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日本流浪漢之母

日本流浪漢之母
黃春生牧師
台灣「乞丐娘」清水照子,於今年十二月初安息主懷,享年九十三歲。十二月廿四日聖誕節前夕在高俊明牧師的主理下舉行告別禮拜。前總統李登輝和總統陳水扁都前往致意,追悼並頒發褒揚令給這位被譽為「台灣乞丐娘」的施照子姊妹。

照顧貧病者超過半世紀的台北市私立愛愛院榮譽院長清水照子,本身就是一個愛的傳奇。她是日本人,當初被淡水慈善家施乾所創辦的「愛愛寮」義行所感動,這是專門收容乞丐、鴉片癮者、精神病和痲瘋病患的收容機構;施乾在日本時代的任職商工課,在訪查艋舺地區的貧戶時,有感當地為數眾多的乞丐生活淒苦,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就變賣家產設置「愛愛寮」照顧乞丐並賙濟社會弱勢者。此舉曾獲日本總督府的表揚,也在一九二九年被日本天皇「御下賜金」嘉勉善舉,而這位名門出身的高等女校畢業生在經過親戚介紹後,在一九三四年來台嫁給施乾,歸化為台灣人,成為終日與貧病乞丐為伍的「台灣乞丐媽」,甚至在丈夫過世後,毅然繼承亡夫的遺志扛起經營改制後的「愛愛院」營運。即使後來年邁也愛心不減當年;她常把自己的薪水捐出來供院內使用,每天一早會帶領院民向上帝祈禱,求主賜福愛心給每個人。

近日有一位日本牧師來台灣,她的愛心同為世人所敬佩,她就是人稱「日本流浪漢之母」的森本牧師。

森本牧師的兒子回憶母親照顧流浪漢之初,他的反應,他說:「起先我真的很不能諒解母親,因為她常常帶流浪漢回家吃飯。我寧可一個人去廁所吃飯,聞糞便的味道,還勝過那些流浪漢的味道。」但如今,他已經成為母親的助手。

在日本「山谷」這個地方,若說不認識森本牧師的人,就會被稱做是「潛入者」,意思是不被允許住在山谷的人。「山谷」是從江戶時代東京地區台東區內所使用的一個地名。與大阪、橫濱並列為日本三大著名臨時雇工的集合市場。七十年代日本經濟不景氣,大量臨時工失業,露宿街頭,成了流浪漢,人數之多,高達一萬五千名。

這些流浪漢的命運,卻因著森本牧師而改變。森本牧師不但在日本山谷地區,建立了一千多人的教會,為二千多人施洗,還完成一百萬人以上的食物供應。

森本牧師分享說,她關心這些流浪漢,是因著耶穌深切憐憫世人所發出的「斷腸之愛」,這個愛讓耶穌為世人釘死在十字架上,鼓舞著她奔向山谷地區無助的人們。森本牧師三十年來服事流浪漢始終如一,她歸納三十年來的傳道生活為一句話,每一天都是「愛的吶喊」的日子。那種吶喊貫穿到每一位聽者的靈魂去,那份愛化成復活的生命,將每一個人的生命從黑暗變為光明。

近年來我們在台灣不斷聽到教會追求「大充滿」,談教會復興的策略,但其實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徹底地實踐耶穌基督愛的誡命。有人認為他讀過許多次聖經,也聽牧師講道或參加許多的聚會數年,但是要緊的是,上帝的信息有沒有觸動你的內心,讓你願意委身去愛上帝,去愛人如己呢?

我很盼望台灣能有更多像清水照子、森本牧師這樣的基督徒,為黑暗世代的人點亮希望的燭光。為此,小會也於上週五制訂重新教會關懷基金辦法,期待這個基金有你的參與,使得許多困苦的人得到幫助,讓他們看見從基督那裡來的盼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重新教會關懷基金辦法
制訂日期:2001年12月28日
第一條:關懷基金為關懷本會與社區家庭,因緊急發生生命、財物重大傷害或損失,以致影響正常生活或有生命危機者而設置。
第二條:基金分兩類
1. 經濟援助:無償捐助每月三千至一萬元,為期一年。經小會核可,可以展延。若救助原因消失或減緩時,則隨時停止經濟援助。
2. 生活關懷:協助取得其他社會救助,輔導其生活更趨積極。
第三條:關懷基金之給付,由小會員提出,經小會審查核可。但不得超出基金的資產。
第四條:關懷基金來源,會友自由奉獻,或其他奉獻。
第五條:若有特殊情況,受捐助者得以列席會議說明。
第六條:會計作業時,受捐助者應匿名,但在議事錄中應列出受捐助者姓名及受助原因。
第七條:本辦法經小會制訂,自公佈之日起實施,修改亦同。

2001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哈利波特》造成你的恐懼嗎?— 從哈利波特談信仰的教育


《哈利波特》造成你的恐懼嗎?— 從哈利波特談信仰的教育
黃春生牧師

英國暢銷的兒童科幻童書《哈利波特》,11/15被部分人士召開「剝開哈利波特的真相」記者會中,言詞灼灼強烈抨擊為鼓吹巫術之後,反而造成許多人想要一窺本書,甚至此記者會反而替電影版的《哈利波特》做了最佳宣傳。既然召開記者會,它就成為公眾事件,因此,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鄭仰恩副教授於11/16在自由時報發表他的看法,最後他以當代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話做為結論,尼布爾就批判這類保守反動的福音派基督徒說:「當他們試著要『為基督成為愚拙』時,他們卻成了道道地地的大笨蛋。」 因此,鄭仰恩牧師建議大家放輕鬆,快快樂樂去欣賞一場「哈利波特」的電影!

《哈利波特》被指控為「巫術、撒但」,因此許多基督徒父母禁止孩子去看,甚至許多人產生了「哈利波特恐懼症」。就有我們教會的主日學學生來問我說:「牧師!我能不能去看《哈利波特》?媽媽說,牧師說『可以』才可以去看。」我說:「當然可以!」

我想今天這個事件,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反省信仰的本質與信仰教育。

一、對聖經更瞭解,心胸就越開闊

當我們越認識真理,真理就會使我們得到自由(約八32)。早在十年前個人電腦逐漸普及之際,有保守派基督徒就斷言「電腦」就是「撒但」的化身,因為這些教條主義者以英文A為六、B為十二、C為十八的六的倍數類推下去,宣稱computer這幾個字母的數字總和會是「666」。因為啟示錄十三章18節說,「666」之數字代表「獸」或「撒但」,所以,這些保守基督徒,急呼反對電腦的使用。如今,電腦或是網路也成為福音事工重要的工具;而這些保守教派,如今不再宣稱電腦是撒但,反而廣為使用電腦來處理日益增加的福音事工。

硬要將高度象徵的數字「666」直接窄化瞭解是很危險的。在猶太文學裡「7」象徵完全、神聖。而「6」乃是七缺少一而成為六,換言之「6」就是不完全、不神聖(邪惡)的意思。而猶太人以連續三次來表達最高級的形容,例如「聖哉、聖哉、聖哉」就是「至聖」的意思。同理「666」就是指極不完全,極邪惡的意思。

若我們用心認識聖經,信仰就不會窄化與迷信。而更能以開闊的胸襟去與人分享信仰,不然有可能落入「賓拉登的回教基本教義派」的思考模式,就會常常在想如何為上帝發動聖戰,如何為上帝熱心。

二、慎防盲目的信仰

中世紀(十一至十六世紀)許多盲目的信仰行為,如「獵女巫」,當時只要被懷疑是女巫的人,盛行鑑別的方式就是將被指認為女巫的婦女投入河中,只要浮起來的就是女巫,沉下去的就不是女巫。據歷史學者統計約略有十萬名婦女因此遭到殺害。這些女性很多都是信仰上的覺醒者,只是她們反對「盲目的信仰」,當時這些宗教裁判所後來竟然成為羅馬教廷審判改革教會的工具。同樣地,當時這些信仰盲目者以為自己在為上帝大發熱心,卻不知自己已經成為邪惡者的打手。

三、語言不能指揮撒但

在此《哈利波特》風波中,大部分基督教書房紛紛把這本書從書架上拿下。因為,保守之士宣稱,當一般人唸著《哈利波特》書中的咒語,靈界的撒但一定會跟著做事。而孩童正是那種可能會照著書中各種巫術而行的一群,所以特別容易被捲入黑暗世界。這種把語言的力量高舉到可以請動上帝、驅動撒但,實非聖經的觀點。

聖經中的上帝與撒但,都是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存在」,都能自由決定是否要進行某一件工作。不過撒但的行為要受上帝權柄的管制,而上帝的行動也受其屬性的限制。但絕非透過下達特殊言語指令(或禱告、或咒語)就能隨意驅策之。就像我們也不可能透過言語就能百分之百隨意指揮其他人行動一樣。

同樣地,近來教會界盛行「宣告」,似乎通過宣告撒但就會被驅離,眾人就會聽信福音,是這樣嗎?若是那麼簡單,教會就印製許多「宣告文」,交給信徒回去宣告就好了,一切福音的事工都不用傳、不用做。有那麼簡單嗎?

想想保羅的宣教方法:除了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真理之外,我不傳別的。保羅站在雅典的亞略巴古,以當時人們所能夠明白的方式,傳講基督信仰的大能!保羅並不是站在充滿偶像的雅典街道上大聲「宣告」,或告誡他們要遠離撒旦,保羅乃是宣揚基督﹗

四、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在聖經裡面也有哈利波特版的書卷:《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啟示錄》,這些充滿許多圖像敘事的啟示文學,確實豐富古代人的想像空間。這些想像空間大的書,確實很吸引人,例如Michael Ende的《說不完的故事》(電影《大魔域》)、托爾金(J.R.R Tolkien)的《魔戒》等文學就為大人、小孩所喜愛,如今《哈利波特》也是一樣。

在基督教著名的英國文學家當中,魯益師(C.S.Lwise)的系列童話故事也充滿這類圖像的意境,也被世人所喜愛。魯益師的作品中《那里亞故事集》、《獅王‧女巫‧衣櫥》、《銀椅子》、《黎明號的遠航》等作品,都大量地使用巫師的角色,作為故事中的人物,甚至也在童話的世界中呈現出巫術的圖像。這樣的文學性處理,為心靈世界的想像開啟一個親子對話的空間。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也曾說,她與自己的小孩一起閱讀過魯益師七冊的《那里亞故事集》,因此她與孩子有一個分享信仰的對話空間。就如同,聖經中的啟示文學時常成為信徒與牧師對話的題材。因此,我們不要抹滅兒童的想像力、好奇心及冒險性。而是與孩子一起思考、對話,這樣才有意義。就像牧師願意與信徒討論聖經中的啟示文學。

希望我們的信仰教育不是建立在對撒但的恐懼,而是建立在對上帝真理的追尋﹗

2001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聖誕老人與乞丐娘

聖誕老人與乞丐娘

聖誕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早在十一月底,相關的應景禮品,包括卡片、裝飾等物品都相繼在各種場所的櫥窗出現。但似乎很少人知道聖誕節的意義,甚至有人認為聖誕節就是聖誕老人的生日,因為在這些應景之物中,最顯目,也是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聖誕老人。甚至,在這之前許多歐美等基督教國家還會推出短期的「聖誕老人學校」,為的是要訓練有意當聖誕老人的人,知道怎樣使這個角色「稱職」,好讓看到的人喜歡。於是一年一度在慶祝耶穌降生與期待基督再臨的聖誕節,越來越像「聖誕老人節」,而離開耶穌基督降生的本意也就越來越遠。

其實,我不反對聖誕老人,但對於聖誕老人逐漸取代了耶穌降生角色的問題,就是基督教信仰墮落的危機。因為教會已逐漸高舉「聖誕老人」而忘記「榮耀歸主」的信仰精神。或許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對聖誕老人有積極的認識,因為聖誕老人畢竟也是耶穌基督的跟隨者,他的善行值得我們學習。

聖誕老人即聖尼古拉(Saint Nicholas,第四世紀的小亞細亞人),他年輕時遊歷巴勒斯坦和埃及,回到呂西亞後不久就任米拉主教。因為他經常幫助窮困者與孤兒,更在聖誕節前夕使窮苦者也能得到一份來自「陌生客」所贈與的禮物感受到溫暖,並且為了不讓這些貧困的家庭之自尊心受到損傷,還得選在三更半夜大家熟睡的時候,偷偷地將禮物塞進屋內去。後來,又因為聖誕節在歸信耶穌基督的日耳曼人中,有著送禮的禮俗,逐漸在中世紀時聖誕節開始盛行聖誕老人送禮給小孩。

會有聖誕老人的出現,原本的用意是相當好的。但是,卻因為商人腦筋動得快,將聖誕老人給予商業化,使這原本在鼓勵、安慰貧困家庭的聖誕老人,演變成招攬顧客,或是街頭鬧笑娛樂大眾的重頭戲。結果是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聖誕節就是聖誕老人的日子,相對的是越少人知道聖誕節的意義和由來了。

或許我們可以讓聖誕老人少去「商業氣息」,而使窮困者多一份「溫馨」。如此,效法聖誕老人真正的信仰動機,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在台灣就有一位「聖誕老人」,她就是將基督的信仰實際活出來的人。但是,她前幾日九十三歲安息主懷。或許在慶祝聖誕節之前,我們也來追思這位沒沒無名的「乞丐娘—台北市私立愛愛院的院長清水照子」

她,是道道地地的日本人,六十八年前,她為了「愛」,遠從日本京都嫁到台灣來,卻意外地變成在台北照顧乞丐和殘疾孤苦遊民的「乞丐娘」。這個故事,得從日治時代的一九二三年說起,七十九年前,在台灣總督府商工課任職,出身淡水望族的施乾,在做貧民普查時,發現台北街頭乞丐很多,沒有人照料,因此遊說親友集資興建「愛愛寮」,專門收容乞丐,教導乞丐謀生的技能,幾年後,台北的乞丐漸漸地絕跡,但是,施乾的元配妻子,不久卻不幸積勞成疾去世,留下施乾孤軍奮鬥。

一九三四年,在日本曾經聽過施乾義行的清水照子,在鄰居的撮合下,嫁給施乾來到台灣,當時二十五歲的照子成為施乾的左右手,協助夫婿經營愛愛寮,但是她慢慢發現,她心目中景仰的,「仁慈、堅強又具有豪氣」的丈夫,在台灣的現實生活裡是那麼地不浪漫。

身為京都商人長女的照子,因為跟隨夫婿一起照顧乞丐,一度染患阿米巴痢疾,差一點送了命,但是她還是天天跟乞丐、蝨子和跳蚤為伍。因此,萬華一帶的鄰居都稱照子女士是「乞丐娘」。

台灣光復前一年,施乾因為過度操勞加上高血壓,以四十六歲壯年不幸病逝,當時三十五歲的照子,決定一肩挑起「愛愛寮」的經營重任。

早期的「愛愛寮」除了收容乞丐之外,也收容一些孤苦無依的小孩和殘疾貧病的遊民,後來經過幾次更名、整建,如今愛愛寮已經是政府立案,專門收容老人的台北市私立愛愛院,六十多年來,照子帶著院內員工,以及施乾元配的兩個女兒施明月、施美代,無怨無悔地投入這一項福利事業。她多次拒絕了日本方面和我國政府的個人獎勵,也很少在媒體上曝光,她說:她只不過是做了她認為應該做的事。

乞丐娘的女兒回憶說:「媽媽是日本有錢人家的小姐,雖然嫁到台灣很委屈她,但這麼多年,她就是信耶穌,靠信耶穌的力量,支持到現在。」乞丐娘認同台灣早已歸化為台灣籍,而她一天的開始就在在辦公室讀聖經、祈禱,以得一天的力量。

如今她的子女和第三代也投入了愛愛院的工作行列。大女兒施明月和二女兒施美代,都已經年過七旬,他們一家人,跟著無數的乞丐、孤兒、老人和貧病殘障的院民,同甘共苦、也一起成長。護士出身的施美代表示:她則是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取得先生的諒解,才能夠留在愛愛院幫她母親的忙。又說:「孤兒和流浪兒都放在我家,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吃飯,我們姐妹都要服務他們,給他剪頭髮,給他洗澡,剪指甲,餵他吃,小兒麻痺,有的瞎子,都要餵他才可以去上學。」

如今這位台灣的「聖誕老人—乞丐娘」安息了,但是她的信仰精神—「愛是永不止息」。我想,若是少掉「商業的聖誕老人」,而多一些「慈善的聖誕老人」,如此我們的社會將更充滿基督的愛。就讓我們以「慈善」來迎接基督的待降吧!

2001年12月2日 星期日

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的由來 (2001/12/2待降節第一主日)
黃春生牧師
古英語Cristes maesse即今Christ's mass。其簡寫為Χmas,Χ為希臘文Χριστοs (基督)的第一個字母。現今教會普遍以12月25日為耶穌的聖誕日(12月24日午夜為聖誕夜),聖誕節前的第四個禮拜日起就是教會曆(新的聖年)的開始,聖誕節前的四個禮拜就是所謂的「待降節」(Advent)四大主日。從待降節第一主日到隔年1月6日的神顯節(Epiphany)止,稱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 今年在12月2日到2002年1月6日)。 

在初代教會僅盛大慶祝神顯節,並沒有特別慶祝聖誕節,但根據亞歷山大的克利免的記載,可知在第二世紀時,曾在5月20日慶祝耶穌誕辰;在336年時東羅馬帝國將1月6日訂為聖誕節,以紀念耶穌的出生與受洗。至於耶穌出生的月日無可考。 

自313年起君士坦丁登基為羅馬帝國皇帝,並信奉基督教,336年羅馬教會則將12月25日訂為聖誕節。一般認為選在12月25日可能與古代羅馬和日耳曼各地所舉行的慶祝農業神沙拖努的誕辰,和祭祀太陽神密特拉的誕生(冬至)有關。又君士坦丁大帝見當時絕大多數的羅馬人與日耳曼人已經歸信基督,就用將基督取代他們原有的神祇,特別是在希臘神話故事裡的太陽神有「最偉大不可征服的主宰」之稱,故以耶穌取代太陽神的誕辰。之後又於379年被希臘東方正教接納為聖誕紀念日。 

當時羅馬人會在聖誕節節期之間,用青枝綠葉和燈飾來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在條頓人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木材,品嚐甜點,張掛樹枝,探訪親友互贈禮物等慶祝活動。而象徵溫暖與長壽的光與火,一向是冬季節日活動的內容,而冬季的常青樹象徵著奮鬥與生命,很快的也成為聖誕節的內容之一。 

聖誕節本來就不是一個為熱鬧、狂歡、花費而設的日子,乃是上帝為拯救人類的日子,而基督徒以記念耶穌基督的誕生所帶來的拯救而感恩。因此,教會應當用心設計一個有意義的禮拜,來表達「上帝拯救世人的佳音」,並感念耶穌的愛與教訓。聖誕活動和聖誕禮拜不僅要重述耶穌的誕生意義,還要讓會友重新通過伯利恆,耶穌卑微的降生,再一次在靈裡經驗到重生。

2001年11月17日 星期六

選舉長執需要大家來關心

選舉長執需要大家來關心

小會已經公告將於11月25日(感恩節)召開會員和會,本次和會主要是選舉長執同工,以推動我們教會的宣教事工。

在教會的組織裡,小會由牧師和長老組成,依據總會法規規定,小會的職責是:傳道,執行禮拜和聖禮典,維護教會風紀和信徒的信德,管理教會財政,管理會員籍,辦理選舉及任免長執等,也是教會對外行文的代表。依據法規第九章第95條規定:長老、執事的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在選舉規則第二章第12條規定:長老候選資格需曾任執事二任以上者。

有長老制度的產生,應可追溯到摩西時代,他選立長老70人來協助他處理百姓的事務(民11:16~17),而在耶穌時代每個會堂都設有長老來維持信徒的信仰生活與風紀。在初代教會時,將長老分成「教訓的長老」和「治理的長老」(提前5:17)。教訓的長老就是「牧師」,治理的長老就是現今教會所稱的「長老」,而「治理」不是管轄,是服務(可10:12~45)。

長執會則是由傳教師、長老、執事組成。依據總會行政法規定:長執會的任務在於辦理庶務、慈善、社會服務等事工。依據選舉規則第二章第12條規定:執事的資格必須陪餐滿二年者才具備候選資格。

執事的職責偏重在教會的庶務工作和對外的慈善工作。因此,身為執事應該清楚教會的需要,如教會內的器材設備、環境清潔、禮拜用品等,甚至人力的調配,教會的維修等。此外執事也需知道教區或社區裡面有哪些亟需幫助的人,以便辦理對外的慈善工作。此外,從現代譯本裡特別將執事翻譯成「教會領袖的助手」(提前3:8)也反映出執事的定位。

使徒保羅一再提醒我們,身為長老、執事,應該知道在信仰生活上有好的見證,這樣才能成為信徒的「領袖」(提前3:1~13)。教會與社會中的社團、公司不同,教會是一群受耶穌基督呼召的人所組成,是傳揚上帝國和基督的救贖之信仰團體,講的是奉獻自己,以及「對上帝有信、對厝邊有愛、對鄉土有情」。因此,在教會裡談不上有何利益可謀,也扯不上有何地位可圖。

我們每位兄姊必須認識到,選舉長執不能以世俗的眼光為標準。我發現許多信徒不是看信仰來選,而是看社會地位來選。因此我們有必要再次思考保羅對教會領袖的要求,以深切的祈禱來面對長執的選舉,並讓聖靈感動我們所作的決定。

2001年11月6日 星期二

投下有信仰良知的選票

投下有信仰良知的選票
黃春生牧師
台灣的選舉實在太多了,下個月(2001)12月1日將要選舉縣市長與立法委員,再過兩年又要選里長與市民代表,之後又有直轄市長與總統的大選。而每一到選舉教會兄弟姊妹之間,甚至不同理念的教團之間也會出現緊張的氣氛。甚至,有兄姊就直接問牧師支持哪一位候選人。作為一位牧師我不便直接呼籲兄姊要支持某特定候選人,就像我不會直接呼籲兄姊要支持誰擔任教會的長執是一樣的。雖然如此,我還是希望兄姊以信仰的良知來投票。

我對選舉有些堅持的信仰原則,就像在禮拜的場合,不會讓參選人上台講話或致詞,因為禮拜是在敬拜上帝,也不同意在當場分發文宣;但是任何參選人若是真心要敬拜上帝,我們都要歡迎他來禮拜。這一點三一教會陳福住牧師就相當有原則,他們教會有王雪峰與林重謨兩位兄姊擔任立委,他們就很清楚知道禮拜是個神聖的場合,他們也不會在聚會中為自己拉票。但是出了教會門口就是屬於公共空間,任何競選的活動我都予以尊重。

假設我們教會有會友參選,我的原則也是一樣的。但是,在他的競選總部成立需要安排感恩禮拜時,我會給予安排與祈禱。就像台中大墩教會的長老蔡明憲參選市長,李明憲長老參選立委,在其競選總部成立時,就舉行感恩禮拜來尋求上帝的引導與祝福,或是賴士葆邀請靈糧堂周牧師為其祈禱等,這都可以的。

除了這些原則之外,總會長期關懷社會公義與人權的先知性呼籲也可以提供兄姊投票時的參考。就像我們長老教會曾經在戒嚴時期指責獨裁政權,發表國是聲明、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更主張「廢除國民大會、總統直接民選」,也參與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的惡法等許多關懷社會公義的議題,並關懷政治受害者的人權等。當時我們雖被惡意誤解,但作為上帝時代的先知受苦卻是值得。如今萬年國會改選,國大廢除,總統也直接民選,使我們今天才得以享受這些得來不易的民主與人權的價值。

過去幾十年來,為了反獨裁爭民主,也為了要建立台灣成為有一個比較人性化與民主的生活環境,有人因此入獄,但也有許多人以選票或是不同的方式給予民主的奮鬥者溫暖的支持,也因此民主改革的火花才不至於熄火。且台灣人民不喜歡用武力作為社會改革的手段,因此,選票變成是最好的語言,大家用它來表達對推行民主運動的心志。因為這樣一點一滴的一張選票,我們才有今天,而且讓中國共產黨政府非常頭痛,卻讓西方國家刮目相看的台灣民主浪潮。否則印尼今天街頭暴亂的景觀,早就在台灣持續演出好幾年,內耗社會成本。

想想看,是誰促進了今天台灣的民主運動,結束世界最長的軍事戒嚴?當政府查禁民主刊物,箝制言論自由時,是誰打破媒體壟斷開拓今天的言論空間?當疊床架屋的四級政府的行政制度,浪費人力、財力與行政效力時,是誰急呼改革呢?當軍隊實行蘇聯紅軍的黨軍制度,使國軍與黨軍不分,讓軍人模糊效忠對象時,是誰爭取軍隊國家化?這些都是爭民主的成果。

今天台灣的政治還需要我們繼續關心,特別是在立法委員的選舉上。立法院是國家的立法機構,也是與決定國家前途有密切關係的國會機構。重視它,就是在關心國家前途,關心它,也是在盡作為基督徒的公民社會責任,不能等閒視之。為此,總會過去如此,現在也如此以信仰的良知提出六項原則,提供兄姊投票時的參考,六項原則如下:堅定維護台灣主權獨立;支持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支持國會改造—立委減半、薪水減半、單一選區二票制;反賄選、反黑金、反賭博合法化;建立非核家園;改造惡質媒體。

除了參考總會的建議之外,對於這些有貢獻社會的民主人士出來競選的時候,我會給他們溫暖的鼓勵和愛,以選票肯定他們過去所付出的,或許這樣使他們更加勇敢地推動改革巨輪,使我們的社會得以更健康、更美好,進而看到台灣充滿上帝的公義與祝福。

2001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淺談伊斯蘭教與可蘭經


淺談伊斯蘭教與可蘭經

隨著美阿戰爭開打,許多人也開始問牧師:伊斯蘭教(Islam,回教)是怎樣的一個宗教。談到伊斯蘭教,必須也一同談到可蘭經與回教先知穆罕默德。

可蘭經(Koran)是伊斯蘭教的聖書,阿拉伯文意為「背誦」。回教徒認為可蘭經是阿拉真神(即耶和華上帝)無誤之道,透過天使長加百列直接傳給先知穆罕默德,經歷二十年之久。現在版本的可蘭經,是第三代先知攸曼(Caliph Uthman)於643-656年期間寫成,共分114章或段。它的編排大體上是長的放在前頭,短的殿後;無論怎樣,回教徒認為不僅可蘭經的經文是神聖不可改,連其形式與次序編排也是如此。

可蘭經的內容強調上帝的獨一及全能,人死後的賞與罰,另加伊斯蘭的律法、倫理及制度等;裡面亦有穆罕默德的講道,主要是根據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材料寫成,特別是哈加達(Haggada,猶太歷史遺傳,及拉比對舊約的解釋),和新約的次經。這與穆罕默德(約570~632)在年輕時接觸基督教與猶太教有關,因為在阿拉伯地區之內,亦有阿拉伯基督徒與猶太教徒的部落,因此他們時有密切的接觸。

可蘭經引用某些基督教倫理的價值,如謙卑(5:85),和某些倫理要求(2:136; 29:46);但卻批評基督教某些教義,如稱耶穌基督為上帝的兒子,以及三位一體論。這乃是可蘭經作者對基督教信仰的誤解。其實,可蘭經裡面有六大先知:亞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伊斯蘭認為穆罕穆德是最後的先知,也是最重要的先知,而他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山升天,因此耶路撒冷成為回教的三大聖地之一。

穆罕默德早期接受的啟示較短,強調回教徒必須順服道德與宗教的命令,因為他們將來是按順不順服而接受審判;晚期的啟示較長,是關於怎樣建立一個合乎阿拉真神心意的社會。回教徒是以聆聽和背誦可蘭經作靈性修為的途徑,並包括個人的道德責任,和群體在社會與政治的見證,因此可蘭經成為回教文化一個終極的標準。

可蘭經對回教徒既具有如此決定性的權威,怎樣解釋可蘭經便成了十分嚴肅的事情。回教的釋經稱作tafs|{r,回教教士及學者都用tafs|{r來註解可蘭經;但不同派別的人對tafs|{r均有不同的了解來支持自己的教義。其中也包括極端的回教基本教義派,阿富汗神學士政權就是屬於此類。

回教徒認為穆罕默德領受的阿拉伯文啟示,就是屬天的啟示,因此是不能改的,甚至也不可翻譯成其他文字,因此全世界的回教徒均是以阿拉伯文背誦可蘭經,並以阿拉伯文可蘭經向阿拉禱告,不管他們明不明白。但是,穆罕默德的阿拉伯文可蘭經卻有許多不同的抄本,且現今所存的是出於第三代先知之手,因此沒人知道哪一本才是穆罕默德的「原版」。近代可蘭經被譯成許多國文字,但伊斯蘭不稱為譯本,而叫「意譯」(paraphrases),目的只在幫助信徒明白經文的意思,牧師手中就有一本簡體字的可蘭經,若是你想要一窺究竟,可以向牧師借閱。

可蘭經否定贖罪(6:164),認為上天堂的方法就是遵行可蘭經的五大教義:
(1)公開表明信仰:「我相信只有獨一真神,而穆罕默德是祂所差派的先知」當然他必須行過割禮。
(2)每天固定面向麥加禱告五次,禮拜五需到清真寺與眾人禱告(僅男人可進入)。
(3)守每年一次的齋戒月,齋戒期間從日出到日落不可進食。
(4)賙濟窮人,有固定數目且需公開,一般都在清真寺奉獻。
(5)若是經濟許可,一生去麥加朝聖一次。這些教義都是很表面化的儀式,卻是回教徒恪遵的教誨。

此外,伊斯蘭還有第六大教義,就是所謂的「聖戰」(Jihad)的觀念。原本聖戰的意義乃在於回教徒為了功課己身,盡力去抵擋一切使人遠離上帝的試誘。後來因為回教地區戰亂頻頻,於是演變成「為上帝的名而戰」,又加上可蘭經「手足之情」的教導,於是衍生出「攻擊一個阿拉伯人,即是攻擊整個阿拉伯」。又回教徒認為任何人只要因伊斯蘭之名而戰死者,就可以不經審判直接上天堂,也因此造就許多人甘願為聖戰犧牲。

此外,回教徒大多數相信,先知的禱告能使上帝對人息怒。再者,可蘭經暗示先知知道有代贖獻祭這回事(37:107)。可蘭經否認基督之死亡;他們說耶穌被捕時,就連身體被提到天上(他們將耶穌視為先知)。不過可蘭經對這些事件的記述似乎頗不一致,它在別的地方,又似乎提及基督的死亡、身體復活,和被提到天上(3:54-64;4:157及下;19:33等)。

回教認為上帝接受人的悔改是有條件的,人必須以信心及好行為來驅走邪惡。回教相信人出生是無知和軟弱的,使他們犯罪的,是他們的軟弱;但先知卻是無罪的,一生都如此。

回教極重視貞潔與婚姻,因為婚姻能使人持守貞潔;姦淫是嚴重的罪行,鞭100下;婚前性行為亦如是;婚外亂搞男女關係要用石頭打死;誣告人的要打80下。

回教極重家庭生活,鼓勵人結婚,可蘭經認為人只在特殊情況下才可守獨身(如經濟問題)。到神祕派興起才有守獨身為一宗教行為,因他們認為女人叫人心邪,不能過敬虔生活。

可蘭經容許多妻制,但規定男人同時不能有四個以上的妻子,並且要作丈夫的持守公平的原則。伊斯蘭男人要休妻很容易,女人要與丈夫離婚,程序則非常複雜。可蘭經說,人的婚姻生活不快樂,就可以把妻子休了,「離婚比維繫不愉快的婚姻關係好」。儘管回教容許多妻,現實上一夫一妻的家庭還是多數;但因丈夫能輕易休妻,女性仍多受壓迫。近代回教國家開始立法,保障婦女在婚姻及家庭的地位。不過回教社會的部落意識相當濃厚,譬如可蘭經申明女兒可同得父業,但為了保守產業不隨女兒外嫁而流失,很多回教社會公然違背,不把產業分給女兒。也有極端基本教義派,如阿富汗神學士政權,主張婦女仍舊需要蒙面,單獨外出甚至會被認定為不貞。

2001年10月4日 星期四

何謂「列入聖品」

何謂「列入聖品」?
黃春生牧師
時常被兄姊問到,基督教與天主教有何差異。其實二者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改教之前的教會傳統。其中一項就是將信徒列入「聖品」或是「冊封聖人」的做法。

聖徒(Saint) 舊約常稱上帝的子民為「聖」,或「聖者」,意思是說他們是分別為聖歸於上帝的。到了新約,「聖徒」成了基督徒最常見的稱謂,皆因他們是基督所救贖,為聖靈所賜之恩分別出來而歸給上帝,這種地位是基督徒今天就享有,也是基督徒生活的目標。不過有時這名稱特別用來指某些人立志過離群苦修的生活。

把聖徒放在禮儀年曆(Liturgical Calendar),始於第二世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地方節期,以紀念殉道者(Martyrs)遇難之日。後來演變成把教會獻給聖徒,即在殉道者之墓上建設禮拜堂。到殉道者及聖徒的名聲遠播,紀念他們的節期亦廣為人接受,至終便有了東方及西方禮儀年曆中,紀念聖徒的作法。屬於聖經中又不是殉道的人物亦慢慢給加進去,東方教會還加進了舊約的聖徒。涅斯多留(Nestorius)爭辯之後,童貞女馬利亞(Mary)被稱作theotokos(上帝之母),紀念她的節期更為眾多及普遍。

中世紀時人們認為基督是非常嚴厲,又難於接近;馬利亞卻被形容為溫柔又具同情心,她便成了信徒與基督之間的中保(Mediation)了。這種視馬利亞為中保的思想,在1891年教宗利奧十三世(Pope Leo XIII)的教諭最為清楚︰「上帝自己的意旨乃是,除了透過馬利亞之外,沒有什麼恩賜賜給我們。人怎樣非透過子,不能親近至高的父;同樣地,人不透過祂的母親,也不能接近子。」

不過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普遍接納,西克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在1485年和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 1546)均沒對此教義表態。以致後來羅馬教廷接納此思想,1854年比約九世(Pope Pius IX)宣告它為一教義︰「我們宣告,有福的童貞女馬利亞,自她受孕的那一刻開始就蒙保護,不受任何原罪的玷污,這是透過無所不能之上帝的恩典與權利,亦是藉著人類之救主,耶穌基督的恩福。這教義是上帝所啟示的,因此亦是一切忠心信徒必須相信和持守的」。

雖然,天主教的改革會議梵諦岡第二次會議想回歸聖經,但卻無法否定歷代教宗對馬利亞中保地位的肯定,該次會議僅加上解釋,說此信仰「既沒減少,亦沒增加基督是獨一的中保之神性及有效性」(教義憲章第八章62節)。

羅馬教會認為「列入聖品」與「中保馬利亞」之教義雖源於教會傳統,但卻無法在聖經中找到絲毫的根據。為何天主教擁護「中保馬利亞」與「無玷受孕」的教義,其實是教宗無誤教義的試金石;無玷受孕教義通過後十六年,梵諦岡第一次會議便通過了教宗無誤的教義。換言之,教宗所言的宣告幾乎等同於聖經的權威,此點是基督教與天主教最大的歧見所在。

對羅馬天主教來說,名字被放在禮儀年曆的先決條件,乃是先受教宗的冊封,而受冊封的條件則需具備特殊的美德,以及因他代禱而有神蹟發生。中世紀所指「特殊美德」即販售贖罪券使得庫有進帳。至於神蹟,指信徒透過聖徒的遺物或像祈禱後,或者出現在該聖徒曾顯靈而設立之龕上所發生之事跡。

在天主教中,封聖有二個階段,第一階段通常是在候選人死後五年開始進行,由教區主教啟動「天主之僕」的調查,並將報告呈交教廷冊封聖人部聖人部會向教宗推薦,建議教宗宣布候選人的「英雄德行」,此時候選人就成為「可敬品」,可供信徒轉禱。第二是宣告他是「真福」,是天主教根據馬太福音5:3-12登山寶訓的解釋而來的,被樞機主教團公認合乎八福者,進行宣福禮」。第三,側封「聖人」是「真福之後的進階儀式;經過宣福禮的真福者,若信徒透過他們「代求、代禱」出現過兩次神蹟以上者,時間往往長達數十年以上,經過教廷進一步確認其資格後,就可以舉行封聖儀式,宣布承認這個人為聖人

目前的封聖程序是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83年1月25日頒行的宗座憲令《成全的神聖導師》(Divinus Perfectionis Magister),並由冊封聖人部在同年2月7日頒布的法規規範的。


但十六世紀宗教改教家認為這些都不合聖經的教導,因為它無疑是把已安息的基督徒當作神祇,且與基督是惟一中保(Mediation)的教義不符,故改教後的教會將這些教會傳統廢除。之後,改教家因著聖徒的數目過多,與之並存的傳統和陋習又不斷增加,於是把所有紀念聖徒的節日都從禮儀年曆刪除,在歐美有些新教則保留新約聖徒節以玆紀念。


------------------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016.9.4為德雷莎修女舉行封聖儀式,將有數十萬人將親赴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參加儀式;被譽為「貧民窟聖人」的德雷莎修女是在死後19年封聖。
1979年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雷莎修女,畢生在印度加爾各答最窮困的貧民窟,為全球最低下的平民服務;德雷莎修女1910年生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馬其頓,16歲成為修女,1929年赴印度。
推動德雷莎修女封聖的仁愛傳教修女會(MOC)克洛迪舒克神父說:「即使在流行文化中,德雷莎修女也是善良、仁慈與博愛的象徵。」
但德雷莎修女也遭受不少批評,包括她很少為末期病患減緩疼痛,或根除造成貧困的原因;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1991年造訪德雷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經營的慈善垂死之家,發現許多未經訓練的照護者無法辨別病患無法救治的關鍵時刻。
羅馬天主教會有超過一萬名聖人,許多人等待幾世紀才獲封聖人;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死後9年獲封聖人,是封聖規範於18世紀實施以來,最快封聖的人。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德雷莎修女死後兩年就讓她進入快速封聖程序,並於2003年10月認可德雷莎修女第一個奇蹟:讓確診胃癌末期的印度女子莫妮卡.貝斯拉康復。教宗方濟各去年12月認可德雷莎修女第二個奇蹟:讓巴西腦瘤男子安椎諾痊癒,9月4日在梵蒂岡為她舉行封聖儀式。安椎諾與妻子屆時也會出席。
1985年1月17日前總統蔣經國接見德雷莎修女,稱讚她是博愛的典範;當時她對台灣的人民說:「物質的貧窮容易解決,而心靈上的貧乏、寂寞,卻是今日多數人的問題。台灣可能沒有缺乏麵包的飢餓,但一定有愛的飢餓,缺少天主愛的話語的飢餓。」

德雷莎修女死後19年 4日將封聖

2001年9月19日 星期三

東歐遊記(六) 胡司(John Huss)

東歐遊記(六) 胡司(John Huss)

此次東歐之旅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要去探討一段教會的改革歷史,牧師就以此段歷史作為遊記的結束。這一段改革史比起德國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還早一百年,卻僅算是中世紀宗教改革的「火花」。因為那次的改革很快地被當時腐敗的教廷所瓦解。那次改革的先驅就是胡司。

有「中世紀的施洗約翰」之稱的胡司(John Huss, c. 1369-1415.7.6)生於波希米亞(今日捷克)之胡辛茨(Hussintz)的小村莊,是個貧農的兒子;少年喪父,由他的母親撫育成人。

1393年他完成大學教育,七年後被按立為天主教的司鐸;1401年被委任為母校布拉格神學院院長;皇后蘇菲亞二世更賜他一個榮譽的職任︰「聽皇后告解的神父」。此等榮譽沒有減弱他在屬靈事物上的認真;當時教會種種不道德及歛財的行徑深深困擾著他。兩個教宗爭著要登上教廷最高的寶座,革利免六世在法國的亞威農攝政,而鮑尼法斯九世(Boniface IX)卻在羅馬登位,二者都稱自己是正統的,又罵對方為「賊匪、暴君、國賊、撒但之子」。當時有錢甚至可以買得主教的地位,且四處都可買到贖罪券,藉此欺壓無知的農民,將巨額金錢,送到羅馬教廷。

當時英國與波希米亞是透過皇室婚姻而連在一起,因此兩國的知識交流使英國奮興家威克里夫(Wyclif)的作品傳到布拉格。胡司知道威克里夫已被判為異端,卻仍然小心地比較威克里夫與聖經的教導,結果發現這個「異端」才是站在真理的一邊。胡司從威克里夫的作品重新發現聖經的真理︰人不必向神父告解而仍然可以得救,基督比教宗更有權威;而真正有價值的,是人對基督的信心。

這些來自聖經的真理叫胡司不能緘默了,他把基督白白的恩典告訴同胞,獲得熱烈的 回應。1402年,伯利恆教堂的講壇懸空,這座教堂是一有錢貴胄米爾海姆的約翰(John of Mulheim)專為講道而設立的,他請胡司作教堂的講道神父。成千上萬的平民和貴胄湧到那裡,聽胡司講解基督白白恩典的福音。

不久反對勢力亦興起來,一個大學教授向布拉格的大主教打小報告,說禍患是由威克里夫的作品引起的;大主教命令胡司帶著威克里夫的作品去見他。胡司答應了,並要求大主教指出威克里夫書籍錯誤之所在。大主教拒絕討論這事,並且把它付諸一炬。胡司說︰「我是蒙上帝呼召的,維護聖經真理是我的責任和目的,就是有生命的危險亦在所不惜。」

1410年胡司上書羅馬教廷,請求不要再焚燒威克里夫的作品;一個月後,地方主教再焚毀另一套珍貴的書籍,立刻惹來胡司和波希米亞人的憤怒。此時皇后和皇帝溫塞爾都支持胡司,胡司則在他的講台怒吼「火不會燒掉真理,只有小人才拿這些無生命的東西來洩憤」。

羅馬教廷開始注意伯利恆教堂所引起的聲浪,並且傳召胡司到羅馬去,為溫塞爾反對。樞機主教則宣告胡司被革除教籍,並且停止布拉格一切宗教的職務,事實上整個城巿都被革除教籍了。

此時,羅馬教廷剛由若望二十三世(John XXIII)繼位,他對反對教廷的人宣告咒詛,並發一諭旨,要每一個基督徒都以經濟援助十字軍,對付那不勒斯王拉迪斯勞(Ladislaus),並說︰「凡捐助一個月工資的人,均可獲得罪的赦免。」胡司怒不可遏地說︰「叫教宗學習基督的榜樣吧,赦罪完全 是上帝的權柄,贖罪券只是騙錢而已。」他的會友轟然喝采。

有三個激烈的學生在布拉格的教堂公然指責神父助紂為虐,被抓起來,並且被判死刑。胡司知道這消息後,向司法官求赦免;司法官答應了,卻在胡司離去後把這三個學生處死。胡司宣布︰「從今以後,羅馬的附庸 與波布米亞的基督徒不可能再有交通了。」

1412年,教宗對胡司頒布第二度開除教籍的諭令,說︰「任何布拉格的人民均可逮捕胡司,把他解到主教去焚燒;異端的巢窟伯利恆教堂亦要拆毀,連根基都不留。」但皇后與皇帝仍然支持胡司在伯利恆教堂的工作,胡司與羅馬教廷正面的衝突亦無可避免了。

當時神學院一群附和羅馬教廷的教授聯合起來控告胡司,其罪狀是︰
1.拒絕尊敬聖徒骸骨及遺物。
2.對聖禮及教會權柄的見解,與羅馬教廷相違。
3.宣告神父不能赦罪。
4.反對贖罪券和十字軍。

胡司向這群教授挑戰︰「我要在一個條件下與你們公開辯論這些問題;你們與我同冒一個險:假如我們任何一方辯論輸了的話,要活活被焚。」他們拒絕了胡司的建議。

《論教會》就是在這個時候寫成的(1413)。翌年,德國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在康士坦丁召開會議,想平息這場紛爭,並命令胡司出席該會議。波希米亞的貴胄要求西基斯門保證胡司的安全,他們很快就答應了。但胡司知道此行是兇多吉少的,曾寫信給伯利恆的信徒︰「也許你們永遠不會在布拉格見到我的面 了。」

胡司在大主教面前申訴
西基斯門的保證顯然是陷阱,當胡司被召到大主教面前,並沒有獲得答辯的機會,只是聽大主教宣告罪狀。胡司說︰「我沒有在黑暗中說過什麼話,因此我希望在光明中回答控告我的人。」他的要求被拒絕了,大主教把他關在道明會修道院的監牢。1414年11月3日,西基斯門來到康士坦丁,宣判胡司傳播異端。1415年7月6日,胡司被判火柱刑;火熄滅後,劊子手還用一根棍子敲碎他的頭臚。他的死訊傳到布拉格後,布拉格大學宣告他是殉道士,立刻成為國家的英雄,並且以七月六日為紀念他的節日。捷克數百年來都以約翰胡司為國家勇氣的精神象徵,7月6日Jan Hus Day更是全國的紀念日。直到今天,莫拉維弟兄會仍然以他們的創始人胡司而自豪。

2001年9月15日 星期六

東歐遊記(五)

東歐遊記(五)

離開奧地利之後,我們來到此次行程的最後一個國家捷克。捷克自從脫離共黨統治之後,極力的要成為歐盟的一份子,因此在社會福利上也效法許多歐洲國家的制 度。至少我認為他們在這一方面的努力比台灣先進與成功。例如捷克為鼓勵家庭對孩子 的照顧,每生一位小孩,國家每月補助小孩8000元克朗,母親3000元。若是生第二胎,每月補助小孩20000元。因此,有許多家庭都有二個小孩,且這 樣的補助比一人的收入還高。他們每年有給休假為一個月,且他們對母親極為優渥,產假4-6年,在這當中每個月還可領國家的生育補助。

至於納稅方面,一般受薪與基層員工是免稅的。只有管理階層與老闆需要納稅。此外,捷克政府主要的稅收就是營業稅,所以愈賺錢,繳稅愈多。在那裡我還發現一 個特殊現象,就是禮拜六、日極少商家開門,且晚間極少營業。後來才知道,在歐洲有些國家有制訂「公平競爭法」,一般商家都有工會,且工會都會規定營業時 間。若是有商店提早營業或是超過打烊的時間還在營業,他的同業就可以舉發,因為這個商店沒有按照營業時間來營業,這對其他守法的商家是不公平的競爭,因此 他就會被罰款。但是,我發現當地東方人的商店,都寧可被罰錢也要營業到很晚。

我個人極為贊成歐洲人的坐息習慣,他們極少有夜生活,而重視家庭生活。他們禮拜六、日休息,可以使身體休息,也可以到教會使心靈得到寧靜。反觀台灣,許多 夜生活與經濟活動無形之間已經使人的身心無法得到安息。畢竟,人不是為了物質的需要而生活,人還有許多層面需要被關注。

在捷克的行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去探討一段教會的改革歷史。這一段改革史比起德國馬 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還早一百年,只是那一次的改革被當時腐敗的教廷所瓦解。但上帝改革的火焰總無法被抹滅,終於在百年之後馬丁路德、加爾文等改革者 的身上實踐出來,也因此才有今日的基督教。

捷克的改革肇始於約翰胡司(John Huss,1372-1415),胡司是個極出色的講道者、學者和神學家。他一生高舉聖經,認為聖經是「上帝的律例」,因此具有無上的權柄。胡司 在當時腐敗的教會中,是上帝重用的僕人,他反駁贖罪券的功德教義,他鼓勵人民閱讀聖經,因此他本人不以教廷所規定的拉丁文主理彌撒(禮拜),而以捷克語講 道並主理彌撒。而他也讓所有的信徒都可以領受聖餐的葡萄汁,因為天主教規定只有神職人員有權領聖餐的杯,至於信徒僅可領聖餐的餅。

胡司本人相當的謙卑、勤儉,他認為當時的神職人員有權有勢,且坐擁財富,已經失去作為上帝的僕人的委身態度。因此,他主張神職人員應該與信徒一樣,而非與 貴族一樣擁抱錢財與富貴。他的主張很符合聖經,也因此獲得一般信徒的回應。特別是他的教會會友都有讀聖經,因此都很支持胡司對上帝話語的支持。但是,胡司 的主張被教廷與其他神職人員視為眼中釘,因為胡司通過聖經的主張已經擋了教會當權者的「財路」,所以就被設計加以陷害,最後被處以火刑。

胡司可說是中世紀墮落教會的改革先驅,雖然他的改革沒有成功,但是他的跟隨者迄今仍延續他的腳步,其中主要是捷克境內的波西米亞人。而捷克也將胡司視為捷克的民族英雄。


(圖片為胡司廣場的胡司銅像。該廣場是1915年紀念胡司安息500年所建的廣場。)
圖: 胡司紀念教堂內
(我與林鴻信教授脫隊,按著地圖造訪胡司紀念教堂)

2001年9月13日 星期四

911的省思與祈禱

911的省思與祈禱
黃春生牧師

我教會加入之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已訂定2001-2010年為「克勝暴力10年」(Decade to Overcome Violence),期盼普世眾教會及基督徒致力於和解,以促成公義與和平的實現。而亞洲基督教協會(CCA)也決議今年關懷亞洲紀念主日之主題為「根植和平文化:克勝暴力」。當全世界眾教會與基督徒致力於克勝暴力的同時,卻驚見美國遭受恐怖暴力侵襲的殘酷事實。

九月十一日恐怖份子讓美國「緊急求救電話911」響不停。訓練有素的回教激進份子在這一天,挾持民航機衝撞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五角大廈等經、政、軍中心。看到許多人在八十幾層樓難不住屋內高溫,而往下跳結束生命,一幕幕悲慘的畫面不斷從電視傳送出來,看了內心極為難過。我懇求上帝減輕苦難者的恐懼,安慰罹難者的家屬,更賜給世人有慈悲憐憫的心,學習耶穌基督的教導:「愛你的仇敵」。

紐約世貿雙子星大廈曾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更是令世人驕傲的科技文明指標,裡面集合世界經濟與科技的高級菁英。但是,我倒認為這兩座摩天大廈似乎僅象徵著人的驕傲,正如人類敗壞時所說:「來吧!我們來建造一座城,城裏要有塔,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創世記11:4)。若是,光有驕傲的經濟與科技,卻沒有憐憫與謙卑的處世態度,這樣的建築就算是人敗壞的記號。幾年前馬來西亞為了搶「世界第一」,在吉隆坡蓋了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子星摩天大廈;同樣地,台北市也將在信義區建築超高摩天大廈,其目的也在於彰顯「自己的名」,因為世人看「名」大過於謙卑與憐憫。如今紐約世貿大廈毀了,在譴責暴力之餘,我們也必須思考在追求物質經濟與科技之下,世人是否已經忘記憐憫與謙卑的可貴。

五角大廈所指揮的是全球最精銳的部隊和尖端的武器,但是,先知但以理對當時最強武力的擁有者尼布甲尼撒王說:「這是那守望的天使所決定的,為要使世上的人知道,人的國度是至尊上帝掌管的;上帝有權把國權賜給他所選擇的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人,上帝也可以使他掌權。」(但以理書4:17)接著但以理又說:「所以,陛下啊,請聽我的勸告,不可再犯罪,要秉公行義,憐憫窮人;這樣,你就會繼續昌盛。」(但4:27)換言之,上帝要掌權者秉公行義,憐憫窮人。

在人類的歷史上出現許多強權與富裕的國家,美國並不是最強盛又維持最久的國家。人類的文明史有許多創新的發明,但美國並不一定是頂尖的。畢竟人是有限的,人認為精心的設計總是不夠完美。但是,人卻極容易在輝煌中驕傲,因此,箴言16:18說:「驕傲導向滅亡;傲慢必然衰敗。」

當我們看到美國911的慘劇時,難免悲憤地向恐怖份子抗議。但是我更祈求上帝赦免那一群不滿現狀的恐怖份子,也求上帝憐憫美國,引導美國不再一味追逐富裕的經濟與武力強權。更求上帝使美國人記得先人信仰的腳蹤,就像印在美鈔上的一句話「In God We Trust」(我們信靠上帝)。不再追求「自己的名」,而求「榮耀主名」。

若要「榮耀主名」首先「收刀入鞘」,赦免敵人。因為以暴制暴無法解決衝突,耶穌就如此說:「把刀收起來;因為凡動刀的,一定在刀下喪命。」(馬太福音26:52)又說:「要愛你們的仇敵,並且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太5:44)但願,上帝成就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上主要解決國際間的糾紛,排解民族間的爭端。他們要把刀劍鑄成犁頭,把鎗矛打成鐮刀。國際間不再有戰爭,也不再整軍備戰。」(賽2:4,紐約聯合國總部就刻有此經文,作為聯合國的異象)

2001年9月12日 星期三

東歐遊記(四)

東歐遊記(四)

聖沃夫岡(St. Wolfgang)位於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Salzkammergut),這一帶是著名的湖畔度假地區,我們在St. Wolfgang入住White Horse Inn (Weisses Rössl, 白馬飯店),這飯店超過五百年了,這飯店因為歌劇《白馬亭》而聲名大噪。飯店旁的聖沃夫岡教堂(St. Wolfgang Kirche)是當地著名的教堂。
St. Wolfgang Kirche im Salzkammergut
從St. Wolfgang下到另一個湖區Hallstatt,當晚我們就住在奧地利Hallstatt這個鄉村小鎮,小鎮上,有許多販賣報紙的透明袋子,旁邊掛著一個小錢袋。我很好奇的在旁觀察一陣子,發現每個人都很誠實的將錢放入錢袋內,然後再將報紙取出。心想若是有人存心要拿走報紙或是錢袋,是極為容易的事。我在想他們為何不像台灣一樣,設置報紙販賣機,而將報紙與錢袋「露」在外面,來「試探」過往的人。後來我發現沒有人因此受到試探,反而我的擔心凸顯我的軟弱。

奧地利和許多歐盟國家一樣,地鐵、電車、巴士等交通網極為發達,用的票也有許多種類,有月票、限時票(二小時內可搭乘),也有方便觀光客的日票、週票等。不管哪一種票,在第一次使用都要由司機蓋上日期。特別是電車有好幾個門可上下車,蓋不蓋章,各憑心證,而晚一天開始蓋票,你就可以多用一天。有一位來自台灣的自助旅行者,就這樣沾沾自喜的說:「真爽,買日票居然可以用數十日。傻瓜才會買週票…」我想真正的傻瓜才是貪念蠢蠢欲動的人心。
Hallstatt清晨照片

就像有的信件上,郵票沒有蓋上郵戳,就有人會認為「賺到」而再次使用該枚郵票。雖然郵局沒有在郵票上蓋上郵戳,但是,郵差已經將信送來,就表示郵差已經作了郵票費用的工作。若是我們以為「賺到」,實際上卻是犯了第八誡「偷竊」的行為。

台北捷運公司在陳水扁擔任市長時,就特別設立搭乘捷運轉乘公車的優惠方案。讓搭乘捷運的旅客,可以利用公車儲值卡打卡之後,免費搭乘一段公車。但是,我們卻可以聽到有人買兩張儲值票,進站時刷一張,出站時刷另一張。我也聽說有人利用下班前,收集同事的儲值卡輪流刷卡,為了逃漏十五元的公車票。

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聽到這些事,都叫人感慨萬千。台灣義務教育已經實施五十年,但是我們的社會並沒有因為教育普及,國民所得增加,物質生活豐富,而使得道德水準提高。相反的,卻是到處可見貪婪景象。官越大,貪的手段更細膩!一下子長輩說,一下子創業說…。甚至為了政黨利益,國民黨可以將「興票案」當成人情債。而前教育部官員也可以集體受賄,而爆發景文集團的「大學詩鄉案」。而許多檢察官接受招待組高爾夫球隊,從這些種種就可以看到台灣社會已經不知道什麼是「誠實」、「羞恥」,這真是我們的悲哀。一個社會要進步,要有文化水準,不是依賴經濟發展,更不是建立在軍事上,而在於人民是否養成誠實的良知,甚至不去附和投機的政客。

大部分的歐洲社會看人的生命是以「誠實」為基礎,有誠信的人他的信用就高,也受人敬重,沒有誠實的人在這樣的社會是很難生存的。縱使台灣有極高的國民所得,若是沒有誠實與羞恥的道德精神也是枉然。這也是此行另一深刻的體會。若是台灣社會上有更多的人覺醒,講求誠實的態度,摒棄欺騙與貪婪,如此才能如政府所說的「打造綠色台灣」。因為心靈的綠化與純淨是改革的第一步。不然空有豐盛的物質享受,也是枉然。

2001年8月29日 星期三

東歐遊記(三)

東歐遊記(三)

離開匈牙利之後,我們來到奧地利的維也納,這是一個充滿藝術的城市,許多人民的房舍仍然保存十七、十八世紀以來的樣式。或許因為政府規定,修建房舍時,必須保存原來的外牆與外觀,因此有的房子外觀很復古,而裡面卻是結合現代。此外,從音樂廳的交響樂到酒館與咖啡廳的維也納歌謠,維也納到處可見街頭藝人,隨處可聽到即興的演奏或是表演,彷彿藝術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主後1498年哈布斯堡皇帝麥克斯米連一世(Maximilian I)成立第一個國家交響樂,並遴選12個男童成立維也納兒童合唱團,迄今這個團體已經超過五百年的歷史。目前兒童合唱團約有一百位男童,每個禮拜天九時均會在霍夫堡(Hofburg,舊皇宮)的禮拜堂中吟唱彌撒曲,並由國家歌劇院的交響樂團伴奏。當初交響樂與合唱團主要是擔任禮拜的聖歌隊,由國家供給薪津,是全職的聖樂服事者,但也會定期對外演出,迄今這個傳統仍然保存著。今日在奧地利也有教會的聖歌隊、樂團是支領教會的薪俸,專職禮拜的服事,並會定期演出。

音樂史上三大音樂天才—莫札特、海頓、貝多芬都在維也納工作與生活。莫札特非常仰慕海頓(Joseph Haydn),海頓曾勸莫札特留在維也納發展。海頓同時也邀請優秀的音樂家貝多芬從波昂來到維也納。當莫札特聽到17歲的貝多芬演奏時,他說:「注意這個人,有一天人們會談論他。」貝多芬在莫札特死前尚未定居此地,跟海頓學習的時間也不長,然而音樂史將這三人歸納為「第一維也納學派」。之後,音樂家舒伯特出生在維也納,音樂史就以舒伯特去世的年代1828年來代表古典樂的結束(Beethoven died 1827, Schubert died 1828)。19世紀布拉姆斯、布魯克納(Bruckner)活躍在此;匈牙利人老約翰史特勞斯成功地將華爾滋輕快美妙的旋律帶入,成為當時的主流。而小約翰史特勞斯更繼承父業,他的《藍色多瑙河》更是紅片一時的樂曲。

在皇家建築上,熊布朗宮(Schönbrunn,意指美麗的噴泉,又稱麗泉宮)是著名的景點,建於1700年。皇后瑪莉亞德蕾莎(Maria Theresa)主政時,下令仿造巴黎羅浮宮,將當時的夏宮擴建成為今日熊布朗宮,並將皇室成員從霍夫堡遷移至此地定居。皇后瑪莉亞德蕾莎共生了11個女兒,5個兒子。對她而言女兒才是「最有用」的,因為她藉由聯姻來鞏固帝國的利益,甚至也有女兒遠嫁巴西。所以當時的哈布斯堡王朝有「日不落」帝國的稱譽,因為凡在太陽之處,都有他們家的人在統治。由於皇族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勢力,而將女兒當成「交易」的籌碼來聯姻,使得奧地利經常被嘲笑說:「別人去戰爭,奧地利人去結婚」,這句話正凸顯許多奧地利女性的悲慘。

這樣的文化與台灣過去嫁女兒的風氣類似,嫁女兒「賺聘金」,嫁女兒「攀關係」。其實表面說是「嫁」,其實是在「賣」。要知道女兒也是上帝交託父母的產業,教導與看待女兒和兒子必須平等,讓他們從小就尊主為大,走在上帝的道路上。因此要注意,不要被財大氣粗的世俗眼光,破壞我們對兒女或是對生命的敬畏態度。

 (格拉本的瘟疫紀念柱)



1679年維也納大瘟疫

十七世紀的維也納所受的創傷與苦難是筆墨難以形容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經濟活動停滯,人民尚且活在封閉恐懼中。不久接著爆發鼠疫。鼠疫沿著街道蔓延,所到之處均成廢墟。因為居民四處逃逸,造成歐洲大流行。

當時維也納主教克拉拉(Abraham a Santa Clara)將瘟疫說成是上帝的懲罰,呼籲市民祈禱及懺悔。然而基督徒醫師蘇拜特(Paul de Sorbait)倡導嚴厲的衛生,將房舍及街道消毒並管制四十天,甚至不准碰觸往來的書信。此作法似乎減緩瘟疫的蔓延。

當時維也納約有1/3的居民罹難,1680年夏天才沒有新病情發生。皇帝利歐波德一世在克拉拉主教舉行的禮拜中,建立一座木製瘟疫紀念柱(Plague Column)在格拉本(Graben羅馬軍營的舊稱,位於聖史蒂芬教堂的附近,如今此地為維也納的行人徒步區,兩旁都是高級的商店)。1687年以石頭重建此紀念柱。

我不認為這場瘟疫起因於上帝的懲罰,也許是大地的反撲。無論如何,我相信上帝給人不同恩賜來管理、醫治,因此在苦難我們要尋求上帝的幫助,但不要忘記上帝已經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來與祂同工,就像蘇拜特醫師所做的。

2001年8月25日 星期六

東歐遊記(二)

東歐遊記(二)

台灣人習慣出國都會買些禮物回來餽贈親友,我想來想去餽贈教會兄姊最好的禮物就是分享此次的學習心得。在上週有幾位兄姊向我反映,牧師是否能夠將所有遊記 的內容拿給他們先睹為快,但說實在的,我尚無時間整理相片、筆記,因此只能夠每星期整理一部份之後,再將所見所聞刊載於牧師專欄與兄姊分享。

在此我要分享第一站在匈牙利的見聞。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其實是位於多瑙河左右兩岸的兩個獨立城市,由於城市持續發展,直到1873年被合併在一起, 並成為匈牙利首都。

匈牙利在建國之初,就從國王開始皈依基督教。匈牙利第一位國王伊斯特凡(Istvan, 1000-1038)雖然僅活到38歲,但是他在國境內推行皈依基督,使得羅馬教會後來將他列入「聖人」之列。我想主要是要「犒賞」匈牙利對羅馬教會的擁 護。

此外,在十四世紀中期,鄂圖曼土耳其(Ottoman Turks)從巴爾幹半島出兵襲擊匈牙利,又加上15世紀時國王馬提亞斯(Matyas - Matthias Corvinus,1458-1490)抵禦鄂圖曼帝國的入侵,而保存羅馬教會不被異教入侵。因此,馬提亞斯也被列入「聖人」,並建有富麗堂皇的馬提亞斯 教堂。

其實在我看來,興建富麗堂皇的教堂或是用「聖人」一名來犒賞,都會使得教會逐 漸世俗化,轉而重視「名位」。確實,中世紀的腐敗就是從這裡可以看到端倪。雖然歷史上有無數貢獻者,但是他們都只是上帝的僕人,如摩西、大衛、保 羅等。

做一位基督徒必須認識到,教會是以耶穌基督的名所建立的,而不是為了紀念人。在一般世俗社團、政治裡面,常常注重排場與地位、名號之安排。但是,在基督教 會裡,我們只提耶穌基督的救恩,而且耶穌基督也教導我們,「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10:44﹚。

但是,在中世紀時期,羅馬教會相當世俗化,教廷更廣封「聖人」,推行贖罪券,而導致信徒對「聖人」、「聖物」、「功德」之追求,而遺忘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拯 救與中保。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長老教會就相當堅持不以人的名字來設立教會,原因就是要避免高舉人的名,卻忘記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恩。我們長老會的創始者約翰٠加 爾文在去世之前,就立下遺囑交代,不可在他的墓碑刻上他的名字,因為他不希望後代為了紀念他,卻將耶穌基督的名字給遺忘了。

很可惜地,今天有的教會信徒很喜歡在教會裡留下自己的名字,我想大概是怕後代忘記他的名字。所以,就將建廟的那一套拿來建教會,在廟宇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柱 子、每片牆壁,或是重要器具都會寫上捐獻的人名和金額;所以,他們為了使信徒奉獻更多,就用此種方式來「引誘」會友奉獻。這樣是很不對的。別忘了,巴別塔 的事件,就是人想將自己的名傳遍天下。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信仰認知:基督徒在教會裡留下的名字越少,耶穌基督的名就越得榮耀。

看到中世紀時的教堂時,雖然美麗。但畢竟它是中世紀信仰墮落的歷史痕跡。看到中世紀的教會對「聖人」、「聖物」崇拜,而遺忘耶穌基督的救恩,所以我們當警 惕以此為借鏡。

除了信仰的反省之外,我們不僅要佩服匈牙利人對於古蹟的維護。當我們 坐船遊覽多瑙河兩岸風光時,發現布達佩斯豐富的人文與歷史就在古蹟中呈現在我們眼前。曾經留學法國巴黎的林鴻佑牧師說,多瑙河的布達佩斯景色優於塞納河的 巴黎景色。這是因為地勢較高的布達城仍保存許多及珍貴的城堡。而賽納河兩岸無古城堡,僅有十八世紀的民宅。

在多瑙河畔的佩斯最有名的建築是,十八世紀所建巴洛克式「國會」,這個國會也是全歐洲最美麗的國會。若是你喜歡欣賞中世紀的建築藝術,這裡值得你計畫一 遊。


國會:尖塔高96米,長268米寬118米。裡面有691個房間,所有樓梯加起來總長21公里。屋頂為紅白相間的新哥德式建築,有歐洲最美的國會之稱。據說設計此建築的工程師鞠躬盡瘁,不但抱病監工,還不幸在建築快落成前幾週撒手人寰。
國會後方的教堂是仿造英國倫敦的韋斯敏斯特教堂(又譯:西敏寺)

瘟疫紀念柱:紀念1679年流行的黑死病。在歐洲幾乎重要的廣場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瘟疫紀念柱。又稱三位一體柱,因為柱的頂端刻有聖父、聖子、聖靈,藉此紀念上帝的恩典,使瘟疫得到控制。 







2001年8月23日 星期四

東歐遊記(一)

東歐遊記(一)

因為我曾經在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選讀過,因此計畫在今年七月再次前往耶路撒冷收集資料,並帶牧師娘前去,因為她從來都沒有機會去。但由於彰化的教會取消組團,於是取消計畫。但蒙上帝的眷顧,使我從靜惠那裡得知台灣神學院林鴻信教授要組團前往東歐,於是我和牧師娘搭了最後的便車,加入此次的東歐行程。

此次東歐行程僅有三國,匈牙利、奧地利、捷克。這三個國家都些共通點,中世紀以來的歷史背景也互相關連,且從中世紀以來就是基督教國家,並在1989年之後脫離共產黨統治,成為民主國家。唯一比較不同的是,捷克曾經發生宗教上的改革,而匈牙利和奧地利長久以來都支持羅馬教宗的權威與教制。

如今這三個國家仍舊有七成以上的人民屬羅馬天主教會。至於北方的俄羅斯,早在957年俄國皇后俄勒加(Olga)受洗開始,基督教傳入俄國,即東正教(或稱希臘教會)。在東歐以西的德國、法國、瑞士等國家,大部分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教會,今日我們稱為基督教(以路德會、長老會等為主流)。而這次的行程主要是在認識中世紀的文化與基督教會,特別是在波西米亞(今日捷克)的宗教改革運動上。

行程共十二日,但是光台北飛維也納就花了將近十四個鐘頭,航行九千八百多公里。換言之,真正的行程約十日。

抵達維也納是在當地八月十一日清晨四點多,氣溫十二度,而我沒有帶冬季衣物,只好全身打冷顫。直到六點遊覽車將我們帶到位於奧地利東南邊境的布根地(Burgenland)的小村莊鐵城(Eisenstadt艾森史塔特)造訪作曲家海頓(Joseph Haydn)的故居。

海頓在1732年生與此地,從1761-1790年幾乎30年的時間,他經常在埃司塔哈吉王子(Prince Nikolaus Esterhazy)的王宮(位於海頓故居旁)與城堡(位於今日匈牙利境內)表演。這些年間他仍住在鐵城的小房子內,如今此房子成為一個小紀念館,而門前的小街道則改名為海頓街以紀念他。

鐵城這個小村莊令人感覺非常的樸實,一點也不華麗。就連海頓的家也非常的小,一、二樓大概約二十幾坪。當地人並沒有因為海頓在音樂上的造詣而將他「神話」或是渲染。這樣的信仰態度很重要,因為人是有限的,就算他對人類的貢獻極大,他不過是上帝所創造的,是上帝賦予他恩賜得以利益眾人。

此外,這個小村莊的街道整潔,它不用新加坡式的嚴罰管理,就能讓百姓不亂丟垃圾。或許因為奧地利人具有日耳曼民族的精神,講究紀律,重自然文化的性格。這裡的馬路少有紅綠燈,因為他們在路口都會停車再開,且一律行人優先。在路上也看不到「請勿亂丟垃圾的警告牌」,因為他們認為亂丟垃圾不是人會做的事。或許,他們認為亂丟垃圾就不配被稱為「人」。

中午我們來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保護的古城魯斯特(Rust,意為沼澤),因為長久以來鸛鳥皆到此地住家的煙囪上築巢,而蔚為奇觀。當地有湖泊與沼澤,1493年漁夫在此建立漁人教堂(Fischerkirche),是早期漁夫喬遷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在教堂的四周都是墓地,早期信徒都習慣將安息者安葬在教堂。當地的發跡其實就是圍繞教堂開始的,只是這教堂已經成為古蹟,在一旁則有新教堂供居民禮拜。

魯斯特小村莊之所以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重要的資產,是與鸛鳥築巢在居民的煙囪上有關。至少這一點已經足以讓我們學習保護自然的要緊,若是鸛鳥建築在台灣人的房子上,也許已經成為「烤小鳥」。記得以前到墾丁旅遊,沿路許多路邊攤在烤小鳥,我也看到有外國記者拿著攝影機在錄影,老闆手中拿著烤好的小鳥叫賣的鏡頭,就上了國際新聞。不久之後,華西街殺蛇店也上了國際新聞。好不容易,台灣才擺脫「野蠻」的地位,開始注重自然與生態的維護。看到魯斯特人四百多年以來就懂得與生態共處的態度,真是令人感佩。

當日下午我們穿越奧、匈邊境,進入匈牙利來到素有中、東歐第一大湖泊巴拉頓湖。這個湖長達七十公里,因此被稱為「匈牙利海」。當我們來到下榻的飯店時,劉文連長老夫婦和女兒瑪琍夫婦遠從布達佩斯前來與我們會面,並用晚餐。

瑪琍姊妹以前在我們重新教會曾經擔任主日學老師,她在述說著過去的服事時,眼中充滿喜悅與信心。但是布達佩斯沒有台語或是華語教會,雖然去過英語教會與當地天主教會,但仍因語言與禮拜儀式的關係而沒有固定的教會生活。她兩個小孩都在當地美國學校就讀,在家講台語,在外講英語和匈牙利語。

令瑪琍姊妹念念不忘的就是一起長大的教會兄姊,她還要我提醒十年前說要前往布達佩斯找她的人,如呂正梅姊、惠聰執事等人。至今她仍然期待教會兄姊的到訪。由於行程的關係,我沒有時間前往瑪琍與倖佑的家。最後,我們就在主裡互道平安、再會,願上帝的恩典,常常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他們同在。

東歐遊記-匈牙利歷史簡介

東歐遊記-匈牙利歷史簡介

自從羅馬帝國於五世紀瓦解後,不少民族的部落開始移居。此時,幾個匈牙利的部族離開了烏拉山(Ural Mountains),開始延著佛爾佳河(Volga River)和卡斯皮海(Caspian Sea)遷徙,其中最大一個部落稱為馬扎爾(Magyay),迄今許多匈牙利人都自稱為馬扎爾人。經過幾百年的流浪,匈牙利七大族終於在一千一百年前抵達了最後的家園,位於歐洲中部的喀爾巴阡盆地(Carpathian Basin)。自西元896年開始,在馬扎爾族長阿爾帕德(Arpad)的領導下從黑海北邊,遷徙至喀爾巴阡盆地定居。

伊斯特凡國王(Istvan)建立第一個王朝

阿爾帕德的後裔瞭解,如果要在歐洲生存,他和他的人民必須要入境隨俗,於是哥煞君主(Geza,972─997)開始改信基督教﹙即今日天主教,迄今匈牙利始終支持羅馬教宗的教制,約有70﹪人民信仰天主教﹚。他的兒子伊斯特凡(Istvan,即St. Stephen, 1000-1038)則是第一個建立匈牙利為國家的國王,主要政績包括立基督教為匈牙利國教,並發展國家行政結構,以及在地理上建立以縣為行政單位的基礎組織和管理國家領土。

伊斯特凡國王去世之後,繼續由拉斯洛一世(Laszlo I.,1077-1095)和科恩維斯卡爾曼(Konyves Kalman,1095-1196)帶領古匈牙利繼續維持繁榮盛景。貝拉四世(Bela IV.,1235-1270)登基時,蒙古來信命令匈牙利歸順,貝拉四世不從,於是1240年由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所統領的,蒙古塔塔爾軍進攻匈牙利(Mongol Tatars,1241-1242)。蒙古果然勇猛,幾乎將匈牙利屈服,但是1242年蒙古大汗握寇駕崩,拔都回去爭奪大汗寶座,使得匈牙利渡過亡國危機,之後匈牙利人才注意到興建城堡與發展市區的重要性。

十四世紀安主王朝(Anjou)疆界全歐最大

1308年安主王朝(Anjou)的卡羅羅貝爾特(Karoly Robert)登基。他和他的兒子拉又斯(Nagy Lajos)努力加強國王權力,和建立以王為首的封建組織基礎。拉又斯在位期間使匈牙利成為強國,領土範圍是匈牙利史上最大的,疆界邊緣北到波羅的海,南到地中海,東到黑海。

14世紀中期,鄂圖曼土耳其軍(Ottoman Turks)首先從巴爾幹半島出兵攻擊匈牙利國王南邊的封國,不過這個時候土耳其人還無法擊敗匈牙利。15世紀時國王馬提亞斯(Matyas - Matthias Corvinus,1458-1490)帶領匈牙利,因為多次對外的勝仗與對內採取的現代化政經措施,使匈牙利成為了當時歐洲最重要的國家。

受土耳其統治150年,關鍵性的分裂,形成今日匈國版圖

馬提亞斯國王去世後,鄂圖曼土耳其軍又開始攻打匈牙利,在莫哈其戰役中(Mohacs,1526)匈牙利軍被打敗,揭開此後土耳其統治匈牙利150年的敘幕。1541年土耳其軍佔領了布達(Buda),結果國家被分成了三個部分:西邊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控制、中部被土耳其軍統治、東南部泛西凡尼亞(Transylvania,目前屬於羅馬尼亞)則成為匈牙利文化及民族思想的根據地。

1686年匈牙利軍終於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了布達,直到17世紀底,全國才完全從土耳其統治下解放。哈布斯堡王朝奪走了匈牙利的王權,持續200年的統治,匈牙利失去了先前的優勢以及歐洲強國的地位。

與哈布斯堡王朝、俄國周旋,展開紛擾不斷的近代史

為了促使政治和經濟的轉型以及保護匈牙利語和文化,19世紀匈牙利的貴族著手了一次民族改革運動。1848年春天,革命浪潮襲捲歐洲各地,引發3月15日的佩斯革命(Pesti Forradalom)。在匈牙利軍打贏了許多場主要戰役後,1849年4月4日哈布斯堡皇帝把王位交還給匈牙利,匈牙利即宣布為獨立的國家,科速特拉又斯(Kossuth Lajos)被選為國家領袖。這個在歐洲最久的民族革命,同年夏天又被哈布斯堡的援軍俄羅斯軍鎮壓,1849年8月13日匈牙利向俄羅斯投降。

十九世紀奧匈帝國「雙重時期」是黃金時代

1867年,匈牙利與哈布斯堡達成妥協,建立奧匈帝國。新成立的帝國除在外交、國防及財政等行政單位上是共建的,其他如立法機構、政府內閣及首都是雙重的。因著這種行政和立法的劃分,1867年至1918年期間也名為「雙重時代」。雙重時期的奧匈帝國是匈牙利的「黃金時代」。

匈牙利的「黃金時代」也隨著1914年奧匈帝國加入第一次大戰時結束。在德國和同盟國成員之一的奧匈帝國投降後,奧匈帝國隨即瓦解。第一次大戰結束後的「特例安能和約」(Trianon)把大部分原本屬於匈牙利歷史性的領土分別割讓給捷克斯拉夫、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三國,使匈牙利的面積從以前的282,87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92,963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從以前的1,800萬減少到760萬。目前土地約台灣的2.6倍,人口約台灣的一半。

兩次大戰元氣大傷,國土人口銳減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與德國重新發展聯盟關係,這在經貿上給匈牙利產品保證了市場,使匈牙利的經濟情況開始慢慢好轉,並使許多在1920年割讓的失土也能夠收回。不過匈牙利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因為當時與德國聯盟,到最後也跟著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1年跟德軍一起進攻蘇俄。但當時納粹(Nazis)認為匈牙利並不是可靠的盟友,所以在1944年佔領了匈牙利。匈牙利國內另有法西斯黨的獨裁專制。1945年4月匈牙利被所謂反「軸心國」的俄軍解放接管。名義上的「解放」實際上等於入侵。

淪入鐵幕,1956「匈牙利抗暴事件」展現民族自尊功敗垂成

1947年起被共產黨統治。蘇聯政權在匈牙利實行審判、監禁、虐待、死刑等迫害。恐怖政治及史達林式(Stalinist)的獨裁政權隨之而來;被強迫發展工業化使得國家的經濟結構改變,人民的生活水準明顯下降。

1956年10月發生了反共產主義革命,也就是所謂的「匈牙利抗暴事件」。當初開始時是以和平的方式訴求政治上的民主,最後卻形成武裝衝突。新政府總理納吉伊姆勒(Nagy Imre)要求蘇聯軍隊撤軍,宣布匈牙利為中立國並退出華沙協議,請求聯合國的協助。同年11月,蘇聯軍隊重新攻擊匈牙利,革命宣告失敗。蘇聯提選的新任總理卡達爾亞諾斯 (Kadar Janos) 本來承諾實行民主的社會主義制度,不過後來卻執行死刑和報復的手段。

率先改革,成為第一個執行民主的東歐國家

1988年在英雄廣場發生抗議共產統治事件,不過蘇聯共軍並未鎮壓,或許是因為蘇聯軍方叛變將總理戈巴契夫被軟禁(事後戈巴契夫順利脫困,解散蘇聯)。至1989年底東德、蘇聯及歐洲其他共產國家相繼和平瓦解。

匈牙利更在1990年舉行大選,民主論壇(MDF)贏得了選舉,成為執政黨,開始發展多政黨的民主政治。1998年的大選中,反對黨匈牙利公民黨獲得勝利,八年即政黨輪替。迄今匈牙利仍再學習民主政治,而宗教上仍舊支持羅馬教制

2001年8月7日 星期二

讓愛傳出去

讓愛傳出去

上帝是愛的上帝,因此我們越懂得讓愛傳出去,我們就會越像天父一樣的完全。很高興我們重新教會有設立活水基金特別關心困苦的肢體,我們固定支持病痛中的牧師,也支助弱小的原住民牧者的生活所需,這些小小的付出無非是尊主的教導而作。我相信越懂得愛與付出的教會,才能見證出福音的大能。

當我在七月廿二日看到「耕心週刊」一則代禱事項:吳國光牧師六月中肝癌去世,且吳牧師娘乳癌末期,僅留下三個稚子,於是教會成立「吳國光牧師子女教育基金」來關心三個尚讀國小的稚子。於是我在七月廿六日本會小會開會時提出此事,請小會員關心、代禱,會中我們決議以活水基金為「吳國光牧師子女教育基金會」奉獻些許,謹代表重新教會全體對吳牧師家人的關心。

雖然我與吳牧師曾經在大專神學研究班擔任輔導有幾次共事機會,但是對他並不熟。我僅知,在吳牧師已知得肝癌末期之後,鹿港教會仍然在1999年8月29日聘請吳國光牧師就任第二十九任牧師。吳牧師要鹿港教會深深的考慮,但是教會仍以愛心接納,並且順服牧師的教導。此外,鹿港教會體諒吳牧師與牧師娘的病況,長執更加同心合力協助牧師牧養上帝的教會。

短短兩年不到,吳國光牧師於2001年6月8日因肝昏迷送入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而當時吳牧師娘罹患乳癌已擴散全身至骨,早已住進彰化基督教醫院。根據主治醫生表示,吳牧師娘的化療已無幫助效果,目前需試用新的治癌化學藥品,但這種藥健保局卻無法給付,而高達20幾萬元的藥價也是吳牧師家庭所無力負擔的。

直到6月17日晚九點卅分吳牧師蒙主恩召。吳牧師父母髮白老邁,吳牧師娘也病重,留下三個稚子,令人聞之心酸。

為鼓勵三個稚子問恩、亞恩、上恩,吳牧師生前曾講述一則<老鷹與小鷹的故事>給他們聽。當我獨自在夜裡讀著吳牧師所講的這則故事,我哭了!相信這則故事也會打動你的心。

﹡﹡﹡﹡﹡﹡﹡

我是愛你們的爸爸,現在是二○○一年五月十三日禮拜天的晚上,也就是二○○一年的母親節。爸爸因為身體的問題在彰基住院,所以沒辦法回去。下午你們和奶奶、姑姑、姑丈、大表姊一起來看爸爸和媽媽,爸爸心裡好高興,同時爸爸心裡也好難過。爸爸的眼睛充滿著淚水,但是爸爸不敢讓它們流出來,怕你們看到了心裡會難過。爸爸想到,之前在家裡的時候,我們常常在晚上睡覺前講故事,然後看一段聖經,一起禱告,但爸爸現在沒辦法回去講給你們聽,因此就錄音下來。而爸爸今晚所要講的故事是「老鷹和小鷹」的故事。

在一個高山陡峭的懸崖邊,有一棵高大的樹,樹上有一個鳥巢,鳥巢裡住著一隻老鷹和牠的孩子小鷹。因為小鷹才剛出生沒多久,羽毛還沒長好,沒有辦法飛。所以呢!這個老鷹每天都要出去找食物,把食物帶回來給小鷹吃,讓小鷹吃了可以身體健康,漸漸的長大。

有一天,老鷹在餵小鷹吃東西後,突然就用牠強而有力的爪子,把這小鷹從鳥巢裡抓了起來,然後就飛離了鳥巢。老鷹一直往高高的天空飛,小鷹雖然被老鷹的爪子抓著,但牠覺得老鷹在飛翔的時候,那個姿勢是世界上最美麗、最驕傲的。正當牠心裡這樣想的時候,卻沒想到突然間老鷹把牠的爪子給放開來,這小鷹開始往不停地下墜落!

小鷹好緊張,牠拼命的要揮動牠的翅膀,又不曉得要怎麼樣使翅膀揮動,牠只能慌亂地揮舞著自己的翅膀,但卻發現自己一直往下掉。牠哀叫著,希望老鷹能趕快來救牠。當牠心裡這樣害怕的時候,在高空中的老鷹很快的就飛到牠的下面,展開翅膀把牠接住!小鷹趴坐在老鷹的背上,頓時覺得非常安全,不但安全,也好威風。於是,小鷹既安穩又高興地坐在老鷹的身上,這老鷹也一直往上飛,忽然之間,老鷹又一個轉身,在老鷹背上的小鷹因為正陶醉於大自然的風景,沒有想到老鷹又把牠從背上甩出去!於是,又慌慌張張地趕快揮動牠的翅膀,可是不論牠怎麼揮動,就是沒有辦法像老鷹一樣—越飛越高,在空中飛翔。於是,牠又緊張地趕快大聲哀叫,當然老鷹很快地接住了牠。後來,老鷹就背著小鷹飛回了鳥巢。

老鷹站在鳥巢邊對著小鷹說:你不要害怕,在空中飛翔是老鷹天生的本能!不但如此,在所有的飛鳥當中,我們老鷹的飛翔是最美、最有力的!只是,你要學習知道怎樣揮動你的翅膀,怎麼樣去迎著這個風,來乘著風而飛翔。首先,你要張開你的翅膀,不要害怕!當你害怕時,可以向著天空,望著更高的地方看,那你就會想要飛到更高的地方去。第二、你要迎著風去飛,因為老鷹飛翔的本能就是要迎著風而飛,而不是順著風。所以,有時候會遇到風的阻擋,但是只要利用翅膀,配合這些風,你就可以很輕鬆地、不斷地往上飛。所以,小鷹不要害怕!有一天,你會長大,現在你還小,我可以幫助你。但是有一天,當你已經長大的時候,你要努力去面對你每一個生活。最後,當你要出去尋找獵物、看到獵物時,你更要運用翅膀去控制、協調你的身體,勇敢的俯衝下去。或許無法第一次就成功,但是不要氣餒,再努力去做,你一定能用你強而有力的爪子抓住牠們,只要有信心而不灰心,勇敢而不害怕,你一定會成功的。

有一天,老鷹又出去了,小鷹在鳥巢裡頭等著老鷹帶食物回來給牠吃。但是,很奇怪地,這次老鷹出去不像平常那麼準時回來。原來,老鷹不幸被獵人的槍打中,被獵人射殺了。小鷹在鳥巢裡等呀等地,從白天等到傍晚,從傍晚等到黑夜,肚子餓得要命。到了第二天早上,小鷹實在餓得受不了。於是,牠只好從鳥巢站了起來,牠看著底下,心中好害怕,但是牠忽然想起老鷹對牠說的話:把頭抬起來看著天空飛翔出去吧!於是,這隻小鷹就伸開了牠的翅膀拍一拍,牠看著遠處的天空,然後放開了牠的爪子,勇敢地跳了出去,揮動著牠的翅膀。迎著風,牠發覺,剛開始自己還不太熟練,所以有時候飛高,有時候飛低,有時候偏左,有時候偏右。不過牠並不灰心,牠繼續努力地揮舞著牠的翅膀,不知不覺中,牠發現牠居然能在天空中翱翔,牠非常非常地快樂!因為,原本讓牠害怕的地面,如今在牠看來並不是那麼的可怕。不但如此,牠開始找尋牠所要的獵物。

忽然間,牠看見有一隻小動物從岩石的當中跑了出來,牠想著要怎麼樣去捉住這個獵物呢?因為,牠從來沒有捉過。然而,牠想起了老鷹告訴牠抓獵物的情景。於是,小鷹試著去控制、協調牠的翅膀與身體,開始用牠極快的速度,往下俯衝。可惜這是牠第一次捕抓獵物,心裡還是有點怕,牠怕一不小心撞到地上會受傷或甚至死掉。於是,牠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就減慢了速度,也因為這樣,獵物一下子就逃走了。小鷹於是再度抬起了頭,伸展起牠的翅膀,往空中飛上去,重新再尋找牠所要的獵物。這一次,牠已經有了經驗,所以當牠再看著地面時,原本那種害怕、擔心的心情就已經沒有了。

忽然,牠又看見在岩石洞穴的附近,剛剛逃走的那一隻獵物和一條蛇在搏鬥。小鷹立刻重新再來一次,牠伸展著翅膀,俯衝下去。這次牠的眼睛緊緊盯著那一條蛇,那條蛇似乎還沒有感覺到大難已經臨頭,還努力地吞著牠的獵物。說時遲那時快,小鷹已經飛近地面,伸出牠那有力的爪子,一下子就捉住了蛇的頭和牠的身體,然後就往空中飛去。小鷹帶著牠第一次所捕抓到的獵物,飛回牠的鳥巢,快樂地享受。牠一邊吃心裡也一邊不斷地在感謝著,感謝老鷹對牠的撫養、照顧與教導,使牠能夠在失去老鷹的時候,依然能夠靠自己,來學到應該有的本事,使牠能在空中任意飛翔,並且捕抓獵物。

問恩、亞恩、上恩,我所愛的寶貝們,你們聽得懂這個故事嗎?如果,爸爸把自己比喻做是那隻老鷹,而你們就是那隻小鷹。也許有一天,爸爸會離開你們。爸爸多麼期望,能夠一輩子陪著你們,而不需要離開你們。可是,爸爸知道這個生命,不在爸爸的手裡。所以,爸爸只能把自己想要說的,留下來給你們。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這卷錄音帶你們都不會聽到。因為,爸爸跟上帝求,如果可以的話,讓爸爸活到八十歲,和媽媽一樣,一同照顧你們、照顧爺爺奶奶,一同來做上帝的工作。但是,爸爸目前的身體真的是非常不好,是不是能走出這個醫院,爸爸也沒有把握!但是,有一天,假使上帝讓爸爸早點到祂那裡去的話,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再相見的。盼望在你們成長的過程當中,這卷錄音帶—爸爸說的話,能夠幫助你們。

假如爸爸走了,你們要聽媽媽的話。因為,媽媽身體也不好。我們不曉得上帝的旨意是什麼,讓爸爸、媽媽都得到癌症,而且都非常嚴重。但是,我們也順服、接受上帝各樣的計劃和安排!我們相信上帝的旨意是美好的。同樣,我們也相信,上帝會給你們最好的計劃和安排!你們要堅強,像小鷹一樣。雖然,成長的過程可能很辛苦,可能你們會常常覺得好孤單,你們會哀傷、流眼淚,成長的路程比別人走得還辛苦。但是,爸爸要你們知道:「爸爸愛你們」、「爸爸好愛你們」。

你們要愛上帝,因為,上帝或許不願意讓爸爸的身體繼續遭受這樣的痛苦,要讓爸爸到祂那裡去。希望,你們能夠繼續走在這個信仰的道路上,因為上帝是我們的幫助者!耶穌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祂會幫助你們的。無論遇到任何事,都要記得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愛你們,必定會聽你們的禱告,幫助你們,帶領你們走前面的道路。

爸爸送給你們聖經詩篇第廿三篇:

『耶和華上帝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盼望你們能背起來,這段經文會成為你們的幫助與力量。

最後,爸爸要為你們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愛我們的主耶穌,將我的生命交在你的手中,也將我的小孩,你所賜這美好的產業,交在你的手中,求主來眷顧!求主來引導!你必一生一世與他們同在,我們這樣感謝禱告是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

有人說生命像火炬,燃燒是它最大的榮耀,也是最深的傷害,但是它不僅願意燃燒,而且希望燒的熾熱、燒的光亮,否則來到人世間,便只留下灰燼,什麼美麗的印記也沒有。生命的火炬就是「愛」,耶穌以祂的生命讓愛傳出去。吳牧師留給三位稚子的遺產更是「愛」,因為在愛中沒有懼怕,因為上帝就是愛。此刻唯有愛才能幫助稚子,也唯有上帝是稚子永遠的父親。

活水基金的成立,也是為了要「讓愛傳出去」。我們的奉獻雖然小、微薄,但上帝卻可使「小」愛成為「大」愛,使活水滋潤乾渴的心。

2001年7月25日 星期三

校長、舞廳,心靈危機

校長、舞廳,心靈危機

永春國小校長羅榮枝喝花酒、上舞廳的事件,近日引起社會、教育界的矚目。令人心寒的是,當羅校長召開記者會為自己的作為合理化之後,在旁的同校老師、同仁還加以鼓掌,舉大拇指稱讚。難道為人師表對於道德的要求是如此的低格調嗎?

我相信能夠擔任校長,在人品、學經歷上必定受過嚴格的評鑑。在羅榮枝擔任敦化國小訓導主任時辦學認真且很上進,也利用寒暑假到美國進修碩士學位,誰也料想不到會發生此事。前中正國小校長黃清一(主內弟兄)認識羅校長是辦學認真的人,但是擔任位高權重任之職後能否繼續把持理想,並且能夠拒絕誘惑就不得而知。雖然七月廿四日羅榮枝已經被台北市校長遴選委員會以高度共識解職,但不表示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教育工作者本身的道德要求與自制力必須比一般人還高,如此才能成為表率。因為當他在台上教導人,台下的人就會看他如何做。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做出低道德的事,也不是今日才發生。記得幾年前,台大醫學院就爆發出博士後研究員李嘉帥濫製「快樂丸」毒品事件;之前,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女研究生在實驗室殺死同學,還用「王水」(極強酸液)企圖毀屍,這些事件都震驚整個台灣社會。

很多人在問,堂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博士、碩士,怎麼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出來?就像有人會問一位校長為何也喜歡「喝花酒、上舞廳」。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者,為何會栽在情色、金錢等「誘惑」裡?我想會栽在誘惑裡面,與受過高等教育無關。

在整個事件的處理上,我們僅看到校長被記大過、解職。至於學生的價值觀的扭曲,並沒有看到教育局具體的行為或是輔導。所以就有許多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市長室,表達有這樣的校長,孩子都覺得沒有臉去上學。最令人納悶的是,在羅校長召開記者會後,居然有一群支持校長所作所為的師長們,而他們的價值觀對學童也是不良示範。恐怕有學生成年後,認為喝花酒,玩弄於情色之間有何不可,因為他的校長、老師就以「身教」教育他們。

我認為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應該更明確、且勇於任事的態度來檢討:我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整個社會最缺乏的,也正好是我們的教育最貧窮的弱點,就是缺少真實的宗教教育。就像今年(2001年)五月一項針對醫學生的調查,約有八成的醫學生就讀醫學的目的乃因這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讀醫學;僅有一成的學生認為自己讀醫學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促進人類的健康。我們的學生價值觀愈來愈趨近功利、世俗,這絕對不是人民的福氣。不是也有病人抱怨等了二個小時才就診,就診時醫生連看他一眼都沒有,只問了幾句話,就埋首寫處方簽,並叫下一位病人,前後不到三分鐘。

我認為這些問題,只是凸顯制式教育在人文教育、人格培養與信仰使命上的欠缺,也就是心靈的危機。因此,加強真實的宗教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所謂宗教教育,絕對不是在教導學生認識宗教教義,也不是教導學生認識宗教類別。而是要培養學生有宗教信仰的內涵,接受信仰精神的薰陶,者也包括人格的培養,以及信仰使命的養成。因為真實的宗教教育是要讓人知道:對生命要有憐憫、慈悲、疼惜的心,而這部份對教育工作者、醫師養成教育上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卻是我們最欠缺的。

教育工作者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非常深遠,而醫學教育也最直接牽涉到人生命的問題。生活的價值觀,以及生命的態度,絕對不是停止在技能上的學習或是醫學科技上的更新。而是需要對人的苦難生命發出慈悲、憐憫、疼惜的愛,而這部份確實是只有在宗教信仰中才能尋找得到,不是一般科技、知識、道德教育所能取代。

長久以來,我們整個教育體制就是缺乏心靈與敬畏生命的內涵,更嚴重的是充滿了「政治」的素材。政治,講究的是利益、手段,塑造政治偶像,鞏固領導的統治,結果是整體社會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是只要對我有利益的,就不擇手段地爭取、追求。政治界如此,工商界也這樣,而教育界則是導致這種結果的母胎。

今天看到校長喝花酒上舞廳,與舞小姐摟摟抱抱,不知我們的社會與教育工作者是否警覺到,這是台灣人民的「心靈危機」。若是我們還醉生夢死,那麼等到病入膏肓就沒得救。因此,我們應該重新更換制式的教育設計,尤其是教科書的內容實在迫切需要增添宗教教育的素材在裡面,好使我們的社會在一、二十年後,多一些尊重生命的態度,對生命的苦難多幾分慈悲、憐憫的心,對所從事的職業多一些使命感、少一些錢臭味。例如在醫學院,加入南丁格爾的故事,加入緩和醫療桑德斯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的背後都具有信仰的使命,也具有敬畏生命積極的態度。不僅在醫學上有信仰素材,在科學上也有許多信仰人物的素材可以納入,如牛頓、法拉第的故事。音樂上有巴哈、貝多芬等。若是我們有心做,其實不難運用這些人文與信仰素材。

千萬不要在此事件發生之後,增訂許多不必要的條例規章,因為那樣只會徒增遴選校長的猜忌、不信任,甚至將校長候選人當成「嫌疑犯」。這樣只會使我們的社會感覺更加冷漠,使我們的生命更覺孤獨而已,一點幫助也沒有。

2001年7月18日 星期三

為甚麼祈禱文用寫的?

為甚麼祈禱文用寫的?

有長老向我請教:「司會祈禱可不可以寫祈禱文,並照稿祈禱?」也曾有會友向我反映說:「為甚麼許多司會者在祈禱時,常看著稿子唸?不像在禱告,反而像是在賣弄文章,很做作。」遇到類似的信仰問題,我們必須來看聖經的教導,甚至參考歷代教會的傳統。

論到祈禱首先必須要談「主禱文」。根據路加福音11:1的記載,耶穌教導主禱文的原因,是因為有門徒要求耶穌教他們祈禱。很奇怪,耶穌的門徒都出身自猶太家庭,按理從小都會祈禱,為何需要耶穌另外教導他們祈禱,而且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因為,當時猶太拉比習慣將信仰的內涵言簡意賅地寫成祈禱文,並授與門徒,而約翰的門徒也用約翰的祈禱文祈禱,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們是約翰的學生,因此耶穌的學生才會向耶穌請求:「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因為,門徒若用耶穌的祈禱文祈禱就是表明他們是屬耶穌的,而主禱文可說是耶穌基督對祈禱言簡意賅的教導,也是信仰的告白。總之,主禱文是「文字化」的祈禱詞,就像將祈禱寫成「稿子」一樣。

不僅主禱文是文字化的禱詞,聖經中也有許多文字化的祈禱詞,如創世記24:12-14敘述文的禱詞,或是先知的禱詞何西阿書14:2-3,約拿書4:2-3。而禱詞記載最多的要算是詩篇,例如求助的禱詞、信靠的禱詞、懇求赦免的禱詞,也有祈求向仇敵報復的禱詞,甚至也有病人的禱詞(詩篇41篇)。這些禱詞的性質有個人的,也有民族的,也有表達個人內心的感受,也有反映上帝全體子民的願望。

而個人懺悔的禱詞,要以詩篇五十一篇最為著名,此禱詞是大衛與拔示芭通姦之後,大衛祈求赦免所作,他甚至將此禱詞交給宮廷的樂長作成詩歌來吟唱。其實有許多的詩歌,原先都是祈禱詞,所以每吟頌一次,就如祈禱一次。而早期教會的禮拜中,就常吟唱詩篇來祈禱。就如台語禮拜中,當司會祈禱完之後,會眾同心吟唱聖詩497「主聽阮祈禱」。

在初代教父中以奧古斯丁的「懺悔錄」的禱詞最撼動人心,因為他將自己的罪惡完全說出,寫成一本信仰的懺悔實錄。許多人都因為他的懺悔禱詞而深感痛悔,因而轉向耶穌基督。

甚至,在教會歷史中也有許多著名且感人的禱詞流傳於世。例如聖法蘭西斯的禱詞、麥克阿瑟給兒子的禱詞、德蕾莎修女的加爾各答禱詞等。

通過聖經的教導,以及參考歷代教會的傳統。牧師要告訴各位,可以寫祈禱詞,也可以「照稿」祈禱,特別是帶領會眾祈禱更需如此。

其實我更希望司會的長執,都能夠將祈禱文寫下,因為司會者是代表全體會眾向三位一體的上帝祈禱,所以更需要清楚所祈求的內容。特別是禮拜司會祈禱,必須表達會眾的懺悔,因為我們必須以心靈和真誠來敬拜上帝(約翰福音4:23),特別是抱持一顆謙卑懺悔的心。

司會祈禱不是自己的私禱,而是帶領會眾祈禱,這樣的祈禱應該談的事是屬於公眾的。如果有寫出來,至少在寫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要祈禱甚麼了。再者,也因為有寫出來,可以讓公禱的事項更加周延,若禱詞的內容有欠缺時,也可以即時補正過來。在寫禱詞時,至少會看過祈禱文數次,這樣看來,寫禱詞,比沒有寫禱詞,在準備上是認真且嚴謹了許多。

祈禱,雖然不是在重視詞句是否優雅,也不在乎長短。但是,真實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帶領人祈禱,或是自己祈禱,或是聽帶領祈禱者的祈禱,都是一樣。失落敬虔、謙卑與真實的心的祈禱,即使是很美麗的祈禱文,也是枉然。因為上帝聽的是人內心真實的話語。沒有準備的祈禱,不會是出自真心的祈禱;沒有經過思考的祈禱,不會說出生命裡面的聲音。若是,司會者如果能夠在寫好祈禱文後,又將所寫的背起來,那樣就會更完美,期待司會的長執會這樣努力。

最後,也要讓兄姊知道不僅帶領會眾祈禱才需寫禱詞,就連個人的私禱也可以寫。牧師以前就習慣在日記裡寫上禱詞,多年之後拿來看,可以看到許多祈禱的事項都有上帝美好的應許。如此,記錄個人的禱詞就成為信仰最美好的回憶錄。願我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們,不妨學習寫禱詞,使我們的祈禱得到更美的操練。

2001年7月9日 星期一

認識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

認識使徒信經 (Apostles' Creed)
黃春生牧師  2001.7.9 

使徒信經-台語漢字 (舊版本)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宰。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咱的主。祂由聖神投胎,由在室女馬利亞出世;在本丟彼拉多任內受苦,釘十字架,死,埋葬落陰府,第三日由死人中復活升天,今坐在全能的父上帝的大傍;祂要自彼再來審判活人與死人。
我信聖神
我信聖,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

使徒信經-華語版 (舊版本)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 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使徒信經是歷代基督教會(基督教、東正教、天主教)最多用於禮拜的四大古典信經之一。在細說使徒信經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信經」(Creeds)。信經一詞來自拉丁文credo「我相信」,是教會具權柄的信仰文件,言簡意賅地把教會所信的條列出來,成為信仰的總綱。

不僅新約時代有信經,就連舊約時代也有。猶太教無論是在聖經時代或後聖經時代,均以信經形式來宣認上主是絕對的一致性和獨特性。申命記6:4「以色列人哪,你們要留心聽!上主是我們的上帝;唯有他是上主。」這就是猶太人最早的信經之一。

早期教會信條(symbols,亦即信經)也是從新約找出具信經形式與內容的經文而寫成的。例如「耶穌是主」(羅10:9;林前12:3),對早期信徒來說,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告白承認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徒8:37),正是早期教會洗禮用的信經。其他新約信經經文,包括肯定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和復活(羅1:3-4;林前15:3-4;約壹4:2)。腓立比書著名的「基督之詩」(腓2:6-11),很可能是一首詩歌,在洗禮時吟唱;林前8:6則肯定上帝的一致性,即聖父與聖子同尊。最後,我們在聖經也可看出三位一體的信經最初文體(太28:19;林後13:14),成為後來三位一體教義及信經的準則。

教父時期,有許多護教士(Apologists)寫了許多基督教信仰精要的作品,學者稱之為「古羅馬信經」(Old Roman Creed,約於二世紀中葉寫成)。此信經則是把三位一體的文體形式擴充後,用於洗禮的信經︰「我信上帝、全能的父,並耶穌基督、祂的兒子、我們的主,我信聖靈、聖教會和肉身復活。」在許多教父愛任紐(Irenaeus)、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特土良(Tertullian)和希坡律陀(Hippolytus)等人的作品,都可以找到「信仰準則」(rule of faith)或「傳統」,是為接受信仰教導的信徒與洗禮所預備的。

「使徒信經」名稱雖叫「使徒信經」,卻不是使徒所作。傳統上有一傳說,當大逼迫臨到,使徒要分散,他們便各自寫一句與信仰有關的句子,合起來共十二句,便成了教會信仰的綱要—使徒信經。但幾乎所有近代學者都認為,這個傳說不可靠。不過使徒信經的內容確與使徒的教訓吻合,教會也就樂意採用了。

「使徒信經」一詞最早見於安波羅修(Ambrose)的作品(Epistle xlii. 5,約390年寫成),此時教會已廣泛流傳上述的傳說,早在第二世紀的教父作品中亦見引用其中一、二句。但整個信經的引用,最早則見於聖波敏尼斯(St. Pirminius,八世紀初期),因為經過一段頗長的發展歷史,也是由三位一體的洗禮文體形式所衍生而來。特別是參照「古羅馬信經」,假如把二信經放在一起讀,就可看出它們是十分接近的。

使徒信經亦反映出早期教會的護教思想,因此使徒信經的內容間接地反對不同的異端。所以,使徒信經在教會傳統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又被稱為「信經中的信經」。

使徒信經以「三位一體」(Trinity)架構出三大部分︰聖父、聖子、聖靈。且均以「我信」(拉丁文是Credo in)為始,第一條論聖父,第二條論聖子,第三條論聖靈並論教會,即聖靈的工作與恩賜主要是通過教會的媒介臨到上帝的子民當中。

使徒信經的中心在第二條︰「我信耶穌基督」,整條都是圍繞著祂的受孕、降生、受苦、受死、復活、升天,以及再來而發展。這些事件正是早期教會宣講的中心。

按拉丁版本,「我信」是有特別的意思,拉丁本是Credo in Deum, Et in, Credo in ...到了教會一條,那個in就不見了,成了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其中細微的分別是Credo in的對象是「聖父、聖子和聖靈」,那麼「教會」不可能是人信仰的對象,因為教會只是蒙拯救之罪人的群集,故英文譯為 I believe in God;但到了教會一條,就譯為I believe the Church,而不是 I believe in the Church;漢文翻譯就無法將此差異性表達出來。在有些漢文譯本裡,在關於教會的每一分句,都加上「我信」一詞,是不恰當的翻譯。最常見的「華語版本」在第四條是這樣翻譯的「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這是很大的神學謬誤,因為我們信仰的對象僅有「聖父、聖子和聖靈」,教會、教義不是我們信仰的對象。在這一點上,「台語漢字版」的翻譯就比較好。因此,我從拉丁文重譯,在教會禮拜中也以此重譯版來告白信仰。

早期教會使用《使徒信經》的場合,除了禮拜外,也用於︰1.信徒受洗加入教會的認信;2.受逼迫時的認信;3.趕鬼;4.教導信仰的綱要;5.信徒的靈修、默想;6.與主禱文一樣,常用於晨禱及晚禱。

延伸閱讀:淺談基督教異端  

拉丁文
Credo in Deum Patrem omnipotentem, Creatorem caeli et terrae. 
Et in Iesum Christum, Filium eius unicum, Dominum nostrum, 
qui conceptus est de Spiritu Sancto, natus ex Maria Virgine, 
passus sub Pontio Pilato, crucifixus, mortuus, et sepultus, 
descendit ad inferos, tertia die resurrexit a mortis, 
ascendit ad caelos, sedet ad dexteram Dei Patris omnipotent, 
inde venturus est iudicare vivos et mortuos. 
Credo in Spiritum Sanctum
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 sanctorum communion, 
remissionem peccatori, 
carnis resurrection, 
vitam aeternam. Amen.

英文版
I believe in God, the Father almighty,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in Jesus Christ, His only Son, our Lord,
Who was conceived by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and born of the Virgin Mary,
suffered under Pontius Pilate, was crucified, died, and was buried;
He descended into hell; on the third day He rose again from the dead;
He ascended into heaven and is seated at the right hand of God, the Father Almighty;
from there He will come to judge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the holy catholic Church, the communion of saints,
(比較早期的英文版譯為 I believe the Church)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life everlasting. Amen.
〈使徒信經〉拉丁文素歌紐碼譜



2021使徒信經講道錄音:

2022.4.13更新
2001年寫「認識使徒信經」一文,指出華語版的誤譯,經過二十年,2021年在主日禮拜中傳講「使徒信經的信息」時,透過小會向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提出修正之建議。委員會很快在今年(2022)公告〈使徒信經〉譯文修訂。

〈使徒信經〉修改說明文




台語:2022新版本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宰。 

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咱的主。祂對聖神投胎,對在室女馬利亞出世,佇本丟彼拉多任內受苦,釘十字架,死,埋葬,落陰府,第三日對死人中復活,升天,今坐佇全能的父上帝的大旁,祂欲對遐閣來審判活人及死人。 

我信聖神,聖閣公同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肉體的復活,永遠的活命。阿們。


華語:2022新版本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祂從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裏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 

我信聖靈,聖而公的教會,聖徒的相通,罪的赦免,身體的復活,永遠的生命。阿們。


2001年6月15日 星期五

淺談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

淺談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
(2009聖詩第2首,舊聖詩第51首)
黃春生牧師
依據教會年曆,在聖靈降臨節之後的主日稱為「三一主日」,在三一主日的禮拜中,教會都會吟唱讚美「三一上帝」的聖詩。其中最令人喜愛的有台語聖詩第2首「聖哉,聖哉,聖哉」(Holy, Holy, Holy, Lord God Almighty!)2009年版。今天牧師就要淺談個人對此聖詩的認識,並分享給所有兄姊。 

本首聖詩的歌詞有三種版本
一、「大燦爛的異象」,是Richard Mant所寫,他根據主日經課以賽亞書6:1~8所寫的。
二、C. F. Alexander翻譯以色列詩歌而來,該詩歌是St. Patrick所寫的「護胸甲」。
三、Heber所寫也是最著名的「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聖詩第51首就是採此歌詞。

我們在此要探討的是Heber所作的詞。他在牛津讀神學時即展現他出色的恩賜,時常在Newdigate廣場發表韻文詩,深得眾人的喜愛。1807年,Heber舉家遷住英國西部Hodnet,並且接受聖公會Shropshire教會的牧職(1807~1823)。他在該教會的牧會很得眾人的敬愛,並於此時寫下許多詩。1815年他兼任Bampton的講師,之後他成為Calcutta(印度的港市)的主教,他的主教教區包括英屬全印度地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爬山涉水,他完全處於極大的勞累下,三年後他的健康變得很差,不久就死了享年43歲。

他曾參與英格蘭教會聖詩的研究工作。他的詩幾乎是屬非國教的,少部份是屬國教的作品。他的詩主要是為了禮拜和祝福而作,同時期他喜歡反國教和福音性的詩,而不喜歡大多數的制式詩歌,而他的詩也較平民化。而本詩於Heber 1826年安息後,首見於A Selection of Psalms and Hymns for the Parish Church at Banbury的第三版。此外,他的朋友在他安息後,為他出版他的詩集「讚美詩詞和教會禮拜的運用」共57首。這詩集開啟了十九世紀末聖公會第一本現代詩集的形成。Heber可說是鼓吹改良英國聖詩的先鋒和改革者,在當時他的詩在教會界已經是標準本。

關於本詩詞「聖哉,聖哉,聖哉」可說是Heber最有名的詩。他為教會的三一主日的教會節慶而作了本詩,歌詞主要是取自啟示錄4:8~11的意譯,他將經文的莊嚴和美妙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藉此詩詞將會眾的關注點放在上帝的臨在,正如上帝在他的神聖中啟示祂自己。他的構想是來自「聖」這個字,述說從創造的秩序、錯誤的論證和邪惡中,分別出上帝的神聖。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是呼應出啟示錄的信息,同時也是取自以賽亞書6:3裡的「聖哉」,彷彿可感受到天使、天軍在天堂齊聲讚美上帝。所以,這首詩是一首讚美三位一體上帝的詩,也是依據以賽亞書6:3及啟示錄4:8的經文而得名的。

寫歌詞最不容易的就是它的字數要對韻律,甚至要求押韻,所以要以三位一體的教義來寫詞更為不易。本歌詞同時也是「聖哉經」(Sanctus)的璀璨伸展,使會眾在讀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之後吟唱。本詩用11. 12. 12. 10.的韻律作詩殊不多見,要將Heber的詩逐字翻譯誠屬困難,所以,今日台語聖詩的詞是將Heber的詞加以改編與意譯,以符合台語的押韻以及韻律。

台語聖詩的詞有三段,雖然和Heber的四段有差距,但大部分仍然可見到Heber作詩的神韻,以及詩詞中所流露出的意涵。在台語聖詩的第一節道出上帝在寰宇間掌權和祂的全能,第二節指出天使們在天上的讚美,讚美上帝的聖潔與慈悲恩典,第三節指出萬民在地上的讚美,並以讚美三位一體的上帝做結束。

關於歌譜乃採用John Bacchus Dykes(1823~1876)為「聖哉經」所做的旋律。本歌譜的韻律、音高、音域、和聲和節拍乃至於活力感均屬上乘之作,又加上Heber優美莊嚴的歌詞,得以使本詩歌流傳久遠,得到眾人的喜愛與吟唱。作曲者,曾任職於Durham大教堂,發表許多的曲調,而本曲調與Dykes的其他六首歌譜,是初次一併編入倫敦1861年出版的「古今聖詩集」。

聖詩在當時不僅是「流行」樂,甚至百年後更成為「流傳」。因為它的歌詞往往採用聖經(上帝的話永不廢止)來編寫,具有深刻的信仰信息,又加上動人的旋律,感動人向著上帝而活,將情感昇華到與上帝同在的境界。這樣的聖詩確實值得我們一再吟唱。

2001年6月12日 星期二

三一主日淺談聖詩第51首:「聖哉,聖哉,聖哉」

三一主日淺談聖詩第51首:「聖哉,聖哉,聖哉」
黃春生牧師
依據教會年曆,在聖靈降臨節之後的主日稱為「三一主日」,在三一主日的禮拜中,教會都會吟唱讚美「三一上帝」的聖詩。其中最令人喜愛的有台語聖詩第51首「聖哉,聖哉,聖哉」(Holy, Holy, Holy, Lord God Almighty!)。今天牧師就要淺談個人對此聖詩的認識,並分享給所有兄姊。

本首聖詩的歌詞有三種版本:
一、「大燦爛的異象」,是Richard Mant所寫,他根據主日經課以賽亞書6:1~8所寫的。
二、C. F. Alexander翻譯以色列詩歌而來,該詩歌是St. Patrick所寫的「護胸甲」。
三、Heber所寫也是最著名的「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聖詩第51首就是採此歌詞。

我們在此要探討的是Heber所作的詞。他在牛津讀神學時即展現他出色的恩賜,時常在Newdigate廣場發表韻文詩,深得眾人的喜愛。1807年,Heber舉家遷住英國西部Hodnet,並且接受聖公會Shropshire教會的牧職(1807-1823)。他在該教會的牧會很得眾人的敬愛,並於此時寫下許多詩。1815年他兼任Bampton的講師,之後他成為Calcutta(印度的港市)的主教,他的主教教區包括英屬全印度地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爬山涉水,他完全處於極大的勞累下,三年後他的健康變得很差,不久就死了享年43歲。

他曾參與英格蘭教會聖詩的研究工作。他的詩幾乎是屬非國教的,少部份是屬國教的作品。他的詩主要是為了禮拜和祝福而作,同時期他喜歡反國教和福音性的詩,而不喜歡大多數的制式詩歌,而他的詩也較平民化。而本詩於Heber 1826年安息後,首見於A Selection of Psalms and Hymns for the Parish Church at Banbury的第三版。此外,他的朋友在他安息後,為他出版他的詩集「讚美詩詞和教會禮拜的運用」共57首。這詩集開啟了十九世紀末聖公會第一本現代詩集的形成。Heber可說是鼓吹改良英國聖詩的先鋒和改革者,在當時他的詩在教會界已經是標準本。

關於本詩詞「聖哉,聖哉,聖哉」可說是Heber最有名的詩。他為教會的三一主日的教會節慶而作了本詩,歌詞主要是取自啟示錄4:8~11的意譯,他將經文的莊嚴和美妙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藉此詩詞將會眾的關注點放在上帝的臨在,正如上帝在他的神聖中啟示祂自己。他的構想是來自「聖」這個字,述說從創造的秩序、錯誤的論證和邪惡中,分別出上帝的神聖。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主上帝」是呼應出啟示錄的信息,同時也是取自以賽亞書6:3裡的「聖哉」,彷彿可感受到天使、天軍在天堂齊聲讚美上帝。所以,這首詩是一首讚美三位一體上帝的詩,也是依據以賽亞書6:3及啟示錄4:8的經文而得名的。

寫歌詞最不容易的就是它的字數要對韻律,甚至要求押韻,所以要以三位一體的教義來寫詞更為不易。本歌詞同時也是「聖哉經」(Sanctus)的璀璨伸展,使會眾在讀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之後吟唱。本詩用11. 12. 12. 10.的韻律作詩殊不多見,要將Heber的詩逐字翻譯誠屬困難,所以,今日台語聖詩的詞是將Heber的詞加以改編與意譯,以符合台語的押韻以及韻律。

台語聖詩的詞有三段,雖然和Heber的四段有差距,但大部分仍然可見到Heber作詩的神韻,以及詩詞中所流露出的意涵。在台語聖詩的第一節道出上帝在寰宇間掌權和祂的全能,第二節指出天使們在天上的讚美,讚美上帝的聖潔與慈悲恩典,第三節指出萬民在地上的讚美,並以讚美三位一體的上帝做結束。

關於歌譜乃採用John Bacchus Dykes(1823~1876)為「聖哉經」所做的旋律。本歌譜的韻律、音高、音域、和聲和節拍乃至於活力感均屬上乘之作,又加上Heber優美莊嚴的歌詞,得以使本詩歌流傳久遠,得到眾人的喜愛與吟唱。作曲者,曾任職於Durham大教堂,發表許多的曲調,而本曲調與Dykes的其他六首歌譜,是初次一併編入倫敦1861年出版的「古今聖詩集」。

聖詩在當時不僅是「流行」樂,甚至百年後更成為「流傳」。因為它的歌詞往往採用聖經(上帝的話永不廢止)來編寫,具有深刻的信仰信息,又加上動人的旋律,感動人向著上帝而活,將情感昇華到與上帝同在的境界。這樣的聖詩確實值得我們一再吟唱。

註:201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加爾文出生500年的紀念中,出版新的《聖詩》。而本曲則收錄在第2首。

2001年4月25日 星期三

信徒對喪事的基本認識

信徒對喪事的基本認識
黃春生
喪事葬儀不是向死者的禮拜,禮拜乃是向上帝。通過安息禮拜(告別禮拜)來回憶上帝對去世者的恩惠,並感謝上帝。也通過禮拜將上帝的安慰帶給遺族和親友。同時安息禮拜也讓生存者再次省察生命的意義,和重新認識生命的主宰,並省察自己的信心,仰望主的憐憫(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詩篇39:77)。基督教的信仰強調靈魂的得救,所以基督徒去世之後無論土葬或火葬都受上帝的鑒納。此外,要遵照牧者指導,一切異端譴損要絕對避免。

1. 去世之後

基督徒去世時,要立刻報告牧者並通知會友和親人知曉,之後開家族會議,也請牧者一起參與給予信仰上的指導。以鄭重的態度使遺體清潔,換衣服,安置在室內適當的地方,在面部和身上蓋白布。在桌上鋪設白布安置遺像,旁邊飾以鮮花,但切忌擺設水果、飲料、糖果等食品,因不可祭拜人,且養生重於祭死,父母生前的奉養勝於死後的祭拜。在等待安息禮拜前,可以每天舉行小型的家族禮拜,由家族長輩主理,通過吟詩、讀經來得安慰和力量。不可「作旬」、「頭七」、「百日」等,也不可請「孝女哭喪」,並避免發出噪音引起鄰居反感。入木、告別禮拜、埋葬等事宜應與牧者討論,不可將看地理、風水等譴損帶入葬儀中。

關於「孝服」基督教並無規定,可以為遺族統一採購素色衣服和鞋子,至於穿麻帶孝的傳統風俗可有可無。

2. 入木禮拜(納棺、入殮)

遺體要在入木禮拜中放置於棺木中。棺木中可以放一些鮮花來裝飾,但不可放進金銀紙、錢幣,或其他去世者生前所用的物品,如衣物、聖經等,做為陪葬品。棺木放上棺罩,上面可以安置白色鮮花的十字架。入木禮拜應請牧者主理。信主的人不可爬或跪來迎棺,也不可唸異端的話和放譴損的物品於棺內;也不可放聖經、聖詩於棺內「陪葬」。

3. 葬式(安息禮拜、告別禮拜)

葬式要遵照牧者的指導,按照禮典的指示,儘量要在去世者所屬的教會舉行。葬式要在莊嚴肅靜中進行,不可拖長。不可獻香或獻花、不可跪拜,也免設子孫釘;不可向故人行禮和講話,也不可替故人祈禱,一切異端譴損要絕對避免,不可違背聖經教示。信徒應婉謝罐頭塔、花圈,因為這是祭拜過世者,更無所謂的家祭、公祭,因為不可祭拜人。弔辭或慰辭不是向死者說話,而是追思死者並安慰遺族。

告別禮拜不是音樂會,慰歌的安排以二隊以內為原則,禮拜的進行要嚴肅,且家道豐富的家庭不應奢華鋪張,而造成弱小會友的跌倒。因為在教會裡和在上帝面前不需展現個人的身分地位、財富等排場,反而要展現出悔改得到上帝接納的信仰態度。信徒應認識「死」不是絕望和隔離,而是「在主裡安息」,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同在。而禮拜中更不適合「名流、士紳、政要」致詞,因為這是敬拜上帝的場所。

禮拜後隨即前往墓地或火葬場,但過程不宜喧吵,更不可安排電子花車演出傷風敗俗的歌舞。至於安排儀隊沿途吹奏故人愛吟的詩歌或慰歌,則可以省略。出殯行列:十字架花—遺像—棺木車—遺族—教會兄姊—來賓。

4. 安葬

在安葬的地方或火葬場,由牧者主領嚴肅簡潔的安葬禮拜或火化禮拜。至於,墓地的選擇和施工可事先和牧者商量,並儘量選擇在基督教墓園內。安葬後把遺像安置於家中適當的地方,但不可膜拜它。

5. 追思禮拜

基督徒每年(或逢五或逢十週年)要在家族或父母別世日的近期舉行追思禮拜。可邀請牧者或家族長輩主理禮拜,並請家族、會友、親友參加,藉由對過世親人的追思,重新安慰在世者,並在追思中效法先人佳美腳蹤,立志追隨純正的信仰。追思先人佳美腳蹤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聖經的教訓。教會可以在復活節的時候舉辦歷代信徒追思禮拜,再次思想人的生、死之意義,並透過復活的信息思想基督徒的復活,仰望天上永遠的家鄉。有時也可在政府制定的掃墓節中整理墓園,並追思故人,但絕不可仿效異教的祭拜方式。

2001年4月11日 星期三

基督十架心,人間苦難情

基督十架心,人間苦難情

在台灣,受難週少受基督徒重視,或僅在受難週的首日—棕樹主日宣示受難週開始,而無特別的聚會。在早期教會都會以四十日的齋戒,來體驗耶穌基督的受苦,也因此我會特別提醒會友儘量避免在該週舉辦慶祝或旅遊活動,應該專心默想靈修,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去深刻認識復活的意義。

使徒保羅視耶穌基督的復活,為基督教信仰成立與否的試金石:「如果基督沒有從死裏復活,我們就沒有甚麼好傳的,你們也沒有甚麼好信的。這樣,我們顯然在為上帝作假證;因為我們見證,說他使基督從死裏復活了。如果真的沒有死人復活的事,上帝就沒有使基督復活了。」(哥林多前書15:14~15)然而,復活的前提是耶穌死了;而耶穌死了,是他在人世間選擇甘願受難的結果,是一件具有豐富意涵的死亡,並非讓生命自然死亡。受難週的設立,目的在於喚起基督徒記憶及思考基督所留下受難的典範。

基督的受難,是祂重大的抉擇,更是順服上帝具體的表現。「我的父親哪,若是可以,求你不要讓我喝這苦杯吧!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旨意。」(馬太福音26:39)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痛徹心肺的禱告,讓我們深沈地感受到基督的抉擇和上帝旨意間的密切聯繫。上帝的旨意並非要基督受難;人類的救贖才是上帝的終極旨意。

然而,人類的救贖必須通過基督的犧牲及受難才能成全;基督受難是人類得救的充分條件。不過,基督是可以拒絕去完成的。基督選擇了十架受難之途,不僅因為這是上帝的攝理,更是由於他對人間苦難的悲憫情懷。「基督十架心,人間苦難情」表達出基督對人世間的至愛,也是基督徒所要學習的一種尊貴的宗教情懷。

耶穌不以君臨天下的威儀莊嚴出現世間,反倒生在卑微的馬槽,成長在一個必須勞動才能餬口的平凡家庭,他也以關懷上帝主權之實現和關心人間弱勢、邊緣大眾的傳道行動,讓人體驗上帝國的同在。他不特別排斥權貴,因為他有一些屬乎權貴的真誠朋友;但他堅決反對權貴的虛偽和強暴。他不因神聖而拒絕俗世,反倒與一般人一起吃喝,但他真正關心的是:如何將那些陷溺在人世種種苦難中的弱者解放出來。他關心的不僅是心靈層面的、精神層面的、宗教層面的,也是社會層面的、經濟層面的,甚至政治層面的。

面對人間的苦難,基督耶穌的人生抉擇不是逃避苦難,或追求來世的安穩,反倒是進入苦難,與世人同受煎熬,最後並完全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正是基督信仰精神的具體展現。基督以悲憫的情懷正視芸芸眾生的苦難,並獻出自己來尋求解決之道。基督耶穌生命所表現的這一切,正是今日基督徒與教會所應學習的典範。

教會在今日世界裡,可能是勝利的,因為教會已經超越了苦難,脫離了困境,不再像使徒初代處於社會的邊緣,有著貧窮的特質。今日多數教會是勝利的,因為它們升級了,中產階級化了。教會忘了勝利的獲得是早期基督徒所付出重大的犧牲和血汗換來旳。教會史家說:「教會是由基督和殉道者的血所締造而成。」今日的教會卻常常是由金錢締造出來的。在這樣的教會裡,我們很難找到犧牲的精神和殉道的決心。

今天,當我們再次記憶起基督耶穌的受難事蹟,我們被提醒要深入苦難的群眾裡,力行饒恕仇敵與關懷窮人。我們絕對不能忽略,也不能否認,在繁榮、進步、經濟發展及提升的表象下,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問題重重的,眾生則也遍嚐不同類型的苦難:黑金的政治、金融被掏空、貪官污吏、環境污染、社會價值體系崩解、家庭解構、婚姻破碎、家庭暴力、色情犧牲下的雛妓和婦女、孤兒、流浪漢、戰爭難民、經濟利益剝削下的窮人、勞工、心靈碎裂暗中啃噬著自己靈魂的孤單者…。

若正視這些苦難的問題時,活出「基督十架心,人間苦難情」的信仰精神,讓人的生命經驗到上帝就是最好的見證。

2001年3月5日 星期一

成為門徒

成為門徒

聖經稱靈性成熟的信徒為「門徒」。若從英文或希臘文來看,「門徒」(disciple)與「操練」(discipline)是同一概念。換言之,要成為門徒—靈性成熟的基督徒,就必須操練。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對門徒下一個定義:「不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7)甚麼是背十字架?就是無論花什麼代價,都要讓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居首位。多久操練一次,多久背十字架一次,耶穌說,要「天天」背起十字架(路9:23)。換言之,背十字架或操練必須是天天,必須成為習慣。成為門徒應有的習慣有四:

一、 天天讀經。「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教訓,就真的是我的門徒了;你們會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得到自由。」(約8:31~32)

二、 常常祈禱。「如果你們常跟我連結,而我的話也常存在你們裏面,你們無論要甚麼,求,就會得著。我父親將因你們結很多果實而得到榮耀,而你們也因此成為我的門徒。」(約15:7~8)

三、 團契生活。「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團契生活就是彼此相愛的生活。

四、 什一奉獻。耶穌說:「你們無論誰,除非放棄所有的一切,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33)是十分之一的奉獻嗎?不,是「所有的一切」。我們若連十分之一都不奉獻給上帝,怎能說已經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上帝呢? 上帝是一位給的上帝,祂給我們祂的獨生子耶穌,給我們祂自己的生命。當我們懂得「給」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學習上帝的完全。

注意申命記14:23所說「到上主面前…獻的那十分之一…。你們要實行這條例,學習始終敬畏上主。」其實上帝不需要我們的錢,什一奉獻的目的是要我們「學習始終敬畏上主」。

這四項屬靈習慣的操練,是我們從信徒成為門徒必經之路。當上帝在我們的時間、人際關係、世界關係(金錢)居首位時,我們就成為靈性成熟的門徒。

「魚」的標誌

「魚」的標誌
黃春生牧師

「牧師,為什麼許多基督徒的車後會貼上一條魚的標誌?那是什麼意思?」
主後54-68年,尼祿統治羅馬帝國時期,對基督徒進行大迫害。基督徒為了逃避羅馬兵丁的耳目,於是見面時以雙手做出「魚」的記號,或在地上畫「魚」為記,用來表明自己是基督徒的身分。
因為「魚」的希臘文的五個字母ΙΧΘΥΣ(Ichthys),剛好是「耶穌(Ἰησoῦς)、基督(Χριστός)、上帝(Θεοῦ)、兒子(Υἱός)、救主(Σωτήρα)」 (Iēsous Christos, Theou Yios, Sōtēr) 五個希臘文的字首。從此之後,初代基督徒常以「魚」為識別的標誌。
The Ichthys symbol, or "Jesus fish" by hands.
此外,魚的形狀類似於希臘文第一個字母「α(Alpha)」,而耶穌自稱是「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示錄1:8)因此,也影響初代基督徒習慣使用這個記號。直到第四世紀後,十字架逐漸被基督徒使用,而取代了魚的標誌。

Ι
Iota
Χ
Chi
Θ
Theta
Υ
Upsilon
Σ
Sigma
IesousChristosTheouYios *Soter
JesusChristGod'sSonSaviour
(* pronounced Iios -
with emphasis on the 'o')



2001年2月26日 星期一

談忍耐

談忍耐
雅各書1:3-4

連續兩個多星期以來,台灣發生好幾起自殺的案件,當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也不是我們一時之間所能夠探討的。精神科醫學會指出約有95﹪自殺者有潛在性精神病症,如憂鬱症等。因此,壓力並不是造成自殺的主因。所以,有自殺傾向者可以求助精神科醫師是必要的。或者也可以求助於牧師或是心理諮商專家。

此外,藉由信仰的力量,也可以昇華我們的生命態度。其中有一項就是「忍耐」的功課。這一項功課確實不易學習,2001/2/20在高雄就有一則新聞:有一名林姓男子,為了澆花問題長期跟鄰居余姓女子發生口角。1999年十二月三日一早,林姓男子竟然趁著余姓女子上班之前,拿著水就往她身上潑,還破口大罵:兩人就這樣鬧進了派出所,值班員警本來準備當個和事佬,沒想到林姓男子卻按耐不住,髒字脫口而出:由於員警當庭作證,林姓男子最後依公然侮辱,處以拘役55天,換算成每天九百元的罰金,這一個髒字共付出將近五萬塊的代價。我們也經常聽到,為了爭奪停車位,大打出手,甚至也出了人命。無論是在社會,或是夫妻、親子關係裡,「忍耐」的功課確實非常重要。

西方箴言:「幾分忍耐,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原諒他人有意或無意的過失,就能看出一個人忍耐的度量。忍耐往往和饒恕有關,耶穌就如此說:「你們饒恕別人的過錯,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太6:14﹚。影響近代教育理論的教育學家約翰杜威以他研究教育多年的心得說:「堅忍是最好的品德」,這也讓我們更知道,無論二千年前耶穌的教訓或是近代的教育專家的見解,都要我們知道忍耐的重要。希伯來書10:36就如此說:「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和領受他的應許,你們必須忍耐。」

在雅各書1:3-4,使徒雅各進一步告訴我們,信心經過考驗就會產生忍耐。換言之,從一個人的忍耐程度可以看出他的信仰程度。雅各接著又說:「忍耐到底才能達到十全十美、沒有缺欠的地步。」這讓我想到耶穌所講的一句話:「你們要完全,像天父一樣完全。」如今雅各以他的體驗告訴我們,達到完全的秘訣就是忍耐。

忍耐是一項極美的品德,這一項的品德不是我們想要就可以得到的。保羅在加拉太書5:22說到,忍耐是屬於聖靈所結的果子,換言之,倚靠聖靈的能力,我們就可以擁有忍耐的美德。

因此,倚靠聖靈,我們的信心經過考驗就會產生忍耐。忍耐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生的,因為忍耐到底才能達到十全十美、沒有缺欠的地步。就讓我們多祈求聖靈加添我們有忍耐的恩賜。

婦女團契紀念主日

婦女團契紀念主日

溫馨暖陽的三月天,有著女性的氣質,在這個屬於女性的月份裡:三月第一個禮拜五是「世界婦女公禱日」,全球婦女聚集在一起共同發起連鎖祈禱,為世界的和平與公義,為弱勢的孩童、婦女、老人祈禱。此外,除了三月八日為婦女節之外,總會也訂三月第一主日為「婦女事工紀念主日」,透過此主日來喚起全體基督徒一同來關心婦女的議題。

我們教會也在這一日舉行「婦女團契紀念主日」,這個主日不僅在紀念歷代婦女為教會所作的事奉與貢獻,更重要的是要喚醒眾教會能肯定婦女參與教會服事,並讓婦女在教會中能發揮女性特有的恩賜,無論是在教會的決策或信仰教導上,婦女都能和男性平等的參與。同時也期待尚未有團契生活的婦女踴躍參加。而婦女也應該意識到自己有義務與男性共同承擔教會的領導與管理,以善盡上帝所交代「管家」的責任與使命。

在過去十年普世教協(普世教會協會,包括基督教、東正教、天主教)中央委員會指定1988~1998年為「普世教協眾教會與婦女團結十年(WCC Decade 1988~1998)」。這個決定乃對於「全球婦女在教會與社會實況之關心」的深層回應。而普世教協也藉此目標,再確定應加強努力在教會結構中,男性與女性的伙伴關係及真正的平等關係。

在普世家庭中,不斷覺醒的婦女意識的確影響了婦女的生活,也影響了教會。此Decade的目標有以下五點:

+給婦女更多的權力去挑戰普世性的,以及她們所屬之國家及教會中對女性的壓迫性之結構。

+確定在決策層中,有婦女的參與和貢獻。

+彰顯婦女的觀點及婦女在公義、和平、受造物的完整諸議題中的奮鬥行動

+強化教會應從種族主義、性別主義、階級主義之束縛中得釋放,並從其壓迫、剝削婦女之教導與實踐中,重得釋放與自由。

+鼓勵教會要有實際的行動與婦女團結。

雖然普世教會有此異象和努力,但是我們的生活周遭仍然充滿婦女同工不同酬的狀況;在經濟困難時最先被裁員;鄉村地區沒有婦女發展計畫,其基本需求未被考慮;因種族歧視婦女蒙受被強暴的陰影;戰爭和飢餓使得婦女擔負兒女的責任加深;貧窮與性觀光再次把婦女推進從娼的火坑;惡化的經濟情況,使男人有挫折感,相對的性暴力之比例也逐年提高。因此,雖然Decade已經結束,但是關懷婦女的事工卻需我們不斷的付出和關心。

目前我們教會婦女參與小會、長執會的決策均有,也有參與諸多的服事。但是,固定參與的婦女人數總是十多人,希望尚未加入任何團契的婦女可以來加入婦女團契,讓團契成為信仰造就的搖籃。若是婦女團契鞏固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展諸多社區婦女的講座,如「婦女人身安全」、「遠離婚姻暴力」、「女性健康講座」、「親子教育」等,及對職場與居家婦女有幫助的事工。

2001年2月23日 星期五

基督徒可以吃血嗎?

基督徒可以吃血嗎?

每次社青團契聚會時,都會邀請牧師談論有關聖經的難題。二月十八日的聚會時,團契特別邀請我講「基督徒可以吃血嗎?」在此也將那次的分享通過文字描述,與諸位兄姊分享。

這個問題在首次的耶路撒冷「大公會議」(使徒行傳十五章)中曾經提及過,該次會議所規定外邦人要禁戒的事共有四項,即「不可吃因祭過偶像而不潔淨的食物,不可有淫亂的行為,不可吃勒死的牲畜和血。」這四項應被視為等同重要,任何人不能遵守其中三項,而忽略任何一項。

關於不能吃血的問題,應該從舊約聖經及猶太傳統來瞭解。但是,有的基督徒則傾向按字義來解釋,就是直接認為不可吃帶有血的食物。要瞭解此問題,我們必需從利未記十七章來探討,因為這一章是禁止吃血最重要的教導。

利未記十七章講很多次禁止吃血的規定,但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禁止的原因乃因為「血」關乎「生命」與「獻祭」。在這一章裡表明獻祭不能在田野,因為田野不是『聖』地,因此百姓必須帶祭物進聖所來,因為在那裏的祭壇是潔淨過的。這樣的描述幫助當時的百姓瞭解,問題不在乎獻祭的地點,而在乎獻祭的對象,因為是獻祭給永生的上帝,而不是給曠野中的神靈。

利未記十七章是在獻祭的背景下禁止「吃血」,因為在古代的迦南宗教裡,「吃血」是宗教儀式的一種。若是以色列選民也如此做,就有參雜迦南宗教之疑慮。當時迦南宗教還有將活人獻祭的儀式,為了避免耶和華信仰參雜此種泯滅人性的迦南信仰,因此創世記廿二章記載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上帝出面阻止。同樣的,這樣的聖經記載,也是為了在信仰上分別出來。

為了在宗教儀式上分別出來,因此摩西律法上禁止吃血。且這種「吃血」乃是將活的動物的靜脈割破,直接以嘴吸血。這種畫面類似西方電影的「吸血鬼」。所以,猶太人禁止「吸血」。因此,他們在屠宰牲畜時都會放血。至於放血之後,吃到肉上的血就不算「吃血」。想想看,我們不可能將「紅血球」完全自肉上剔除,除非我們都不吃。況且,我在耶路撒冷的猶太餐廳也吃過「五分熟」的牛排。因此,我們不要從字義上來論「吃血」的問題,而應知道禁止吃血(或吸血)的律法,是為了和迦南宗教有所分別。

除了避免宗教參雜之外。禁止吃血的意義,乃因為血代表生命,而生命是神聖的,不容人類使用各種手段來取他人生命,而尊重生命是背後極為重要的意義。雖然人可以用牲畜作食物,或作為在祭壇上接受饒恕之祭品。但不是意味著人就可以「浪費」牲畜的生命。新約時希臘的戰士或男人無視於牲畜作為食物的用途,為了增進體力而盛行吸取活牛、羊的血液。而羅馬軍隊在出征前也習慣生飲鮮血,以增加作戰的勇氣。這樣的舉動有違對生命的敬重,在利未記十七章十一節說:「生命在於血」,因為生命是上帝所賜與的,就連一隻動物的生命也當受敬重。這種取活物的血,就像過去台灣人喜愛生喝蛇血的舉動是同樣的,這些都違背聖經的教導。

總之,我認為涉及宗教崇拜的「吃血」儀式應當禁止,其中也包括吸取活物的鮮血之行為。但是,做為食物之用而帶有的血,如五分熟牛肉則沒有關係。甚至,已經煮熟過的熟血,也可以吃。

但是,與你同吃飯的兄姊,他們的良心看吃這些食物不妥的時候,不要與他爭辯,寧可尊重他人,不要使對方跌倒(哥林多前書10:28-32)。因為「每一個人都不應該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應該關心別人的利益。」(林前10:24)

2001年2月16日 星期五

紀念「二二八」

紀念「二二八」

在二二八之前,牧師想回憶此事件,來紀念台灣苦難歷史的一面。紀念不是為了喚起仇恨,而是為了要以公義、和平來建立新的國度。若是我們無法記取歷史的教訓,歷史勢必會重新上演。特別在年輕的一代,對此事件非常陌生,因此紀念此苦難的歷史是有極大的必要性。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在當時不僅使許多的台灣菁英命喪極惡政權之下,也使得成千上萬的受害者家屬活在「資匪」、「叛亂」等誣陷中,在恐懼與哀號中走過無聲的四十年。除了二二八事件之外,台灣人又經歷一場更大的浩劫「白色恐怖」,這一場浩劫使得人民的心靈受到侵蝕,而活在沒有聲音、沒有尊嚴、沒有人權、沒有自主性的威權統治下。

當時的人絕口不敢提及二二八,更枉論要記取歷史的教訓。因此,在1979年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舉行世界人權日遊行時,受到情治單位設計、打壓、誣陷,經過全台的大搜捕與軍事審判,在一夕間「黨外」人權勢力瓦解,一場慘痛的新二二八事件接續上演。

在當時台灣教會公報被一只「借閱」的便條,便全數被警總查扣。接續幾年,林義雄律師家宅血案,鄭南榕自焚案,陳文成博士命案....等。一場一場新的二二八事件不斷上演,因為獨裁者沒有從歷史學得教訓,百姓的心靈被愚民教育所深鎖。絕大多數的人民不敢面對歷史的創傷,進而失去信心與台灣認同。

對於殖民政權的統治,「二二八」是一個控告的記號,它控告不公義的政權與殖民心態,更誣衊台灣人的惡質心態:貪生怕死、自私、愛面子、沒有正義感,「二二八」是恥辱的記號。我深深體驗到二二八雖然結束五十三年,但是苦難的記憶並未結束。因為後人要從二二八的苦難歷史得到反省與重生。正如十字架曾是恥辱的記號,如今成為拯救的記號。同樣地,「二二八」曾經是禁忌、控告、恥辱的記號;若是我們能夠紀念、反省,今後「二二八」將重生成為「公義和平」的記號。

「沒有人點亮了燈去放在斗底下,一定是放在燈臺上,好照亮全家的人」(太5:15)。在黑暗處總需要點燈的人。經過多年的「點燈」,近年來已經有許多人「醒來了」,並且通過紀念、回顧、反省,來喚醒尚在二二八的夢魘中沈睡的人。但是,廣大的人民心靈依舊未能棄絕貪生怕死、自私、愛面子、沒有正義感等惡質心態,延續著過去的靜默無聲成為不公義政權的助長者,甚至如今因為不堅持「公義和平」而繼續成為暗助者。

我們需要從歷史重生。俗話說「樹無根,葉勿會旺;人無歷史,理想勿會深」。如果我們期待二二八成為「公義和平」的記號,就必須不斷重述歷史,紀念這一場一場的二二八事件,使我們及後代子孫不再重蹈覆轍。

但是自從「二二八紀念日」成為國定假日時,我們僅看到人民將這一日當成旅遊日,而政府僅是做做官方樣板紀念儀式。我想「公義和平」的新國度這一條路,路途還很遙遠。

上帝呼召先知耶利米的時候,對他說:「我今天授權給你;你要向萬國萬民做根除、拆毀、破壞、推翻、重建,和樹立的工作。」(耶1:10)同樣,上帝呼召我們成為祂的子民,也賦予我們「解構、統整(拆毀、重建)」的使命。需解構的是整個社會結構,需統整的是社會的公義與和平。在黑暗處你我都是點燈的人,都是施行解構與統整的人,點燃一盞盞屬於基督的燈,喚醒「二二八」的記憶,期待「公義和平」的臨到。

雖然追求公義難免為義受苦,但是公義的上帝總不棄絕祂公義的本質,反而使十字架的苦難成為榮耀。在台灣人的二二八和基督的十字架裡,我們看到追求「公義和平」的美好未來都需要付上代價。我們祈求台灣有美好的未來,就需要學習十字架的道路,預備付上代價。但願你我都成為台灣的點燈人,雖然十字架的道路是受苦,卻是含著眼淚戴著微笑,存著盼望走向佳境的路。期盼我們一起來紀念二二八,在黑暗的時代點燃屬於基督的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