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10月31日宗教改革紀念日

10月31日宗教改革紀念日

宗教改革始於1517年10月31日,由當時一位年僅28歲的修道院聖經神學教授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國威騰堡(Wittenberg)的萬聖教堂(或稱城堡教堂,All Saints' Church or Castle Church)外貼上《九十五條論綱》(Ninety-five Theses),引發了宗教改革。

抗議文的內容,主要是關心當時社會被剝削的一群人,特別是為農民所受的不平等待遇所做的呼籲。無論怎樣說,《九十五條論綱》並不足以引發這樣大的歷史事件,更何況後來馬丁‧路德也和他所關心的農民有了認知上的大差距,而遭到農民們的排斥。 

確切來說馬丁‧路德自己想都沒有想到他張貼在教堂門口的《九十五條論綱》,會引起眾人的注目,且引起廣泛的討論。因為《九十五條論綱》主要除了是學術研究成果外,也不外乎是在批判當時教會和教宗的信仰問題。這包括抗議當時的神職人員不准人民讀聖經,甚至他們將聖經隨意解釋,又對信徒收稅,發行「贖罪券」教導信徒以金錢換取救贖,而神職人員因此壓榨、欺騙得來的財富極多,且情況嚴重。《九十五條論綱》質疑教廷當局已經違背信仰,他指責贖罪券的錯誤,教宗無誤的謬論,以及牧職主義的腐敗等,於是掀起全歐洲的宗教改革聲浪。 

若翻開福音書來看,我們會發現耶穌是一位「激進」的改革運動者。他在改革運動中最大的著力點,就是他對聖經(舊約)相當熟悉,並且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會用很淺顯的話語或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信息,讓一般民眾聽得懂內容和和意義。因此,無論是在會堂,或在戶外的講論、教導,都會引起民眾們很大的驚奇,因為他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馬可福音1:22) 

改革的基礎在於以聖經為依據,耶穌如此,中世紀的宗教改革如此,近代共產鐵幕瓦解亦是如此(參閱德國國家教會出版《蠟燭的政變》)。宗教改革時代的馬丁路德,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對聖經很熟悉,而且是有能力翻譯聖經,也因為他翻譯聖經,才促成後來改革運動蔓延整個歐洲大陸。他時常用聖經進行信仰上的反省,進而突破了當時教會最大的傳統束縛-「教皇無謬論」。他之所以能夠將當時教會的弊病提出,且向當時的教會權威當局-羅馬教廷-提出質疑,乃是因為他對聖經的研究、看法很深得人心。他把當時教會看成最為重要,且不可存有懷疑的「教皇權威」,帶回到「聖經乃是教會最高的權威」。而咱長老教會的創始者約翰‧加爾文在投入宗教改革運動的時候,就是以「教會就是建立在聖經上帝的話語基礎上」作為他推動改革的指標。在他的看法裡:一間教會存在的最大使命,就是要傳揚聖經上帝的話語。否則,它存在的意義就失去了。


圖:All Saints' Church or Castle Church in Wittenberg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298年10月30日,羅馬百夫長瑪塞洛殉道

⭕298年10月30日,羅馬百夫長瑪塞洛殉道

第三世紀,羅馬百夫長瑪塞洛(St. Marcellus the Centurion),駐紮在廷吉斯(今日丹吉爾,Tangier),他拒絕參加馬克西米安皇帝(Maximian)的誕辰慶祝活動,拒絕崇拜羅馬皇帝及眾神。因而被逮捕並被帶到一位名叫Fortunatus的法官面前審判,298年10月30日他被帶到副禁衛軍長官Aurelius Agricolanus面前審判,他告白說:「我是基督徒,我不願朝拜你們泥塑木雕的皇帝及偶像。」當場被判死刑,立即被斬首殉道。當場,法庭公證人卡西安(Cassian)拒絕寫下判決,甚至宣佈判決不正義。 因此,卡西安也被判處死刑。 瑪塞洛於10月30日被斬首,卡西安於次年12月3日被處以死刑。他們的故事流傳在西班牙、葡萄牙一帶。

※百夫長(Centurion):古羅馬帝國軍團,由100人組成的戰鬥單位首長。


圖:殉道者瑪塞洛、卡西安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1958年10月28日,龍嘉利樞機主教當選教宗

⭕1958年10月28日,龍嘉利樞機主教當選教宗,開啟天主教會內部重要的宗教改革運動

1958年10月28日,義大利威尼斯樞機主教安傑洛·若瑟·龍嘉利(Angelo Giuseppe Roncalli) 出人意料地當選教宗,取名為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時年77歲,以此高齡當選,人們普遍認為他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教宗,沒想到他卻帶領天主教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他於1958年10月28日至1963年6月3日出任教宗,在短短4年半的時間,成功打開改革的窗,讓現代、自由的風,吹進保守積重的教廷。

若望二十三世第一項改革,即是廢除一條15世紀教宗思道四世(Sixtus IV)對於樞機主教名額的限制。若望二十三世任內一口氣拔擢了87位樞機主教,其中不乏黑人、開發中國家等非義大利籍主教。若望二十三世接任教宗後不到3個月,便大膽提出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改革教廷守舊、僵化的形象。

他過世前,1963年4月發布著名教宗通諭《和平於世》,世人因其清明而寬容的作風,敬稱他為「善良的教宗」(iI Papa buono),是歷代教宗中頗受敬重的一位。

雖然若望二十三世於1963年6月逝世,但這場會議依舊持續進行,直到繼任教宗保祿六世(Paul VI)任內才結束,從梵蒂岡官僚現象的檢討、認同教會儀式使用在地語言、刪除猶太人殺害主耶穌的罪名等成就。這場影響擴及全球1/6人口的改革,將自由、尊重、寬容的價值廣施在全球天主教信徒心中。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1746年10月27日,新澤西學院(今日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設立特許狀

 1746年10月27日,新澤西學院(今日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設立特許狀

1746年10月27日,蘇格蘭長老會牧師、神學家威廉·坦南特(Rev. William Tennent, Jr.)獲得新澤西學院(今日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設立特許狀,並擔任第一任校長。他於 1726年創辦了這所學校作為神學院,培訓他的兒子和其他人從事事工,也是北美第一所長老教會神學院。

這所學校奠基的校長包括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暨副總統阿倫·伯爾(Aaron Burr)、美國大覺醒運動領導者喬納森·愛德華茲牧師(Rev. Jonathan Edwards) 和美國開國元勳《獨立宣言》起草者約翰·威瑟斯龐牧師(Rev. Ph D. John Witherspoon)。

截至2021年底,普林斯頓大學有7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6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和16名圖靈獎獲得者作為校友、教師和研究人員。此外,普林斯頓大學還擁有21位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5位阿貝爾獎獲得者、11 位國家藝術獎章獲得者、217位羅德學者和 137位馬歇爾學者。普林斯頓大學校友包括2位美國總統、12 位美國最高法院法官、眾多現任行業和媒體巨頭以及外國國家元首。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了許多美國國會和美國內閣成員,其中包括八位國務卿、三位國防部長和兩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圖:威廉·坦南特(Rev. Dr. William Tennant)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臺灣現代化的擘畫者~明石元二郎總督過世

臺灣現代化的擘畫者~明石元二郎總督過世 

⭕1919年(大正8年)10月26日,明石元二郎總督過世

日本時代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 (1864-1919),1918年7月就任,滿一年後因公務返回日本,遺言「余は死して台民の鎮護足らざるべからず。」(如果吾身有任何萬一之事定要葬於臺灣)1919年10月26日病逝於故鄉福岡,靈柩返臺後,繞行臺北市街道,沿途軍民伴隨哀悼,繞行市區後最終在新公園內舉辦追悼式,11月3日下葬於臺北市三板橋公墓內(今台北林森公園)。他是唯一埋骨於臺灣的總督,1999年遷葬三芝福音山基督教墓園。



明石元二郎來到臺灣,積極地建設臺灣成為一個現代化基地。我們可以由當時參與興建日月潭發電廠、嘉南大圳及海岸線鐵路的相關人員回憶中獲得印證。當時擔任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首任社長的高木友枝也曾回憶道,明石在上任後不久便曾明白表示,至少在十年之內他不願意主動離開臺灣;當時雖然屢屢謠傳明石將被派任陸軍大臣等職,他本人卻未曾絲毫動心。甚至後來還有一位文官總督露骨地說,回顧過去所有的臺灣總督來看,真正認真地幹過事的只有明石一人。因此,明石總督的棺木從九州福岡運回臺灣,臺灣各地主動發起追悼會,包括長老教會。

⭕明石總督/台語漢字譯文

(林茂生記)

大正8年11月3日是前的臺灣總督男爵明石大將埋葬的日。頂埔(上午)十點半對臺北府衙到三板橋的墓地埋葬。全島逐所在攏佇為著伊開哀悼式來表明悲傷的意思。咱台南長老教會男女各間的學校以及市內的信徒也聚集在太平境禮拜堂開哀悼式。頂埔九點起,宋牧師(Rev. Duncan Ferguson)主理。吟詩,讀聖經,祈禱了就請神學校河野先生(Rev. Kono Masaki)演說。所講大略佇下底:

「明石總督佇10月26日過身(過世)佇伊的本鄉里福岡。今運棺過來臺灣埋葬佇伊的任地。咱大家袂禁得悲傷。因為總督就任才有成年(滿週年)若定,拄拄(剛剛)快要用伊平生的抱負來利益本島,沒打算半路息去(死去);真正是國家的損害。況兼(何況)伊對本島人有真大的同情,對教會也有大體貼。咱更加未禁得受可惜。今總督雖然死,伊的墳墓久長留佇臺灣,實在有深深的意思。願上帝安慰伊一家。也盼望後任的總督會續接伊的腳步是心所願。」


※《台灣教會報》417號。1919年12月p.9 。林茂生記 「明石總督」 白話字。

⭕林茂生,1919年擔任長老教中學校(今長榮中學)教務主任並教授英文,同時在臺南師範學校兼職。192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1945年擔任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1947年3月11日,於二二八事件中,被武裝人員帶走並殺害。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英國文學之父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1400年10月25日安息

 ⭕英國文學之父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1400年10月25日安息主懷。

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生於14世紀倫敦附近。如果英國在中世紀(通常指5~15世紀)的1,000年中,只能選出一位文壇泰斗的話,非喬叟莫屬。喬叟通曉拉丁語、法語和義大利語,但他不像同時代的作家用拉丁語或法語寫作,而是堅持用英語寫作,這就使他無可置疑地成為中古英語文學最偉大的代表,被譽為英國文藝復興的奠基人與「英語詩歌之父」、「英國文學之父」。

喬叟以詩歌與小說寫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讓他名揚四方。《坎特伯雷故事集》開篇便說,有30名朝聖者聚在倫敦一家客店,準備去坎特伯雷大教堂。店主自願當嚮導,並提議在途中每人講兩個故事,打發時間。這30人中有騎士、僧侶、侍從、商人、匠人、醫生、地主、農夫、海員、家庭主婦等,各式各樣。他們講的故事,包括騎士探險、愛情、宗教、道德、滑稽故事、動物寓言等。本書也成為後人瞭解中世紀英國社會的唯一便文獻。

喬叟1400年10月25日安息,被埋葬在韋斯敏斯德教堂,這是平民的崇高榮譽,並成為第一個被埋葬在現在稱為詩人角的人。這裡後來也是莎士比亞、彌爾頓、狄更斯等文豪安葬的處所。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1260年10月24日,法國夏特聖母主教座堂落成

⭕1260年10月24日,哥德式建築最純粹的典範—法國夏特聖母主教座堂落成。

夏特聖母主教座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又譯夏特主教座堂)位於法國巴黎西南約70公里處的夏特市。主體建築於公元1194年興建,1260年10月24日落成,其建築風格被視為哥德式建築最純粹的典範。

自12世紀以來,夏特也成為歐洲重要的天主教聖母朝聖地,主教座堂是夏特的地標中心。1979年10月26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法國哥德式藝術的典範」和「傑作」。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懷伊河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

⭕以巴1998年10月23日簽署《懷伊河備忘錄》

《懷伊河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dum)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於1998年10月15日至23日在美國馬里蘭州懷伊河舉行的高峰會上談判達成的協議。該備忘錄旨在恢復1995年《西岸和加薩地帶臨時協定》(奧斯陸協定, Oslo Accords)的執行。

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首次出任以色列總理,與巴勒斯坦治理當局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見證下,1998年10月23日在白宮簽署懷伊河備忘錄。同一天,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第5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奧佩蒂分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剛剛達成的「以土地換和平」的臨時協議表示祝賀。該備忘錄確定將於1998年11月2日自簽署之日起十天生效。

1998年11月17日,以色列120名成員的議會以75票對19票批准了該備忘錄。1998年12月18日,克林頓政府和歐盟宣佈對雙方執行備忘錄第一階段感到滿意。雙方將立即加速恢復永久地位談判,並將堅定地努力實現在1999年5月4日之前達成協議的共同目標。

然而,以色列只實施第一階段的重新部署(F.R.D.)從C區撤出2%,而不是承諾歸還13%的西岸土地。雙方指責對方沒有履行《懷伊河備忘錄》規定的責任,協議的進一步執行迄今仍未完成。

2000年西岸激進阿拉伯人發動第二次起義(The Second Intifada),對猶太人進行街頭炸彈攻擊,2001年以色列政府開始築起隔離牆,2007年完成長達681公里的隔離牆,限制並剝奪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行動自由,圍牆與各進出路口配置檢查哨、拒馬、監視器與武裝士兵。

隔離牆越長,巴勒斯坦人抗爭就越升高,甚至在2006年1月的巴勒斯坦議會選舉,激進的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擊敗執政的法塔赫黨。選舉後,哈馬斯黨掌控加薩,並學習伊朗加緊加薩的「伊斯蘭化」。數年間哈馬斯發動幾波火箭彈攻擊以色列,以色列也強烈回擊,雙方皆造成諸多平民傷亡。2014年8月27日,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以巴衝突暫時結束。之後,雙方仍有邊境衝突迄今,彼此仇恨造成無辜人民死傷,更是人類的大悲劇與邪惡。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1811年10月22日,鋼琴家李斯特出生

⭕1811年10月22日,鋼琴家李斯特出生

1811年10月22日,鋼琴家李斯特·費倫茨(Liszt Ferenc)出生於匈牙利雷丁(今日奧地利的雷丁),他以浪漫主義管弦樂和歌曲而聞名,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具有超群的即興演奏才能,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在1841年掀起了李斯特狂熱席捲整個歐洲,其所創作的鋼琴曲難度極高。從李斯特開始,歐洲音樂家的地位開始迅速提升,國王王公們都會對他脫帽致敬。

1835年李斯特和達古爾特伯爵夫人到日內瓦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為他生了三個孩子。1861年赴羅馬,為了不和王妃結婚,1865年李斯特自霍恩洛厄樞機手下接受了剪髮禮加入修道院成為天主教神職人員,之後逐漸升等到了法政。他身著神父的黑袍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義大利各處奔走授課,並分文不取,扶助了許多年輕音樂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鮑羅定等,為普及音樂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李斯特也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有60多部宗教作品,包括今天被稱為《美妙主耶穌》(Fairest Lord Jesus, 聖詩#125)的歌曲。1862年李斯特在他的鋼琴名曲:《聖伊利沙白的傳說》(The Ledend of St.Elizabeth)也選用此曲調作為「朝聖者之歌」的主題旋律。

Fairest Lord Jesus — trombone, organ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民主權利,不會憑空出現

民主權利,不會憑空出現

1945年10月21日,法國女性獲得投票權。

法國婦女的政治權利在1848年男性獲得普選權之後開始引起社會的討論。一戰後法國政府強調生育主義與婦女的傳統角色,不願提升其政治與社會地位,法國女性爭取選舉權的行動因而受到挫責。但女性選舉權主義者在兩次大戰期間仍不斷宣揚女性選舉權之重要性,並向國會與行政部門抗爭,社會輿論因此逐漸轉向支持此項權利。

二戰末期,法國政府再造,為了與第三共和切割以開創政治新局面並順應輿情,政府遂於1944 年通過並公布賦予女性選舉權之法令。直到1945年10月21日,法國女性行使第一次投票權,但前提是30歲以上且要有識字能力。1965年取消了對女性參政的限制。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751年10月20日,卡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丕平登基

 751年10月20日,卡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丕平登基

丕平(Pepin the Short, Pépin III)是加洛林王朝的創建者,751年,在教宗和法蘭克貴族的支持下,推翻墨洛溫王朝,10月20日教宗斯德望二世(Pope Stephen II)為丕平加冕成為法蘭克國王,即卡洛林王朝第一位國王,在位時間為751至768年。這意味著俗世政權需要來自教權的批准。這一事件為後來神權與君權的鬥爭留下了爭執的根源。

教宗斯德望二世為丕平加冕,後來教廷受到義大利北部倫巴第人威脅時,教宗請求丕平幫助。 丕平擊敗了倫巴底人,然後將其佔領的羅馬領土劃為教宗轄區,形成了一個「教宗國」,史稱「丕平獻土」。

圖: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的丕平三世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脫北者的援救者金承恩牧師來訪

脫北者的援救者金承恩牧師來訪

韓國人權牧師金承恩前來臺灣參加第15屆奧斯陸自由論壇(Oslo Freedom Forum)。

金承恩牧師Pastor Kim (Seongmin)是著名脫北者的援救者及人權倡議者,他原本是位商人,2000年到訪北韓和中國邊境,在那目睹了讓他永生難忘的一幕,「我看到數十具瘦弱的北韓人屍體,順著圖們江流下。」那一刻他決定將一生奉獻給脫北者。

他開始省吃儉用,利用假期前往中韓邊境。2000年與中國脫北者工作時,遇見了妻子朴槿惠(Park Esther)。朴槿惠也是脫北者,她原是一名北韓是士兵,也是科學家的女兒。婚後,兩人共同協助脫北者,24年來營救上千位脫北者。

美國人權導演Madeleine Gavin拍攝紀錄片《超越烏托邦》(Beyond Utopia),使得脫北者的援救和處境受到韓國及國際關注。

根據朝鮮日報(Chosun Ilbo)報導,今年(2023)10月9日,中國從東北三省遣返六百位脫北者回到北韓。根據金牧師的說明,絕大多數的脫北者都是基督徒,他們回到北韓將面臨槍決或勞改。

韓國媒體的報導


艾琳達陪同、趙河英牧師師翻譯
還有不便露臉的脫北者

Yarabba Ssalami - God Of Peace

Yarabba Ssalami - God Of Peace
巴勒斯坦基督徒詩歌
收錄在PCT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聖詩#472 和平的主上帝

2024世界公禱日(WDPIC)
主題國家:巴勒斯坦

Yarabba Ssalami - God Of Peace

Yarabba ssalami amter alayna ssalam,
Yarabba ssalami im la’ qulubana ssalam.

Poetic translation:
God of Peace, rain peace upon us, 
fill our hearts with peace.

Singing translation:
God of peace and of justice, rain down upon us your peace.
God of peace and of justice, fill every heart with your peace.









1720年10月19日,約翰‧伍爾曼(John Woolman)出生

 ⭕1720年10月19日,約翰‧伍爾曼(John Woolman)出生

1720年10月19日,貴格會牧師約翰‧伍爾曼(John Woolman)出生於新澤西州龍科卡斯。他致力過簡單生活,倡導反對奴隸制和奴隸貿易、虐待動物、經濟不公正和壓迫以及徵兵,為窮人和美洲原住民發聲。從1755年法國和印第安戰爭爆發開始,他敦促抵制稅收,拒絕支援殖民地軍隊。 1772年,伍爾曼前往英國,在那裡他敦促貴格會支援廢除奴隸制。

伍爾曼發表了許多文章,特別是反對奴隸制的文章。 他一生都記著一本日記;這本日記在死後出版,題為《約翰·伍爾曼的日記》(1774年),影響了19 世紀的廢奴主義者,並表現出他對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關心。 

自1909年以來這本日記,它被列入《哈佛經典》第一卷,被認為是美國著名的精神作品。 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米爾、詩人威廉·埃勒裡·錢寧和散文家查爾斯·蘭姆等非貴格會教徒也因其散文的力量和清晰度而受到欽佩。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感謝夥伴的推薦

感謝夥伴的推薦
Hong Kong Watch 香港監察
執行長 Benedict Rogers 羅傑斯

香港監察是一個英國非政府組織,總部位於倫敦,宗旨為監察香港人權、自由和法治狀態、促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遵守《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推動英國政府履行監察香港的義務責任以及協助推動英國國民取得平權。

愛是永不止息!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拜會國家人權委員會 交流臺港人權議題

摘自監察院




阿拉斯加首位牧師謝爾登·傑克遜(Rev. Sheldon Jackson)

阿拉斯加首位牧師謝爾登·傑克遜(Rev. Sheldon Jackson)

1867年10月18日,美國以720萬美元(約每英畝2美分)的價格收購了阿拉斯加,成為美國第48州。十年後,當地因為軍政無綱、道德敗壞,一位駐阿拉斯加的軍官懇求說:「派一個牧羊人,可以把大群的羊群從錯誤的道路中恢復過來,把他們聚集到真正的羊群中。」長老會傳教師謝爾登·傑克遜(Rev. Sheldon Jackson)響應這呼召,成為阿拉斯加第一位牧師,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籌集資金、建立學校和教堂,並為立下更好的法律而奮鬥。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1921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

林獻堂籌組臺灣文化協會,在1921年10月17日於臺北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舉行成立大會

蔡培火與上與二郎

蔡培火1906年至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後來在阿公店公學校、臺南市第二公學校任教。明治維新功臣,也是日本自由民權運動家的板垣退助來台推動同化會主張人人同等,1914年(大正三年)蔡培火加入同化會;1915年,同化會遭解散,蔡培火也被迫離開教職。這段時間,他了解到台灣被日本統治後,因語言的障礙與政令的不平等,文化知識越來越落後,所以極力推展長老教會的白話字(羅馬拼音),閱讀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得知普世消息與新知。1916年4月,在林獻堂的資助下前往日本留學,並考上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二部(物理化學科)。

1917年結識植村正久牧師接觸到日本無教會主義加入查經班,並於1920年4月25日於日本東京富士見町教會受洗。富士見町教會極為開放,接納臺人在此集會與活動,植村牧師亦為臺人介紹日本重要官員、議員,更安排林獻堂、蔡培火晉見原敬總理大臣。植村正久牧師也是上與二郎牧師的恩師,因此上牧師與蔡培火也成為莫逆之交,上牧師對蔡培火的臺灣民族運動更是不惜大力的支持。

林獻堂籌組臺灣文化協會,在1921年10月17日於臺北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舉行成立大會,蔡培火加入臺灣文化協會,1923年協助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後曾因違反《治安警察法》遭逮捕,與蔣渭水一同被判刑四個月,此事是便是「治警事件」。1924年(大正13年)連續三年,臺灣文化協會在林獻堂的霧峰萊園舉辦「夏季學校」,講師以基督徒知識份子為主。上與二郎牧師講「宗教」,蔡培火講「科學概論」、「人生我觀」,林茂生講「哲學」、「西洋文明史」,渡部彌億律師講「憲法」,從事靈性與民族自決的啟蒙運動。

在植村正久牧師的推薦下,上與二郎牧師前來臺灣擔任今日濟南教會第四任牧師(1918年5月~1947年5月),是任期最長的牧師。當時,臺灣總督府許多的官員、技術者、教育家等信徒皆在此參加禮拜。如土木部次長長尾半平及府立醫專(今台大醫學院)第二任校長、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首位社長高木有枝。


圖:文化協會第一回夏季學校1924年8月10日,在霧峰萊園開學,為期一週,共有55名學員,由林獻堂(右前4)主持,講師有連橫(臺灣史,右前5)、林茂生(倫理哲學,右前6)、黃朝清(精神療法)、上與二郎、松本安藏、渡部彌億等六人。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若望保祿二世

 ⭕1978年10月16日,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若望保祿二世獲選為教宗


1978年10月16日,羅馬天主教樞機主教團選出時年58歲波蘭樞機主教卡羅爾·沃依提拉 (Karol Wojtyla) 為第264任教宗。他以若望保祿二世的名字成為 456年來第一位非義大利教宗。他是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離世後456年來第一位非義大利人出身的教宗,在位時間則是史上第三長,僅次於聖伯多祿(使徒彼得)和庇護九世(Beatus Pius PP. IX)。

若望保祿二世強烈反共。教宗登位時,波蘭像其他東歐國家一樣,是受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國家。教宗大力支持與共產黨政權抗爭的人們,如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說過,沒有教宗,鐵幕就不會倒下。很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持有這種觀點。美國前總統雷根則稱讚若望保祿二世是「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由神學及歷史學教授米克魯特(Jan Mikrut)博士負責編輯的書《若望保祿二世與蘇聯和其解體後所成立國家中的天主教會》講述了那些年的歷史。

若望保祿二世逝世被尊稱為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是史上第四位及1138年來首位被冠上「大教宗」(The Great Pope)頭銜的教宗。


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與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1582年10月15日,格里曆啟用

1582年10月15日,格里曆啟用

#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rius PP. XIII)
1582年10月15日: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rius PP. XIII)頒基督新曆(格里曆)既沿用迄今的公元,以取代羅馬帝國的儒略曆,並將儒略曆10月5日改為主後10月15日。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瑞士宗教改革家伯撒(Theodore Beza)

瑞士宗教改革家伯撒(Theodore Beza)

1605年10月13日,提奧德・伯撒(Theodore Beza),加爾文的繼任者,瑞士宗教改革的領袖,去世。
伯撒指出當教會在面對不公義的政權時,可以起來抵抗的神學觀;創辦蘇格蘭長老會的約翰・諾克斯(John Knox)也曾公然挑戰當時的蘇格蘭女王,主張上帝的王權不低於世上任何的君權。

美國著名社會神學家理查・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的《基督與文化》(Christ and Culture)一書中,就很清楚指出長老會或改革宗就是這種「基督改造文化」的傳統,會不斷去抗衡或挑戰,這是16世紀迄今存在的宗教文化傳統。

美國的政治學家邁克爾・瓦爾澤(Michael Walzer)就把加爾文、伯撒等改革者稱為「革命的聖徒」,無論是早期的加爾文派、後期的清教徒到近代的改革宗,對不合於上帝心意的,只要不滿就想要挑戰、改變,轉化,帶來全面變革,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期使上帝國價值彰顯於全地。



好療癒!

10月13日,國際失敗日 (好療癒)

國際失敗日,起源於2010年,芬蘭大學生發現,雖然市場上有很多充滿挑戰的新企業和新工作,但自認「不夠好」的恐懼,阻礙了許多芬蘭年輕人去追求這些工作。在台灣許多家長的想法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一昧地追逐讓孩子學業成功,事業成功、婚姻成功,大家奮力去追求,結果整個社會都很疲憊。

在信仰上更是熱衷追逐成功,認為能夠帶來成功(福祿壽),地位崇高、經濟富裕和身體健康,是神應許給每一個信徒的祝福。甚至,信徒信將此視為其特權,是他們與神立約所得的應許。擁有名利的「成功」慾望,成為宰制人的神明。

基督宗教也不乏「成功神學」混淆基督在苦難中與人同行的救贖。能夠將基督信仰展現出來的是「十架神學」,耶穌被釘十字架看似失敗,卻在耶穌基督的復活中彰顯上帝的榮耀,在看似失敗、苦難中,讓我們以信心倚靠耶穌,並經歷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一是美國的「哥倫布紀念日」(Columbus Day),在美國、部分拉美國家、西班牙和義大利,都會慶祝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然而隨著「歷史解密」之後,打破哥倫布英雄的迷思,揭露美洲原住民族的受迫害歷史,而不斷受到原住民族平權運動的質疑與挑戰。

美國知名人類學家威瑟佛(Jack Weatherford)考據指出:「在哥倫布紀念日,美國人慶祝對印第安人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

因此,二十世紀後半葉起,美國部分州與城市,不再紀念所謂的哥倫布紀念日。甚至,美國最大的基督教組織「全國基督教會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更號召全美基督徒不要參加哥倫布紀念日的慶祝,因為這節日「對許多人而言是壓迫、毀壞與種族屠殺之始」。拉美國家則多稱這個節日為「種族紀念日」,而委內瑞拉在2002年更將這一日更名為「原住民族抵抗紀念日」(Día de la Resistencia Indígena)。

10月25日即將到來的所謂「臺灣光復節」,對許多台灣人來說也是屠殺、苦難的開始。臺灣教會是否能夠學習美國「全國基督教會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發起不參加、不紀念這個節日呢?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臺灣女孩日

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

10月11日,國際女孩日、臺灣女孩日

2011年12月1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66/170號決議,宣布每年的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國際女童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

2014年時全世界仍有超過6200萬名女孩沒有接受教育。若考慮全世界5到14歲的女孩和男孩,女孩花在的家務上的時間比同年齡的男孩多,所有女孩花在家務上的總時間比男孩多了1.6億個小時。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是在18歲之前結婚。2016年10月11日,身為聯合國女性親善大使的艾瑪·沃森(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呼籲世界各國、各個家庭終止童婚,因為全世界有許多女孩因此受到侵害,而犯罪嫌疑人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國際女孩日不止關注女孩面臨的議題,也關注這些議題解決後可能帶來的影響。例如,女孩的教育可以減少女童童婚及疾病的比例,也讓女性未來可以擁有收入較高的工作,強化其謀生能力。

台灣2013年起也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臺灣女孩日」,並積極推動「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有「印第安使徒」之稱的大衛.布萊納德,1747年10月9日過世

有「印第安使徒」之稱的大衛.布萊納德,1747年10月9日過世

大衛.布萊納德(David Brainerd,1718~1747年10月9日)是美國初期對印第安人宣教的傳道人,曾帶起復興的工作,有「印第安使徒」之稱。他生於1718年,後來就讀於耶魯大學,1742年當他24歲時,接受牧師考試,獲得講道證。他說:「考試以後,我覺得更加熱愛上帝;與其中一位牧師一同祈禱,然後就寢,決意畢生忠誠為上帝而活。」

後來長老教會聘請他作宣教士,派遣他到住在紐約、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各州邊界的印第安人地區做傳福音的工作。於是長老教會1744年6月12日封立大衛為牧師。這是大衛生命的轉捩點,他相信這是上帝對他的呼召,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存著快樂和感激的心情接受宣教的託付,看這個使命是從上帝的手中領受的一樣。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他在印第安地區宣教、晝夜祈禱;在講道以前以後祈禱;在騎馬穿過荒僻的、漫漫無際的樹林的時候祈禱;臥在稻草所製的床上的時候祈禱;退入隱密而僻靜的樹林中祈禱。日以繼日,黎明深夜,他都在祈禱禁食,在靈裡向上帝傾吐,為人懇求。

1745年六月他向三、四千人講道,許多印地安部落聚集聽講道,被稱為為「印第安人的大醒覺」。令人惋惜的是,大衛1747年10月9日死於肺結核,得年29歲。他的日記由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 出版,激勵數百人成為傳教士,其中包括「現代新教宣教之父」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使他產生去往印度宣教的使命,也激勵了約翰衛斯理和南非著名的傳道人慕安得烈。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祈求和平!

祈求和平!

真人真事電影《交響狂人》
令人熱淚盈眶的電影

猶太裔非常有名的指揮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帶領以色列、巴勒斯坦青年音樂家所組成的交響樂團的故事。

1999年,巴倫波因成立「西東合集管弦樂團」,意圖致力以、阿和平。但世代傳承的家國仇恨,卻使樂團自成立即備受挑戰,經過多年努力才為世人稱頌,不僅曾獲邀在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御前演奏,2012年於倫敦音樂節詮釋貝多芬全套交響曲,更是萬人空巷。

「天下無不能化解的仇恨」、「和平是你們責無旁貸的任務」,更道出今日世人對於新世代的深切寄望,《交響狂人》獲獎無數,在世界各地影展迴響熱烈,觀眾甚至含淚起立鼓掌,場面令人動容。


Pray for shalom 
為巴勒斯坦以色列
這幾日巴以衝突,導因於猶太極端分子進行'Returning to the Mount‘ 計劃在聖殿山舉行獻祭。去年以色列警察就衝入聖殿山阿克薩清真寺造成2200多名巴勒斯坦平民受傷,400被俘。當時阿拉伯裔的議員及基督徒議員都退出第36屆以色列國會。

去年事件延續到今年四月爆發一次,這幾天(十月)再爆發更激烈的武裝衝突。猶太極端主義者「返回山上」若持續,以後會更嚴重。但以色列超過一半人民是所謂世俗猶太人,他們對極端主義是反感的。

納坦雅胡政府面對貪腐問題,結合極端主義鞏固自身權位。大概也會造成以色列內部的兩極化。這次哈瑪斯的攻擊是報復前幾次的仇,而以色列立即轟炸加薩造成近二百平民死亡,1600人受傷。剛好給了納坦雅胡轉移貪腐焦點。

任何殺害平民的軍事攻擊(反人類罪)都令人憤慨與唾棄,兩國的武裝衝突,無法帶來和平,更無法促進上帝國的美善。祈禱和平促進友誼關係。

喬治穆勒(GeorgeMuller)

喬治穆勒(GeorgeMuller)

1830年10月7日,普利茅斯弟兄運動(the Plymouth Brethren movement)的領袖和基督教孤兒院的創始人喬治穆勒(George Muller)與另一位弟兄領袖的妹妹瑪麗格羅夫斯(Mary Groves)結婚。 用喬治自己的話來說,夫婦沒有度蜜月,而是去「為主工作」(work for the Lord.)。

到1870年,喬治穆勒總共已建立了5所孤兒院,收容超過2,000名孤兒。最後全部孤兒人數達到10,024名。維持孤兒院開支的捐款總數,超過了150萬英鎊。喬治慕勒的原則是,從不向人要求捐款,從不把任何孤兒院的需要告訴外人,更從不借債,他只做一件事:向上帝禱告,但每次的幫助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刻由各方自動送來,沒有一次叫孤兒們挨餓。許多次,他在離給孩子開飯的時間已經只有一個小時的時候收到主動送來的食物,進一步加強了他對上帝的信心。每天早晨進早餐後是讀聖經和禱告的時間,每個孩子在離開孤兒院時會得到一本聖經。孩子們的穿著和教育都很好,慕勒甚至僱傭了一名學校督學以保持高的水準。事實上,許多人聲稱附近工廠和礦山無法獲得足夠的工人,因為他為孩子們長大後離開孤兒院提供的職位是保安學徒、職業訓練和家庭服務。

這所孤兒院現在還是英國布里斯托城最大的孤兒院。不過在1958年,孤兒院的總部遷離Ashley Down,原址改為一所大學。孤兒院原址旁的馬路,仍稱作慕勒路(Muller Road),是布里斯托城最長的一條沒有酒吧的街道。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大員小會1643年10月6日第一次小會議事錄

大員小會1643年10月6日第一次小會議事錄

荷蘭的國立檔案館(Nationaal Archief, Den Haag)與印尼的國家檔案館(Arsip National)在公元2000年敲定一項合作計畫,那就是由荷蘭的檔案館支援檔案員前往印尼協助整理收藏在印尼的荷蘭檔案,而整理計畫在2002年發現荷蘭時期的台灣教會檔案。
這些檔案資料在1662年荷蘭人被迫離開台灣之後就靜靜的躺在當時荷蘭殖民當局的檔案中,甚至連十九世紀末以及二十世紀初那些荷蘭教會歷史的研究者都沒有發現這批資料。2002年發現這批教會史料可以算是台灣歷史學界的一件大事。

檔案的內容有三個類別:
第一類,往來書信(Briefwisseling van de Kerkenraed van Tayouan):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在1642年3月23日至1660年3月4日間,與巴達維亞小會、阿姆斯特丹中會( Classis van Amsterdam)、威爾希蘭中會(Classis van Walheren)以及台灣長官(gouverneur van Taiwan)的往來書信。
第二類,議事錄:收錄有1643年10月5日至1649年6月的大員小會議事錄(Resolutie van de Kerkenraed van Tayouan)。可惜的是,僅存的小會議事錄不完整,只有1643至1649年,之後的議事錄去向不明。
第三類,商業文書:1662和1663年年的商業簿記(het Negotieboek)的摘錄。

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議事錄,記載首任小會議長西門‧范‧布練牧師(Do. Simon van Breen),於1643年10月6日召開第一次小會。根據那次會議的議事錄,也有蕭壠社長老參加小會聽讀報告,只是沒有在議事錄簽名。當時,在台灣發出的信函以「大員小會」(Tayouan Kerkenraed)或「福爾摩沙小會」(Formosan Kerkenraed)為名銜發信。

參閱台灣教會公報:https://tcnn.org.tw/archives/45882

小會:在長老教會組織裡,小會是由地方教會的牧師、長老所組成的議會,是教會治理的最基本組織。數個地方教會組成的教區議會則稱為「中會」。再由中會的代議士組成全國性的「總會」議會。


圖:台灣最早的教會議事錄

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1935年10月5日,巴克禮牧師紀念日

1935年10月5日,巴克禮牧師紀念日

1935年10月5日,在台灣傳教近60年的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去世。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了一份獻身書。是他16歲生日所書,此後每年生日一定簽名,以示遵行不輟,婚後巴夫人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亦年年簽名,一直到死後才被發現此「獻身書」。他在獻身文上足足留下69個簽名。但此「獻身書」下落在哪裡呢?

1952年訪英中之黃武東牧師,抽空前往曼徹斯特(Manchester)拜訪萬榮華牧師(Rev. Edward Band)。萬牧師曾任台南長老教會中學校長多年(1914年9月-1935年7月),是「台灣的巴克禮」之著者,在書(p.12-15)登載獻身書全文,並附真跡相片一幀。

萬牧師說,巴夫人早去世,而巴夫婦並無子女,當巴牧師去世時,他的遺物就由英國領事館來接管。為了要寫巴牧師傳記的需要,他向領事要求給他,那份獻身書後來就由巴牧師姪兒巴喬治牧師(Rev .George Barclay)保管了。他並說:「巴喬治不是非易與之輩,你千萬不要冒然提出向他要獻身書的請求。」

當時巴喬治牧師已退休,住在劍橋(Cambridge)旁。巴喬治非常歡迎黃牧師的訪問。當黃牧師要求看一看獻身書時,他也爽快地答應。他入內取出一大開本的傳家聖經。打開聖經封面,赫然獻身書貼在首頁。黃牧師從第一字看到最後一字,向主人道謝,至告別為止,連半句索取的話語竟不敢說出。

其間歷經輾轉,最後透過英國聯合歸正教會協助,得到巴克禮家屬侄曾孫威廉(William Barclay Martin)同意,允諾將獻身文手稿送給台南神學院保存。2013年9月,由時任台南神學院的張瑞雄牧師代表前往英格蘭,帶回〈巴克禮牧師獻身文〉的手稿,呈獻給台南神學院。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世界動物日」是一群生態學家於1931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會議時所倡議的,訂每年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為了紀念義大利傳教士聖方濟各,以及他所倡導的「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的理念。最初目的是希望藉此喚起世人關注瀕危生物,慢慢才發展為關懷所有動物。



 聖法蘭西斯 禱文(Prayer of Saint Francis)
主啊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
在憎恨之處 播下祢的愛
在傷痕之處 播下祢寬恕
在懷疑之處 播下信心
在絕望之處 播下祢的盼望
在幽暗之處 播下祢的光明
在憂愁之處 播下祢的歡愉
在赦免時 我們便蒙赦免
在捨去時 我們便有所得
迎接死亡時 我們便進入永生
主啊 使我少為自己求
少求受安慰 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瞭解 但求瞭解人
少求愛 但求全心付出愛  
Lord, make me an instrument of your peace.
Where there is hatred, let me sow love.
Where there is injury, pardon.
Where there is doubt, faith.
Where there is despair, hope.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light.
Where there is sadness, joy.
O Divine Master,
grant that I may not so much seek to be consoled, as to console;
to be understood, as to understand;
to be loved, as to love.
For it is in giving that we receive.
It is in pardoning that we are pardoned,
and 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

註:聖方濟(或譯聖方濟各、聖法蘭西斯)


2023年10月3日 星期二

1692年10月3日,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終止

1692年10月3日,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終止

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是指在1692年2月至1693年5月期間,在北美殖民地麻薩諸塞灣省塞勒姆((Salem, Massachusetts, 今美國麻薩諸塞州)遭指控使用巫術者所參與的一系列聆訊及訴訟。

1692年2月,塞勒姆一位牧師塞繆爾·帕里斯(Samuel Parris)其9歲的女兒和11歲的外甥女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二人開始呈現昏睡狀態,有時發出尖叫聲,亂扔東西;有時身體抽筋並發出痛苦的呻吟聲。接著,其他女孩也出現同樣的症狀,恐慌籠罩了整個小鎮。

當時的醫生診斷後認為這些女孩受到巫術的蠱惑。幾位牧師來到小鎮為病人祈禱,沒有任何效果。於是牧師們要求女孩必須指出哪些是使用巫術的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惡魔是通過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在許多臆測、幽靈證據,超過 150 名女巫嫌疑犯受到審判,該審判導致19人遭處以死刑(其中14位是女性),1位被處以砸石之刑,其餘皆處以絞刑,另有5位死於獄中(其中2位是幼兒)。

1692年6月15日,哈佛神學院(Harvard College)院長因克瑞斯·馬瑟(Increase Mather,1681–1701擔任院長)等十二個地方牧師向在波士頓省長和議會提交了報告,提醒當局不要完全依賴幽靈證據,他們指出女巫罪名的假設應該更有說服力,而不是僅僅依靠一人片面的幽靈描述。

因克瑞斯·馬瑟牧師,在聽審裁判庭最終審判之後,於1692年10月3日發表了《關於惡靈的良心案》(Cases of Conscience Concerning Evil Spirits)。文中馬瑟牧師重複強調了他對於幽靈證據的擔心,他說「寧願10名女巫嫌疑人逃跑,也不希望一名無辜的人被判罪」。也因此書的出版,馬薩諸塞州塞勒姆(Salem, Massachusetts)的清教徒神職人員同意不再因女巫審判而處決。1693年1月,新的最高法庭在塞勒姆鎮開庭,所有被控訴者無罪釋放,審巫案就此終結。

《關於惡靈的良心案》第二版和第三版於1693年出版在波士頓和倫敦。第三版還包括了勞森的《記錄》和匿名的《對倫敦紳士的一封函件:對新英格蘭女巫案的進一步解釋》,盼望獵女巫就此終結。

圖:塞勒姆審巫案,這張1876年的畫中,法庭中間的人被認為是原告瑪麗·沃爾科特(Mary Walcott),當時年僅16-17歲,她出現奇怪病症,出庭作證。



圖:因克瑞斯·馬瑟牧師(Increase Mather)

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

⭕1692年10月3日,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終止

塞勒姆審巫案(Salem Witch Trials)是指在1692年2月至1693年5月期間,在北美殖民地麻薩諸塞灣省塞勒姆((Salem, Massachusetts, 今美國麻薩諸塞州)遭指控使用巫術者所參與的一系列聆訊及訴訟。

1692年2月,塞勒姆一位牧師塞繆爾·帕里斯(Samuel Parris)其9歲的女兒和11歲的外甥女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二人開始呈現昏睡狀態,有時發出尖叫聲,亂扔東西;有時身體抽筋並發出痛苦的呻吟聲。接著,其他女孩也出現同樣的症狀,恐慌籠罩了整個小鎮。

當時的醫生診斷後認為這些女孩受到巫術的蠱惑。幾位牧師來到小鎮為病人祈禱,沒有任何效果。於是牧師們要求女孩必須指出哪些是使用巫術的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惡魔是通過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在許多臆測、幽靈證據,超過 150 名女巫嫌疑犯受到審判,該審判導致19人遭處以死刑(其中14位是女性),1位被處以砸石之刑,其餘皆處以絞刑,另有5位死於獄中(其中2位是幼兒)。

1692年6月15日,哈佛神學院(Harvard College)院長因克瑞斯·馬瑟(Increase Mather,1681–1701擔任院長)等十二個地方牧師向在波士頓省長和議會提交了報告,提醒當局不要完全依賴幽靈證據,他們指出女巫罪名的假設應該更有說服力,而不是僅僅依靠一人片面的幽靈描述。

因克瑞斯·馬瑟牧師,在聽審裁判庭最終審判之後,於1692年10月3日發表了《關於惡靈的良心案》(Cases of Conscience Concerning Evil Spirits)。文中馬瑟牧師重複強調了他對於幽靈證據的擔心,他說「寧願10名女巫嫌疑人逃跑,也不希望一名無辜的人被判罪」。也因此書的出版,馬薩諸塞州塞勒姆(Salem, Massachusetts)的清教徒神職人員同意不再因女巫審判而處決。1693年1月,新的最高法庭在塞勒姆鎮開庭,所有被控訴者無罪釋放,審巫案就此終結。

《關於惡靈的良心案》第二版和第三版於1693年出版在波士頓和倫敦。第三版還包括了勞森的《記錄》和匿名的《對倫敦紳士的一封函件:對新英格蘭女巫案的進一步解釋》,盼望獵女巫就此終結。


圖:塞勒姆審巫案,這張1876年的畫中,法庭中間的人被認為是原告瑪麗·沃爾科特(Mary Walcott),當時年僅16-17歲,她出現奇怪病症,出庭作證。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發明電視

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發明電視

電視發明迄今不到一百年。1925年10月2日,英國發明家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1888年8月13日~1946年6月8日)發明電視的原型機,他也被稱為「電視機之父」。貝爾德是一位工程師及發明家,一直致力於發明和研究電動機械電視和彩色電視系統。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普世聖餐主日(World Communion Sunday)

 ⭕普世聖餐主日 (2023.10.1)

每年10月第一主日為「普世聖餐主日」,緣起1933年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為謀求世界和平,免於人類滅亡的危機,於是美國長老教會1940年發起呼籲邀請世上所有的基督教會,應不分彼此,團結一致,認罪悔改,為即將發生的殘酷戰爭,祈求上帝的憐憫。同時鼓勵普世的基督教會,能夠透過聖餐禮拜,展現出普世合一的信仰表現。

在普世聖餐主日,我們與普世教會合而為一,誠心誠意為世界和平祈禱,求主憐憫,使人心得以改變,停止暴力行為,促進主的愛心、憐憫與和平,更要學習耶穌犧牲捨己的精神。我們一同記念主基督為我們犧牲,拯救我們脫離罪惡,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禱求「救我們脫離凶惡」,不只是自己,更為他人、為在世上受苦的人祈禱,成為別人的安慰;不是仇敵,而是朋友;彰顯公義,使仇恨轉化成饒恕。

📖 Ki-tok chhiok-chìn lán ê hô-pêng; I ū hō͘ Iû-thài-lâng kap Gōa-pang-lâng chiâⁿ-chòe chi̍t ê. I ēng ka-kī ê seng-khu thiah-húi kā in keh-khui ê chhiûⁿ, siau-tû in tiong-kan ê te̍k-tùi. (Í-hut-só͘ su 2:14)

📖 基督促進咱的和平;伊有互猶太人及外邦人成做一個。伊用家己的身軀拆毀給𪜶隔開的牆,消除(亻因)中間的敵對。(以弗所書2:14)


圖:普世聖餐主日(World Communion Sunday), PC(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