譯(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賴永祥長老對《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的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