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1989年3月31日,長老教會通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1989年3月31日,長老教會通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長老教會自1987年之後持續關注二二八平反,1988年6月22日的臨時總會通過一項決議案,每年的2月28日訂為「公義和平日」,「希望透過記念這日子,使發生在台灣歷史上最悲哀的一天,能為明天的台灣帶來愛與和平。」1989年2月發表公開牧函,籲請政府訂二二八為國定紀念日。同年8 月19日,全台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落成,並在嘉義西門教會舉行感恩禮拜。

1989年,長老教會除了參與嘉義的建碑工作之外,3月31日總會期間更通過臨時動議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這是由嘉義中會提出的臨時動議案,並附有道歉文草案,獲得接納後,1990年2月9日正式對外發表。

長老教會不斷建議政府應該為二二八道歉, 最後決定先從教會的反省、道歉的行動開始,是關懷二二八議題的深化,也是重要的里程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發生台灣歷史上最殘酷的政治屠殺事件,數以萬計的同胞及社會菁英慘遭殺害或被捕入獄。懾於執政者長期恐怖的戒嚴統治,除極少數傳教師及信徒個別對受難者及家屬付予關懷外,整體教會並未給予受難者家屬應有的聲援及溫暖。

聖經教導我們:「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壹書四章18節),主耶穌並且說過:「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十五章13節)。

我們的愛心誠然不足,無以勝過懼怕,為此,我們要向二二八事件全體受難者及家屬表示歉疚,並懇求上帝憐憫寬恕。

今後,我們將積極關懷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以完成十字架復和的使命,並嚴重抗議國民黨政府四十多年來對二二八事件所表現漠然卸責的態度,強烈要求國民 黨政府應向受難者及家屬誠心道歉,同時作必要之賠償,以期撫平受難者及家屬受創之心靈,使公義與和平早日實現於台灣。



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1820年3月30日,第一批新教傳教士抵達桑威奇群島

 ⭕1820年3月30日,第一批新教傳教士抵達桑威奇群島(Sandwich Islands,現稱為夏威夷)


1819年5月,卡美哈美哈二世(King Kamehameha II)繼任夏威夷第二任國王,當年底,他與母親 Keopuolani 坐在一起吃飯時打破了古老的禁忌及宗教法律制度,隨之而來的是祭司階層的反彈。

卡美哈美哈二世(King Kamehameha II)在夏威夷島上的 Kuamoʻo 戰役中,擊敗了祭司所主導的夏威夷諸神、神廟體系。幾個月後,1820年3月30日,第一批新教傳教士抵達桑威奇群島(Sandwich Islands,現稱為夏威夷),受到卡美哈美哈二世國王的歡迎。但他從未正式皈依基督教,因為他拒絕放棄他五個妻子中的四個。但他也是最後一位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夏威夷國王。


圖:卡美哈美哈二世(King Kamehameha II)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彌迪理牧師(Rev. H. Daniel Beeby)返臺

1992年3月29日,彌迪理牧師(Rev. H. Daniel Beeby)被國民黨列為黑名單驅逐,睽違20年終於返回臺灣

1950年彌迪理牧師(Rev. H. Daniel Beeby, 1920.8.24-2013.3.18)被英國長老教會派來臺灣。11月抵達基隆港時,黃彰輝和鍾啟安兩位牧師前來迎接,隔天就下到臺南去。起初,彌迪理擔任長榮中學的校牧。不久,他開始和以美國為總部的「中國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UBHEC)連絡,建議將原本用於中國的資金在臺灣建立一所基督教大學。後來,他在美國利用三個月的時間考察許多大學和學院,回來後更用一年的時間協助籌設事宜,並擔任籌委會執行秘書。這所學校就是後來成立的東海大學。

1965年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慶祝宣教百週年而舉辦紀念活動時,當時以反共護教為口號的「萬國教聯」(ICCC)及其領導者麥堅泰(Carl McIntire)已經開始混淆臺灣社會和教會的視聽,甚至荒謬地指控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將利用大型群眾運動「發動革命」,而悲哀的是蔣介石聽信麥堅泰的說法。這些衝突和緊張日益昇高,加上1960年代末期臺灣內政、外交情勢的急遽變化,一連串如臺灣被迫退出聯合國、外交逐漸孤立、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中美邁向「關係正常化」等事件的發展,使得臺灣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不安與危機感。在國民黨政府「反共至上」意識形態的壓力以及教會內部的爭論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也於1970年宣佈退出普世教協(WCC)。

彌迪理牧師因為參與「國是聲明」的草擬和發表,於1972年3月被國民黨政府驅逐出境,必須於十日內離開臺灣。當時臺南神學院在臺南太平境教會為他舉行送別禮拜,彌迪理牧師說出「我今仔日欲『出山』,真感謝大家來送我」的感傷話語,臺南神學院的師生和許多南部的牧長和信徒也都陪他走到火車站,離情依依。他告白那是他一生「最悲慘的日子」,因為他明明已經嫁給了臺灣,卻又被逐出家門。

彌迪理牧師回到英國之後,更積極協助臺灣人權團體與國際特赦組織的聯絡。同時,他受聘擔任伯明罕瑟利奧克學院舊約學老師。在英國與愛爾蘭教會協會(Council of Churches for Britain and Ireland)的贊助下,他在退休後協助已故英國宣教學大師牛畢真(Leslie Newbigin)推動「福音與我們的文化」(Gospel and Our Culture)的事工。

彌迪理牧師於1992年4月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邀請,睽違20年後首次返回臺灣,並在該年的總會年議會中發表演講,可謂意義深遠。


※圖源:Taiwan Christian Church Council of North America(北美洲台灣人基督教協會)網站。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現代教育之父~康米紐斯(Jan Comenius)出生

1592年3月28日,現代教育之父~康米紐斯(Jan Comenius)出生

1592年3月28日,波希米亞(或摩拉維亞)弟兄會的教育家、捷克神學家揚·康米紐斯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尼夫尼采。該地區長年飽受戰爭折磨,康米紐斯認為實現和平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教育。他設計每個省份和國家的教育計劃,並在《大教學法》(The Great Didactic, 1632)中提倡公共教育。

康米紐斯也首開先例,引入有插圖的教科書,並以母語撰寫而非拉丁文;也運用了有效教學,這基於由簡單至全面概念的自然逐步生長脈絡。除此之外,他認為教育不應該只是學習事實和語言(就像他那個時代的情況),它應該塑造天國的品格,並提倡終身學習與發展非死背的邏輯思考,支持貧困兒童必須要有同等的教育機會,對婦女提供教育,以及教學必須要有通用性與實用性。他的遠見與實踐,被普世教育界視為「現代教育之父」。





圖:康米紐斯(Jan Comenius)、大教學法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3月24日,羅梅洛殉道日

3月24日,羅梅洛殉道日

2010年,聯合國大會宣布3月24日為「了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真相權利和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ight to the Truth Concerning Gros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for the Dignity of Victims),旨在教育、推廣保護侵犯人權受害者的權利,並緬懷包括奧斯卡·羅梅洛總主教在內的為人權做出奉獻的人們。

1980年3月24日,羅梅洛(St. Oscar Romero, 1917-80)總主教在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 Divina Providencia 醫院的聖堂主持彌撒時被殺害。他的被殺是因他選擇優先與窮人為伍,捍衛人權、保護生命和促進人的尊嚴,並公開地和不掩飾地批評政府、軍人和財主製造出來的社會不公義和殺害。2018年5月20日天主教教宗宣布羅梅洛是一位聖人。

羅梅洛總主教一直嘗試建立與政府對話,但並不成功。另一方面,他提醒社會運動,說:「唯有人從罪釋放出來,人才有真正解放。所有從我們土地出來的解放組織應要留意這事。那政治組織提出的解放真的希望人民解放一定要從罪釋放出來。一個被罪綑綁的人,即自私、暴力、殘暴和憎恨,他不適合為人民帶來解放。」(1980年3月2日)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彌賽亞》1743年3月23日首演

1743年3月23日,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的清唱劇《彌賽亞》在倫敦首演

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 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今德國),後來定居並入籍英國,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沒結婚,幾乎一生的青春都投注在英國,之後受聘為英國宮廷教堂樂長,寫了約46齣歌劇、36齣神劇,5首頌歌,5首加冕讚美歌,37首奏鳴曲,20首管風琴曲,還有許多教廷音樂及音樂小品。最著名的神劇是《彌賽亞》、《水上音樂》組曲和《皇家煙火》。

1743年3月23日,清唱劇《彌賽亞》(Messiah, HWV 56)在倫敦首演,英王喬治二世親臨劇院。當聽到第二部分終曲《哈利路亞大合唱》時,國王站立起來聽完了全曲,將它稱為「天國的國歌」,其他人也一同站立。現今音樂會演奏此曲時全體觀眾均會起立聆聽,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慣例。

莫扎特於1789年曾將本曲重新配器,將樂隊編制擴充至古典時期的規模,亦加入了一些樂器,所需要的人數因而有所增加,同年的倫敦演出有275位人聲和248件樂器的記錄。1859年韓德爾逝世一百週年,在倫敦水晶宮演出《彌賽亞》,有2765名聲樂家及460名演奏家參與,聽眾約有一萬人。1869年美國波士頓「和平日節慶」演出時,更創下了一萬人合唱《哈利路亞大合唱》、500件樂器伴奏的記錄。

《彌賽亞》(Messiah, HWV 56)
古樂學院(Academy of Ancient Music AAM)、牛津大學王后學院合唱團(Choir of The Queen's College)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安妮·哈欽森(Anne Hutchinson)

1638年3月22日,安妮·哈欽森(Anne Hutchinson)從麻薩諸塞灣殖民地被驅逐出去。

安妮·哈欽森(Anne Hutchinson),是清教徒精神導師、宗教改革家,1636至1638年唯信仰論之爭轟動新生的麻薩諸塞灣殖民地(Massachusetts Bay Colony)。她強烈的宗教信仰與波士頓地區清教徒神職人員既有立場背道而馳,她的聲望和魅力促使教派分裂,對新英格蘭清教徒的既有教派格局構成威脅。

哈欽森開始指控殖民地神職人員只宣揚工作,忽視恩典,許多神職人員對她越來越公開的指控叫苦不迭,批評她傳播非正統神學教義。事態最後演變成唯信仰論之爭,並以1637年將她送上法庭、定罪並逐出殖民地告終。最終她被判罪名成立,1638年3月22日與眾多支持者一起被逐出殖民地。

哈欽森被問及她關於恩典的教導時,她堅稱自己得到上帝的啟示。 當她的考官問她怎麼知道這些來自上帝時,她回答說:「亞伯拉罕怎麼知道是上帝吩咐他獻上他的兒子,這違反了第六條誡命?」

哈欽森敢於挑戰神職人員權威,在英格蘭美洲殖民地宗教信仰自由史和婦女史上地位舉足輕重。麻薩諸塞州議會大廈為她立碑,讚揚她是「公民自由和宗教寬容的勇敢擁護者」。

圖:麻薩諸塞州議會大廈前的安妮·哈欽森雕像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3月21日,春分,巴赫、馬偕生日

3月21日,春分,巴赫、馬偕生日

春分,北半球春分、南半球秋分:日夜均分,各為12小時
3月21日💝生日紀念

音樂之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1685年3月21日,德國管風琴家和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出生於德國艾森納赫。 在他的時代鮮少人知,死後80年才被德國猶太裔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發現巴赫的聖樂曲,1829年,孟德爾頌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赫的《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這是此曲在巴赫過世(1750年)後第一次被公開演出,也是由於這次的演出,使得大眾重新認識巴赫的價值,進而推崇巴赫為「音樂之父」。

巴赫在他一千篇作品中,近四分之三是為禮拜而寫的。在巴赫的作曲稿上,必會寫出縮寫:「奉耶穌的名」("I.N.J",In Nomine Jesu)以及「唯獨榮耀上帝」("S.D.G", Soli Deo Glovia),有人將他的作品稱為「第五福音書」(Fifth Evangelist)。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巴赫 BWV147


圖:音樂之父~巴赫

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1852年3月20日《湯姆叔叔的小屋》出版,成為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著名公理會牧師萊曼·比徹(Rev. Lyman Beecher)的女兒哈里特·伊莉莎白·比徹·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美國作家、廢奴主義者,1852年3月20日出版了《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之前已在反奴隸報紙上連載,獲得極大共鳴。

當時這本書售出100萬冊,在激起反奴隸制情緒方面掀起巨浪般的影響,以至於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在1863年會見斯托時說:「你就是那位引發了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又譯作《黑奴籲天錄》。全書以久經苦難的黑奴湯姆叔叔(Uncle Tom)的故事為中心,他周圍均為奴隸與奴隸主。這部感傷小說深刻地描繪出奴隸制度殘酷的本質;並認為基督徒的愛可以戰勝由奴役人類同胞所帶來的種種傷害。

圖:Harriet Beecher Stowe

圖:哈馬特·比林斯為《湯姆叔叔的小屋》繪製的全頁插圖(第一版:波士頓:John P. Jewett and Company,1852年)。在這幅插圖裡,伊麗莎告訴湯姆叔叔說,她的孩子被老爺賣了,她要帶著他逃命。(cf. wiki)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神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

 ⭕1928年3月19日,羅馬天主教神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出生於瑞士蘇爾塞。


羅馬天主教神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 )1928年3月19日,出生於瑞士蘇爾塞。1954年晉鐸為神父,1960年任教於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並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期間擔任神學顧問(peritus)。後來他開始挑戰許多天主教傳統教義,直到他拒絕教皇絕對無誤的教義後,1978年12月18日被禁止講授天主教神學,六十名美國和加拿大神學家抗議梵蒂岡的禁令,並反駁梵蒂岡的裁決說:「我們公開承認他確實是羅馬天主教神學家。」圖賓根大學一千多名學生舉行燭光守夜活動來聲援漢斯·昆,之後他以普世神學教授留在圖賓根,直到1996 年以名譽教授的頭銜退休,直到他去世。

漢斯·昆於2021年4月6日在圖賓根的家中去世,旅世93歲。羅馬教廷宗座生命學院在推特上寫道:「上世紀神學的一位偉大人物消失了,他的思想和分析,始終使我們反思天主教會、教會、社會、文化。


圖:神學家漢斯·昆(Hans Küng)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第一屆拉特蘭議會(First Lateran Council)

1123年3月18日,第一屆拉特蘭議會(First Lateran Council)在羅馬揭開。

羅馬帝國分裂後,呈現東西兩極的差異化發展,直到1054年羅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將對方驅逐出教,稱為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

從1075年開始,教宗與日爾曼皇帝之間,關於主教任命權「俗人授職爭議」的長期、公開的鬥爭,在此暫告一個原則性解決妥協,訂定「沃姆斯協議」(Concordat of Worms)。此後的教宗與其它各國之間的協定多仿傚之。為慎重批准沃姆斯協議,1123年3月18日,羅馬教宗嘉禮二世(Convoked by Callistus II)在羅馬召開第一屆拉特蘭議會(First Lateran Council),這是大分裂之後,西方教會首次的普世會議(ecumenical council)。


圖:第一屆拉特蘭議會(First Lateran Council)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生命的畢業典禮

生命的畢業典禮
黃春生牧師
(2023.3.17臺北濟南教會松年團契)

在臺灣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是非常忌諱談「死」,甚至與此字相關連的話題。

推薦:邁克.默瑟 (Michael Mercer) 優雅走向回家的路:在那天來臨前從容準備/Walking Home Together: Spiritu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Advice for the End of Life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讓活著的每一天充滿意義!
好好準備死亡是一種療癒;
不是為醫治身體,而是治癒靈魂。
透過這種情感與心靈的療癒,
我們的餘生會活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放下的勇氣。
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們不必踽踽獨行,
那些在愛與恩寵中早一步返回天家的親友,
就是我們最好的嚮導。
人生也有四季更迭,每個季節所走的路、面對的挑戰及獲得的成長各不相同;生命最後的季節也不例外。
這段時期是上主的祝福和禮物,祂賜下美善與慈愛,希望我們從容地準備、明智地抉擇,依靠祂的恩寵助佑和親友的關懷協助,懷著希望與信心迎向人生旅途的終點。

2005年我在教會教導如何預立遺囑,重點不在於「有形遺產」,而在於「無形遺產」、靈性資產、信仰傳承。禮拜後,就有好幾位松年的兄姐向我表示「牧師!這樣很好,讓我們到時候也不用煩惱,可以準備心」。有一位年長姐妹安息後,我召開治喪會議,她二個孩子都近七十歲,青少年之前都有來教會,出了社會忙於工作就幾乎沒來教會,退休之後偶爾陪母親來教會。在治喪會議中,我拿出他們母親所寫的「遺囑」,上面寫著給親愛家人的話與期待「一定要回到教會、信靠耶穌」。那次告別禮拜後,兄弟二人就從中永和地區來到三重聚會。 

死就像人完成了神給人的責任,像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四7)人生終結並不是壯志未酬,而是像一首歌有它結束的時候。

榮格學派的心理學家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的說法,一個人如果要成熟,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學習與生命中各樣負面東西交朋友,當中包括了死亡,而死亡應該是人類潛意識中最可怕的未知數。希爾曼指跟死亡「交朋友」,不等如催促對方早日來臨,而是如果人能將死亡視為朋友,而不是具威嚇性的陌生人,人的生命可以不再一樣。

三善四道可以幫助臨終者和其家人。
三善:可以幫助臨終者,即善生、善別和善終
善生就是在生時好好生活,活得良善;
善別就是知道自己患病時,與人好好話別;
善終就是對過去的生命,能有好的總結。
四道:則可以幫助臨終者的家人,即道愛、道謝、道歉和道別。道愛就是家人說出自己對臨終者的愛,以及讓對方知道,自己領受了他的愛。

羅馬書6:5說「如果我們跟基督同死,我們信,我們也要跟基督同活。」生命最大的喜悅,就是沒有死亡,且是復活的生命,因此,一個基督徒可以表現出與非基督徒最大的差異,就是對死亡沒有恐懼感。基督教信仰談及生命的問題時,上帝保證一個明確的應許:生命是永恆的,沒有死亡。但這是在耶穌基督裏才有的恩典,會使生命完整的連結起來,不會斷掉。 

基督教信仰是充滿永生的確信,基督徒比起任何人都不忌諱談論死的議題。最好就是在遺囑中也表達出這樣的信仰深度,甚至我們可在基督的盼望中,先行與家人、子女討論遺囑內容,免得「大事情發生了」才措手不及。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就像我平時提醒大家的,我們都需要時時刻刻準備好,因為我們不知道耶穌基督甚麼時候會再臨來到我們當中。我們唯一可以努力的,就是盡心、盡力,準備好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有聖潔的心思意念,以備時刻一到,可以無愧地被耶穌基督接納。 

牧師曾經協助許多告別禮拜等事宜,也體會到許多人遇到親人死亡的傷痛,在無頭緒中還需要處理相關問題的棘手。如長輩為他人擔保或負債,子女是否要「拋棄繼承」;遺產稅的問題;遺產分配的問題。要土葬或火葬的問題;告別禮拜的安排問題。甚至許多人,都是來不及做最後的交代,或留下信仰的遺訓給子女,這是很可惜的。

基督徒的遺囑交代事項,應該有個先後順序,因為那是你的價值順序。首先,看重與神的關係的人,會述說自己與神的關係,並立下信仰的庭訓,勸勉子孫與神同行的必要;接著,述說家人之間彼此的愛與赦免;第三,交代自己告別禮拜的安排,喜愛的經文、聖詩,甚至表達安葬方式及喪禮莊嚴樸實等安排;最後才是交代身外之物的遺產,而這些遺產又可以分成奉獻給神的,以及分享給子孫的。

有時我們對法令常識稍嫌不足,例如:壽險有指定受益人時,壽險是不計入遺產總額,這也是常被用來作為遺產節稅之規劃。在臺灣法律認可的遺囑有五種: 

(1)民法第1190條: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者,應自書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 

(2)民法第1191條:公證遺囑 
「公證遺囑,應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在公證人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前項所定公證人之職務,在無公證人之地,得法院書記官行之,僑民在中華民國領事駐在地為遺囑時,得由領事行之。」 

(3)民法第1192條:密封遺囑 
「密封遺囑,應於遺囑上簽名後,將其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向公證人提出,陳述其為自己之遺囑,如非本人自寫,並陳繕寫人之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該遺囑提出之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之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同行簽名。」 

(4)民法第1194條:代筆遺囑 
「代筆遺囑,由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 

(5)民法第1195條:口授遺囑 
「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形,不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者,得依左列方式之一為口授遺囑。」 

目前律師界實務的作法,是由律師依照當事人的規劃,在法律允許範圍內(例如,不能侵害特留份),為當事人擬定遺囑內容,然後,陪同當事人前往民間公證人處進行遺囑公證。
年長的老人家,公證人為了避免以後當事人有無失智的爭議,都會要求當事人先到醫院鑑定心智狀況良好,提出診斷證明,然後公證人才會進行遺囑公證。




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3月17日

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3月17日

公元386年派翠克(Patrick)出生於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上,這塊土地先遭羅馬人佔領,後又被日爾曼人侵略。派翠克少年時就被俘虜,由不列顛群島被帶到如今的愛爾蘭去當奴隸,過著為人牧羊的生活中,這個虔誠的小男孩一直祈禱著有一天能返回家鄉。

傳說有一晚派翠克祈禱時,他聽到了一個聲音要他逃離農場,並且去找兩百哩外等待著他的一隻羊。派翠克上了船,一路航行到歐洲,並於今天的法國登岸。他邊祈禱邊引領著船員們穿越一座危險的森林,旅途中沒有任何一人被捕﹔而在一些成員快要餓死時,總會有一些野生動物出現,讓他們獵補、飽食一頓。像這樣的奇蹟一再發生,也因此造就了之後許多有關派翠克的傳奇。

派翠克認為他是受到上帝的指引去進行一項重要的任務,他相信回到愛爾蘭去說服凱特爾人皈依基督教是他的使命。432年派翠克受教宗差派回到愛爾蘭傳道,他走遍各地宣揚自己的信仰。有一回,部落裡一些人告訴派翠克他們很難理解並相信聖父、聖子、聖靈的三位一體說(Holy Trinity),派翠克思索片刻之後,摘取了在愛爾蘭俯拾皆是的三葉草(愛爾蘭語Seamróg, 英語Shamrock, 屬醡漿草一種),並對人們說道:「這是三瓣葉子,但也是一顆植物。想像聖父、聖子、聖靈就是這三瓣葉子,祂們是三瓣葉子,但也是一顆植物。」由於派翠克用了部落人們熟悉的事物來作比喻,他們終於明瞭了三位一體說。自那時候起,三葉草就成為愛爾蘭信仰的象徵及國花。

三葉草第一次代表愛爾蘭國家,是在18世紀末的愛爾蘭守衛戰爭中,為了抵抗法國和西班牙人的入侵,愛爾蘭人組成了志願軍,當時,各種旗幟、徽章、勛章、制服、緞帶、軍帽,都配有象徵「三一上帝」同在的三葉草或是三葉草的綠色。



蘇格蘭自由教會創始人托馬斯·查麥士 (Rev. Thomas Chalmers)

1780年3月17日,托馬斯·查麥士 (Rev. Thomas Chalmers)牧師出生

1780年3月17日,托馬斯·查麥士 (Thomas Chalmers)牧師、社會改革家和蘇格蘭自由教會(the Free Church of Scotland, FCS) 的創始人之一出生。到1847年去世時,他已經開始在數百個貧困的城市環境中傳教,並於 1843年帶領三分之一的蘇格蘭神職人員和蘇格蘭教會的一半平信徒進入 FCS。他一生主要關心的是城市貧民的福傳。

蘇格蘭自由教會成立於1843年5月18日。當時國教蘇格蘭國教會(the "established" Church of Scotland)共有牧師1,203名,而其中474名脫離,另成立總會。查麥士是領導者,也是該會首屆總會議長。

自由教會從蘇格蘭國教會脫出,教堂均被沒收。查麥士很技巧地設法開闢財源,而迅速地蓋了新的教堂、牧師館及學校,所屬各會員被要求每週捐一便士(pence,一英鎊是二百四十便士),信徒也支持。他在愛丁堡大學成立了自由教會神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任其院長,盡瘁於教育,至1847年去世。自由教會神學院就在國教會所屬神學院(1846年更名The New College)之旁。

自由教會信奉加爾文主義,嚴守長老制(除小會外,在各級會議員、長老和牧師的人數相同,權利亦平等)。英國長老教會早期派駐台灣的宣教師,大多是蘇格蘭自由教會出身,而馬偕亦出自加拿大佐拉自由教會。

1900年,自由教會和聯合長老教會合併成立了蘇格蘭聯合自由教會(The United Free Church of Scotland),1929年10月,聯合自由教會終於回歸蘇格蘭國教會,合併後稱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成為全世界最強力的長老教會!

圖:托馬斯·查麥士 (Thomas Chalmers)牧師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50年3月16日《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出版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小說《紅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年3月16日出版, 本小說被認為是美國文學的傑作和經典的道德研究。

小說以清教徒新英格蘭的一個村莊為背景。主角是海絲特白蘭,一個非婚生子的年輕女子。海絲特認為自己是寡婦,但她的丈夫Roger Chillingworth 活著來到新英格蘭並隱瞞了他的身份。他發現他的妻子被迫在她的衣服上穿上紅字A作為對她通姦的懲罰。

在海絲特拒絕說出她愛人的名字後,齊靈渥斯開始著迷於尋找他的身份。當他得知那個男人是亞瑟·丁梅斯代爾 (Arthur Dimmesdale)是一位聖潔的年輕牧師,他是那些勸告她給孩子父親起名字的人的領袖,齊靈渥斯開始折磨他。受到內疚的打擊,丁梅斯代爾病得越來越重。

海絲特本人是一位自力更生的女英雄,她從未真正悔改與牧師通姦的行為;她覺得他們的行為是因為他們對彼此的深愛而神聖。儘管她最初受到蔑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同情心和尊嚴讓許多批評她的人閉嘴。

最後,齊靈渥斯因一味追求報復而在道德上墮落。丁梅斯代爾被自己的罪惡感擊垮了,他在死在海絲特的懷裏之前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通姦行為。最後只有海絲特勇敢面對未來,準備和女兒一起在歐洲開始新的生活。多年後,海絲特返回新英格蘭,在那裡她繼續佩戴紅字。她死後,她被安葬在丁梅斯代爾旁邊,他們的共同墓碑上刻著“On a field, sable, the letter A, gules.”(意思是:焦黑的荒野,兩塊墓碑上有著無與倫比鮮豔的紅字,A)。

圖:Hester Prynne at the pillory,1878 年版的《紅字》版畫插圖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贖罪券經理約翰·特契爾(Johann Tetzel)

1517年3月15日,教宗頒布贖罪券

1517年3月15日,需要資金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教宗利奧十世(Pope Leo X)宣布特賣贖罪券。

道明會神父約翰·特契爾(Johann Tetzel)是神聖羅馬帝國販賣贖罪券的主管、經理人,在今日德國地區大力推銷贖罪券,稱贖罪券可使人的罪行得上帝寬恕,他還宣稱贖罪券可以使過世的祖先、親人脫離煉獄。贖罪券遭受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大大挑戰,引發德國宗教改革乃至於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擊潰了特契爾在贖罪券的努力,他因此被遠離、心靈崩潰、身體健康受挫,最後回到萊比錫修道院。1519年萊比錫有黑死病流行,1519年8月11日離世,去世時他名譽掃地,被公眾唾棄。


圖:贖罪券經理人:約翰·特契爾(Johann Tetzel)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王育霖

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

1947年3月14日,第一位臺籍檢察官王育霖「人間蒸發」

王育霖,臺南市人,臺北高等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東京大學,就讀法律系。就讀大學時參加日本全國司法官高等考試並以優秀成績金榜題名。翌年(1944)畢業後,旋即被分發至京都地方法院任檢察官,為臺灣人在日本的第一位檢察官。

戰後,舉家返臺,在臺北受訓後,然後被任用為新竹地方法院檢察官,個性耿直,不懼權勢,一切遵照法律辦案,任內因百姓檢舉新竹市長郭紹宗少將(河南人),涉及貪污「救濟奶粉」之案,郭紹宗傳訊不肯來,王育霖只好親赴市府偵察,豈料,被同謀的警察局長派人包圍,「有計劃的」搶走他辦案的卷宗,弄丟案卷無法交差,因此憤而遞辭呈,轉任建國中學教員,並並擔任林茂所主持的「民報」的法律顧問。

1947年3月14日下午,正要出門時,被門外守候多時的憲兵隊便衣人員捉走,下落不明。事件發生時,據稱新竹市長郭紹宗少將差了警察到台北,把這位前任檢察官逮捕處決,棄屍淡水河。

載自: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摘錄自李筱峰,1990,《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


圖:王育霖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湯德章律師紀念日

313「正義與勇氣紀念日」 湯德章律師紀念日

228事件發生後,各地成立處理委員會分會維持社會秩序,即以地方議會為首,並且結合仕紳菁英共同組成,臺南較特別的是,還有警察局長與憲兵隊長加入,臺南市參議會成了決策重要基地,可說是「關鍵的13天」才能維持和平,成為死傷最少的城市。然而,湯德章律師擔任治安組長,保護槍械名單不外露,避免殃及更多菁英,卻成了代罪羔羊。

湯德章是人權律師,是亂世良心。在處刑前的遊街,湯德章關心的仍不是自己,而是這片土地;步入民生綠園刑場時,面對相信他的所有臺南市民,他臨終之前大吼的最後一句話,是毫不畏懼的「臺灣人萬歲」,在那刻,所有圍觀市民、甚至行刑的槍手都為之震懾,不只因他拯救了無數臺南人性命,更因他為了臺灣,寧死不屈的那份意念。
1947年3月13日上午,湯德章律師自臺南監獄押解,乘大卡車,雙手反綁遊街示眾,於臺南市綠園(原大正公園,俗稱「石像」)成仁身亡。


圖:湯德章律師
湯德章紀念協會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羅妹號事件

1867年3月12日,羅妹號事件

大清同治6年(1867)3月12日,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臺灣南端沉沒,船員誤闖瑯𤩝十八社領土,被當地人視為侵略者,船長等13人因而被依習慣法處決。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處理,大清帝國在臺灣當局以生番凶悍,不可理喻,且不歸大清官府管轄為由,不予理會。清廷宣稱臺灣番地不隸屬中國版圖,即「番地無主論」。

李仙得自行深入瑯𤩝十八社,與十八社頭目簽訂《船難救助條約》,此條約是正式國際條約,清楚表明大清帝國對於瑯𤩝十八社無管轄權。此事件後,外國要求臺地興建燈塔,以防範未來事故再度發生。

2021年公視電視劇《斯卡羅》(排灣語Seqalu),改編自記述羅妹號事件(羅發號事件)及南岬之盟的歷史小說《傀儡花》。


圖:《斯卡羅》(Seqalu)劇照

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陳炘、林茂生、王添灯的受難日

1947年3月11日,陳炘、林茂生、王添灯的受難日

⭕臺灣金融先驅陳炘
二戰結束後,陳炘與許多臺灣人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迎接「祖國」來台,並募集臺人的資本,準備重振嶄新的臺灣!沒想到來臺的中國人江浙財團,視陳炘為踩踏利益紅線的眼中釘。日本時代長期從事反對運動的陳炘荒謬地被以「漢奸」罪名逮捕,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審訊才得以釋放。
二二八事件爆發時,陳炘雖因身染瘧疾在家休養,卻十分關心外面的情勢,拖著病體也要和陳儀談話,希望可以化解緊張的情勢。但3月11日清晨,陳炘被安上「陰謀叛亂首要,接收台灣信託公司」的罪名,遭到逮捕。陳炘生前的股權、土地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都被中國國民黨政府沒收,300多甲土地(約880200坪)遭侵占。

⭕臺灣首位哲學博士林茂生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林茂生當時在台大是先修班主任、代理文學院院長,他認為既然在混亂的時局下,學生無法在學校讀書,那就回家讀書,因此保全不少學生。當有人勸他應該走避,他回答:「那是沒意義的。我一生又沒有做什麼非法或敗德的事,為什麼我要藏起來?」
3月11日這天晚上,一群身分不明的便衣特務突然乘車到來,包圍林茂生的家、亮出手槍,以「大學校長有請」為由,將林茂生載走,從此一去不復返,有人傳說他的屍體被裝入麻布袋、丟進淡水河中。

⭕參議員王添灯
戰後,王添灯於1946年1月出任「臺灣省茶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更直接參與政治活動,1945年9月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1946年5月擔任臺灣區臺北分團主任,1946年4月擔任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理事,更當選臺北市參議員、臺灣省參議員。
王添灯身為省參議員,挺身而出,站上火線,出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兼宣傳組組長。3月1日上午,國大代表、省參議員、參政員等民意代表組成「緝煙血案調查委員會」,王添灯被推選為四位代表之一,前往長官公署要求解除戒嚴、釋放市民、不准軍警開槍、和籌組處委會等事項。
3月7日,處委會議決王添灯所擬的「三十二條要求」,並推舉全體常務委員向陳儀提出,王添灯為其中代表,但蔣介石軍隊已經渡海抵達基隆屠殺,陳儀有軍隊倚靠,也就拒絕「三十二條要求」。3月11 日凌晨五點多,王添灯在自宅遭人強行帶走,一去不回。





圖:陳炘、林茂生、王添灯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3月10日,圖博(西藏)抗暴日

3月10日,圖博(西藏)抗暴日。
※圖博(Tibet),中國慣稱為「西藏」

1951年5月23日,西藏被迫與中國簽定《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17條協議》。

此協議全名顯示出,中國為中央、西藏為地方;中國「以上對下」的姿態對待西藏,標示了中國與西藏從主權互不隸屬,變成臣屬的不平等關係。這個協議以「和平解放」為名來粉飾中國「侵略要脅」西藏的事實。簽署之前,中國已經以武力入侵西藏東部昌都,如果西藏不簽「(和平)協議」,中國就威脅將以暴力征服西藏,直逼西藏首都拉薩,包括移除達賴喇嘛在西藏的地位。在中國的威脅下,西藏被迫簽署《17條協議》。之後,中國移入大量的漢人到西藏,以漢化來滅絕西藏文化,並執行掠奪的殖民統治。此條約同時承認中國對西藏持有主權,卻又保持藏區高度自治權,為中國境內主權問題首開「一國兩制」先例。

「一國兩制」之後,中國大規模軍隊駐紮西藏,隨之而來的是軍用糧食需求,西藏政府稱解放軍入藏後一反簽訂《十七條協議》前的各項承諾,頻頻向西藏農民徵收米糧,造成作物價格暴漲,千百年未曾見過的饑荒更首度現身拉薩。在西藏人民不滿解放軍的氣氛中,又傳出中共將領邀約達賴喇嘛進入軍營觀賞歌舞演出,卻不准隨行25名藏軍侍衛陪同前往,中共欲挾持達賴,造成1959年3月10日大批西藏人民聚集在夏宮羅布林卡前,勸阻達賴赴約,更有民眾上街遊行示威,要求漢人全數退出西藏,中共解放軍武力鎮壓大屠殺,事後西藏流亡政府將3月10日訂為人民起義日。


圖:1959年3月10日,解放軍逮捕及屠殺僧人。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比薩會議(the Council of Pisa)產生三位教宗

 比薩會議(the Council of Pisa)產生三位教宗

1409年3月5日,樞機主教團召開比薩會議(the Council of Pisa),期待通過罷免本篤十三世(法國亞維儂)和葛利果十二世(羅馬)以結束西方分裂。結束在1378年因選舉敵對教宗而導致西方基督教的大分裂。不幸的是,比薩會議所做的只是產生了另一位教宗候選人。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1991年3月2日〈二二八家屬團契〉成立

1991年3月2日〈二二八家屬團契〉成立

在1977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後,對於二二八大屠殺的禁忌也逐漸突破,1987年陳永興、李勝雄、鄭南榕推動「二二八平反運動」,1989年長老教會在艋舺教會舉辦的「二二八追思禮拜」。1990年12月8日周聯華牧師、翁修恭牧師主持「二二八平安禮拜」租借懷恩堂舉行,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等政要皆出席。

「二二八平安禮拜」之後,1991年翁修恭牧師、蘇南州開始籌組〈二二八家屬團契〉,同年2月28日當天面見李登輝總統,李總統要求翁牧師帶五位家屬來一起會面,於是在3月2日那天由臺灣第一個以二二八家屬為主體的〈二二八家屬團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選出五人作二二八家屬代表,有李月美(二二八受難者李瑞漢律師之女)、林宗義博士等人自濟南教會隨一路步行至總統府晉見李總統,並當面提出五項要求:真相公布、道歉賠歉、建碑建館、立紀念日及設基金會推動相關文化教育等,皆獲得李總統當面首肯。其餘二十位二二八家屬則在濟南教會等候翁修恭牧師、林宗義博士、李月美等一行人面見李總統回來,得知結果,大家都很欣慰而高興。

從李月美(李瑞漢律師之女)、高陳雙適(陳炘之女)、徐世雄(徐春卿之子)口中得知,當時〈二二八家屬團契〉經常在濟南教會聚會,翁修恭牧師幾乎每年都會邀請〈二二八家屬團契〉在教會舉行紀念禮拜。

◎林宗義:濟南教會長老、臺灣腦神經精神醫學的先鋒和奠基者。

 圖:1991年3月8日「二二八家屬團契」成員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集會,聆聽林宗義長老發言。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3月1日,聖大衛節(St David's Day)

3月1日,聖大衛節(St David's Day)

聖大衛(威爾斯語:Dewi Sant)出生於威爾斯西南部卡爾費伊的一個貴族家庭,是 Ceredigion 國王 Ceredig ap Cunedda 的孫子。相傳他的母親聖諾(St Non)—亞瑟王的姪女,在一場猛烈的風暴中在彭布羅克郡(Pembrokeshire)西部岬角的玫瑰谷(Glyn Rhosyn)生下了他,即聖諾禮拜堂(St Non's Chapel)遺址。

聖大衛是當時著名的傳教士,在威爾士、布列塔尼和英格蘭西南部建立修道院和教堂。據說聖大衛去耶路撒冷朝聖,他從那裡帶回了一塊石頭,現在放在聖大衛大教堂(St David's Cathedral)的祭壇上,聖大衛大教堂建在他原來克爾特修道院(Celtic Monastery)的舊址上。

聖大衛和他的修士們過著簡樸、樸素的生活。他們用手耕田而不是用牛,並且不吃肉或喝啤酒。據說聖大衛本人只吃韭蔥(Leek)和水,這也許就是韭蔥成為威爾斯國家象徵的原因。聖大衛節的傳統餐點是Cawl(威爾斯湯)用當地韭蔥和食材煮成肉湯。

聖大衛於 589年3月1日去世,這一日被訂為(St David's Day, 聖大衛節)。他被安葬在聖大衛大教堂,此教堂也是威爾斯重要的朝聖地。他臨終前,最後一次主日講道的一句話:「要喜樂,保持信心,做生活中的小事。」 “Gwnewch y pethau bychain mewn bywyd”(Do 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這句話在威爾斯是一句廣為人知的格言。 

圖:聖大衛大教堂(St David's Cathedral),黃水仙花是威爾斯國花


圖:聖諾禮拜堂(St Non's Chapel)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