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為了基督的緣故作了傻瓜

為了基督的緣故作了傻瓜
~記謝緯牧師百歲誕辰
黃春生牧師 (2016.5.1濟南牧函)

我的好友輔仁大學曾慶豹教授他是馬來西亞華僑,在神學、哲學很有見地的一位學者。他在2014年拿著他蒐集1965至2015年間的台灣教會史料寫成的大著《約瑟和他的弟兄們》(暫定書名)草稿來找我,他正在找出版社為他的書出版,但他的資料涉及「黨國基督徒」的黑暗面,接觸的出版社紛紛打退堂鼓,不敢出版。因為書中他揭露被人遺忘或不想被提起的一段遭遇,認識這段歷史的進程,也認識政治如何深入地介入教會的宣教和治理,甚至引發國家認同的緊張。後來,我推薦時任台灣教會公報社總編輯方嵐亭牧師與他碰面,方牧師看出曾教授的著作是瑰寶、史料珍貴,於是建議採取分成二十期特刊連載的方式,將曾教授的大著摘要刊登在《台灣教會公報》。但可惜的是,出版經費迄今尚未募集完成。

「中正紀念教堂」全圖(取自蘇南洲論文)

曾教授的資料中也有一部份關於我們濟南教會。他說到,蔣介石過世後,1975年4月26日召開的中華民國基督教追思故總統蔣公籌備會議中,通過了台灣信義會靈光堂張力長老的主張,推動全國教會共同興建「聖介石堂」之提案,此案議決同意並交由中華民國基督教會協會常務理事會研辦。基於諸多的歷史情感,黨國基督徒倡議在濟南長老教會現址上建一座「中正紀念禮拜堂」,據說也獲得了宋美齡的同意。對許多黨國基督徒而言,他們對濟南教堂有諸多特殊的情感與記憶,加上緊鄰總統府和中正紀念堂,選濟南教堂打造一個國家教會,更可作為一種「新」的象徵來取代日本時代以來「舊」的象徵。結果,卻被當時擔任總統的李登輝否決了,黨國基督徒的「中正紀念禮拜堂」大計就此告吹,同時象徵台灣基督教「護教反共時期」的結束。(參閱《台灣教會公報》第3299期)

今年(2016)3月2日是謝緯牧師百歲誕辰,曾教授談到謝緯牧師擔任總會議長期間,面對極大的艱難與威脅。從1965年「百年大會」到1969年,退出普世教協(WCC)的決定已不能再拖下去了。自喻為「沒有政治頭腦」的醫師、牧師謝緯,1969年2月11日被請去出席國民黨十全大會。儘管不是黨員的他感到這種會議極無趣,但心中仍然單純地認為如果此舉對台灣教會有利,也算是一種收穫,就算多參加幾次也無妨。

謝緯日記裡的這一段禱告詞,恐怕最能反映當時參與決定退出普世教協之敬虔事主之人的掙扎:

「上帝啊!給我智慧和勇氣,使我不違背教界的權益又對國家盡忠誠。請引導我用充分的準備和冷靜的頭腦來處理事情,不誤大局。萬能的上帝!請讓我真實感受祢將我當作祢的工具,什麼都不怕,賜我走正當道路的勇氣。」(1969年5月30日)

當時黨國基督徒將WCC視為「共產黨外圍組織」,時任總會議長的謝緯飽受壓力,被推到政治風暴的浪頭上,其心理煎熬完全在他的日記中表露無遺:

「為了總會的會議而北上,連續兩天要開會,但在我腦中浮現的是WCC的問題。差不多一個月前就開始祈禱上帝,指示我明確的道路,行為不得違背國家及基督長老教會。現在政府認為WCC是親共的宗教團體,等我好好地研究之後,若發現WCC是親共的話,我們就違背了國策,是絕對不行的。但是,假使WCC是一種像聯合國那樣的國際性組織的話,我想提出主張,說明事實的真相。」(1969年6月26日)

曾教授在《台灣教會公報》第3284期(2015年2月2日~2月8日)19版〈約瑟和他的弟兄們-2:被迫與普世教會分離〉一文中探討〈教會合一運動被指控為親共與容共行為〉時指出:

「但是問題就在於,退出普世教協的案子只要一天在謝緯任內沒有塵埃落定,他也是寢食難安。謝緯的日記只寫到4月17日,6月17日他即發生車禍身亡了。面對當時巨大的壓力,謝緯正是如他自己所說的:『死了,就可以休息。』他的死,自然卸下了他議長一職的身分,當然也就不需要再去面對退出普世教協與否的燙手山芋。謝緯的死帶走了所有的悲傷,同時也帶來了平靜,很快地,退出普世教協的案子7月30日在代議長高俊明的主持之下通過了。」

對於謝緯牧師是否遭受當時統治的國民黨當局的政治暗殺,礙於事發當時的白色恐怖氣氛,在教會內或謝緯親友間,皆噤若寒蟬、三緘其口。謝緯牧師真正的死因究竟為何?恐怕是事過境遷已經無可考究了!

謝緯牧師曾說:「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喜歡做聰明人,有人甘心為國家民族捐軀,作了傻瓜。作父母的日夜付出辛苦的代價,照顧自己的嬰兒,沒有分文的酬勞,猶樂意作傻瓜。有人為了基督的緣故作了傻瓜。」他又說:「我們需要更多不計較金錢、地位,甚至捨棄自己生命的傻瓜。因為在上帝眼裡,這一類傻瓜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彷彿這就是他要給我們的答案吧!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金蓮花種植記錄

金蓮花種植記錄
2016.4.14撒種
種子:金蓮花(花園城堡)
培養土:芬蘭Kekkila栽培用泥炭培養土
種子稍微覆蓋培養土,大約七天內長出嫩芽

10天(2016.4.24)
10天(2015.4.24)
40天(2016.5.24)
40天,第一個花苞出現了
中文名稱:金蓮花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標本資料庫-金蓮花)
英文名稱:Nasturtium, Chinese Globeflower,Garden Nasturtium
學        名:Tropaeolum majus Linn.
科        名:金蓮花科(Tropaeolaceae) 金蓮花屬(Tropaeolum)或 (旱金蓮科)
別        名:旱荷花、矮金蓮、旱荷蓮、荷葉蓮、大紅鳥、金芙蓉『圖考』,旱金蓮(種子植物名稱),荷葉七(雲南保山),旱蓮花(廣西)
原  產  地:中美洲至南美洲及墨西哥。臺灣於 1911 年由日本引進。
分        佈:由於易栽培管理,花色美麗耐久,具有醫療功效,被廣泛植栽為園藝景觀植物。
用        途:1. 園藝植栽用:常用於吊盆、花壇綠美化。
                    2. 食用:金蓮花的嫩芽、花朵、根莖可供食用。其嫩芽具有似芥末的味道,可作為辛香料,花朵可作生菜沙拉,地下莖富含澱粉,可代替馬鈴薯。
                    3. 藥用:全草可入藥,主治目赤腫脹。
性味:全草:辛、酸、涼。
效用:全草:消炎,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結膜炎,目赤紅痛,癰癤腫痛,跌打損傷,癰腫,咯血。
莖:肉質草本,蔓狀而脆嫩,全株光滑無毛,根有時塊狀,株高 20 餘公分,蔓藤可延伸 2~3 公尺,也有不具蔓藤的品種。
葉: 葉互生或下部的對生,單葉,無托葉,柄長 10~20 公分,葉片盾狀近圓盤形,徑 6~12 公分,脈約 9 條,放射狀,波狀緣,背面被絨毛或具乳凸點。
花: 花單生,腋出,兩性,左右對稱;具長梗,花冠多為黃色或橘紅色至紅色,大形,美麗;萼片 5 枚,基部合生,中下端合生成筒狀,其中 1 片向後延伸為距(spur),有如公雞腳上的突起,內含蜜汁,能吸引蜂蝶;花瓣單瓣 5 枚(重辦可達 20~30 枚,或因退化而較少),大小不一,上面 2 枚較大,下面 3 枚稍小,基部細長先端稍圓形,近喉部瓣緣有的呈毛齒狀,花徑約 5~7 公分;雄蕊 8 枚,花絲分離,不等長;子房上位,3 室,每室具 1 胚珠,花柱 1 枚,柱頭 3 裂,線形。花期 3~5 月。
果實:果實由三個獨立的核果組成,成熟後即分離成三片,果皮有稜,種子無胚珠。
特性:一年生或多年生、稍肉質草本雙子葉蔓生植物,常有液汁,株高 20 餘公分。葉互生或下部的對生,單葉,無托葉。花單生,兩性,左右對稱;萼片 5,其中之一延長成一長距;花瓣 5,或因退化而較少;雄蕊 8 枚,分離;子房上位,3室,每室具 1 胚珠,花柱 1,柱頭 3。果實由三個獨立的核果組成,成熟後即分離成三片,果皮有稜,種子無胚珠。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獻上感恩~舊牧師館拆除感恩禮拜

獻上感恩~舊牧師館拆除感恩禮拜
(濟南牧函,2016.4.24 濟南教會週報)
黃春生牧師

近日翻閱我們濟南教會設教110週年特刊《我真愛講這故事》,特別是劉榮主長老、張智明長老對教產恢復的歷史記載,一再看到上帝在帶領我們濟南教會,整個過程是充滿奇妙的恩典,見證聖經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28)。

在榮主長老〈教會產權歸還始末〉的歷史記載中,我們看到教產恢復有三大困難:1.學校用地,無法受贈。2.我們從原申請受贈者,卻被迫必須承租。3.古蹟不得私有。此三大問題涉及政府公權力及法令行使,例如學校用地的變更。也有涉及政府權益的維護,如租金、補償金的問題,以及古蹟更改為私有。被視為欠繳租金的部分,需要透過司法程序解決,而其他的難關,必須從行政機關、立法院著手。換言之,教會當時面臨的困境必須從行政、立法、司法三方面共同著手才能夠解決,這是多麼艱難的阻礙,如果沒有上帝的帶領,我們是無法完成產權的恢復。榮主長老說:「我們看到問題實在艱辛,路途崎嶇難行,但我們經驗到上帝的帶領是按步就班,祂的作為是大有功效。」這讓我想到先知以賽亞的一段信息:「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54:10)感謝上帝,雖然我們的路上有大山、小山的艱難與阻礙,但上帝應許祂的慈愛不離開我們,祂為我們挪開大山、移走小山。我們只要大膽倚靠上帝同行,深信上帝的帶領,堅守與上帝的約,上帝必為我們做新事,必為我們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參考以賽亞書43:19)

感謝主的帶領,透過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方面的著力,使得教產問題逐漸解決,但舊主日學教室的收回也是一項棘手的問題。在智明長老〈撕裂有時,縫補有時〉的歷史記載中,看到過去族群的對立、撕裂,但在上帝巧妙的帶領下,我們與佔用者翁弟兄達成協議。在智明長老的描述裡,說到有一回翁弟兄從中國宣教回台灣,與我們再次協調,智明長老就不客氣的對他說:「翁弟兄,你在大陸這麼熱切的為神傳福音、要使靈魂得救,但把我們舊主日學教室隔間出租,像個賊窩似地。不知以後你回天家,要如何向神交代?」感謝主,上帝使智明長老說出帶著真理的話,也因為這句話,使得翁弟兄順服在上帝的權柄下,在2001年4月8日簽下願意歸還舊主日學教室的「承諾書」。這是因為上帝的話語使人謙卑下來,使人願意效法耶穌的教導,「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2:14)雖然,翁弟兄簽了承諾書,但是仍有承租戶找黑道要脅教會付出高而搬遷費,在智明長老的描述裡,我看到整個過程真是奇妙,黑道大哥竟然迸出一句話:「以前我小時候在高雄也參加過教會。」這一句話代表上帝在這位黑道大哥身上做了善工,果然,黑道大哥帶來預備滋事的小弟,卻成為搬家公司,把侵佔戶的東西全部載走,就像突然消失一樣。收回來的舊主日學教室,也成為宣教中心,繼續為福音作見證。

教產收回後,教會的同工也很積極的在規劃舊主日學教室的整修及舊牧師館改建的事宜。之前我也提到,不是改建沒有進度,而是國有財產署遇到咱教會的特殊狀況,而特別修改宗教寺廟管理條例,完成內容主要係同意國家贈與私人之房產,因老舊有公共危險,准予改建。以及提交台北市民政局有關財產處份的同意授權,據此,我們可向台北市民政局申請處分(改建)教會的財產,但是我們須先修改教會財團法人的章程,以符合政府的要求。也就是改建後仍屬於同一財團法人,不可轉讓,仍然作為教會的聚會使用等。這些過程看似簡單,但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延宕數個月到一年以上。感謝主,在同工鍥而不捨之下,舊牧師館等處的拆除執照、建築執照都取得了,這些程序都已完成。願上帝紀念許多默默奉獻、參與的兄姐及同工。

回顧這段歷史,我深感神的恩典已走在前頭,如今我們又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今天(4/24)第一場禮拜後,我們將在舊牧師館前面舉行拆除感恩禮拜,一方面感謝上帝帶領信仰的前輩為教會宣教所做的努力,同時也感謝上帝如此恩待我們。在拆除禮拜中,我們邀請教會最資深的林國煌長老從舊牧師館取下十字架及屋頂的瓦片,象徵拆除,並將取下的十字架及瓦片傳承給改建小組召集人林文宗長老。懇求上帝帶領接下來將近五個月的拆除工程、搬遷、紀錄,在伸原公司、北科大張崑振教授及師生的協助下,能夠順利完成。

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基督福音,我們教會的整修與改建也必然以宣教為優先,又加上禮拜堂及整修後的主日學教室,如何活化這二處古蹟在宣教上的事工,是我們未來的重要議題。至於改建後的行政中心,在風格上「存古納今」新舊並蓄,空間的規劃可以提供咱教會,今後在福音宣揚、信仰教育及靈性牧養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今年是我們濟南教會設教120週年、建堂100週年,這在個有歷史意義的時間點,能夠看到喊了十幾年的改建,終於能夠進行實質動工,是一件令人感恩的事。看到改建即將展開,對我而言,更深感使命重大,如何善用上帝賜給我們的空間來宣揚福音,請長老、執事與兄姐必須經常為此事代禱,也歡迎兄姐將祈禱時靈裡的感動告訴我,好讓我察驗上帝的旨意。在此同時,牧師也要提醒我們靈性建造的重要性,正如彼得前書2:5所說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上帝所悅納的靈祭。」盼望我們渴望像活石一樣建立濟南教會—我們屬靈的大家庭。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踉港的軍艦!

踉港的軍艦!
黃春生牧師

話說,美國售臺灣兩艘派里級軍艦,軍方透露,將以「銘傳、逢甲」為命名優先考量。不知是國防部不認識歷史,還是為了「拍馬屁」,或是執行「馬意」。記得,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即自許為劉銘傳的傳人,多次寫文章與劉銘傳攀關係,因此北市府有「銘傳廳」,而總統府又有一間「銘傳廳」。

大清國巡撫劉銘傳在臺灣六年,荒腔走板。由於規劃經營不善,造成財政負擔大增,官員貪污等問題一一浮現,甚而引發了民間的反抗,其中以1888年彰化縣就因清賦問題而爆發以有力鄉紳施九緞(公道大王)叛亂。

知名文學家胡適之父,曾任臺東直隸州知州的胡傳,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總結劉銘傳駐臺六年,始終未能建立游弋臺海的海軍艦隊,而他為開拓財源而興辦的近代化實業,其深度、廣度也頗有限,未竟全功。總之,劉銘傳是個昏庸官員。

再來看,大清國末年,邱逢甲、唐景崧、劉永福不戰棄官而逃。當時臺灣僅有西部漢人居住區域屬於大清國治理,原住民區域則未納入版圖。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大清國割讓臺灣給日本,日本要來接收臺灣前夕,本地清國人發起反割臺運動,丘逢甲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屢次刺血上書,反對割臺。劉永福不願意投降,便擁立巡撫唐景崧為臺灣民主國總統,自立為黑旗軍大統領。

臺灣民主國成立時,唐景崧還痛哭表示:「吾臺孤懸海外,去朝廷遠,朝廷之愛吾臺,曷若吾臺人之自愛。官兵又不盡足恃,一旦變生不測,朝廷遑復相顧。惟人自為戰,家自為守耳。否則禍至無日,祖宗廬墓擲諸無何有之鄉,吾儕其何以為家耶?」乙未戰爭(1895年5月25日)剛開戰,5月29日,日本人登陸。過了幾天,和臺灣民主國的軍隊交戰。日軍只死了幾個人,可是唐景崧的軍隊,死了好幾百人,剩下的都嚇得逃走了。唐景崧則是首先棄逃。邱逢甲還痛罵唐景崧不戰而逃,宣稱:「吾臺其去矣!誤我臺民一至此極!景崧之肉,其足食乎!」結果二天後,邱逢甲也棄官逃亡偷渡到福建泉州(唐景崧6月3日偷渡,邱逢甲6月5日偷渡)。

同年(1895)6月劉永福在台南自立為大總統,乙未戰爭失利之後,劉永福10月19日連夜喬裝成一名阿婆,趁機由安平港坐小舢舨,10月20日登上英國籍郵輪「塞里斯號」(Thales,《臺灣通史》譯“爹利士”)潛逃廈門,10月21日在距離廈門外海21公里的公海上,遭巡弋其間的日本海軍巡洋艦「八重山艦」及所屬艦隊喝令停船,日軍一一搜索船上800名乘客後,並欲帶走被識破的劉永福及其隨從七名。不過此舉遭塞里斯輪船長以「不合國際公法」所拒絕。於是這則棄官潛逃事件,迅速傳了開來,後來台灣民間便開始流行這句「阿婆仔踉港(a-pô-á làng-káng)」,用來形容急急忙忙落跑的意思。根據康熙字典《類篇》,「踉」 (文lōng,白làng)的意思是「行遽貌」, 彷彿雙腳踩高蹺跌跌撞撞的飛奔。

總之,國防部要為軍艦命名,幹嘛要取「銘傳、逢甲」,甚至「景崧、永福」都很不適合,因為這些人都是棄官逃亡的代表人物。最好是採用臺灣原住民的精神領袖,這樣也比較有意義。


〈Tâi-lâm Kau-chiàn ê Siau-sit〉(台南交戰的消息),《Tâi-ôan Hú-siâⁿ》[即《Tâi-ôan Kàu-hōe Kong-pò》(台灣教會公報)],128卷(期),第144篇 ,台灣教會公報社,1895年12月16。

「在九月初二(陽曆10月19日)晚間,劉欽差有計畫地逃到一艘火熏船(輪船),叫做Tia-lī-sū。到了隔天船開往廈門,不過日本的軍艦有兩次追到,官兵也有詳細搜索劉欽差是否有在船內。」

備註:在《類篇》中,「㝗」(làng)意思是「空虛也」,可做空出來、跳過,台語「㝗月」即「隔月」。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蒙召不僅是歸信而已~邀請兄姐參與圓山教會的開拓

蒙召不僅是歸信而已~邀請兄姐參與圓山教會的開拓
(2016.4.10濟南牧函)

上主日(4/3)下午我回我的母會參加羅聯昇牧師在大安教會牧會四十年的感恩禮拜暨陳文欽牧師就任第四任主任牧師。我心裡面充滿激動,我從小在大安教會長大,從羅牧師在大安教會封立牧師,教會從通化街小巷子裡的小教會,不斷的擴張境界,歷經五次建堂,一幕幕教會聚會、事工、造就等等發展的歷史就在腦海中播映。回想大家在教會裡面一同服事,有歡笑、有淚水、有誤解、有和好,有上山、有下海,有到原鄉、偏鄉、醫院、監獄、夜市佈道,大家與上帝同工,同心服事傳揚福音奮興教會。

腦海中的四十年其實很快就過去,我心裡在想,上帝給我們在世上的日子其實是很有限的,今天(4/7)一早,我從嘉義中會的牧者那裡得知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一位年輕的神學院學弟嘉義鹿草下半天教會的謝大成牧師突然因病安息得年43歲,認識謝牧師的人無不深感悲傷、惋惜。

人生在世,是一項暫時性的任務。聖經裡充滿許多比喻,都教導我們關於人在世生命的短暫與虛幻無常。生命被形容為一滴朝露,一名快跑者,一次呼吸,一縷輕煙。聖經說:「我們的生命短暫,一無所知;我們消失,像掠過大地的影兒。」(約伯記8:9) 

聖經也用出外人、客旅等字眼,來形容人生在世的短暫,大衛說:「我在世上不過是客旅」(詩篇119:19上)彼得也說:「你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旅客。」(彼得前書2:11) 

既然我們的身分是繫於永恆,我們的家鄉是天國。當我們掌握到這個真理時,我們就不會再汲汲營營地想要賺得全世界了。上帝對於那些只為現今而活、認同屬世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人率直地警告其危險。當我們與世俗的試探眉來眼去地調情時,上帝稱之為屬靈的姦淫。聖經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嗎?」(雅各書4:4) 

聖經的教導幫助我們將眼目放在永恆、放在上帝的呼召上,眼見的世界不是我們終極的家園,我們是為更好的目的而被造的。了解「人生在世只是暫時性的任務」,必會完全改變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會以永恆的價值為決策的關鍵,而不著眼於短暫的價值。聖經說:「我們並不關心看得見的事物,而是關心看不見的事物。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是永恆的。」(哥林多後書4:18)對於,著眼永恆的人,必定遵照耶穌所吩咐的話語,成就福音的使命。

我深深覺得「蒙召不僅是歸信而已」,而是要遵照耶穌基督所吩咐的去行。耶穌在升天之前吩咐門徒說:「上帝已經把天上和人間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記住!我要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馬太福音28:18-20)這項吩咐揭示基督徒歸信後,一項要緊的使命乃是回應領人歸主的呼召。

教會存在的使命也是如此,之前我在重新教會牧會時,任內曾開拓蘆洲成功教會、林口文化教會,我在擔任三重基督教聯合會主席時,也邀請跨教派一同來開拓新北教會。如果我們有福音使命時,不會甘願只做一位「歸信者」。正如馬雅各醫師、馬偕牧師來到台灣宣教,他不是停留只做一位「歸信者」,而是到異鄉建立教會、學校、醫院,用生命來完成上帝對他們的呼召。

去年,七星中會來函邀請我們濟南教會擔任「圓山教會」的母會,我在小會中報告此事,大家都接納。有長老分享說,教會今年適逢一百二十週年,如果能夠支持開拓一間新的教會,這是上帝給我們教會一份特別的禮物及恩典。我聽到很感動,因為我看到我們的長老是如此看重福音使命的。

其實,中會在接納圓山教會的開拓時,在中會中也曾有許多的討論。例如,圓山教會目前位於承德路,按地理位置屬於台北中會的教區。因此,就有人說「圓山教會是台北中會不要的」,此一說法是錯誤的,就我所知,我在台北中會擔任中委牧師時,在傳道部參與教會開拓的服事,當時台北中會已經開拓一百間教會,財力負擔很吃緊。又加上開拓圓山教會的盧瑩僡牧師本身是屬於七星中會的牧師,因此,七星中會才會承接起來。

過去,台北大安教會也曾跨區到新竹中會去開拓教會—南崁大安教會。就我所知,將來這些跨區開拓的教會,穩定後也會歸屬該區域的中會管理。更何況沒有一個教會是「不要的」,每間教會的開拓,都會有草創艱辛的階段,我們濟南教會承蒙中會的囑託擔任母會,又在我們設教一百二十週年的時刻,這真的是上帝特別給我們「甜蜜的負擔」。

就在復活節的前一日,3月26日小會中,我們正式議決同意擔任圓山教會之母會,在開拓教會前三年中,支持圓山教會經常費用:第一年,每個月四萬元,第二、三年,每個月三萬元。中會傳道部同時也會編列預算來協助,我們的區會內的教會也會舉行奉獻主日,一同來關心圓山教會這間草創的教會。

雖然,大多數的兄姐沒有直接去參與開拓的服事,但是透過我們的代禱、奉獻,我們也正在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服事。如果,您本身能夠實際參與圓山教會的服事,也歡迎讓牧師知道,我會請圓山教會盧瑩僡牧師與您分享並邀請您加入服事的行列。人生在世只是暫時性的任務,在有限的年歲中,如果能有機會參與教會的拓展,這是何等的福份啊!

備註:今日(2016.4.7)圓山教會開拓小組會議,建議「圓山教會開設感恩禮拜」訂於5/15或5/22,並請七星中會派特會員前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