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1987年2月4日,「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

1987年2月4日,「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

「二二八事件」,現代臺灣歷史上的沉痛傷痕,在威權統治時期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爲言論與出版上的禁忌,受難家屬與見聞者亦受特務軍警恐嚇,而不敢公開談論其冤屈。直到八O年代,臺灣民主運動風起雲湧,許多民主前輩開始衝撞體制,設法破除言論禁忌,喚起社會大眾關注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由「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先生、陳永興醫師與李勝雄律師等人努力奔走下發起,1987年2月4日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發起單位包括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北區聯合祈禱會、黨外屏東聯誼會、黨外嘉義聯誼會、民進黨雲林籌備處及民進黨幹部服務處等團體聯合組成,是解嚴前最大規模的民間團體串聯。

1987年2月13日,對外發表「二二八和平日宣言」,呼籲公佈真相,平反冤屈。隨即赴全台各地演講,在風雨中,在軍警環伺下,四十年的悲情一夕之間感染全場,如潰堤的怒濤洶湧而,出激起社會迴響。

1989年1月,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和長老教會等教十個海內團體共同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後,公開主張將每年二月二十八日訂為國家紀念日、要求政府公佈眞相並公開道歉、恢復冤罪者名譽、呼籲對受難家屬給予平反賠償、將二二八事件史實編入教科書,並且立刻釋放所有的良心政治犯;促進會亦透過實際行動,在全台各地舉辦公開活動與演講,引領社會大眾「重新發現」二二八事件。隨著臺灣言論自由逐漸解禁,關於二二八的出版與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的主張也逐一實現。


🎞圖:「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成立記者會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1896年2月3日,日本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正式宣布統領臺灣

 ⭕1896年2月3日,日本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正式宣布統領臺灣

1895年4月17日,日本與清國雙方代表於春帆樓簽訂《日清馬關條約》,宣告甲午戰爭正式結束。其中第二條提及,中國應永久割讓臺灣島、澎湖群島與周邊島嶼予日本。5月8日,日清雙方交換《日清馬關條約》批准書,臺灣島、澎湖群島與周邊島嶼在法律上正式成為了日本的領土。當時大清帝國並未完全佔領臺灣,僅治理臺灣西部平原城鎮。

1985年5月29日,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 7000 餘名日軍於澳底登陸接收臺灣。6月4日,自立的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自知無法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抗衡,便連夜逃走,不久,副總統堂丘逢甲也捲款而逃。

1895年6月7日,臺北仕紳開會決定派「辜顯榮」當代表,開城門引領日軍進城,平定城內亂象。日本接收臺北城後,於同年 6月14日舉行「始政典禮」。

1895年6月軍揮師南下,8月27日爆發慘烈的「八卦山戰役」,歷經八小時,28日上午十時日軍宣告勝利。 10月臺灣民主國將軍劉永福率領殘部退守至臺南府城,劉永福在得知臺南府城被三面夾攻後,知大勢已去,劉永福棄臺南府城軍民,逃回中國廈門。

臺南當地士紳便循臺北模式推舉英國牧師巴克禮及宋忠堅擔任代表,請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協助維持秩序。10月21日,日軍順利進入臺南府城,曇花一現的臺灣民主國正式滅亡。

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 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宣告乙未戰爭結束,結束長達 5 個多月的戰役。1896年2月3日,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通知各國駐臺灣領事,正式宣布日本統領臺灣。


🎞圖:劉永福「大內宣」的假消息:愛蓮生繪,《劉大將軍擒獲倭奴樺山斬首全圖》(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