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國立檔案館(Nationaal Archief, Den Haag)與印尼的國家檔案館(Arsip National)在公元2000年敲定一項合作計畫,那就是由荷蘭的檔案館支援檔案員前往印尼協助整理收藏在印尼的荷蘭檔案,而整理計畫在2002年發現荷蘭時期的台灣教會檔案。
這些檔案資料在1662年荷蘭人被迫離開台灣之後就靜靜的躺在當時荷蘭殖民當局的檔案中,甚至連十九世紀末以及二十世紀初那些荷蘭教會歷史的研究者都沒有發現這批資料。2002年發現這批教會史料可以算是台灣歷史學界的一件大事。
檔案的內容有三個類別:
第一類,往來書信(Briefwisseling van de Kerkenraed van Tayouan):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在1642年3月23日至1660年3月4日間,與巴達維亞小會、阿姆斯特丹中會( Classis van Amsterdam)、威爾希蘭中會(Classis van Walheren)以及台灣長官(gouverneur van Taiwan)的往來書信。
第二類,議事錄:收錄有1643年10月5日至1649年6月的大員小會議事錄(Resolutie van de Kerkenraed van Tayouan)。可惜的是,僅存的小會議事錄不完整,只有1643至1649年,之後的議事錄去向不明。
第三類,商業文書:1662和1663年年的商業簿記(het Negotieboek)的摘錄。
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議事錄,記載首任小會議長西門‧范‧布練牧師(Do. Simon van Breen),於1643年10月6日召開第一次小會。根據那次會議的議事錄,也有蕭壠社長老參加小會聽讀報告,只是沒有在議事錄簽名。當時,在台灣發出的信函以「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或「福爾摩沙小會」(Formosan Kerkenraed)為名銜發信。
小會:在長老教會組織裡,小會是由地方教會的牧師、長老所組成的議會,是教會治理的最基本組織。數個地方教會組成的教區議會則稱為「中會」。再由中會的代議士組成全國性的「總會」議會。
圖:台灣最早的教會議事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