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委身
黃春生
我時常認為青年的信仰教育關係著一、二十年後的教會,若是我們這一代的青年喜愛敬虔的生活,常常順從上帝的話語,又以祈禱與上帝建立親密的屬靈關係,那麼,等到這一群的青年人長大之後,他們將有成熟的信仰來建造基督的教會,負起下一個時代的教會使命。反之,若是他們若對信仰生活採無關緊要的態度面對,那麼,教會的將來則堪慮。
面對現今社會極大的試探下,相信我們的青年懂得凡事倚靠上帝的話語。同樣地,我們今天也面臨相同的宣教挑戰,我們也必須以祈禱來到上帝面前,懇求上帝賜給我們智慧與勇氣。
當美國南北戰爭到達最艱苦的時期,一位訪問白宮的貴賓說出這麼一則感人的情景:「我做林肯總統的客人,在白宮住了三個禮拜。有一天夜晚-即布爾倫戰役之後,我輾轉床榻,難以成眠。天將破曉時,我聽見一個微弱的聲音自總統臥房傳來。門是半開著。於是我不自覺的走過去,竟然看見畢生難忘的情景:總統長跪在一本打開了的聖經前面。」總統祈禱說:「哦!上帝,當年所羅門王在夜晚向你祈求智慧,你垂聽他的祈禱,現在請你也垂聽我。……沒有你的幫助,我無力領導人民,我無力督導本國的國事。我無能、軟弱、有罪。啊!上帝,你垂聽了所羅門王的祈禱,請你也聽我的,並且救助我的國家吧!」
祈禱使林肯有了智慧與勇氣,實踐上帝所給他的異象。其實我們越能謙卑委身於上帝,上帝越能用我們。林肯如此,聖經中無數屬靈的人也是如此。因此,青年越委身,上帝就越能用他們,日後的教會也更有能力榮耀上帝,見證福音。所以,我也期待青年得以接受門徒訓練,並深化委身,進而造就明日的教會。
青年的委身既然如此重要,因此我有幾項見解和步驟:
一、使青年對罪有警覺性。耶穌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可2:17)因此,令一個人對罪警覺,有助於他產生尋求福音的動機。當人越能認識罪,就越能體會人性墮落的本質,以及個人的需要及無助,進而引導他投靠救主耶穌基督。
此外,可以引導青年人看見罪的結果。如罪導致心靈的不安寧,罪導致各樣的疾苦,甚至導致心智的挫折等。在聖經裡,更讓我們看見罪帶來靈命的滅亡。
二、引導青年人看見上帝,帶領罪人與基督和好。這項工作也是教會存在的使命,使人悔改信耶穌,罪得赦免。接著使他們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青年工作的目標不僅要使他們從罪的權勢中拯救出來,還要使青年人可以藉著耶穌基督的權能,過著得勝的生活。基督信仰不是在心智上認同聖經的教導。基督信仰也不是加入教會而已。當一位青年人成為上帝兒女時,吸引他的不是神蹟或言語。而是他經驗到生命被改變,並且願意以行動去見證福音。
三、使青年接受門徒訓練,成為成熟的基督徒。信仰不會自動成熟,希伯來書五章12~13節說:「你們早就應該為人師表了,可是你們竟還需要別人用上帝信息的第一課來教你們。你們還需要吃奶,不能吃乾飯。凡是吃奶的都是嬰兒,還不會辨別是非。」因此,我們需要接受訓練,成為成熟的基督徒。而門徒訓練的重點,在於養成和上帝親密的習慣,如「天天讀經」、「常常祈禱」;以及「團契生活」、「什一奉獻」等屬靈習慣。
四、青年人生命的調適。青年人需要在基督裡,隨時調適生命,而至靈命茁壯成熟。調適是每天生活的過程,是每日解決問題、與人相處、誠實面對自己的過程。青年人不斷的在調適,他們需要不斷的適應上帝的旨意、他們的工作、學校的作息、感情以及家庭等人際關係。而教會和青年輔導必需在此時引導青年人建立良好的調適生活,包掛他的思想、心智,人際關係,對本身才能和恩賜的接納,以及他與上帝的關係的調適。
調適的目標,至少有兩個方向:(1) 與上帝和好;(2) 上帝的平安。也就是將自己的焦慮交給上帝後,所獲得的內心安寧及滿足。人若要經驗上帝的平安,首先就需要經驗與上帝和好。這也是青年輔導必須體會的,除非輔導先帶領年輕人解決救恩的問題,否則他無法帶領青年人得到真正的心靈平安。
當青年人正確適應上帝的旨意,所得的結果就是滿足。青年人需要將生命的中心立在耶穌基督上面。由此看來,適應是正確的連在上帝的話語,而不是我們的話語;是連於上帝的喜樂,而非我們的喜樂。當青年人在上帝為他們生命預備的福祉中,青年人就能獲得良好的調適及滿足。
五、邁向成熟。聖經的觀念,認為成熟是達不到的標準。以弗所書四章13節說:「我們將對上帝的兒子有一致的信仰和認識;我們將長大成熟,達到基督那完整的境界。」換言之,成熟的目標是「達到基督那完整的境界」,是以基督為榜樣的生命。這就如羅馬書八章29節所說:「因為上帝預知他們,把他們預先揀選出來,使他們跟他的兒子有相同的特質,好讓他的兒子在信徒大家庭中居首位。」因此,屬靈的成熟的標準就是像基督一樣。
耶穌在離開世間時,說:「你們要去,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馬太福音28:19~20)因此,我們必需認識到領人歸主,不是使他成為一個「信徒」(believer),而是要使他接受操練(discipline)成為「門徒」(disciple)。若是教會裡委身成為門徒的人越多,這樣的教會或團契將更有見證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