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吳鳳銅像
⭕1988年12月31日,拆除吳鳳銅像,終結吳鳳神話
1988年12月31日,城鄉宣教運動(URM)第9期學員、玉山神學院學生在林宗正牧師及許多原住民牧師帶領下,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行動中許多人遭到警察毆打至頭破血流,並被移送法辦,但隔年教育部宣布從課本刪除吳鳳的故事,吳鳳鄉亦改名阿里山鄉,殖民者捏造、傳播並且對原住民傷害極深的「吳鳳神話」終於成為歷史,該行動亦成為台灣原住民抗爭運動史上的經典之役。
圖:邱萬興臉書、教會公報社
拆除吳鳳銅像
⭕1988年12月31日,拆除吳鳳銅像,終結吳鳳神話
1988年12月31日,城鄉宣教運動(URM)第9期學員、玉山神學院學生在林宗正牧師及許多原住民牧師帶領下,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行動中許多人遭到警察毆打至頭破血流,並被移送法辦,但隔年教育部宣布從課本刪除吳鳳的故事,吳鳳鄉亦改名阿里山鄉,殖民者捏造、傳播並且對原住民傷害極深的「吳鳳神話」終於成為歷史,該行動亦成為台灣原住民抗爭運動史上的經典之役。
圖:邱萬興臉書、教會公報社
⭕法蘭西斯·亞斯理(Francis Asbury),1784年12月27日按立為會督(bishop)
法蘭西斯·亞斯理(Francis Asbury,1745年8月20日-1816年3月31日)是循道衛理宗(Methodism)在美國設立的教會的兩位首任會督(bishop)之一。
法蘭西斯·亞斯理出生於英國史丹佛郡哈姆斯特德橋的一戶循道衛理宗家庭,其母對其宗教信仰及靈性發展有重要影響。他於18歲成為傳道人,並於22歲被按立牧師。1771年,法蘭西斯·亞斯理自願前往英國當時在美利堅的殖民地傳道。1776年美國獨立革命爆發時,21歲的亞斯理是留在美利堅的唯一一位循道衛理宗教士。
1784年12月27日,約翰·衛斯理任命亞斯理和托馬斯·科克為美利堅工作的共同會督,這標誌著美以美會(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的開端。往後的32年中,亞斯理一直都在領導美利堅的循道人。
法蘭西斯·亞斯理(Francis Asbury)按立為會督,1882年繪
💒2022濟南教會聖誕節禮拜聖歌隊獻唱版
🎉《大喜信息》by Joseph M. Martin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MU8gOJgXOUw4aSEA9G4CIIY9kBJBXTW
基督之光
在12月24日聖誕夜(Christmas eve)時,我們會點燃白色的蠟燭,代表基督的純潔、無罪。正如耶穌降生之前的七百多年前,先知以賽亞預言基督所要帶來的救贖:「雖然你們的罪污朱紅,我卻要使你們像雪一樣的潔白。」(以賽亞書1:18)
耶穌降生來到世間,將上帝國的奧秘告訴我們,並使我們在他裡面得到救贖,他說:「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因為上帝差遣他的兒子到世上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藉著他來拯救世人。」(約翰福音3:16-17)
主耶穌「基督之光、世界之光」已經來到我們中間,也就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
在耶穌降生的那一夜,點燃代表救贖的「基督之光」,就是要提醒我們,我們內心是否願意謙卑悔改,讓基督的真光照耀人內心的黑暗。使自己有機會離棄罪惡,走向基督、學像基督。
自由人權場址:許天賢牧師受掠現場
1979年12月23日,臺灣第一次有神職人員在主日講道中被特務從講台上帶走。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林子內教會傳道師許天賢,於美麗島事件後幾天的12月23日上午11點20分,在主持聖誕慶祝禮拜時,遭到沒有拘票的不明人士自講台上架走,留下錯愕的會友、剛滿周歲的稚女及懷孕的師母。在禮拜中逮捕神職人員的大膽舉動震驚國際社會,連美國國際特赦組織都在牧師張瑞雄的帶領下派員前來關切,這是1979年發生的真實往事。
2019年在12月23日,40年後的同一天,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嘉義中會、台南中會近400名牧者、信徒,以及台南市長黃偉哲與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楊翠見證下,共同為「自由人權場址:許天賢牧師受掠現場」揭牌,期盼保存該處場址,提醒國家避免重蹈覆轍。
圖:教會公報社 https://tcnn.org.tw/archives/63638
Happy Winter Solstice 2022
⭕Tang-choeh(冬節), Winter Solstice, 冬至
冬至是依據太陽曆來判斷,每年都在12月21-22日之間。2022年冬至,在北半球臺灣時間(GMT+8)則是落在12月22日清晨5:48。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
⭕臺灣冬至諺語:
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2022年12月22日冬至是農曆11月29日算是「月尾」,按照諺語來看,屬於「要冷在正月」。用此諺語來推測,農曆正月(2023年1月22日)將有寒流。但在氣候變遷之下,此諺語是否適用於今日,可以再觀察。
傳教士安東尼奧·德·蒙特西諾斯 (Antonio des Montesinos)
⭕1511年12月21日,一篇宣講上帝國公義的講道
1511年12月21日待降節第四主日,西班牙道明會傳教士安東尼奧·德·蒙特西諾斯 (Antonio des Montesinos)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現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國和海地),進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講道,嚴厲譴責西班牙在新世界的暴行,他指控島上的西班牙人「都犯了必死的大罪,因為他們對島上無辜的人民實行殘忍和暴政。」並指控西班牙征服者說:「對原住民使用火藥是對主的焚燒。」他的講道激怒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者,包括哥倫布之子總督迭戈·哥倫布,以及西班牙國王的其他高級代表。
蒙特西諾斯的講道也對拉斯卡薩斯(Las Casas)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是親耳聽到的。也召喚拉斯卡薩斯獻身倡議美洲原住民人權及權利而聞名。
蘇格蘭教會改革家約翰·諾克斯(John Knox)
⭕1560年12月20日第一屆蘇格蘭教會(長老教會)總會開議
16世紀宗教改革蔓延到蘇格蘭,主要的改革者約翰·諾克斯(John Knox)。1553年天主教徒瑪麗一世繼任王位,約翰·諾克斯1554年逃到德國,並轉至日內瓦,在此受加爾文影響很大,作了他的門徒並翻譯英文聖經,稱日內瓦譯本,因此也得到英國清教徒的敬重。
1559年5月2日諾克斯回到蘇格蘭,諾克斯的講道充滿能力,使得所到之處如烈火燎原,他擔任愛丁堡上議院議長,帶領蘇格蘭以長老教會體制1560年進行宗教改革,並制定「蘇格蘭信仰告白」(Scots Confession of Faith)。繼而有《紀律一書》(The First Book of Discipline),《紀律二書》(The Second Book of Discipline),《國民合約》(National Covenant),正如加爾文的要求,信徒需要更高的紀律規範。
在諾克斯帶領下,1560年12月20日第一屆蘇格蘭教會(長老教會)總會,頒布《教會法規》(Book of Common Order),在他的努力下,正如加爾文指導下的日內瓦,奠定蘇格蘭教會的嚴謹根基。1560年是蘇格蘭教會創始之年,也是基督長老教會源頭之年。
「老賊下台,總統民選」
1992年12月19日,「萬年國會」全面改選。
中國國民黨政權逃亡來臺灣時,中國各地的「中央民意代表」也跟著來到臺灣,等著要「反攻大陸」。
由於蔣介石為延續統治生命,以「淪陷區無法改選」的理由讓中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在臺灣無限期地任職下去,人員死亡就以同省籍遞補,也造成後來垂垂老矣的民代提著點滴、尿袋開會的「萬年國會」怪象。
1987年中國國民黨迫於美國壓力下解嚴,臺灣民間開始出現要求國會改選的聲浪,以及包含野百合學運的多場遊行抗議。1991年6月21日,在民間的反彈及修憲釋憲下,565位國大代表終於全數退休,並於1992年12月19日國會全面進行改選,是臺灣本土代議制的元年。
⭕1992年12月19日「萬年國會」全面改選,正式踏出民主化第一步。經過1992國會全面改選、1996總統直選等「有效自決」方式,確立當今臺灣主權地位。
中國國民黨政權逃亡來臺灣時,中國各地的「中央民意代表」也跟著來到臺灣,等著要「反攻大陸」。
由於蔣介石為延續統治生命,以「淪陷區無法改選」的理由讓中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在臺灣無限期地任職下去,人員死亡就以同省籍遞補,也造成後來垂垂老矣的民代提著點滴、尿袋開會的「萬年國會」怪象。
1987年中國國民黨迫於美國壓力下解嚴,臺灣民間開始出現要求國會改選的聲浪,以及包含野百合學運的多場遊行抗議。1991年6月21日,在民間的反彈及修憲釋憲下,565位國大代表終於全數退休,並於1992年12月19日國會全面進行改選,是臺灣本土代議制的元年,正式踏出民主化第一步。1996年3月人民直選首任總統。總之,臺灣民主僅有三十年。經過1992國會全面改選、1996總統直選等「有效自決」方式,確立當今臺灣主權地位。
喬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
1714年12月16日,美國大覺醒運動中最著名的人物、復興主義者和傳教士喬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
長老教會牧師喬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被認為是美國復興的創始人,催發了大覺醒運動。在他三十四年的傳道事奉中,講道約一萬五千次,聽眾計有數百萬之多。在英國、愛爾蘭、威爾斯之外,他十四次去到蘇格蘭,七次橫越大西洋至美國。威特腓叫人徹底悔改重生,並注重敬虔,也提倡平信徒事奉。
在第一大覺醒(First Great Awakening)中,科學家也是美國第一任郵政局長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喬治‧威特腓牧師熱心的支持者,也是他在舊南長老教會(Old South Presbyterian Church)的信徒。有一回在賓州(Philadelphia)的佈道會,富蘭克林也出席,根據他的估算,當場約有三萬人參加。藉由富蘭克林出版喬治‧威特腓牧師的佈道講章和日誌,也間接促使日後幾波的大覺醒(Great Awakening)。
John Oldcastle
1418年12月15日,英國前改革家約翰·奧德卡斯爾(John Oldcastle)爵士,因維護和促進羅拉德派(傳播約翰·威克利夫觀點的傳教士)的宣教,而被活活燒死。莎士比亞筆下的角色約翰·福斯塔夫(John Falstaff )就是取材自約翰·奧德卡斯爾。
約翰·奧德卡斯爾被焚燒的插圖,1870 年
聖十字若望
⭕1591年12月14日,#聖十字若望 紀念日
1591年12月14日,猶太裔西班牙詩人、神父聖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聖十字約翰,1542年6月24日-1591年12月14日)去世,他是最偉大的基督教神秘主義者之一,被公教列為教會聖師之一。聖十字若望是加爾默羅會的改革者,被認為與聖女大德蘭一同創立了赤足加爾默羅會。十字若望以寫作著稱,他的詩歌及其對靈魂成長的研究,被認為是西班牙神秘文學的巔峰,是西班牙文學的高峰之一。
他的《靈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宗教詩歌之一,他的著作對公教和新教思想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聖十字若望》,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án)1656年創作
俄羅斯正教牧首尼康(Russian Orthodox Patriarch Nikon)
1667年12月12日,莫斯科正教會議罷免了俄羅斯正教牧首尼康(Russian Orthodox Patriarch Nikon)。尼康是一個「有能力和真誠但正直與直衝的人」,他在1652年被選為莫斯科和全俄羅斯牧首,於1653-1656年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會改革,不僅包括對宗教禮儀書籍中的一些錯誤,按照希臘文本進行了校訂。如將「耶穌」一詞的俄文寫法由Исус改為Иисус等等。在教堂禮儀進行大幅度的改革,允許用民族語言傳道,他主張君權應服膺在神權之下,這一連串的改革最後演變成一場關於政教關係的鬥爭。儘管在教會議會中被解除牧首職分、流放和監禁 14 年,但他的禮儀改革在多年後得到了認可。1681年,尼康被新沙皇召回莫斯科,途中病逝。沙皇以牧首的榮典為他舉行葬禮,正教也撤銷對他一切的罪罰與控訴。
人民神父慈運理
1518年12月11日,瑞士宗教改革家烏爾里希·慈運理 (Ulrich Zwingli) 被任命為蘇黎世大教堂(Old Minster Church)的「人民神父」(people's priest),他在這一職位上服事了13年。 1506年他在康士坦茲受封為神父,1518年在幾乎死於瘟疫之後,立即開始了他的改革計劃,說服市議會唯獨根據聖經來判斷宗教問題。
其神學思想獨樹一幟,不屬於伊拉斯姆,也不屬於路德。他反對教會傳統、贖罪券和崇拜馬利亞及聖像等傳統信仰,開始宣揚宗教改革理想。1522年,因反對在大齋期(Lent,復活節前四十天)禁食,及要求取消神職人員應守獨身的規條等,受到公眾關注,也引起蘇黎世州與邦聯內各方緊張關係。
1531年,慈運理的改革聯盟意圖對天主教各城邦實施糧食封鎖,五個天主教城邦突然襲擊蘇黎世,慈運理以隨軍牧師的身分在卡佩爾(Kappel am Albis,蘇黎世南邊21公里處)戰死。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卻因戰爭,1531年10月11日四十七歲盛年早逝。
2022 Human Rights Day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UDHR),《世界人權宣言》由序言和 30 條條款組成,闡述了範圍廣泛的基本人權和自由,我們所有人,在世界各地,都有權享有這些權利和自由。它保障我們的權利,不分國籍、居住地、性別、民族或人種、宗教、語言或任何其他身份。
2023年12月10日將慶祝《世界人權宣言》發表 75 週年。在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慶祝活動之前,從今年2022年12月10日人權日開始,聯合國發起為期一年的宣傳活動,重點關注《世界人權宣言》關於其遺產、相關性和行動主義。
https://www.ohchr.org/en/get-involved/campaign/human-rights-day
⭕2022世界人權日
主題:人人享有尊嚴、自由和正義
#StandUp4HumanRights
教宗、牧首1965歷史性會晤
1965年12月7日,公教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和正教第268任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雅典納哥拉一世(Athenagoras I)雙方在耶路撒冷會晤,同時解除自1054年大分裂(Great Schism)以來,九百多年的相互絕罰(逐出教會)。
註:公教舊稱天主教,正教舊稱東正教。
本仁約翰(John Bunyan)
本仁約翰(John Bunyan)1660年11月12日因信仰入獄。
英國清教徒傳教者本仁約翰(John Bunyan,1628~1688)因不願遵奉英國國教會,亦不放棄傳教,於1660年11月12日因信仰入獄,直至1672年英國國王下達「信仰寬容令」(Declaration of Religious Indulgence),始獲釋,前後繫獄12年。
本仁在獄內,從事製飾帶(Laces)的工作,勉強養活家族。所勤讀的就是《聖經》及《福克斯的殉道者列傳》(Foxe's Book of Martyrs)。他背誦聖經、深得安慰,他也分享福音給獄友,並撰文著書。他的告白體自傳《對罪魁的豐盛恩惠》(Grace Abounding the Chief of Sinners) ,就是在獄內所完成的。世界文學經典之一《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的首部,也在出獄前就開始撰寫,直至1677年始刊行。
《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
⭕1534年11月3日英格蘭議會通過《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英國國王是亨利八世(1491,在位1509-1547),當時他是忠誠天主教徒,1521年還寫「確信七聖事」來反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教宗 Leo X封他為「信仰的維護者」。
後來亨利八世為了和Anne Boleyn (1507- 1536) 結婚,欲與無子嗣的妻子Catherine of Aragon (1485-1536)離婚,因得不到教宗格肋孟七世(Clement VII, 1523-1534)之批准,而怪罪當時的大法官兼英國大主教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osley, 1475-1530),沒盡力疏通,而換上托馬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 1489-1556)為大主教。
在克蘭默的支持下,1534年11月3日英格蘭議會通過《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宣布英國君主亨利八世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元首(頭)」(Supreme Head)。該法案標誌著英格蘭宗教改革的開始,與羅馬天主教會正式分離。在此之後聖公會逐漸成形,而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領袖一頭銜也被加給了英國君主。
伊莉莎白一世於1559年由國會再度發佈重編的《至尊法案》,伊莉莎白選擇了「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這個詞取代了原先其父王所通過的「最高元首」一詞,如此才不會逾越了聖經中對耶穌基督所作的「教會的頭」稱呼。「最高領袖」的頭銜便一直沿用至今。
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是英國君主的頭銜之一,代表英國君主對英格蘭聖公會的象徵性領導權。最高領袖可以用簽署英國首相轉達教會議會所提出的人選的方式任命教會的主教與大主教。但君主並不擁有執行教會禮儀的神職人員身分。
但英格蘭的《至尊法案》不及於蘇格蘭,蘇格蘭教會是長老會,只承認耶穌基督是「國王和教會的元首」。英國國王名義上仍具有蘇格蘭教會的信徒身份,還必須宣誓要「維護和保存新教和長老會治理」。
⭕熱蘭遮城,建於1630年
1871年,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受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的邀請來臺灣,期間曾到臺南府城,拍下熱蘭遮城(Zeelandia,原址為今安平古堡)舊照。所攝之照片中所見,當時仍殘存的熱蘭遮城門額遺構刻有「’T CASTEL ZEELANDIA, GEBOUWT ANNO 1630」(熱蘭遮城,建於1630年)的紀錄,因而以1630年為熱蘭遮城築城的時間。從香港團契選舉委員,談長老教會的代議制度
娘子谷大屠殺(Babi Yar massacre)
⭕1941年9月29日娘子谷大屠殺(Babi Yar massacre)
1941年9月19日,德國納粹國防軍(Wehmarcht)進入烏克蘭基輔,28日,基輔各地貼滿公告,要所有猶太人隔天早上8點到娘子谷(Babi Yar)集合。在29日,成千上萬的基輔猶太人都出現了。在靠近Bratske墓地的入口,猶太人的錢、證件、和珠寶都被沒收,然後德軍開始打人、強迫每個人脫光衣服,然後到河谷那,之後從腦袋背後開槍。一天之內22000名猶太人就這樣被殺在娘子谷的山溝內。之後德軍引爆炸藥,掩蓋他們殺死的人。大屠殺持續進行,一共在娘子谷殺了7萬猶太人。
1966年9月24日,猶太運動份子在墳墓放了一塊布,上面寫「娘子谷」,5天後全國人民,除了猶太人之外,還有烏克蘭與俄羅斯知識份子,特別是Viktor Nakrasov和Ivan Dziuba也參加了遊行。在蘇聯時期,猶太運動者都想來基輔紀念娘子谷大屠殺,但都被情報局擋下、抓去關牢等等。紀念大屠殺,就成了猶太人宣示他們身份的一種方式。
1976年7月2日,立起了一個銅像,但卻是紀念因對抗德軍而戰死的蘇聯軍人。這對猶太人來說是很大的失望,因為沒有呈現出娘子谷大屠殺的歷史。
1991年10月5日,烏克蘭獨立後,這裏安置了金燈台。當時烏克蘭總統、外國來賓、猶太人和烏克蘭平民都前來參加紀念儀式。在大屠殺時期,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也有冒著自己生命危險的家庭,向猶太人伸出援手,在家中藏匿他們。烏克蘭有2500人(包含基輔150人)得到以色列的國際義人封號,就是幫助猶太人的非猶太人。
⭕人的生命,不該如此被踐踏。
https://www.hmd.org.uk/resource/the-babi-yar-massacre/
返還上帝
英國人對於女王的葬禮非常慎重,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早在1960年代就規劃,此後每年都會重新評估其內容及進行演習,以備突發狀況來臨。
夜深人靜時,將整個葬禮看過一次。靈柩最後在溫莎堡聖喬治教堂安葬,最令我感動的是禮拜的最後,將權柄(皇冠、十架權杖、十架聖球)「返還上帝」安放在祭壇上的一幕。僕人女王完成上帝所託付的權柄,如今這權柄返還上帝。如同女王在90歲紀念傳記《The Servant Queen and the King She Serves》所說,基督是她所事奉的君王。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