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15日蔣介石政權宣布「臺灣區日本紙幣回收辦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美日雙方代表在美軍密蘇里戰艦上簽署《降伏文書》正式結束二戰。
依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命令準備軍事代管臺灣的蔣介石政權於一個月後,9月15日隨即公布「臺灣區日本紙幣回收辦法」,將原有日本在臺發行的貨幣臺銀券以1:1兌換成「臺幣」,並於1946年9月1日實施。日本臺銀券隨著日本戰敗頓失市場管控機制而瞬間貶值約十倍。
日本臺銀券兌換臺幣後,當時買米買肉買菜物價都還是幾塊錢個位數的水準。蔣介石政將臺灣物資運往中國內戰地區,造成臺灣物價暴漲。除了各項物資的外流,資金也一樣的被國民黨政府撥轉到中國內地。二次大戰末期,台糖公司原來有 15 萬噸的存糖,是用來當作戰後復員與營運的資金。但是國民黨政府下令「接收所有日人存糖,撥歸中央,集運上海銷售」,所有的存糖都被無償的運往上海變賣。
1948年下旬,國共內戰局勢明朗,全面潰敗的蔣介石政權準備逃往臺灣。1949年在民報上的廣告已經出現一瓶9000元的醬油、要價數萬元的罐頭(還號稱市場最便宜)。
在這之間,蔣介石政權毫無節制大量印製臺幣,搜括臺灣的物資,強盜式的剝削,不是運往中國供國民黨揮霍,就是黨官貪污中飽私囊。在臺灣流通的貨幣,臺幣從面額 1 元到 100 萬元,面額膨脹了「一百萬倍」,前後不到 3 年,顯示通貨膨脹極其嚴重!
1949年6月15日,蔣介石政權宣布將臺幣以四萬元比一折成新臺幣試圖避免貨幣繼續崩跌,臺灣人民的財富幾年間被剝奪殆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