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29日,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設立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為了有效管控教會組織,日本政府命令教會必須集中納管。1944年4月29日,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天主教會、聖公會等等均被併入在台北幸町教會新成立的「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於同月29日在幸町教會舉行「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開幕禮拜。
1944年4月29日,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設立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為了有效管控教會組織,日本政府命令教會必須集中納管。1944年4月29日,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天主教會、聖公會等等均被併入在台北幸町教會新成立的「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於同月29日在幸町教會舉行「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開幕禮拜。
⭕1667年4月27日(儒略曆3月27日),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出版了《失樂園》(Paradise Lost),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創造和墮落的史詩。
「心,決定了自己的所在。它可以把地獄變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地獄。」──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失樂園》(Paradise Lost)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歌詞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曲則是義大利作曲家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奧蒂(Giovanni Battista Viotti)於1784年創作。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在1792年4月25日填詞創作。
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引發法國大革命戰爭與第一次反法同盟。德·李爾在4月25日晚間於史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創作該曲,並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志願軍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亦因此風行全法國。1795年7月14日,國民議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
(中文歌詞)
祖國的子民醒來吧
光榮的日子到來了!
與我們為敵的暴君
升起了血腥旗幟!(x2)
你可曾聽見戰場上
戰士們奮戰的嘶喊聲?
他們要闖到我們中間
刺穿我們妻兒的喉嚨!
(覆歌)
武裝起來吧,人民!
組成屬於你們的軍隊!
前進!前進!
讓不純的血
浸滿我們的戰溝
第二節
這一幫賣國賊和君主,
他們都懷著什麼鬼胎?
試問這些該死的鐐銬,
究竟要給誰戴上?(x2)
法蘭西同胞們,是給我們的!這是奇恥大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們謀劃著要把我們,
推回奴隸時代!
(覆歌)
第三節
甚麼!異國的大軍,
要在我們的家鄉頒行苛法!
甚麼!這些雇傭的部隊們,
將橫掃我們的戰士親兒!(x2)
天神啊! 手被鏈鎖,
我們的額頭被沉枷壓得無法挺起,
無恥的暴君將變成,
命運的主人。
(覆歌)
第四節
發抖吧!暴君,賣國奸人,
無恥的狗黨狐群!
發抖吧!賣國的陰謀,
終究要得到報應!(x2)
全車都是上陣的戰士,
前仆後繼有少年兵,
法蘭西不斷出新人,
隨時準備殺敵效命!
(覆歌)
第五節
法蘭西人,寬宏的戰士,
要懂得怎樣鬥爭!
寬恕可憐的犧牲品,
他們後悔打我們。(x2)
可是那些嗜血的暴君,
和布耶侯爵的同黨,
這一夥虎豹豺狼,
竟然撕裂母親的胸膛!
(覆歌)
第六節
為祖國奉上崇高的獻祭,
指引、堅定復仇的手,
自由,噢,可貴的自由,
戰鬥吧,拿著你的盾牌!(x2)
勝利在我們的旌旗下,
鼓起你的男子氣概吧!
來吧,看你的敵人倒下,
見證你的凱旋和光榮,
(覆歌)
第七節
我們也要參戰,
當父兄都犧牲了以後,
我們要找他們的骨骸,
並為他們樹立墓碑,(x2)
我們也不能苟且偷生,
更應和他們共進同一棺材,
背負崇高的驕傲,
復仇並跟隨他們。
(覆歌)
⭕1587年4月18日,英國新教歷史學家約翰·福克斯 (John Foxe)過世
⭕高一生1954年4月17日歿
⭕1598年4月13日,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簽署南特詔書
⭕ 1868年4月11日,高長遭難,埤頭教堂被毀
復活節的日期與象徵
黃春生
每年復活節日期都不固定
每年復活節日期都不固定,但一定是在禮拜日。談到復活節日期的推算,必須先來認識猶太逾越節的計算,因為第一個復活節—耶穌的復活就是在逾越節後的禮拜日,也稱為「主日」(主耶穌復活日)。
猶太人計算逾越節是根據「春分」而來,古代的以色列人在春分前後,觀測到耶路撒冷出現「新月」的那天日落後,就是尼散月一日。逾越節(出埃及記12;利未記23:5)開始於尼散月十四日(宗教曆的正月,即西曆3月至4月期間),連接七天,每天要獻祭,頭一日和第七日休息,讓百姓守嚴肅會。耶穌死裡復活,是發生在「逾越節」後的第一日,而逾越節的時間可算是與「受難週」重疊。
由於,尼散月廿一日不一定是落在「主日」,導致日後復活節並不一定落在「主日」。因此,主後325年尼西亞會議規定復活節必須在「主日」舉行。直到主後第七世紀,教會規定復活節的計算,是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主日」,慶祝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主日,也是一個為了迎接春天與新生命誕生的節日。
「春分」是白天與夜晚剛好各佔12小時的日子,日期大致上是在3月20-21日之間。由於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日不固定,因此復活節的時間大概就介於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1573年3月21日春分是星期六又逢月圓,隔日3月22日即春分月圓後第一個主日,算是最早的復活節起算日。
此外,為何稱為“Easter”?“Easter”一詞源於盎格魯撒克遜,意思是指冬日逝去後,春天(spring)的太陽從東方(east)升起,把新生命帶回,表示生命、光明、歡樂的恩賜者耶穌再次回到人間。
復活蛋
最常見的復活節象徵是「復活蛋」。要使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象徵復活,「雞蛋」就被賦予這象徵的寓意。
因為,小雞終身經歷兩次「出生」。第一次「出生」,由母雞產下雞蛋;第二次「出生」,由蛋殼中孵化並破殼而出。小雞兩回「出生」,就被拿來象徵耶穌道成肉身從馬利亞而生,以及復活的重生。
復活蛋被塗上各種顏色,隨著各地風俗而有不同意義。早前在台灣復活蛋都是用最容易取得的「紅花染」作為染料,象徵基督受難之血。有人用天然色素染成綠色,象徵春天的新綠。美國便流行以多種色彩代表彩虹,是復活的欣喜象徵。在歐洲甚至製作各種圖案,也有將家人繪製在蛋殼上,象徵家人在基督裡的新生命。
復活兔
兔子作為復活節象徵之一,是因為兔子多產,在歐洲看到野兔出現在雪地裡,象徵春天新生命開端及萬物甦醒。1940年美國華納兄弟動畫公司推出卡通賓尼兔(Bugs Bunny),風靡全球,因此有人也將復活兔稱為賓尼兔。
百合花
百合花又稱為 “Easter Lily”,是復活節左右開花。由於其純潔的顏色,花朵的高雅,一直被當做是耶穌復活的象徵。在復活節期間,教堂裡的佈置也習慣採用百合花,來代表著聖潔、新生與希望。
空墳墓
在聖經中復活節最直接的象徵就是「空墳墓」,因為耶穌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了。上帝的使者向來墳墓的婦女說:「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加福音24:5)此後復活的耶穌也顯現給眾人看見,與他們同聚會,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他向彼得顯現,又向十二使徒顯現。以後他又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後來,他向雅各顯現,又向所有的使徒顯現。最後,他也向我顯現。」(哥林多前書15:5-8)
羔羊
在聖經中復活節最重要的象徵是「羔羊」,是逾越節贖罪羔羊的具體化,上帝成為人,並為世人成為贖罪的羔羊。在〈啟示錄〉裡更直接以羔羊作為耶穌基督的稱謂。
1868年4月8日,台灣府(台南)教難
1868年4月8日(同治7年3月16日),台灣府(台南)小東門外新建天主堂被焚毀。當時民眾對於天主教、長老教會都視為番教,排外反教成為時潮。
1865年6月16日,馬雅各醫師在台灣府(台南)租下看西街上的房子,作為他在地診療與傳教的服事地點所在。但是短短23天,就被有心人造謠醫館取人眼睛及心臟製藥。憤怒的居民包圍醫館,馬雅各醫師只好轉往旗後(今高雄旗津)。
隔年1866年,最早到台灣的天主教傳教士之一郭得剛神父(Fr. Fernando Sainz)入府城開拓傳道,至翌年10月間(同治6年9月),始能在八吉境何民婦陳氏用價租屋一座,意欲建堂。八吉境屬城內南段,以保安宮祀廣澤尊王為聯境主廟。眾聞之,即以舉人吳尚震為首呈稟台灣縣署,以該處男安混雜,彼此難以相安...等為由極力反對。
然而郭得剛神父已給價立契,搬入居住,但仿先前驅出馬雅各之例,以深慮居民阻撓為由,勸諭教會退出,郭神父不得已允收清原價退還契屋。台灣府遂禁止教會在城內佈教。後經抗議始得在小東門外設立天主堂及育嬰堂(孤兒院)。
1868年4月莊民有迎媽祖賽會(媽祖誕辰),向神父勒捐,神父以與教義不合不與。眾乃於4月8日,借神之名,擁入新建教堂,搶毀物品,轟傳教士毒害良民,建好之天主堂遂被暴民焚毀。神父欲訴之於官。亦被眾圍住險得挨打。按,馬雅各醫師當年5月18日函(Messenger, August 1868, p.167)記載4月8日(同治7年3月16日)發生之教難。
⭕4月7日,鄭南榕紀念日~台灣言論自由日
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的晚期,1984年初,鄭南榕為了辦雜誌,到處收集大學畢業證書,並向新聞局登記為發行人,共登記了十八張執照,以對抗當時警備總部的查禁、沒收和新聞局的停刊處分,作停刊時的備胎之用,並逐步建立印刷、裝運和行銷網路,以不計血本的擔當按期出刊。1984年3月12日,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自由時代》系列週刊出刊。
台灣1987年7月15日雖然解嚴,但思想監控、言論自由箝制仍存在。《自由時代》於1988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刊登「臺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宣揚臺灣獨立運動;身為該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的鄭南榕,因此被國民黨政府認定意圖分裂國土,而鄭南榕在1989年1月21日接到法院的叛亂罪到案傳票。他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亦為該雜誌的重要口號)的理念,於1989年4月7日在雜誌社內拒捕自焚身亡。
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而做的犧牲,為台灣社會開啟改革的契機,催化了1992年公布修正刑法第100條,廢止懲治叛亂條例,讓台灣人在思想、學術與言論自由獲得進一步的保障。為彰顯這得來不易的言論自由之意義與價值,並提醒國人對當前成果的重視與珍惜,行政院2016年12月19日核定訂定每年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
⭕1897年4月3日,布拉姆斯安息
1548年4月1日,英國國會通過出版第一本公禱書(BCP)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正式決裂,但英格蘭教會在他的整個統治期間繼續使用拉丁文的禮拜儀式,一如既往。然而,在亨利死後,年輕的愛德華六世於 1547年登上王位,主教們開會決定要編印屬於英國的《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BCP),1548年4月1日英國國會通過出版第一本《公禱書》(BCP),直到隔年1549年完成出版。普遍認為英國《公禱書》的最終形式,主要是托馬斯·克蘭默大主教(Thomas Cranmer)所確認,但也包括改革家馬丁·布塞珥 (Martin Bucer) 在內的學者委員會合作。
圖:1549《公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