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
1840年12月9日,蘇格蘭年青醫師、宣教士大衛·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因無法前往中國,改從倫敦起航前往非洲宣教。
大衛.李文斯敦1813年3月19日,生在蘇格蘭的布蘭台(Blantyre),父母敬虔正直,家道貧窮。在十歲時,大衛就進入棉紡廠作童工,每天工作十四小時。他抽暇讀一點書,並每天兩小時去夜校。十二歲那年,他決志接受洗禮。在就讀格拉斯哥大學醫學院(Glasgow University)、二十歲時,立志奉獻自己,以解除貧窮人的困苦;他的目標是去中國作醫療宣教士。
為此他接受宣教訓練後,參加講道考試。李文斯敦登上講台,看著長久預備的講章,竟然一句也不記得!他說:「朋友們,我忘記了所有要講的話。」就羞愧下台。結果,自然是不及格。同學們紛紛為他見證,去找主試教授,稱讚他奉獻苦學和品德。原來教授以為他是不肯用心;等知道他的背景後,教授親自去到他房中,承認自己判斷錯誤,對他責之過苛。李文斯敦心中坦然以後,再試也順利通過。
那時,適因大清帝國與英國爆發「鴉片戰爭」,中國去不成;倫敦宣教會按立他牧職,派遣他往南非。那時的非洲,被稱為「黑暗大陸」、「白人的墳場」,李文斯敦順服呼召前往非洲。
1853年,李文斯敦從事六千哩的窮荒之旅,歷時四年,從西岸的大西洋,到東岸的印度洋,橫越非洲大陸,到從沒有白人腳蹤踏過的地方。1856年,李文斯敦第一次返國度假,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並獲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頒授金獎章,牛津大學贈授給他榮譽博士學位。1857年,李文斯敦應邀於劍橋大學演講,在他號召下,成立了牛津劍橋大學非洲內地宣教會。皇家地理學會頒贈他院士。
坦桑尼亞還有一個老人回憶李文斯敦說:「他有三個妻子:一個是條河,名叫尼羅河;一個是反對奴隸制度;一個是基督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