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1988年11月16日,「新國家運動」環島行軍

⭕1988年11月16日,「新國家運動」環島行軍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77年8月16日依當時台灣的國際處境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簡稱《人權宣言》。宣言中籲請政府「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為當時台灣內部首度以團體形式公開發出台灣獨立聲音。當時撰寫的牧師們都備好了「遺書」。

10年後,1987年8月30日,一百四十多位曾經遭受國民黨迫害的政治受難者,聚集台北市國賓大飯店,在二樓國際廳成立「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蔡有全是當天的會議主持人,討論到第三條「我們的基本共識」時,許曹德提案要求大會把「台灣應該獨立」列入組織章程。

當天晚上,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在台北市金華國中舉辦演講會,參與者有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高俊明牧師、陳唐山、陳翠玉、陳菊、陳永興、柯旗化、張溫鷹等人。蔡有全用強而有力的手勢公開聲明:「我主張台灣獨立,我公開表明主張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1988年1月9日,許曹德、蔡有全兩人不久之後便因公開主張台灣獨立,被以「叛亂罪」收押。一週後的1月16日,就在蔣經國死後3天,許曹德、蔡有全兩人分別因「預備意圖竊據國土罪」、「共同陰謀竊據國土罪」被判處11年、10年有期徒刑。

為了聲援「蔡許台獨案」,鄭南榕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社,則扮演一個全台最重要的台獨運動橋頭堡,挺住國民黨壓制台獨的砲火,讓台獨運動透過雜誌行銷全台及海內外。戒嚴時期,不敢公開談台灣獨立的人,在解嚴後,都敢公開談論了。

黃華接任第二屆「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會長,與總幹事鄭南榕繼續推動「蔡、許台獨案救援會」。隔年,鄭南榕與黃華、林永生三人,他們有共同的理想,經常聚首研擬如何推動「台灣人民有權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致力推動「台灣獨立」運動。1988年11月16日開始,發起「新國家運動」環島行軍,全名「台灣新國家和平改造運動」,以四十天的時間環島一周,喚起全民認同台灣,關心台灣前途。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颱風假應正名為「防災日」

颱風假應正名為「防災日」

黃春生牧師 2024.11.15

每當颱風來襲,政府宣布「颱風假」時,許多人心中或許立刻浮現的是「放假」的喜悅,或利用這一天外出唱歌、逛街,甚至離譜的去海邊觀浪。然而,這樣的心態與「颱風假」命名極為不符,甚至可能忽略了颱風假設立的真正目的——防災與生命安全的保障。因此,我要呼籲將「颱風假」正名為「防災日」,以更精準地傳達其意義,提升全民的防災意識。


一、「颱風假」的誤導性

「颱風假」這個名稱讓人容易聯想到單純的休假日,掩蓋了其設立初衷,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際上,颱風假是為了避免民眾在危險的天氣中通勤、工作或上課,從而減少意外事故發生的風險。然而,現行名稱讓部分民眾誤以為颱風假是「補充假期」,導致有些人選擇在大風大雨中外出購物、休閒娛樂,甚至進一步威脅自身安全。


二、正名「防災日」的必要性


1. 凸顯防災教育的重要性

正名為「防災日」能明確提醒公眾,這一天的核心目的在於提高防災警覺與應對能力。颱風期間,無論是在家中、社區,還是在公共設施,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與災害預防工作。正名後,可以引導民眾利用這一天檢視家中備災物資、學習緊急應變技能,或者參與社區防災演練。


2. 減少非必要外出

「防災日」這一名稱具有警示效果,能提醒民眾在天災來臨時應優先考量自身安全,避免因不必要的活動而陷入險境。同時,對企業與機構而言,「防災日」也能傳達應盡的社會責任,即提供員工安全的工作環境與防災措施。


3. 提升全民防災意識

台灣位於颱風與地震頻繁的地區,防災意識的普及關乎全民福祉。將颱風假正名為「防災日」,是一個喚醒集體防災行動的契機,能推動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打造更具韌性的社會。甚至,可為潛在的戰爭威脅所需要的防災在平時就做好準備。


4. 建立防災編組與分工

政府單位都有災害應變中心,有防災編組與分工。在私人機構、公司,也可以在防災日之前做好防災計畫、編組,而家庭裡面,平時也可以討論災害應變的作法,甚至在「防災日」可以再次檢視平時所做的準備是否足夠。


三、實踐正名的影響

以「防災日」取代「颱風假」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思維的革新。政府可以藉此機會加強與媒體合作,向公眾推廣防災知識與政策。例如,在「防災日」當天,透過新聞報導、防災廣播或線上資源,讓民眾了解如何準備緊急物資、處理停水停電等問題,並鼓勵社區形成互助網絡,共同面對災害挑戰。


四、結語

颱風假不是一場「歡樂的假期」,而是一個為了保障生命安全所設的特別日子。正名為「防災日」不僅更貼切地傳達其設立的本意,也能引導社會走向更為成熟的防災文化。面對地震、氣候變遷、戰爭等帶來的災害挑戰,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被動的應對,更是主動的準備與行動。讓我們攜手推動這一正名行動,共同為一個更安全、更有韌性的台灣而努力!




為台灣島環境永續祈禱(台語)

為台灣島環境永續祈禱(台語)

上主,阮至高的創造者,
阮來到祢的面前,迫切為台灣這片美麗的土地祈禱。祢所賞賜的自然萬物、眾山及河川、樹林及海洋,是阮的祝福,互阮佇遮生活、工作,並且及其他的受造物共存。阮知這一切攏是出佇上主豐富的恩典,求祢互阮有智慧、愛心與責任感來珍惜遮的資源。上主,求祢憐憫阮,幫贊阮保護這片土地的環境品質。互阮會建立公正、透明的環保政策,並促進社會共同參與,互人人攏願意有參與的責任。求祢引導台灣的眾領袖,互亻因有智慧去制定永續的管理方案,保護阮的自然資源。

主啊,求祢保守台灣自然生態與山林的資源,互大自然的祝福會當世世代代延續。祢的創造何等奇妙,祢互不仝的受造物會當和諧共生,求祢互阮佇開發土地的時,無致到破壞生態平衡,賞賜阮有夠額的智慧和勇氣,佇保護山林、珍愛動物、植物,持守負責任的態度。

阮也為都市的綠化祈禱,願祢祝福台灣每一個城市,都能見證祢所賜的青翠及活力。互城市的空間中有閣卡濟的青翠花草、樹木,互人民會當享受大自然的氣息與平靜,促進人的身心靈健康。祢愛祢的子民,願阮也會當彼此愛護,珍惜祢所創造的美好家園。

最後,求祢幫贊阮逐人攏會當及自然和諧居起,建立正義、憐憫的關係。願阮尊重水、空氣、土地與一切受造界,珍惜祢所創造的一切美好,互阮每一個行動攏會彰顯祢的榮耀。願阮在生活中實踐撙節、骨力及愛護,使台灣島會當持續延續,使阮世世代享受上主豐富、清氣的資源。

佇基督裡面,阮誠心祈禱,阿們。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對於誤信投資詐騙損失慘重,以及遭遇詐騙集團,牧師或教會可以如何協助?

對於誤信投資詐騙損失慘重,以及遭遇詐騙集團,牧師或教會可以如何協助?
大概想到幾項:
1. 提供心理支持與關懷
使受害者感到被愛與被接納,以避免他們陷入自責或絕望。

2. 強化理財知識的教育
邀請專業的理財顧問或金融專家舉辦講座,幫助青年了解合法投資和詐騙手法的區別,教導基本的理財知識。

3. 強調聖經中的理財觀念
藉由聖經教導正確的金錢觀,強調聖經中關於智慧管理財務、避免貪婪,提醒投資應是建立在正當與穩健的原則上,而非一夜致富的誘惑。

4. 開展法律協助
為受害者提供法律諮詢,以便他們了解自己的權益和追討損失的可能性。避免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做出更錯誤的決定。

5. 建立反詐騙的宣導與預防機制
教會可以定期進行反詐騙宣導,提醒青年詐騙行為的特徵。

6. 重申依靠上帝的供應
提醒信徒在財務方面不應完全依賴自己或世俗的機會,而是應當依靠上帝的供應與引導。

派出所都有防詐宣導,可以邀請警察到教會或團契中分享。

1940年的11月14日,科芬特里大轟炸

1940年的11月14日,科芬特里大轟炸

1940年的11月14日,納粹德國He 111轟炸機對具有八百年歷史的英國重要工業城市科芬特里,進行了長達十小時之久的轟炸,城市成為一堆廢墟,14世紀興建的科芬特里座堂被毀。這場空襲被稱為「科芬特里大轟炸」(Coventry Blitz),也被視為反人類罪的惡行。

14世紀哥德式教堂科芬特里聖米迦勒座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Michael)是英國聖公會科芬特里教區的主教座堂,毀於轟炸,只剩下一個毀壞的空殼。戰後政府決定由在舊堂邊上新建座堂,由英女王於1956年3月23日設下新教堂的基石。該座堂由巴茲爾·斯賓塞爵士設計,其風格象徵著戰後的反抗和對未來的信心,成為20世紀粗野主義的典範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