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潘霍華 1906年2月4日出生

潘霍華 1906年2月4日出生

1906年2月4日,德國信義宗(路德會)的牧師與神學家迪特里希·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出生於德國布雷斯勞。潘霍華的父親是柏林大學精神科教授,潘霍華的外祖父哈斯曾做過德國皇帝的牧師,曾因政見不合而使皇帝大怒,並因皇帝拒絕參加他主領的禮拜,被迫辭職。

潘霍華17歲進入杜賓根大學(Tübingen)就讀,21歲時取得神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紐約協和神學院工作,24歲成為路德會牧師以及柏林大學系統神學講師,被譽為「一個才華橫溢、精通神學的青年」。潘霍華加入認信教會(Confession Church),此會由馬丁‧尼穆勒(Martin Niemoeller)所領導,由三分之一的新教神職人員及關心此運動的信徒所組成。當希特勒崛起時,他公開表示反對其獨裁傾向,並帶領「認信教會」與「國家教會」 (State Church)劃清界線。

1933年,希特勒剛一上台,他就決定放棄學術生涯,因為對他來說,這種生活似乎已經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1933年2月,他在電台公然抨擊那種以「元首」為偶像、以「元首」為上帝的制度,因為那種政治制度不僅破壞國家,而且也使國家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廣播中他說:「民眾有一種傾向,就是把領袖變成偶像。而領袖也往往樂於接受崇拜,久而久之,這種人越來越善於迷惑群眾,把自己偶像化,奪取神的地位。」然而出乎意料,在播放時,電台竟將結尾處這段至關重要的講話掐掉了。1933年7月,德國所有教堂都懸掛納粹黨旗。教堂講道宣讀的是千篇一律的頌詞。就在全國一片歌功頌德聲中,教會內部卻出現了一個反希特勒的組織,名為「青年革新運動」,潘霍華是其成員之一。這是一個非法組織,他們拒絕將德意志的國家信仰納入基督的福音之內。

1937年完成他的名作「門徒的代價」(The Cost of Discipleship)。1939年7月7日著名基督教社會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邀請他前往美國,潘霍華來到美國不到一個月,便急著要回國。當初尼布爾擔心他會被捕,才設法把他接到美國並為他安排工作。但他到美國後卻坐立難安,不斷自責:「難道你到美國竟是為了逃避苦難嗎?」於是,他下定決心重回世界上最黑暗的一個角落,潘霍華心裡稍稍得到安慰。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愛德國愛得有多深。他要與他的人民一同受難。他堅定的信心與隨時準備犧牲的決心,多次表露無遺。幾個禮拜後他又重返德國並加入反希特勒組織。 1940年夏天,大多數反對納粹政權的積極分子灰心喪氣,有人建議暫緩發動進一步的運動以免造成希特勒裝作殉國烈士,潘霍華堅決反對。他說:「假如我們要做基督徒,就不容許得過且過,有苟且行為。」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潘霍華在國際尚未出名;一直到1950年代,《獄中書簡》、《倫理學》在他死後出版、翻譯,潘霍華才被全世界的基督教界所注意。從柏林特格監獄私運出來的信件所集成的文集,是潘霍華生前未曾想到要發表的,但它卻成了他許多書中最受歡迎的一本。 

潘霍華的生平及信仰的遺產,大大影響了二次大戰後的神學思想、基督徒的想像力、以及信仰的實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