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而不燬
黃春生牧師
牧師,為什麼全世界長老教會的標誌是「焚而不燬」?
「焚而不燬」是全世界改革宗教會(Reformed Church)和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的共同標誌,源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三章,描述摩西受上帝選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所看見的一個奇特景象,即荊棘被火焚燒卻沒有燒燬(Burning Bushes),象徵著上帝的子民雖處於苦難中,但上帝卻要保護他們,與他們同在。初代教會時期,教會也歷經許多的逼迫、苦難,也如同保羅與巴拿巴向初代基督徒所說的話:「我們必須經歷許多苦難才能成為上帝國的子民。」(徒14:22)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法國的改革宗教會(Huguenots,預格諾派)受到屬天主教的法國國王壓制、迫害,卻堅持信仰,不願妥協。這個被迫害的教會自詡為火燒荊棘的教會,雖然教會經歷極大的艱難困苦,卻仍屹立不搖,並於1583年開始採用「焚而不燬」作為該教會的標誌。
接著,愛爾蘭教會轉化了焚而不毀的消極意義,重新定義焚而不毀的意義是「被焚燒卻依然興盛」,英國長老教會的信徒也因信仰歷盡迫害,故倫敦教會也於1642年採用此標誌。後來,蘇格蘭、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各地的長老教會也先後採納此一標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
The Presbytery of the Church of Scotland |
Knox Presbyterian Church; Stratford, Ontario, Canada |
The Presbytery of the Church of Canada |
The Presbytery of the Church of Australia |
註:16世紀法國預格諾派(Huguenots)受逼迫一百年
1517年10月31日宗教改革開始,「因信稱義」的真理使得基督徒覺醒,但當時的羅馬天主教在天特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特別針對因信稱義而提出強烈的譴責:「若有人說:教導罪人唯獨因信稱義,意思就是要得到稱義的恩典,並不需要其他東西配合,人也完全無須憑自己意志的行動,使自己作好預備和部署──讓他受到咒詛。若有人說:人稱義唯獨是因為基督的義歸在他身上,或唯獨是因為罪得赦免而須聖靈在他們心中傾注恩典和慈愛,又或說我們類似稱義的恩典純是上帝的好意──讓他受到咒詛。」(Canon 11)
當時基督教(新教)與天主教(舊教)最大的分歧,在於基督教指出人的稱義是從上帝而來,即基督將祂的義完全歸給人;天主教則認為義早存在人的心中,且可使人逐步成義。馬丁路德堅持在基督之外無恩典、無功德,人稱義是出於上帝主動的作為;天主教則認為人必須靠上帝的恩典及人的善功才能逐漸成義,因此,天主教的中文聖經翻譯「因信成義」,便蘊含了人的行為成義的意涵。兩者的區分至為明顯。
天特會議後,天主教君王執行教廷的議決,視一切改革者為異端,在德國不惜發動三十年戰爭,導致死傷無數。在法國的預格諾派信徒(法國的加爾文派)也遭受天主教皇帝的搜捕、殺掠。雖然教會經歷極大的艱難困苦,卻仍屹立不搖,並於1583年開始採用「焚而不燬」作為該教會的標誌。
直到有著加爾文派背景的國王亨利四世主政後,他在1598年頒布了南特詔論(Edict of Nantes),宣佈賦予預格諾派信徒公民權並准許他們自由舉行禮拜聚會。之後,預格諾派急速興旺直到西元1685年南特詔諭被廢除時止,法國大約有一百萬預格諾信徒、八百間教會及八百多位牧師。預格諾信徒包括社會的各階層,有貴族。士紳、工匠、專業人員與農夫,但大多數人屬於中產階級,他們都是商業界、銀行界、工廠及專業的領袖人物,在各社區中,預格諾信徒往往是少數人,卻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像預格諾那麼有錢」成為當日流行的一句話。
預格諾派聚會的地方大部份是簡單的木造房屋,有的很大,可以容納七、八千人聚會,而且總是擠滿渴慕的聽眾。在主日,往往一天有四場講道。他們總是慷慨奉獻,支持當地工作及外地受逼迫的聖徒。教會裏實行嚴格的懲治,舉凡觸犯安息日及輕浮行為都被嚴厲禁止。這時期的預格諾派共有四個學校,分佈在西丹(Sedan)、蒙陶本(Montauban),奈姆(Nimes),及掃墨爾(Saumur)。這些學校規模龐大,而且有當時最好的師資。
但是到了法國史上最專制的暴君路易十四登基後,他極維護教皇並痛恨新教,尤其是加爾文主義,因他知道加爾文主義強烈主張宗教及政治自由。路易十四於1685年廢除南特詔諭;因此,大逼迫又起。法國改革宗教會有上千信徒為主殉道,有幾百人放棄信仰,約有五十萬到八十萬預格諾信徒逃到德國、荷蘭、英國及美國,其中多為知識分子,原因是他們堅守五個「唯獨」(Five Onlies),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唯獨恩典(Sola Gratia)、唯獨信心(Sola Fide)、唯獨基督(Solo Christo)、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追求敬拜上帝的自由。他們的離開也使法國工商業遭受重大打擊。
這次逼迫使法國改革宗教會幾乎失去所有信徒,只剩幾千「餘民」,他們重新把自己組織起來;接著發生的,是教會歷史中最偉大的英雄史跡之一。這批「餘民」退到深山荒野,所謂「荒漠」的地區中。政府下令屠殺所有預格諾派,連婦女也不例外;留在國內的幾位牧師,幾乎全被殺盡。逃到國外的牧者,有時偷偷越境,回國探望這批分散的羊群。每次相聚都帶來莫大的鼓舞與喜樂。即使沒有牧師,他們仍然冒著生命危險,繼續聚會。其中有一位最勇敢的牧師,名叫布若孫(Claude Brousson),他來回邊界好幾次,經歷數次驚險的逃亡,最後終於被捕,並在一萬人面前處死,群眾痛哭,被他的英勇堅毅所感動,甚至有許多天主教徒因他的感召而歸信成為改革宗信徒。
法國新教網路博物館 (Museum of French Protestantis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