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9月27日,法國學者宣告破解羅塞塔石碑密碼
巴黎的法蘭西文學院(全名: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是法國研究院(Institut de France)的五個研究院之一,是法國學術機構,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傳播古代、中世紀及古典時代的文化知識,尤其專注於語言、歷史、考古學和藝術史等領域。
1822年9月27日,三十歲出頭的法國學者尚-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在法蘭西文學院宣佈,他已經成功破譯舉世聞名的埃及羅塞塔石碑。透過解讀埃及象形文字,商博良相信他找到了揭開古埃及神祕歷史的關鍵。
商博良為此付出了極大心力。就在兩週前的 1822年9月14日,他衝進哥哥的辦公室,高喊:「Je tiens mon affaire!(我成功了!)」隨即情緒過度激動而昏倒,據說花了五天才完全恢復。
什麼是羅塞塔石碑?
這塊古埃及石碑幫助破解了象形文字的祕密。
羅塞塔石碑是一塊由花崗閃長岩(granodiorite)製成的大型扁平石板,1799年7月在古埃及被發掘。石碑上刻有多種文字,包括世俗體(demotic,一種象形文字的簡化書寫形式)與古希臘文。當時許多學者相信,它可能是理解古埃及文字的關鍵。
雖然商博良成功破解古埃及文的石碑,但它所記載的內容並非他想像中充滿古埃及奧秘的訊息。石碑的文本其實相當平凡,只是記載馬其頓裔的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Epiphanes)的一些功績。但是也幫助古埃及學的學者得知古埃及文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