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31日 星期三

「受難記」影片賞析

「受難記」影片賞析

上主日,我們教會約有70人到電影院包場觀賞「受難記」,為了讓兄姊對此影片有更清楚的省思,特將引進此片的雙福基金會所發表的評論整理如下與大家分享。

一、片名:《The Passion of Christ》翻譯為「受難記:最後的激情」,其實大寫起頭的「Passion」,在英文中乃是專指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受難。

二、中間穿插倒敘的拍攝手法:包括耶穌一生的片斷事蹟、預言自己將要受難、以及生前的教訓。例如:當眾人把犯姦淫罪的女人帶到祂面前時,祂卻在地上畫字這一幕。

三、撒旦的隱喻:劇中有一個半男半女,像是陰陽人的角色,是在扮演魔鬼撒旦。

四、聖經預言的應驗:影片中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撒旦在旁邊不斷地諷刺耶穌,還放出一條蛇來,但耶穌禱告完起身,一腳把蛇踩下,這一幕乃是要應驗耶穌得勝的預言。聖經一開始時,記載當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被代表撒旦的蛇所誘,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上帝所作的宣判中預言說:「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創世記三章15節)在影片中,撒旦一直在試探耶穌、試探門徒,以為自己得勝了,實際上得勝者是耶穌。

五、一齣心理劇:例如: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那一幕,細膩地描繪出心情掙扎的過程,其實我們不也是常常有這樣人性的掙扎嗎?!因此這部影片不僅是寫實劇,也是一齣心理劇。

六、最大的試探:當耶穌在走十字架道路的時候,撒旦抱著一個嬰孩,露出猙獰的笑容望著祂。有位牧師解釋這是撒旦在問耶穌:「你還覺得你是上帝的兒子嗎?」「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隱含著諷刺的意思是:「上帝根本不要你了!」在耶穌最痛苦的時候,撒旦把懷疑上帝的思想放在耶穌的心裡;同樣地,撒旦對人所作最大的試探也是希望我們懷疑上帝的愛。

七、罪的代價:劇中用血腥、殘忍的寫實方式拍攝耶穌的受難,真實呈現罪的代價是何等的可怕,所以,我們不可用輕忽的態度面對罪。耶穌來就是為我們解決罪的問題,這也正是上帝福音的核心。

八、十字架的意義:十字架包括三方面的意義,是以新約聖經中下列三種圖畫來描繪上帝真正的心意:

第一幅畫的標題是代贖。

人犯了罪本來應該接受刑罰,按照猶太人的律例可以獻祭物來贖罪,但是耶穌乃是用無罪之身代替我們受罰,如同祭牲一般獻上自己為人贖罪。因此大家應該知道,今天我們能夠罪得赦免、能夠得到身心靈的醫治,完全是耶穌為我們承擔罪之代價的結果。(註: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三章4-6節:「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

第二幅畫的標題為愛的榜樣。

什麼是上帝的愛、無條件的愛?一般人或許願意為所愛的人而死,可是耶穌卻是為罪人而死;上帝的愛-----就是愛那些不可愛的人,耶穌更將這種愛活出榜樣。當祂為那些離棄祂的門徒、為敵對祂的猶太人、為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人死的時候,就很具體的表明了上帝的愛。人的愛通常都是有條件的,但是上帝的愛卻是無條件的,耶穌的死就是證明!(註:聖經羅馬書五章6-8節:「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第三幅畫的標題則是爭戰的得勝。

人犯罪之後,就把權柄讓給了魔鬼,但耶穌藉著死把世界的王權奪回。在畫中耶穌成為人來到世上為人作戰、打敗魔鬼,是一幅很精彩的屬靈爭戰圖。看似極深的受難,卻是很徹底的得勝;因為雖然魔鬼不斷地引誘、試探耶穌,但祂在每一個關頭都得勝。例如在客西馬尼園時,祂禱告說:「主啊!倘若可行,求?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屬靈爭戰的得勝是單單遵行上帝的旨意,並不在乎人的眼光看為好或不好。(希伯來書二章14-15節:「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