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11月9日,國民黨主導阿里山縱火事件
阿里山上的原始林在日治時期還有保留45%禁止砍伐,是國民黨政府來台後才砍光光。
1945年,國民黨政權將阿里山全區土地劃為國有,將土地「暫時放租」給阿里山人,並利用這些阿里山人砍伐阿里山原木。在日本時代還有45%的原始林屬於禁止砍伐的保安林地,但國民黨政權將保安林地的樹木全部砍光。 等到木材被洗劫一空之後,國民黨政權結束直營伐木,並想著經營森林遊樂特區來剝第二層皮。
被利用完的阿里山人就等著在1972年被國民黨政權驅逐家園。 當時阿里山伐木的核心聚落在沼平,戰後一度群聚四、五千人。很多人是世居多代的住戶,但國民黨政權官員強制他們遷居。民眾盛傳國民黨要炒地皮,才要將住戶驅逐出原居地。
1976年11月5日,林務局派員與居民討論遷村,雙方不歡而散。11月9日凌晨,無名大火燒毀沼平車站商業精華區及聚落,80多家住戶及11家民營旅社的日式建築群都被焚毀。根據嘉義縣議員吳銘輝調查,火災當晚林務局阿里山林班處處長,竟帶領員工切斷水源後縱火。吳銘輝因追查此事且協助災民返家而遭國民黨特務威脅,最後透過台獨聯盟幫忙逃往日本尋求政治庇護,還到美國國會人權聽證會上作證指控國民黨政權的惡行。阿里山因這場大火改變原有日式風貌。嘉義縣議員彭布金因積極介入阿里山事件,擋到國民黨的財路,彭布金在嘉義啓南醫院就醫時,遭國民黨特務注入毒針後身亡。國民黨政權清除阿里山住戶的阻礙後,直到1981年1月,林務局將阿里山人強制四批次遷離。
上述的阿里山悲慘史,請詳見陳玉峯、陳月霞,2002,《火龍119─阿里山1976年大火與遷村事件初探》;2005,《阿里山─永遠的檜木霧林原鄉》兩本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