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1988年11月16日,「新國家運動」環島行軍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颱風假應正名為「防災日」
颱風假應正名為「防災日」
黃春生牧師 2024.11.15
每當颱風來襲,政府宣布「颱風假」時,許多人心中或許立刻浮現的是「放假」的喜悅,或利用這一天外出唱歌、逛街,甚至離譜的去海邊觀浪。然而,這樣的心態與「颱風假」命名極為不符,甚至可能忽略了颱風假設立的真正目的——防災與生命安全的保障。因此,我要呼籲將「颱風假」正名為「防災日」,以更精準地傳達其意義,提升全民的防災意識。
一、「颱風假」的誤導性
「颱風假」這個名稱讓人容易聯想到單純的休假日,掩蓋了其設立初衷,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際上,颱風假是為了避免民眾在危險的天氣中通勤、工作或上課,從而減少意外事故發生的風險。然而,現行名稱讓部分民眾誤以為颱風假是「補充假期」,導致有些人選擇在大風大雨中外出購物、休閒娛樂,甚至進一步威脅自身安全。
二、正名「防災日」的必要性
1. 凸顯防災教育的重要性
正名為「防災日」能明確提醒公眾,這一天的核心目的在於提高防災警覺與應對能力。颱風期間,無論是在家中、社區,還是在公共設施,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與災害預防工作。正名後,可以引導民眾利用這一天檢視家中備災物資、學習緊急應變技能,或者參與社區防災演練。
2. 減少非必要外出
「防災日」這一名稱具有警示效果,能提醒民眾在天災來臨時應優先考量自身安全,避免因不必要的活動而陷入險境。同時,對企業與機構而言,「防災日」也能傳達應盡的社會責任,即提供員工安全的工作環境與防災措施。
3. 提升全民防災意識
台灣位於颱風與地震頻繁的地區,防災意識的普及關乎全民福祉。將颱風假正名為「防災日」,是一個喚醒集體防災行動的契機,能推動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打造更具韌性的社會。甚至,可為潛在的戰爭威脅所需要的防災在平時就做好準備。
4. 建立防災編組與分工
政府單位都有災害應變中心,有防災編組與分工。在私人機構、公司,也可以在防災日之前做好防災計畫、編組,而家庭裡面,平時也可以討論災害應變的作法,甚至在「防災日」可以再次檢視平時所做的準備是否足夠。
三、實踐正名的影響
以「防災日」取代「颱風假」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思維的革新。政府可以藉此機會加強與媒體合作,向公眾推廣防災知識與政策。例如,在「防災日」當天,透過新聞報導、防災廣播或線上資源,讓民眾了解如何準備緊急物資、處理停水停電等問題,並鼓勵社區形成互助網絡,共同面對災害挑戰。
四、結語
颱風假不是一場「歡樂的假期」,而是一個為了保障生命安全所設的特別日子。正名為「防災日」不僅更貼切地傳達其設立的本意,也能引導社會走向更為成熟的防災文化。面對地震、氣候變遷、戰爭等帶來的災害挑戰,我們需要的不僅是被動的應對,更是主動的準備與行動。讓我們攜手推動這一正名行動,共同為一個更安全、更有韌性的台灣而努力!
為台灣島環境永續祈禱(台語)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對於誤信投資詐騙損失慘重,以及遭遇詐騙集團,牧師或教會可以如何協助?
1940年的11月14日,科芬特里大轟炸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11月13日,世界善意日(World Kindness Day)
⭕11月13日,世界善意日(World Kindness Day)
1998年各國慈善非政府組織聯盟發起世界善意運動(World Kindness Movement),並訂於11月13日為世界善意日(World Kindness Day,或翻譯為世界友善日)。促進人們以積極的仁慈與善意對待他人,鼓勵人們跨越性別、政治、種族、宗教等限制,向彼此釋出善意。
耶穌告訴我們要「愛人如己」,我們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別人。善意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簡單,在這個日子裡你只要對身旁的人釋放出溫暖的善意,像是幫助有需要的人,或是將歡樂帶給心情不好的人,就可以體會到世界善意日的真諦。
💖你可以這樣慶祝:
給予身邊的人真誠的讚美!或許你一直很欣賞某人的某項才華但遲遲沒有跟他說,別害羞,給他一個讚美,將溫暖散發出去~
💖你也可以是這樣做:
幫助有需要的人!例如協助行動緩慢的人過馬路。走上前去,伸出援手,讓美善的能量散發在生活中。
#WorldKindnessDay#世界善意日
#讓世界充滿愛
#BeAKindPerson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1918年11月12日,德國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frauenwahlrecht)
⭕1918年11月12日,德國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frauenwahlrecht)
1918年11月12日,德國婦女首次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成為婦女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1917年德皇威廉二世在復活節致辭中宣佈國家實施民主改革,選舉權亦在其中。不過, 他隻字未提婦女選舉權,激起女權人士的不滿。婦女運動的不同派別因此攜手擴大抗爭,終於在1918年11月12日實現目標,所有20歲以上的男女皆享平等選舉權。儘管婦女選舉權並非歐洲首例,但對德國意義重大。直到1949年,該條款才經由基本法重新作了規定。第3條第2款規定,男女權利平等。
部分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此前數年便已實行婦女選舉權。不過,法律史學家曼戈爾德(Anna Katharina Mangold)指出,有些國家很晚才落實婦女選舉權,素有歐洲基礎民主典範之稱的「最民主國家」瑞士,1971年起才在聯邦層面實行婦女選舉權,而在州級,如阿彭策爾州(Appenzell-Innerrhoden)自1991年才有女性選舉權。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1837年11月7日,洛夫喬伊牧師被一群支持奴隸制度的暴民所殺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為什麼美國總統選舉稱為「超級星期二」?
烏克蘭的台灣戰士吳忠達悼念禱文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為美國總統選舉祈禱文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1533年11月2日,加爾文開始逃亡,過著難民生活
⭕ 1533年11月2日,加爾文開始逃亡,過著難民生活
~如果沒有關心難民,就沒有加爾文及長老教會
《難民地位公約(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後簡稱"日內瓦公約")於1951年7月2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特別大會上通過,1964年起生效。1967年,該公約增加了《難民法律地位備忘錄(Protocol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難民公約會選在日內瓦簽署,是因為日內瓦在十六世紀時就是著名的難民之都,當時宗教改革時,許多支持宗教改革者受到迫害,紛紛逃到瑞士聯邦的境內,又因為日內瓦鄰近法國,難民紛紛湧入這個城市。五百多年來,日內瓦又被稱為「難民之都」(Geneva, City of Refuge)。
約翰·加爾文 (John Calvin) 的好友,同時也是宗教改革家尼古拉‧珂柏(Nicolas Cop)1533年10月10日就任巴黎大學校長,在11月1日萬聖節發表就職演說,演講中他發表對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肯定,並敦促天主教會更新與改革,因此觸怒法國天主教會與當局,不得不亡命巴塞爾(Basel)。珂柏演說稿似乎是加爾文所攥,加爾文為躲避當局的搜捕,11月2日深夜用床單繩從窗戶跳下,偽裝成農民,肩上扛著鋤頭,逃離了巴黎。在定居日內瓦之前,他逃亡了三年,過著難民生活。
1534年難民期間,加爾文寫了《靈魂待甦說》(Psychopannychia),主要是駁斥某些重洗派認為「人死後靈魂睡著了,要等到最後審判時才醒來」的說法。書中也呈現出他作為難民的省思,他以希伯來書11:8-12 說:
「使徒談到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在陌生人中居住在異國他鄉,不僅是流亡者,當然也是外國人,在簡陋的棚子裡幾乎沒有屋頂。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的召喚,去到上帝應許要賜給他的地方。他離開本國的時候,並不知道要到哪裡去。他們並沒有領受到上帝所應許的;可是從遠處觀望,心裡歡喜,又承認他們在世上不過是異鄉人和旅客。他們信上帝會持守他的應許。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Psychopannychia, Co 5.218)
1535年1月加爾文抵達瑞士的巴塞爾,1536年3月加爾文在巴塞爾出版《基督教要義》(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1536年7月抵達日內瓦,9月1日加爾文受法惹勒(Guillaume Farel)邀請,開始在日內瓦的工作,當日並在彼得大教堂向一群牧師及信徒講道。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找回 Trick-or-treating 的真正精神!
⭕找回 Trick-or-treating 的真正精神!
「Trick-or-treating」這句話在萬聖節傳統中象徵一種選擇性「威脅」與「妥協」的形式。它的字面意思是「給糖果,否則搗蛋」,孩子們拿著空袋子遊走鄰居家門口,要求糖果作為「補償」,否則可能會有「小惡作劇」發生。在非暴力抗爭中,這一表述可以象徵弱勢群體對權力或體制的請求與抵抗,提出一種非暴力但明確的「要求」。
當被運用於面對統治者或體制的抗爭時,「trick-or-treating」變成一種含蓄的社會訴求,意即:「若你選擇公平回應我們的需求,我們願意和解;若你忽視或壓制,我們則將採取抗爭行動。」這種方式試圖在不激化衝突的情況下,展示民眾的訴求和力量,甚至藉著幽默和戲劇化手法揭露不公、引發社會關注。早期的教會的殉道者就是採取愛與非暴力的抗爭方式,促進上帝國的新國度。
總結來說,使用「trick-or-treating」這一概念,便是將抗爭過程表達為一種溫和的、非暴力的「對話」,希望藉此達成社會訴求,而非單純的對抗。
⭕今日我們需要破除商人的詮釋,回到非暴力抗爭的詮釋。
開始有搗蛋 Trick-or-treating 是很近代的,主要是發生在1894年,在美國華盛頓DC有二百多位中小學生拿麵粉襲擊事件(Flour Riot)。
1894年正處於經濟蕭條期,美國社會中貧富差距加劇,底層民眾的生活困難重重,尤其是孩童,他們的處境艱辛,教育和社會資源嚴重不足。這場面粉騷動實際上成為了這些貧困少年的一種無聲抗議——雖然這種行為表面上是惡作劇,但其中隱含著對上層階級的社會不滿。
根據當時的報導,這些男孩選擇的目標主要是穿著西裝、打領帶的上流階層人士,象徵著權勢和富裕。這次行動反映了社會對於權威角色與社會不平等的反抗。警方最終進行了干預,幾位少年遭到逮捕,但許多參與者成功逃脫,留下了一場混亂又具有反抗權力象徵意義的事件。
註:Flour Riot在1837就發生,只是當時並沒有採取丟麵粉的抗爭,也還沒有喊出 Trick-or-treating 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