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苦路(Via Dolorosa)

苦路(Via Dolorosa)
黃春生牧師

受難週的禮拜四深夜,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後被逮捕,受到不公審判,在禮拜五(受難日)清早被鞭打,背負十字架走向各各他、被釘、死,這一段路程就被稱為「苦路」。

第七世紀後,耶路撒冷落在伊斯蘭教徒手上,使得上聖殿朝聖的旅程變成一種奢望。於是信徒們在自己的家鄉或教堂的裡外,設立14站苦路,以延續紀念耶穌的受苦與期待耶路撒冷的回歸。

1095年7月羅馬天主教教宗Urban II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等西歐地區,鼓勵信徒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作為贖罪之善功。朝聖者甚至發願(pilgrim's vow)完成使命以求赦免,若是中途亡故,還可列為殉道者(martyr)。1096年隱修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就在短短半年內,招聚了一萬五千人,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還短暫的建立耶路撒冷王國。
十字軍一開始的動機乃是藉由朝聖以為赦免之善功,後來演變成貴族做功德的遊戲,為了朝聖雇用騎士團隨行保護。平民百姓為了赦罪之善功,也加入十字軍行列。自1096年羅馬天主教教宗准許十字軍朝聖,到後來的東征,直到1291年止。十二世紀耶路撒冷收復後,歐洲各國基督徒絡繹不絕地往耶路撒冷聖地朝聖,他們藉由聖經的記載竭力尋找耶穌基督受難的地點,加以思念默想,因此,發展出「苦路默想」。甚至,為了方便朝聖客沈思默想,因此在苦路上做了許多紀念耶穌苦難的亭子與紀念碑。

十七世紀時,方濟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帶領每日「苦路」祈禱會,從彼拉多的官邸衙門到各各他山的路程中安排了十四個站,這十四站的內容皆來自口述傳說與聖經四福音書。迄今,耶路撒冷方濟會修士每日清早仍按著苦路靈修默想,甚至觀光客也會自動的加入。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也重視耶穌受難的默想,但他挪走口述傳說的內容,只專一於聖經經文中對耶穌受難的描述。而「苦路」更成為基督徒音樂家創作的主題,例如巴哈根據馬太福音創作「馬太受難曲」、根據約翰福音創作「約翰受難曲」,不僅革新了宗教曲式,也是緊貼聖經經文默想受難的典型範例。甚至,基督徒藝術家根據苦路十四站創作出許多繪畫藝術。

回苦路專題首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