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終末前的合一,再進一步

終末前的合一,再進一步
黃春生牧師

在1964年羅馬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與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雅典納哥拉一世(Athenagoras I)在耶路撒冷,是東西方基督教會主要二位領袖的首次會晤。直到2013.3.19東正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Bartholomew I 出席羅馬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就職禮拜(inaugural Mass)。而代表普世聖公會的精神領袖坎特培里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Justin Welby 也出席這場世紀的禮拜。這是具有屬靈的象徵意涵,意味著教會在終末前最重要的一次合一。而今日(2016.2.12)在古巴哈瓦那,羅馬教宗、俄羅斯牧首基里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 of Moscow and all Rus‘)的會面,更將合一向前邁進一大步。這是教會歷史的一件大事,值得與大家分享。

在20世紀初,當奧圖曼帝國瓦解時,原本屬於奧圖曼的各省教會,紛紛脫離拜占庭主教長的管轄,成為獨立教會。這包括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希臘、保加利亞、喬治亞、賽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阿爾巴尼亞及西奈半島。所以,在20世紀以後,東歐及中歐許多國家的教會雖然原屬東正教,卻是互不相屬。

東正教並沒有像羅馬教會有最高權威的「教宗」,表面上,在希臘東正教的普世牧首是東正教的最高代表,但實際上全球2.59億東正教信徒中,有超過1.6億信徒是屬於俄羅斯東正教,換言之,東正教實際上的領導者為俄羅斯東正教的牧首。因此,羅馬教宗、俄羅斯牧首今日的會晤,無疑是教會歷史中最重要締結的合一行動。

在教會歷史上,基督教會有過二次分裂。一次是1054年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另一次是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含1534年的英國國教)。

1054年,羅馬教會總主教(教宗)利奧九世(Pope Leo IX)和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瑟如拉留(Michael I Cerularius)的代表發生「和子說」(Filioque)的神學爭執,結果終於演變為東西方教會的大分裂。從此以後,東方教會與西羅馬帝國的羅馬大公教會(天主教)分道揚鑣。1448年俄羅斯地區的主教自行奉立「基輔及全俄羅斯督主教」,直到1589年才獲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承認為自立東正教會。18世紀,彼得大帝設「最高神聖管理議會」,使俄皇成為教會之首,代替莫斯科主教長制,教會則以皇帝為首,享有國家特權以致腐化。20世紀,俄國布爾喬亞革命後,教會受到大逼迫。但在蘇聯1990年解體前,俄羅斯仍有六千萬東正教的信徒。蘇聯解體以後,第十五任牧首阿列克謝二世(Patriarch Alexius II)在1990-2008年間,恢復超過15,000教堂的運作,人民擺脫無神論重新尋求上帝,短短25年,俄羅斯東正教成長一億人約三倍之多。

另一方面,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起,基督新教脫離羅馬大公教會,而有路德會、長老教會。緊接著,1534年英國國會通過《最高權力法案》(Supremacy act)正式脫離羅馬教廷的管轄,成為英國國教會(聖公會)。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1年全球基督徒統計,全球人口有32%是基督徒約21.84億人,其中天主教基督徒11.1億人約佔50.1%,新教基督徒8億人約佔36.7%,東正教基督徒2.59億約佔11.9%,其他2792萬人約佔1.3%。

耶穌降生之後,就宣告世界的終末近了。在終末前,分離的教會開始進行合一的努力。主流基督新教從1910年愛丁堡宣教大會開始展開教會合一運動,直到1948年8月23日組成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成員超過110個國家、349個教派總會,是全世界最大的教會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則是在1951年加入WCC。

約翰福音第17章是耶穌升天前最重要的一篇祈禱文,又稱為「大祭司的祈禱文」,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說:「世上沒有一個團體是從不發生爭執的。」因為罪的緣故,因為不順服上帝的話語。「為一」也是約翰福音17章中的另一個鑰字,此原文字在11,23節各出現一次,在21 和 22節各出現二次。教會的同心應該反應出聖父和聖子的「為一」。23節向我們顯示了聖父和聖子合而為一的本質。原來聖父與聖子的合而為一,是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是聖子順服聖父而聖父愛聖子的合而為一(23節)。教會也是一樣。我們都是互相聯絡作肢體,並且在基督裡成為一體 (羅12:4-5,西3:15 )。

此外,合一的意思不是沒有不同的意見,而是沒有冒犯或攻擊。不是沒有掙扎,而是沒有惡意。不是沒有反對,而是沒有分裂。教會最大的損害乃是因為誤會或反對的緣故,就擴散和弄大一些痛處或傷口。不合一的教會只會失去她的見證、身分和使命。即使是世界最大的教會也都無法在互相怨恨、批評和攻擊中繼續存在下去。憤怒、敵意和爭執是教會和團契生活的殺手。在終末的合一運動裡,我們更需要懇求上帝,讓普世教會的愛,有如三一上帝的親密關係。

------------------------------------

「和子說」(Filioque)的神學爭執

羅馬帝國的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在325年以他的權柄在尼西亞城 (今天土耳其內的Iznik)召開第一次的普世(大公)教會會議。與會的有當代世界的東西教會(希臘語和拉丁語)的318個主教。每個主教可以帶本身教區內的五個長老或神職人員赴會,所以參加的人數達到1,800人,故堪稱普世教會會議。會中通過〈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原本提到「聖靈是由父而出」,羅馬公教要在〈尼西亞信經〉裡插一個filioque(拉丁字),即「聖靈是由父『和子』而出」,而東方教會反對未經普世會議就加添任何字句。


經過眾位神學家的辯論,這會議最後的結論就是〈尼西亞信經〉:確定耶穌基督是與父神同質同體 (homoousios)。其實,〈尼西亞信經〉雖在325年的會議中定下了,可是並没有就此平息教會的分裂,連在會議中捍衛信經的亞他拿修(Athanasius)其後也被放逐五次。

直至56年後,在君士坦丁大公會議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381 年)上才由當時的羅馬皇帝下詔,欽定〈尼西亞信經〉為正統的信仰,同時把信經加以擴充(主要是有關聖靈和教會的部份)。從此確定了聖靈和其他三而一神的關係,稱為「發出」(Proceeds),這是指聖靈是由父和子而來的。但這仍然未能完全平息教會內部的爭辯。70年後,又在迦克墩大公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451年)再重申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並神是三一的神(Trinity)的信條。

西方教會在主後589年泰萊都大會(Synod of Toledo)直接加進了「和子」(filioque)一詞。奧古斯丁認為子稱為神的道,稱呼聖靈為神的恩賜,稱呼父神為道的根源,聖靈主要為「父所出」,也由「子所出」但這是父賜給子的。奧古斯丁認為聖靈是父和子的互愛,是父子二位的靈,父子因著他們與聖靈的關係,形成了一個單一體。如此父子對聖靈的關係是相同的,關係既同,作為就不可分,所以奧古斯丁堅認聖靈由父和子而出(filioque)的教義。父把一切都給了子,也把發出聖靈的能力給了子。所以是父生子,聖靈由父和子而出。這個問題是『誰差遣聖靈來?』到底差遣聖靈來只有父神的工作或者是父「和子」?

東西方教會不只一次的互相指控,爭議不決。這一片語至今仍是東西方教會的重要分歧。此事的爭執僅是遠因,在六百年後,第十一世紀才是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衝突的最高點。

東方教會一直處於皇帝的監控之下,也極為注意教會內部的神學思想。在與西方羅馬教會的神學之辯中,皇室扮演相當成度的角色。神學議題之爭,當然也成為牽動著東西方政治風向球。故東方教會堅持「藉子」與西方教會的「和子」,也成為政治角力的必然。希臘教長合理地提出,無論「和子」教義有多正確,未徵詢希臘教會同意,就私下把「和子」一語加進去,是不合法的,更可見「和子」爭議完全不是單純的教義之辯。

此外,幾個世紀以來,西歐與東方因地理距離遙遠,接觸一直有限,到十一世紀初期,希臘教會尚未和西方教會分離。東方教會領袖不願意接受西方教會領袖的聖職授。1054年,當羅馬教宗利奧九世(Leo , 1049-1054在位)的欽差大使宏伯特(Humbert)抵達君士坦丁堡時,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Michael Cerularius, 1043-1058在位)拒絕向他屈服。宏伯特隨即在716發表一份文件,把主教長開除教籍。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也相對地同時開除利奧九世的教籍。東方教會在認為宗教事務應由基督教五大地區的領導人會議決定,而教廷改革派則主張宗教事務應由教宗單獨管理。東西方領袖的代表之間憤怒的齟齬,終致造成長久的分裂。

※東正教名義上最崇高的教會領袖,「普世牧首」全銜為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New Rome and Ecumenical Patriarch(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新羅馬普世牧首)。 Bartholomew I 就任第270任牧首以來致力於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和平與對話,並推動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和解,例如化解前南斯拉夫(former Yugoslavia)的種族及宗教衝突等。

※實際帶領全球最多東正教信徒的是「莫斯科及全俄羅斯牧首」基里爾一世(Patriarch Kirill of Moscow and all Ru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