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觀對政治態度的影響——從信仰自由到民主守護的呼召
黃春生牧師 2025.4.10
前言:宗教與政治,應分離還是同行?
「宗教不要碰政治」這句話在某些脈絡中或許出自對政教分離原則的誤解,但在中國政權的語境中,它卻常是用來壓制宗教參與公共議題的政治伎倆。特別是在中國文化傳統裡,宗教長期被視為政治的附屬,從未真正擁有獨立自主的位置。歷朝歷代,宗教若不順服當權者,就被視為威脅政權穩定的亂源。
而在當代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下,這種傳統的「政教結構」不僅延續,更透過制度性壓迫達到新的極致。表面上的「宗教信仰自由」,實際是國家機器對宗教的全面操控與逐步消滅。
那麼,在這樣的歷史與現實背景下,台灣的基督徒應該如何自處?我們的上帝觀——也就是我們對上帝是誰、祂如何治理世界的理解——是否會影響我們的政治態度與公共行動?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真正的信仰從來不是關在教堂內的虛浮靈性,而是呼召我們活出天國價值的現實見證。
一、上帝是誰?祂如何影響我們看待政治?
聖經中啟示的上帝,是一位全能掌權、關注公義、看重人類尊嚴與自由的上帝。祂不是抽離世界的靈體,而是介入歷史、引導萬國的主宰。
在舊約,上主伸手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王法老的奴役,這不只是靈性的釋放,更是政治與社會制度的鬆動(出埃及記)。
在新約,耶穌基督雖未直接建立地上政權,卻挑戰了當時的宗教與政治權威,用「上帝國」的異象揭示出一種超越人類政權的價值體系(馬太福音5-7章)。
耶穌的門徒,在羅馬帝國的壓迫下堅持「順服上帝勝過順服人」(使徒行傳5:29),這句話正是信仰在政治壓力下的公開見證。
因此,基督徒的信仰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活在現實中,並用上帝國的光來照亮地上的黑暗制度。我們相信上主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示錄19:16),這一點本身就對所有地上政權構成了挑戰。
二、政治中立是假議題:當信仰遇上極權
很多人主張教會應保持「政治中立」,但所謂「中立」,若是在不義面前選擇沉默,實際上就是與壓迫者同流。耶穌說:「不是就說不是,是就說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5:37)這是對曖昧態度的直接批判。
在當前的台灣社會,當我們面對的是一股持續向中國邪惡極權靠攏、輕視人權、破壞法治的邪惡政治勢力時,基督徒不能假裝這與信仰無關。因為一旦「中國模式」在台灣生根,我們今日所享有的信仰自由、傳福音自由、敬拜自由,都將岌岌可危。
三、福音的發展與自由社會密不可分
有人質疑:「參與政治會不會模糊教會的福音使命?」但歷史與現實都清楚告訴我們,沒有自由的政治環境,就沒有自由的福音空間。
在中國,共產黨拆除十字架、拆教堂,主日禮拜要唱紅歌,十八歲以下被禁止進入教會,學校教育的課本上教導「基督教是邪教」,又迫害無數基督徒、牧師,例如王怡牧師仍在獄中受難,這些都是最直接的證明。
今日台灣各種福音機構、基督教出版、神學教育、自媒體事工之所以能興盛,全賴於我們仍然擁有民主制度與法治保障。
若呼應中共的邪惡勢力在國會坐大,我們是否仍能自由傳講十字架的信息?是否能無懼講出「上帝才是掌權者」的宣告?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歷史的殘酷警示。
四、參與大罷免,是信仰的回應,不是政黨選擇
有人稱長老教會是民進黨的側翼,這真是笑話啊!長老教會在台灣,早於國民黨、民進黨,在長老教會對抗威權體制時,民進黨尚未出現。長老教會不會是民進黨的側翼,而是長老教會影響了早期的民進黨,若稱當時民進黨是長老教會的側翼或許還說得通。但我更期待,任何政黨、宗教組織都能夠成為「上帝國的側翼」,一起對抗敵基督—邪惡極權的帝國,一起來促進上帝國的理想新國度。
這場公民罷免運動,不是政黨鬥爭,而是一場價值之戰。若我們自認是上帝國的子民,就要在地活出上帝國行公義、好憐憫的價值。這場行動正是見證我們是否願意:
不妥協於謊言與不義;
不容忍政教不分的極權統治;
不放棄為下一代爭取信仰空間的責任。
耶穌沒有逃避十字架的道路,祂也呼召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8:34)這並不是教我們熱衷於選舉或政治,而是在挑戰我們是否願意為真理與公義付代價。
結語:我們是台灣的基督徒,也是上帝國的見證人
今天,我們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若教會噤聲,那麼我們可能將失去的不只是投票權,而是敬拜的自由與靈性的空氣。若我們不為台灣發聲,就無法真正為鐵幕封鎖下的中國靈魂守望。因為守住台灣的民主,就是守住未來福音進入中國的燈塔與基地,更是促進上帝國遍滿全地的前哨。
願我們不只是祈禱的信徒,更是行動的門徒。讓我們一起,在這場大罷免中,為信仰而站立,為台灣而選擇,為上帝的國發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