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5日 星期五

淺談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

淺談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
(2009聖詩第2首,舊聖詩第51首)
黃春生牧師
依據教會年曆,在聖靈降臨節之後的主日稱為「三一主日」,在三一主日的禮拜中,教會都會吟唱讚美「三一上帝」的聖詩。其中最令人喜愛的有台語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Holy, Holy, Holy, Lord God Almighty!)2009年版。今天牧師就要淺談個人對此聖詩的認識,並分享給所有兄姊。 

本首聖詩的歌詞有三種版本
一、「大燦爛的異象」,是Richard Mant所寫,他根據主日經課以賽亞書6:1~8所寫的。
二、C. F. Alexander翻譯以色列詩歌而來,該詩歌是St. Patrick所寫的「護胸甲」。
三、Heber所寫也是最著名的「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聖詩第51首就是採此歌詞。

我們在此要探討的是Heber所作的詞。他在牛津讀神學時即展現他出色的恩賜,時常在Newdigate廣場發表韻文詩,深得眾人的喜愛。1807年,Heber舉家遷住英國西部Hodnet,並且接受聖公會Shropshire教會的牧職(1807~1823)。他在該教會的牧會很得眾人的敬愛,並於此時寫下許多詩。1815年他兼任Bampton的講師,之後他成為Calcutta(印度的港市)的主教,他的主教教區包括英屬全印度地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爬山涉水,他完全處於極大的勞累下,三年後他的健康變得很差,不久就死了享年43歲。

他曾參與英格蘭教會聖詩的研究工作。他的詩幾乎是屬非國教的,少部份是屬國教的作品。他的詩主要是為了禮拜和祝福而作,同時期他喜歡反國教和福音性的詩,而不喜歡大多數的制式詩歌,而他的詩也較平民化。而本詩於Heber 1826年安息後,首見於A Selection of Psalms and Hymns for the Parish Church at Banbury的第三版。此外,他的朋友在他安息後,為他出版他的詩集「讚美詩詞和教會禮拜的運用」共57首。這詩集開啟了十九世紀末聖公會第一本現代詩集的形成。Heber可說是鼓吹改良英國聖詩的先鋒和改革者,在當時他的詩在教會界已經是標準本。

關於本詩詞「聖哉,聖哉,聖哉」可說是Heber最有名的詩。他為教會的三一主日的教會節慶而作了本詩,歌詞主要是取自啟示錄4:8~11的意譯,他將經文的莊嚴和美妙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藉此詩詞將會眾的關注點放在上帝的臨在,正如上帝在他的神聖中啟示祂自己。他的構想是來自「聖」這個字,述說從創造的秩序、錯誤的論證和邪惡中,分別出上帝的神聖。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是呼應出啟示錄的信息,同時也是取自以賽亞書6:3裡的「聖哉」,彷彿可感受到天使、天軍在天堂齊聲讚美上帝。所以,這首詩是一首讚美三位一體上帝的詩,也是依據以賽亞書6:3及啟示錄4:8的經文而得名的。

寫歌詞最不容易的就是它的字數要對韻律,甚至要求押韻,所以要以三位一體的教義來寫詞更為不易。本歌詞同時也是「聖哉經」(Sanctus)的璀璨伸展,使會眾在讀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之後吟唱。本詩用11. 12. 12. 10.的韻律作詩殊不多見,要將Heber的詩逐字翻譯誠屬困難,所以,今日台語聖詩的詞是將Heber的詞加以改編與意譯,以符合台語的押韻以及韻律。

台語聖詩的詞有三段,雖然和Heber的四段有差距,但大部分仍然可見到Heber作詩的神韻,以及詩詞中所流露出的意涵。在台語聖詩的第一節道出上帝在寰宇間掌權和祂的全能,第二節指出天使們在天上的讚美,讚美上帝的聖潔與慈悲恩典,第三節指出萬民在地上的讚美,並以讚美三位一體的上帝做結束。

關於歌譜乃採用John Bacchus Dykes(1823~1876)為「聖哉經」所做的旋律。本歌譜的韻律、音高、音域、和聲和節拍乃至於活力感均屬上乘之作,又加上Heber優美莊嚴的歌詞,得以使本詩歌流傳久遠,得到眾人的喜愛與吟唱。作曲者,曾任職於Durham大教堂,發表許多的曲調,而本曲調與Dykes的其他六首歌譜,是初次一併編入倫敦1861年出版的「古今聖詩集」。

聖詩在當時不僅是「流行」樂,甚至百年後更成為「流傳」。因為它的歌詞往往採用聖經(上帝的話永不廢止)來編寫,具有深刻的信仰信息,又加上動人的旋律,感動人向著上帝而活,將情感昇華到與上帝同在的境界。這樣的聖詩確實值得我們一再吟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