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蒙救贖的記號
黃春生牧師
除舊佈新迎新春,許多新年的傳統已經漸漸式微,但是許多華人還是習慣會在家門口張貼春聯。對基督徒來說,張貼春聯的傳統還可以追溯至三千二百年前的出埃及歷史。以色列人出埃及約莫在中國的商朝中葉,比起中國文獻的記載要早了一千多年。按出埃及記第12章的記載,以色列人在逾越節前都會宰殺羔羊,並將羔羊的血塗抹在門框上。此傳統流傳千年,更隨著以色列人被擄遷徙而傳開。
根據漢人的神話傳說,「年」是一年出沒一次的怪獸,特別會在年夜的時候出來吞噬人;可是因為牠害怕見紅,所以若把血或是紅顏料塗在家門的門框上,全家人躲在屋裡不出去,就能保平安。
文獻中記載的春聯起源,最早可溯自東漢(公元一世紀)或南北朝時代(公元六世紀)。在南朝梁國的《荊楚歲時記》裡,曾提到楚地的三十六種風俗,其中之一就是在門上掛桃符(紅紙)。不過,那時的桃符上並沒有寫上對聯,直到公元964年,史稱第一幅春聯,才在四川出現,也就是「孟昶題句桃符板」的故事,記載在宋史《蜀世家》。
在唐、宋交替之際,發生五代十國之亂。當時,中原戰事頻頻,唯四川蜀國(後蜀),因地勢險要得以偏安。十國之末,宋太祖趙匡胤逐步併吞天下,後蜀的最後一位君主孟昶卻不知大難臨頭,卻仍吟詩娛樂。年關時雅興大發,召來一批學士,要他們即興作對子,並寫在門框的桃符板上,結果寫的都不能令他滿意,於是他便親自提筆揮毫,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名句。這就成了漢人的第一幅春聯了。然而,春聯並沒有因此而流行起來,一年後,趙匡胤揮兵入蜀,孟昶投降,懼怕而死。
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據說他文思敏捷,喜歡寫對聯。於是,公元1368年明朝定都金陵(南京)後,他隨即通令公卿士庶家門門框都得貼春聯一幅。從此以後,吉祥句子寫春聯,就成為過年的傳統,直到如今。
以色列人的逾越節與漢人的春聯,這兩個傳統是否有直接關連,很難論定。但是,二者之間確實很雷同,都是在民族的「新年」,都需在門框門楣上塗紅,避免半夜的災,也有守歲、吃團圓飯等。而貼春聯與門框塗紅二者之間都有共通的意涵,都是「蒙救贖的記號」。
在聖經中,上帝審判埃及拯救以色列人,不表示上帝偏愛以色列人,因為聖經中一再稱他們為背道的子民、毒蛇的種類,與其他的民族並沒有分別。以色列人之所以蒙救贖,一方面是上帝堅守與以色列祖先所立的聖約,另外,他們還必須聽從上帝話語遵守逾越節的命令,在門框門楣上塗羔羊的血。
聖經藉由這段歷史,預表將來在上帝審判時,祂將為我們另外開一扇門,如同這個灑血的門,凡進入這門的人,就能免去上帝的審判。不僅如此,當我們通過這一扇門之後,上帝將會帶領我們離開埃及的罪惡,繼續帶領我們經過苦難的人生曠野,直到進入上帝所預備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這膏抹血的門,成為我們進入天國的通道。
在耶穌的信息裡,我們更清楚明白,耶穌就是使人進入救贖之門,是通往天國的通道。所以,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他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約10:7,9)在最後晚餐時,耶穌「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7-28)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他又勸眾人:「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
通過舊約的預表,我們知道被釘十字架流血捨命的耶穌基督,是世人的「代罪羔羊」,是逾越節所預表「塗抹羔羊血的門」。在新春期間我們會張貼春聯,但春聯的意涵不在於「吉祥對聯」,而在於它原始的意義—蒙救贖的記號。對基督而言,重要的不是在有形的「家門」貼春聯,而應該在無形的「心門」貼春聯。
除舊佈新迎新春,許多新年的傳統已經漸漸式微,但是許多華人還是習慣會在家門口張貼春聯。對基督徒來說,張貼春聯的傳統還可以追溯至三千二百年前的出埃及歷史。以色列人出埃及約莫在中國的商朝中葉,比起中國文獻的記載要早了一千多年。按出埃及記第12章的記載,以色列人在逾越節前都會宰殺羔羊,並將羔羊的血塗抹在門框上。此傳統流傳千年,更隨著以色列人被擄遷徙而傳開。
根據漢人的神話傳說,「年」是一年出沒一次的怪獸,特別會在年夜的時候出來吞噬人;可是因為牠害怕見紅,所以若把血或是紅顏料塗在家門的門框上,全家人躲在屋裡不出去,就能保平安。
文獻中記載的春聯起源,最早可溯自東漢(公元一世紀)或南北朝時代(公元六世紀)。在南朝梁國的《荊楚歲時記》裡,曾提到楚地的三十六種風俗,其中之一就是在門上掛桃符(紅紙)。不過,那時的桃符上並沒有寫上對聯,直到公元964年,史稱第一幅春聯,才在四川出現,也就是「孟昶題句桃符板」的故事,記載在宋史《蜀世家》。
在唐、宋交替之際,發生五代十國之亂。當時,中原戰事頻頻,唯四川蜀國(後蜀),因地勢險要得以偏安。十國之末,宋太祖趙匡胤逐步併吞天下,後蜀的最後一位君主孟昶卻不知大難臨頭,卻仍吟詩娛樂。年關時雅興大發,召來一批學士,要他們即興作對子,並寫在門框的桃符板上,結果寫的都不能令他滿意,於是他便親自提筆揮毫,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名句。這就成了漢人的第一幅春聯了。然而,春聯並沒有因此而流行起來,一年後,趙匡胤揮兵入蜀,孟昶投降,懼怕而死。
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據說他文思敏捷,喜歡寫對聯。於是,公元1368年明朝定都金陵(南京)後,他隨即通令公卿士庶家門門框都得貼春聯一幅。從此以後,吉祥句子寫春聯,就成為過年的傳統,直到如今。
以色列人的逾越節與漢人的春聯,這兩個傳統是否有直接關連,很難論定。但是,二者之間確實很雷同,都是在民族的「新年」,都需在門框門楣上塗紅,避免半夜的災,也有守歲、吃團圓飯等。而貼春聯與門框塗紅二者之間都有共通的意涵,都是「蒙救贖的記號」。
在聖經中,上帝審判埃及拯救以色列人,不表示上帝偏愛以色列人,因為聖經中一再稱他們為背道的子民、毒蛇的種類,與其他的民族並沒有分別。以色列人之所以蒙救贖,一方面是上帝堅守與以色列祖先所立的聖約,另外,他們還必須聽從上帝話語遵守逾越節的命令,在門框門楣上塗羔羊的血。
聖經藉由這段歷史,預表將來在上帝審判時,祂將為我們另外開一扇門,如同這個灑血的門,凡進入這門的人,就能免去上帝的審判。不僅如此,當我們通過這一扇門之後,上帝將會帶領我們離開埃及的罪惡,繼續帶領我們經過苦難的人生曠野,直到進入上帝所預備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這膏抹血的門,成為我們進入天國的通道。
在耶穌的信息裡,我們更清楚明白,耶穌就是使人進入救贖之門,是通往天國的通道。所以,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他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約10:7,9)在最後晚餐時,耶穌「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太26:27-28)又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他又勸眾人:「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7:13)
通過舊約的預表,我們知道被釘十字架流血捨命的耶穌基督,是世人的「代罪羔羊」,是逾越節所預表「塗抹羔羊血的門」。在新春期間我們會張貼春聯,但春聯的意涵不在於「吉祥對聯」,而在於它原始的意義—蒙救贖的記號。對基督而言,重要的不是在有形的「家門」貼春聯,而應該在無形的「心門」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