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2025 中秋祈禱文

🌕 中秋祈禱文
慈愛的上主,
當滿月高懸,夜空柔光灑落,我們舉心向祢,感謝祢賜下家人、朋友、同奔上帝國的夥伴,使我們在這片土地上彼此相伴、不孤單。當我們仰望教堂上的月圓,似乎體會到縱然世界仍有破碎與陰影,祢的恩典卻如光輝,照亮黑暗,醫治受傷的靈魂。
懇求上主賜下平安,眷顧花蓮馬太鞍、太巴塱、光復鄉的災後重建與中繼安置的進行;懇求上主臨到所有懷著鄉愁的人,使在外漂泊者得以歸家;保護為自由、民主、人權努力的人,使他們在困難中仍有勇氣;安慰受戰火、災難、病痛所困的人,使他們不失盼望。願我們在這團圓的時刻,也記念仍被排斥、貧窮、孤單的人,讓愛能夠跨越藩籬,帶來和解與支持。
上主啊,讓我們像今晚的明月,成為世界黑夜中的一點光,去照亮脆弱處境者的道路;如同團圓的餐桌,讓我們的生命成為分享與祝福的所在。也願我們的土地在祢的憐憫中更堅定,不容邪惡獨裁中共的染指,促進台灣人民在公義與慈愛裡彼此扶持,活出「行公義、好憐憫」的信仰與公民責任。
在基督裡,我們謙卑祈禱,阿們。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2000年10月5日,塞爾維亞「推土機革命」,獨裁者米洛塞維奇宣佈辭職

 ⭕2000年10月5日,塞爾維亞「推土機革命」,獨裁者米洛塞維奇宣佈辭職

斯洛波丹·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1987年成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塞爾維亞共產主義者聯盟總書記,米洛塞維奇上台後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對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人進行種族滅絕,2000年暗殺政敵斯坦鮑利奇,2005年秘密警察坦承此事。

人民挺身抗議米洛塞維奇,2000年9月29日,工人在Kolubara礦區罷工。抗議活動在2000年10月5日達到高潮。來自塞爾維亞各地的數十萬抗議者抵達貝爾格勒抗議,高呼「他(米洛塞維奇)完蛋了!他完蛋了!」「米洛塞維奇,滾出塞爾維亞」與以往的抗議活動不同,此次抗議沒有受到大批警察鎮壓。抗議活動被稱為「推土機革命」又稱為「黑色革命」,因為當天有一位重型設備操作員開著一輛裝載機衝撞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所在的大樓。 

塞爾維亞長期執政的獨裁者米洛塞維奇宣布下台,並潛逃。象徵著米洛舍維奇政權的結束以及塞爾維亞進入民主改革的時代。

米洛塞維奇於2001年遭逮捕,2006年在海牙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被以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等罪名進行審判時死亡。



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祝福主揚,持守呼召

祝福主揚,持守呼召

今日參加主揚的畢業講道,聽見的不僅是對聖經的詮釋,更是對土地的深情與對人民的愛。透過對耶利米先知的描繪,我們看見上主如何呼喚祂的僕人:即使在廢墟、流亡與國破家亡之中,仍然不放棄盼望;而當主揚提及鄒族先知高一生的故事,更讓我們感受到信仰在台灣山林間如何與血肉交織,呼應著那份為公義與自由而站立的勇氣。

今天,主揚用講道證明:神學若脫離土地就會失去血脈,信仰若不擁抱人民就會失去靈魂。妳讓我們重新學會用信仰的眼睛去看這塊島嶼的傷痕,也去看她美麗的未來;用耶利米的淚、用高一生的歌,提醒我們,跟隨基督就是要參與上主正在更新的國度——一個公義、和平、憐憫共舞的國度。

願主揚在往後的牧會與服事旅程中,繼續成為土地的朋友、人民的夥伴,勇敢守護上主的公義,也溫柔牧養祂所愛的群體。願上主的靈加倍引領,帶領教會走進更深的盼望與更新。
祝福主揚,持守呼召,讓世界因妳的服事而更像上主的家園。




1971年10月3日,中華民國對中國代表權,在聯合國受到挑戰

 

⭕1971年10月3日,中華民國對中國代表權,在聯合國受到挑戰
1971年10月3日,聯合國大會正式展開辯論,討論是否將「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從中華民國轉移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蔣介石政權在當時仍主張自己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這種論述與現實逐漸脫節,也使中華民國在國際外交上陷入孤立。
最終,1971年10月25日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同時驅逐「蔣介石的代表」。自此,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國際法與政治實務上已不再承認中華民國作為「中國」的合法代表。
然而,2758號決議的核心內容僅是「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代表」,並未對台灣的國際法地位做出任何實質裁定。決議中既沒有提到「台灣」這個地名,更沒有宣告「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未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台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特別是領土變更需透過雙方簽訂的和平條約或明確法律程序——在此從未被改變。
過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刻意混淆此點,將「2758號決議」與其「一中原則」綁在一起,聲稱聯合國已認定台灣屬於中國。這是一種政治宣傳而非法律事實。決議的原文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的國家地位,也不限制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
2024年以來,國際社會逐步對中國多年來的敘事展開反制。美國務院明確指出,2758號決議不等於聯合國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更不影響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其附屬國際組織的權利。美國亦公開強調,台灣從未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兩者並無從屬關係。
同時,國際「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荷蘭及澳洲國會的相關決議也揭露中國的歷史操作與文件竄改——例如將「台灣」強行更名為「中國台灣」——這是對國際法原則與聯合國文件的曲解。這些國際行動不僅是外交語言的修正,更標誌著西方世界由過去的「戰略模糊」逐漸轉向「戰略清晰」。
今天,國際社會重新檢視2758號決議,意味著台灣有更大空間爭取國際參與,包括公共衛生(如WHO)、民航(ICAO)、氣候行動(UNFCCC)等領域。這不僅是台灣人民的權益,也關乎全球共同利益。
台灣的民主經驗、抗威權歷程與人權倡議可成為世界的祝福;這也是教會的使命—促進和平、伸張公義,並在國際場域上成為弱勢的代言人。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10月1日,國際咖啡日(International Coffee Day)

 ⭕10月1日,國際咖啡日(International Coffee Day)

早在三百年前的啟蒙運動時期,咖啡館開始成了革新的中心。

國際咖啡組織(ICO)在1963年成立於倫敦,而咖啡節、咖啡日也在各國被慶祝,全世界第一個出現咖啡慶祝節日是在1983年10月1日,由日本咖啡協會發起。台灣2009年10月1日首次在雲林舉行台灣咖啡節。

2015年10月1日國際咖啡組織在米蘭召開大會,為了慶祝上億人的咖啡同好,而商定10月1日為國際咖啡日(International Coffee Day),這一天也被用來推廣公平貿易咖啡,並提高對咖啡種植者困境的認識。

⭕推薦:守成咖啡 

咖啡生豆40年的老牌進口商守成咖啡和產地生產者攜手合作共創雙贏,確保咖啡農民獲得公平的利潤以支持農園發展和家庭教育。

歡迎支持:衣索比亞 獨立小農計畫

https://harucafe.com.tw/finca/ethiopia-single-producer-project/




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1822年9月27日,法國學者宣告破解羅塞塔石碑密碼

 ⭕1822年9月27日,法國學者宣告破解羅塞塔石碑密碼

巴黎的法蘭西文學院(全名: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 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是法國研究院(Institut de France)的五個研究院之一,是法國學術機構,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傳播古代、中世紀及古典時代的文化知識,尤其專注於語言、歷史、考古學和藝術史等領域。 

1822年9月27日,三十歲出頭的法國學者尚-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在法蘭西文學院宣佈,他已經成功破譯舉世聞名的埃及羅塞塔石碑。透過解讀埃及象形文字,商博良相信他找到了揭開古埃及神祕歷史的關鍵。

商博良為此付出了極大心力。就在兩週前的 1822年9月14日,他衝進哥哥的辦公室,高喊:「Je tiens mon affaire!(我成功了!)」隨即情緒過度激動而昏倒,據說花了五天才完全恢復。

什麼是羅塞塔石碑?

這塊古埃及石碑幫助破解了象形文字的祕密。

羅塞塔石碑是一塊由花崗閃長岩(granodiorite)製成的大型扁平石板,1799年7月在古埃及被發掘。石碑上刻有多種文字,包括世俗體(demotic,一種象形文字的簡化書寫形式)與古希臘文。當時許多學者相信,它可能是理解古埃及文字的關鍵。

雖然商博良成功破解古埃及文的石碑,但它所記載的內容並非他想像中充滿古埃及奧秘的訊息。石碑的文本其實相當平凡,只是記載馬其頓裔的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 Epiphanes)的一些功績。但是也幫助古埃及學的學者得知古埃及文的意思。




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

2014年9月26日,香港雨傘運動

⭕2014年9月26日,香港雨傘運動
2011年香港民眾響應美國「佔領華爾街」及隨後「一起佔領」行動的集會,爭取真正普選香港行政長官。2014年9月26日,學界罷課集會演變成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揭開有限度的、非暴力的公民抗命之序幕。
9月28日,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牧師朱耀明發起「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 OCLP),簡稱「和平佔中」、佔領中環、佔中。9月28日下午6時50分香港鎮暴警察更攜帶AR-15自動步槍,高舉橙底黑字的「速離否則開槍」警告旗。大律師公會、記協、前線醫生聯盟及教協等多個團體譴責警方暴力鎮壓和平示威,使用過度武力。
由於大量參與者以雨傘阻擋警察所使用的胡椒噴霧,而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香港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原先倡議的「一波又一波」抗爭行動變成長期佔據。加上由外媒使用的「雨傘革命」、「雨傘運動」(Umbrella Movement)名稱獲得佔領人士普遍接受,行動逐漸演變成「雨傘革命」。
9月22日習近平會見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時,明確指出「三個堅定不移」,強調中共中央將繼續堅定不移支持梁振英行政長官領導的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支持特區警隊強力處理群眾運動。12月11日香港政府強力清場至12月15日。
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最後被律政司控以串謀犯公眾妨擾等罪,於2019年4月被判罪成,戴耀廷、陳健民被判即時監禁16個月,朱耀明監禁獲緩刑兩年。香港民主至此被中共踐踏而失去自由。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1963年9月25日,蘇東啟改判無期徒刑

⭕1963年9月25日,蘇東啟改判無期徒刑
1950年,蘇東啟首次參選雲林縣議員,高票落選;但是在之後的1953年到1960年四次的雲林縣議員選舉,蘇東啟都以最高票當選,在民間享有「蘇大砲」之美稱,並與蔡誄、蔡連德、薛萬等人為當時雲林縣議會黨外「四大金剛」之首。1960年蘇東啟以黨外身分與國民黨提名之林金生角逐雲林縣長,僅以6000多票落選,縣民因而以「光榮縣長落選人」稱之。而當時雷震有意籌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李萬居與蘇東啟都熱心支援;而1960年9月雷震被捕時,蘇東啟又於雲林縣議會提議要求蔣介石釋放雷震並獲得全數通過,而成為官方眼中釘。
嘉義縣民雄鄉人張茂鐘與雲林縣民詹益仁等人,計劃推翻蔣介石政權並實現台灣獨立,暗中串連許多人。但是他們需要一位在社會上有名望者作為領導,於是找上蘇東啟;而蘇東啟也允諾予以支持。但是事機洩露,1961年9月19日蘇東啟被捕,其他人自次日起也先後被捕。總計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逮捕的共三百餘人。
1962年5月17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以祕­密庭判處蘇東啟、張茂鐘和陳庚辛三人死刑,另四十七人分別判處無期徒刑等。因法新社記者的披露而引起海內外極大爭議,經聲請覆判後,國防部發佈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次年(1963)9月25日,改判蘇東啟、張茂鐘、詹益仁和陳庚辛四人無期徒刑。
1975年蘇東啟因蔣介石逝世的特赦出獄,雖然因被褫奪公權而無法參選,後由蘇東啟之妻蘇洪月嬌參選,在臺灣省議員選舉中高票當選一戰成名,與桃園縣的黃玉嬌合稱南北雙嬌;也由於蘇東啟的影響,蘇東啟的女兒蘇治洋與蘇治芬往後也投入政治活動,形成雲林縣黨外陣營的蘇家班。



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1923年9月23日,紀伯倫《先知》出版

 ⭕1923年9月23日,紀伯倫《先知》出版

1923年9月23日,哈里勒‧紀伯倫(Kahlil Gibran)的《先知》(The Prophet)出版。這是一部浪漫主義風格的散文詩作品,書中以一位先知的口吻,分享關於家庭、工作、死亡、愛與自由的智慧。此書出版第一年僅售出約1,200本,幾乎沒有受到矚目,但隨著口耳相傳,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逐漸獲得讀者青睞。到了1957年,它售出了第一百萬本,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今,《先知》的銷量已超過一千萬冊,並被翻譯成一百多種語言。

紀伯倫1883年出生於黎巴嫩(當時屬於敘利亞),童年時移民到波士頓。他在1904年首次在阿拉伯語報紙上發表文章,同年首次公開展出他的美術作品──一系列素描。後來他赴巴黎學習藝術,並結識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據傳羅丹稱他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在出版英文詩集《瘋人》(The Madman,1918年)之前,紀伯倫持續進行藝術創作與阿拉伯語出版,不久之後便推出了《先知》。

《先知》的成功,使得紀伯倫(其阿拉伯文全名為 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Jubrān Khalīl Jubrān)成為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僅次於威廉‧莎士比亞。翻譯紀伯倫作品並研究中東歷史的學者胡安‧柯爾(Juan Cole)指出,《先知》在1950年代末與1960年代的流行,與當時的文化轉向有關。他說:「許多人從教會體制轉向紀伯倫。他所提供的是一種沒有教條的普世靈性,與正統宗教不同,他的靈性視野並不道德主義化。事實上,他強調人應該不加論斷。」

在他的一生中,紀伯倫共出版了九本阿拉伯文書籍與八本英文書籍。他於1931年因肝病去世,享年48歲。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9月20日,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竣工滿五年

⭕9月20日,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竣工滿五年
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工程,本案雖僅地上二層地下三層,開挖僅11公尺,依法不需送交結構外審單位審查,但為慎重起見於2015年11月16日主動申請台北市結構工程工業技師公會審查,於2015年12月21日通過審查、並於2016年3月14日取得建照。
2016年4月21日取得拆除執照,隨即由永如營造承攬牧師館拆除工程,並於4月24日舉行拆除感恩禮拜。拆除過程,文資審查委員還數度率學生觀摩。
主日學教室之挪移,為防古蹟挪移過程受損,特由全國樓房承攬遷移工程,採用電腦同步控制油壓千斤頂,鋪軌慢慢挪移,於2016年7月25日開始施做斷根補強前置作業。2017年2月12日舉辦主日學教室遷移、修復暨新建工程開工感恩禮拜,特以八條拔河繩,象徵全體會友同心協力遷移舊主日學教室。2017年3月31日將主日學教室移至濟南路側。由於教會空間不足,無法移至工址外面,連續壁需分段施作且需採用逆打工法,等主日學教室原址一樓地板施作完成,再於2017年11月24日將主日學教室移回原處。
2018年9月9日(日)上午11:00舉行宣教中心新建工程上樑感恩禮拜。2019年8月,主日學教室(古蹟)完成修復期末審查。2020年1月20日取得使用執照,展開室內裝潢。因武漢肺炎,原訂2020年2月2日感恩禮拜延後舉行。2020年9月20日(日)下午2:00正式舉行「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竣工奉獻感恩禮拜」,迄今已經滿五年。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台灣主權:已然、未然

 台灣主權:已然、未然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


最近關於台灣主權的討論很熱烈,這是好事,因為受到大家的重視。但我覺得台灣「主權既定」而不是「主權未定」。我是從神學的角度來理解台灣目前的主權,神學上有個概念稱為「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強調「就位而未完成」(inaugurated but not consummated)的末世論。而我們就是處於這樣的過程中,不會走回頭路,而是邁向已知的未來。對我來說,現況的台灣主權就是「已然、未然」。


一、台灣主權的本質與人民的決定權

台灣主權「已然既定」,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台灣的主權不屬於任何外國政權,也不應被視為國際政治角力中的附屬品,而是屬於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主權的核心乃是人民自決的權利,正如政治哲學家盧梭所言,合法的政體應以「人民主權」為基礎主張人民擁有不可分割的立法權力,並應透過參與公共事務來表達「公共意志」。台灣已經透過選舉來實踐人民主權,正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在實際操作上,台灣擁有自己的人民、領土、政府,以及持續展現的民主選舉制度,這些都不是「尚未確立」的虛構,而是實際存在的政治實踐。


二、依據《蒙特維多公約》的國際法定位

1933年《蒙特維多公約》(Montevideo Convention)提出了判定一個實體是否為主權國家的四大要件:

1. 確定的人民(permanent population)

2. 確定的領土(defined territory)

3. 有效的政府(government)

4. 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with other states)

若以此為標準,台灣完全符合前面三項:

1. 確切的人民,且有明確的戶政系統

2. 清楚的領土範圍,這一點在舊金山和約有揭示出明確的範圍

3. 政府當局能夠有效運作,並持續展現「人民主權」的民主合法性


第四項「對外關係」雖受到中國長期打壓,但台灣依然與多國保持實質外交、經貿與文化往來,顯示已有相當能力。根據最新2025年亨利護照指數,台灣護照在全球排名第33名,可免簽或落地簽進入139個國家或地區。

根據國際法學者克勞斯·克雷斯(Claus Kreß)等人指出,國家的存在是「事實性」問題,而非「承認性」問題。因此,台灣在本質上早已是一個「主權國家」,只是由於國際現實因素,尚未完全「完成」其國際法上的承認與聯合國的席次。


三、未然之完成:國際承認與台灣的未來

從國際現實層面來看,台灣的「未然」在於尚未獲得普遍的國際承認,以及未能在聯合國等多邊組織中取得合法席位。這並不否定台灣的國家地位,而是說明了國際政治中「實然」與「應然」之間的張力。

這種張力也彰顯出台灣人民的責任與使命:持續深化民主、維護人權、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展現一個現代國家的國際貢獻。台灣正以實際行動證明,雖然缺乏正式承認,但它已是「全球公民社群不可或缺的一員」。但一項重要指標台灣還是很落後,就是對於國際援助,台灣的GDP占比遠低於已開發國家設定的0.7%目標,僅約0.013%。如果台灣要彰顯主權獨立國家的責任,就更應該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


結論、人民的選擇,國際的挑戰

台灣主權不是「尚待決定」、不是「主權未定」的問題,而是「如何在國際完成」的問題。台灣人民已用選票、民主制度、社會實踐確立了自己的主權。當我們說「台灣是一個國家」時,並不是一種「政治宣傳」,而是一種基於事實、法律與人民意志的論述。

台灣的主權既已確立,但國際完成仍在進行。這是一條未竟之路,需要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堅定、全球民主夥伴的支持,以及不斷展現台灣對世界的貢獻。


1983年09月18日,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協助黨外人士競選

 ⭕1983年09月18日,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協助黨外人士競選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爆發之後,國民黨政府當局就開始大規模地搜捕黨外組織與黨外人士,企圖趁此機會,動用強硬的手段,來壓制逐漸崛起的黨外勢力與本土意識。

但是,面對黨國威權的脅迫,黨外人士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拍斷手骨顛倒勇」黨外組織反而凝縣成一股更加強韌的反彈力量,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工作與選舉活動。黨外後援會在三十餘位黨外現任民意代表與新生代雜誌編輯的集會磋商之下,宣佈通過「黨外人士競選立委後援會草案」,同時決定將在9月18日舉行「黨外中央後援會」成立大會。在被告家屬、辯護律師、以及黨外新生代之間,彼此互相扶助、凝聚力量的作用之下,反而變成一股更加堅韌的反彈力道,而許多當時為美麗島事件參與者辯護的律師們,更開始投入政治工作,其中也包含了江鵬堅、謝長廷、陳水扁、蘇貞昌、張俊雄等人。

黨外後援會三年後,在1986年9月28日,召開候選人推薦會的時候,進一步連署組黨成立民主進步黨,成為1960年的中國民主黨後,一個強而有力的反對黨。


🎞圖:2025年8月2日,台中潭子「向黨外運動致敬」

https://www.telltaiwan.org/?p=16145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止血劑的相關知識

 止血劑的相關知識 


各類止血劑(如高嶺土、殼聚糖等)在不同臨床情境下的效果比較與安全性證據,特別是在凝血障礙或特殊生理狀態(如低溫、酸中毒)下的應用成效,這部分有助於優化止血劑的選擇與臨床決策。

現有醫學文獻顯示,Kaolin(高嶺土)與Chitosan(幾丁聚醣)止血劑在戰場及臨床大出血控制中均具高度有效性與安全性,且在凝血障礙、低溫、酸中毒等特殊生理狀態下仍能維持止血效果。[1][2][3][4][5]  

Kaolin止血劑(如QuikClot Combat Gauze®)主要透過活化內源性凝血途徑促進凝血,動物模型證實在低溫、酸中毒及凝血障礙(如大劑量稀釋、抗凝藥物治療)下,仍能顯著減少失血量並提升生存率。Kaolin類止血劑在美國FDA已核准用於戰場與院前急救。[1][4]  

Chitosan止血劑(如Celox®、ChitoSAM®、ChitoGauze®)則以陽離子聚合物與紅血球、血小板直接作用,促進細胞聚集與蛋白質吸附,其止血機制不依賴宿主凝血酶系統,因此在凝血障礙、抗凝治療、低溫、酸中毒等情境下仍具優勢。多項動物與體外研究證實,Chitosan止血劑在抗凝血藥物(如heparin、apixaban、phenprocoumon)影響下,仍能顯著縮短凝血時間並提升止血成功率。[3][6][7][8][5]在此推薦台灣的HEMO-bandage®急救填塞繃帶。

兩者在大出血、關節部及軀幹部非壓迫性出血的動物模型中,止血效果相當,且併發症(如組織壞死、炎症反應)發生率低,生物相容性佳。新一代複合型止血劑(Kaolin/Chitosan複合材料)進一步提升止血速度與穩定性。[1][2][9][10][4][5]  


總結:

Kaolin與Chitosan止血劑在凝血障礙、低溫、酸中毒等特殊生理條件下,均能有效安全地控制戰場大出血,且臨床選擇可根據傷口型態、操作便利性及可取得性決定。[1][2][3][9][6][10][7][8][4][5]  

   

References


1. Evaluation of Novel Hemostatic Agents in a Coagulopathic Swine Model of Junctional Hemorrhage. Gerling KA, Kersey AJ, Lauria AL, 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23;95(2S Suppl 1):S144-S151. doi:10.1097/TA.0000000000004071.

2. User Experience and Hemostatic Efficac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mercial Agents in Junctional and Hepatic Hemorrhage Models. Patterson K, Dagher AM, Lackie M, et al. PloS One. 2025;20(8):e0330696. doi:10.1371/journal.pone.0330696.

3. Hemostatics in Patients With Inhibited Coagulation-a Viscoelastic in-Vitro Analysis. Lechner R, Hanke K, Schmid A, et al. Transfusion. 2023;63 Suppl 3:S159-S167. doi:10.1111/trf.17333.

4. Kaolin-Based Hemostatic Dressing Improves Hemorrhage Control From a Penetrating Inferior Vena Cava Injury in Coagulopathic Swine. Koko KR, McCauley BM, Gaughan JP, 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17;83(1):71-76. doi:10.1097/TA.0000000000001492.

5. Protonated-Chitosan Sponge With Procoagulation Activity for Hemostasis in Coagulopathy. Huang Z, Zhang D, Tong L, et al. Bioactive Materials. 2024;41:174-192. doi:10.1016/j.bioactmat.2024.07.012.

6.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Dressings in Hemostasis: A Review. Zhang W, Geng X, Qin S,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4;282(Pt 1):136421. doi:10.1016/j.ijbiomac.2024.136421.

7. Recent Advances of Chitosan as a Hemostatic Material: Hemostatic Mechanism, Material Design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Zhang S, Lei X, Lv Y, Wang L, Wang L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4;327:121673. doi:10.1016/j.carbpol.2023.121673.

8. Coagulopathy-Independent Injectable Catechol-Functionalized Chitosan Shape-Memory Material to Treat Non-Compressible Hemorrhage. Xiang D, Wang K, Wang F,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4;346:122648. doi:10.1016/j.carbpol.2024.122648.

9. Design and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Chitosan/Kaolin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Hemostatic Efficiency. Elsabahy M, Hamad MA. Marine Drugs. 2021;19(2):50. doi:10.3390/md19020050.

10. Preparation of Chitosan/Clay Composites for Safe and Effective Hemorrhage Control. Yang Z, Ye T, Ma F, et al.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2022;27(8):2571. doi:10.3390/molecules27082571.


歡迎加入

📍官方社群:PCT公共協作策略資訊站 

https://reurl.cc/XQZ8Qj


📍「濟南防災自訓團」官方粉專,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chelampublicforum/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

戰傷止血指南

  戰傷止血指南 


根據美軍戰傷死亡的統計研究發現,自2001年至2011年陣亡的4,596名士兵當中,有976名士兵(佔所有死亡士兵的24%),其實是有可能生還的。這976名士兵當中,有90.9%的人是因為大出血而死亡。在大出血死亡的人員中,主要出血部位前三名,分別是軀幹部(67%);其次為重要關節處(19%),如腋下、胯下或頸部等處;第三為四肢(14%)。

之後,戰術戰傷救護的發展迅速,四肢的出血可以透過止血帶獲得良好的控制,使得因四肢出血而死亡的比例大幅降低。但在軀幹部及重要關節處,因無法有效使用止血帶,彈性繃帶也無法有效的加壓止血,而成為傷兵主要的死亡原因。

鑒此,促成了局部止血劑和止血繃帶的發展,雖然止血劑在戰場上使用的時間也相當早,局部使用也有相當的效果,但因為有些後遺症造成使用上的限制;所以美軍仍持續的對止血劑和止血繃帶進行研發,尋求更為安全且有效的產品可提供戰場上的官兵使用。

急救中,填塞繃帶和止血帶是不同的止血方式,應根據出血部位和情況配合使用:填塞用於較深、較廣的傷口,將紗布或布塊塞入傷口填滿,然後再以繃帶包紮加壓;而止血帶則是綁在傷口近心端,利用強大的壓力阻斷動脈出血,適用於肢體嚴重危及生命的動脈出血。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外科醫師學會(ACS)、美國創傷外科學會(AAST)、以及美國軍事醫學領域的最新文獻,系統性整理戰傷止血的現行指南,涵蓋戰術止血帶、填塞繃帶及止血劑的使用。這些證據一致支持早期、分層且有系統的止血策略,並強調正確操作與訓練的重要性。[1][2][3][4][5][6][7][8][9][10]  

戰傷止血的現行指南主要包括三大技術:戰術止血帶、填塞繃帶(含止血劑)、及止血劑的選擇與應用。


一、戰術止血帶(Tourniquet)

適用於無法以直接壓力控制的四肢大量出血。美國心臟協會與美國外科醫師學會均建議,應優先使用戰術止血帶(如CAT, Combat Application Tourniquet),並於傷口近心端(proximal)位置緊密纏繞,直至出血停止。[1][4][5][9] 

研究顯示,失血在一分鐘內應該打上止血帶,並在三分鐘內完全固定;未能控制大量出血的傷患在三分鐘內可能死亡。戰術止血帶能顯著降低戰場四肢失血死亡率,且在快速後送至具外科能力醫院的情境下,肢體缺血併發症罕見。[2][3][4][5][1][9]  

止血帶應保持緊繃,直至醫院評估可安全移除。過窄止血帶易致神經損傷,建議使用寬型戰術止血帶(SOFTT, SOF Tactical Tourniquet)。[1] 兒童亦可安全使用CAT止血帶。[1]  


二、填塞繃帶與止血劑(Wound Packing & Hemostatic Agents)

對於無法使用止血帶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頸部),建議使用填塞繃帶,並優先選用含止血劑的繃帶(如QuikClot Combat Gauze®、Celox Rapid®等)。[4][6][7][8][10]而台灣康力得公司自行研發的HEMO-bandage®(急救填塞繃帶)是以Chitosan(幾丁聚醣)紗編織所成,通過美國、德國、台灣等醫材證照,在烏克蘭戰場大量被使用,有很好的實證。

止血劑應直接填塞於傷口深部,並持續加壓至少5分鐘。最新一代止血劑(多為浸漬型紗布)安全性高,能在酸中毒、凝血障礙等戰傷常見生理狀態下有效止血。[7][8]  

舊型的粉末型止血劑易被動脈血流沖走,且有栓塞風險,故不建議使用。[7]


三、操作流程與訓練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所有急救人員及一般民眾均應接受止血帶與止血劑的正確操作訓練。[1][2][5][6][9][10]  

止血流程建議分層進行:先以直接壓力止血,若無效則填塞繃帶(優先選用含止血劑的填塞繃帶),並綁上戰術止血帶。[1][10] 

止血帶及止血劑應納入所有戰術醫療裝備,並於各級救護單位均可取得。[6]


四、併發症與注意事項

止血帶併發症多與使用時間過長有關,常見為暫時性神經損傷,肢體壞死罕見。[4][1][9]止血劑填塞後應避免過度移動患肢,以防再出血。[8]  


總結:

戰術止血帶、填塞繃帶(含止血劑)為戰傷止血的核心技術,應根據出血部位及情境分層選用,並強調正確操作與訓練。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外科醫師學會、美國創傷外科學會及美國軍事醫學領域均一致推薦上述策略。[1][2][3][4][5][6][7][8][9][10]  

    

References


1. 2024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Red Cross Guidelines for First Aid. Hewett Brumberg EK, Douma MJ, Alibertis K, et al. Circulation. 2024;150(24):e519-e579.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1281.

2. Military Medicine’s Value to US Health Care and Public Health: Bringing Battlefield Lessons Home. Kellermann AL, Kotwal RS, Rasmussen TE. JAMA Network Open. 2023;6(9):e233512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5125.

3. Initial Care of the Severely Injured Patient. King DR.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8):763-770. doi:10.1056/NEJMra1609326.

4.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 Clinical Protocol for Damage-Control Resuscitation for the Adult Trauma Patient. LaGrone LN, Stein D, Cribari C, 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24;96(3):510-520. doi:10.1097/TA.0000000000004088.

5. Hemorrhagic Shock. Cannon JW.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378(4):370-379. doi:10.1056/NEJMra1705649.

6. Advanced Bleeding Control in Combat Casualty Care: An International, Expert-Based Delphi Consensus. Vrancken SM, Borger van der Burg BLS, DuBose JJ, 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22;93(2):256-264. doi:10.1097/TA.0000000000003525.

7. 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asic Wound Management in the Austere Environment. Quinn RH, Wedmore I, Johnson E, et al.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4;25(3):295-310. doi:10.1016/j.wem.2014.04.005.

8. Evaluation of Novel Hemostatic Agents in a Coagulopathic Swine Model of Junctional Hemorrhage. Gerling KA, Kersey AJ, Lauria AL, et al.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23;95(2S Suppl 1):S144-S151. doi:10.1097/TA.0000000000004071.

9. Tourniquets as a Haemorrhage Control Measure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Care Settings: An Integrative Review. Roman P, Rodriguez-Alvarez A, Bertini-Perez D,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21;. doi:10.1111/jocn.15834.

10. Defin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Layperson Prehospital Hemorrhage Control: A Consensus Statement. Goralnick E, Ezeibe C, Chaudhary MA, et al. JAMA Network Open. 2020;3(7):e209393.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9393.


歡迎加入

📍官方社群:PCT公共協作策略資訊站 

https://reurl.cc/XQZ8Qj


📍「濟南防災自訓團」官方粉專,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chelampublicforum/


🍀黃春生牧師|傳送門: https://portaly.cc/chu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