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猶太宗教教育
(2016.5.8濟南牧函) 黃春生牧師
十九世紀猶太錫安復國主義以來,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變革就是「經學院」(Yeshiva)大量開辦,以及希伯來語的復活。希伯來語作為古代「先知」的話語,流散外國的猶太人無法使用在日常溝通,只能用在讀經、研經上,無法流通在散居地。希伯來語能復活,主要歸功於語言學家艾利澤‧本-耶胡達(אֱלִיעֶזֶר בֶּן־יְהוּדָה, Eliezer Ben-Yahuda, 1858-1922)的努力與推展,使得現代物品、名詞被賦予希伯來文,並逐漸成為流通的語言。
1916年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經有四成的人口可以使用希伯來語,以色列建國後的三年間,從散居地返回的移民語言更是大雜燴,因此以色列當局開設大批「烏爾潘」(Ulpan)即「學習之家」的語言速成班,以集中強化訓練方法,使學習者在6個月間掌握日常用語等讀寫能力。
二次世界大戰後,猶太民族人數大約剩1,800萬人,佔世界人口的0.03%。但是,他們的傑出人才卻是在世界上閃閃發光,例如愛因斯坦(物理學家)、佛洛伊德(心理學家)、馬丁布伯(哲學家)、畢卡索(畫家)、文學、音樂比比皆是。
根據諾貝爾網站1907-1973年間,諾貝爾獎總計頒發411個,獲獎者中,猶太人佔65個,為總數的15.8%;分別是和平獎65個,猶太人佔4個;文學獎69個,猶太人佔4個;醫學獎109個,猶太人佔25個;化學獎77個,猶太人佔9個;物理獎84個,猶太人佔20個;經濟獎7個,猶太人佔3個。 甚至,美國諾貝爾獎得主,大約40%是猶太人,尤其是經濟學獎。1970年,Paul Samuelson是第一個美國猶太人獲得諾貝爾經濟獎。至今猶太人以僑居美國紐約最多,主要是銀行家、教授、醫師、律師等。
這樣的高素質,主因是重視聖經及教育,靠著知識,在各領域不斷提升,又再加上冒險精神、企圖心及強烈的生存欲望,造就出非凡的果效。令人詫異的,一個亡國將近兩千年的民族,卻能在1948年復國,靠的就是對「聖經(妥拉)」的教育傳承不輟。以上帝的話語來教導、維護並引領民族的方向與存在感。
一、猶太教育的信仰核心—《妥拉》(摩西五經)
談到猶太教育,首先必須明白猶太教育是奠基在「妥拉—信仰核心」。猶太的教育很明顯的就是「神學」目的的教育。他們藉著教育認識神,學習正確地敬畏神、服事神,進而提高訓練的層次,達到與神溝通的效果。因此,古代的施教者就是「祭司」,他們的職責除了獻祭,還從事教導。申命記31:1-13就記載祭司公開的宣講律法(聖經),並「走遍猶大各城教訓百姓」的職責(代下17:9)。其實,獻祭本身也是種「行動的教育」,在儀式中明白各種象徵性的動作,藉此能清楚的明白神的旨意,甚至具體感受上帝的同在。
除了祭司對百姓的施教之外,先知學校的興起,更幫助百姓心靈層次的提升。以利亞先知要傳承給以利沙時,還帶他走了一趟「教學之旅」到吉甲、伯特利、耶利哥巡視各地的先知學校。(參考列王紀下第2章)
其實,早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就吩咐摩西:「要叫你將我向埃及人所做的事,和在他們中間所行的神蹟,傳於你兒子和你孫子的耳中,好叫他們知道我是耶和華。」(出埃及記10:2)猶太教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使人明白上帝的旨意。先知的基本職責,則在傳達上帝的旨意;不只是在預言即將發生的事,也在教導及勸勉人如何過著上帝所要求的生活。
二、家庭教育的配合
聖經也教導猶太人注重家庭教育,「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這句話是對父母、家中長輩所說的,可見猶太父母被賦予教育的重要責任。
申命記6:4-9說:「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頭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這句話將教育和敬畏上帝並提,這句話也是迄今猶太人出門、進門要默念的話,甚至也作為每天早晚的禱詞。其中「聽」希伯來語讀作「示瑪」(שמע, Shema),這與基督教會的「信經」(Creed, 意即I believe,我信),有相同的重要性,是作為信仰的核心口諭。
三、從腹中胎兒受教開始
詩篇139:13「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胎兒在母胎中,上帝已經覆庇他,已經是上帝交給父母的產業。先知以賽亞曾明言嬰兒從斷奶開始就應該受教育(參考以賽亞書28:9)。
男童從4歲起,就得學習《妥拉》(摩西五經),且需用希伯來語背誦。為了能學習猶太經典,識字是第一步。一般猶太家庭的習俗,會用蜂蜜寫上經文在板上,讓背誦完整的孩子舔食,嘗到「知識」的甜蜜。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就是母親在擔當的主要使命,每個小孩子在6歲之前就會背誦十誡,在8歲以前會背誦出埃及記、默寫十誡,因此又稱為「誡命之子」。
到了13歲,孩子開始就必須負起一切宗教責任,開始需要遵守律法,因此又稱為「律法之子」,也是他們的成年禮。路加福音2:41-52就記載約瑟和馬利亞在耶穌滿13歲時,帶他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此外,滿13歲的孩子,要參加週五入夜的安息日會堂禮拜,一直到週六太陽落山,只能做與禮拜、讀經有關的事情。平時在家,每日例行的祈禱、吟唱詩篇、謝飯祈禱。此外,還有逾越節、收割節(五旬節)、住棚節等重要節日的生活。
四、會堂延續信仰與民族
猶太會堂(Synagogue)是在公元前六世紀,猶太人被擄去巴比倫期間所出現的。會堂兼具學校、禮拜與社交功能。在被擄巴比倫期間,猶太長老們成立會堂,並在會堂內為兒童設置學校,教導孩子學習聖經和祈禱。這可能是受到學校教育發達的巴比倫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會堂的目的也是為抵制巴比倫文化的同化。到了公元前516年,波斯王居魯士(古列, Cyrus)打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允許被擄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回歸之後,會堂小學校愈發增多,甚至從會堂獨立出來而成為類似今日的「學校」。
猶太民族至今熱心教育。以色列建國後,將教育置於優先地位。1949年頒布《義務教育法》,是該國最早制定的法律文件之一,規定所有兒童均須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直到18歲。而政府會按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給予教育補助。
五、尊敬拉比、施教者
聖經說:「不可為難我揀選的僕人;不要傷害我的先知。」(代上16:22)在猶太社會中,拉比(猶太牧師、老師)身兼傳道者、學者、教師、諮商者、仲裁者等多種角色,是享有崇高地位的精神領袖。拉比之間恩賜不同但地位不分高低,在人們心目中,有些較博學者常受邀傳講深奧的真理,有些善於解決較困難的問題,或處理較複雜的儀式或工作。
猶太師生之間常以父子相稱。希伯來語的「父親」一詞兼有「教師」之意。現代英文father一詞兼指父親和教父,正是希伯來語詞文化的承續;「牧師」在天主教稱為「神父」,其意義也是從此承續下來。聖經箴言中,也常見教誨的發語詞「我兒」、「我的兒子」、「請聽,我兒」等。都可以看到,猶太教育中對拉比、老師、施教者的尊敬,這也是猶太教育之所以長遠偉大的要素之一。
結論:
《淺談猶太宗教教育》這一篇牧函只是一個引子,我在想我們教會要如何建構一個合神心意的信仰教育系統。「聖經學校」、主日學教育、青少年教育,都需要整合、規劃。藉由猶太宗教教育,給我一些靈感與看見,但還沒有辦法具體化、方案化。若是,兄姐有任何看見,都歡迎與我或裝備部門的同工分享。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全面體檢我們濟南教會的教育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