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教會年曆與節期

教會年曆與節期
黃春生牧師

教會年曆(Church Year)就是教會的宗教節期年曆。教會年曆的淵源可以從猶太人的節期談起,猶太人的節期可分為安息節期,和年節二種。所有的節期以安息日最重要(出埃及記20:8),其次是每年應守的三大年節,逾越節、七七收穫節(又稱五旬節)、住棚節等(申命記16:1-17)。接著才是吹角節(利未記23:23-24; 民數記29:1)、贖罪日(民數記29:7-11)、普珥節(以斯拉記6:15; 以斯拉記9:28)、獻殿節(尼希米記12:27)等,此外還有安息年、五十禧年等。

猶太人通過遵守節期來記憶和重新思考上帝拯救選民的歷史,也重新和上帝「立約」決志。教會年曆節期的安排也具有此意義。基督教節期一般稱為是「教會曆」(Church calendar),從傳統初代教會就開始有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第四世紀。教會制定「教會曆」的神學基礎,就在於耶穌的「道成肉身」,因此也被稱為「基督年」(Christ year)。從字面上的意義我們就知道,它是根據耶穌基督一生的事蹟作為主體所制定的時間週期,從等待耶穌的降生開始做為教會曆的開始,接著耶穌的出生、受難、釘十字架,死而復活、升天與聖靈降臨等內容為教會年曆的節期。「教會曆」的實踐意義,就是為了讓基督徒能在日常生活中間,不斷回顧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救贖工作,深化信仰與靈修的功能,並使得教會傳統得以延續。

教會年曆是以基督事件為中心,可分成二個週期(Cycle)、二個常年節期(Ordinary Time):

一、聖誕週期(Christmas Cycle)

包括待降節期、聖誕節期及主顯節。此週期強調我們預備並慶祝耶穌基督的來臨,因為上帝拯救的計畫已經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實現。

1. 待降節期(Advent)、聖誕節(Christmas)

待降節期是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這段時間對基督徒來說,是靈修、懺悔、等待和預備的節期。一方面以悔改的態度來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另外一方面也懇求主耶穌重新誕生在我們的心中,使我們的靈命得到更新。聖誕節期是從12月25日至1月6日(主顯節),共12天。此節期中,教會一同慶祝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並感謝祂帶來平安、喜樂和盼望。

2. 主顯節(Epiphany)

主顯節的時間推算是聖誕節後第十二日,即一月六日。有文獻記載的是從385年伯利恆及耶路撒冷教會開始慶祝。主顯節是紀念耶穌基督向世人(外邦人)顯現的節日,那日東方博士來到嬰兒耶穌的馬槽前獻上黃金、乳香、沒藥。一月六日隨後共有六個主日,強調在此期間,信徒要加倍奮發傳揚福音,促使基督的光普照世界。

主顯節的主要意義是紀念耶穌接受外邦人(東方博士)的敬拜,也紀念耶穌的受洗、成長、被上帝與聖靈充滿開始的傳道生涯,甚至相傳耶穌在迦拿第一次行神蹟也在此日。

二、第一常年節期

此常年節期(Ordinary Time)從1月7日起到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 聖灰日, 撒灰節)的前一日。主顯節後第一主日為「主受洗日」,到主顯節後第九主日「變貌主日」彰顯耶穌基督神聖的權柄。這段期間是紀念耶穌的幼年顯現、受洗和在迦拿婚宴上第一個神蹟。通過此節日,要使人明白耶穌是彌賽亞,是上帝所差的救贖者。祂本有上帝完全的形像,但是取了人的樣式,道成肉身展現出人性的完全,透過耶穌來恢復上帝創造人的形像。主顯節期就是要幫助信徒記得上帝的愛與恩典,思考耶穌所行的完美形像,使我們得以效法基督,讓我們裡面上帝的形像得以彰顯。

三、復活週期(Easter Cycle)

復活週期從「大齋首日」(Ash Wednesday)開始,包括四十日的大齋節期(Lent)和五十日的復活節期,這段節期紀念基督生平、受難、復活、升天,以及聖靈降臨日。

1. 大齋節期

此節期從「大齋首日」到復活節前夕為止,共四十六天,不含六個主日,則是四十天。

「大齋首日」又稱「撒灰節、聖灰日」,某些傳統教會在大齋首日會舉行禮拜,牧師將去年棕樹主日所留下來的棕樹枝燃燒後的灰燼,在參加禮拜者的額頭畫上十字架,提醒人的有限與死亡,並為罪憂傷、痛悔。從大齋首日到復活節前一日(墳墓日),這段時期又稱為大齋節期,在此期間教會的佈置也以象徵懺悔的紫色為主。

初代教會以來,信徒在這段時間必須潔淨、齋戒,以撒灰懺悔的態度等待受難週的來臨。這個傳統如今仍保留在東方正教(又稱希臘正教)裡,也見於羅馬天主教、聖公會、英國安立甘教會及少數基督教會裡面。

通過為期四十日之久的齋戒,一方面是體驗耶穌在曠野受魔鬼試探四十日的精神,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信徒在受難週來臨前,過個警醒與悔改的生活。雖然,許多教會已經失去此傳統,但是我們各人仍應以懺悔的心志來面對受難週的到來。雖然今日長老教會不要求信徒守四十日的大齋節期,但是至少我們在受難週期間要以懺悔的心,來思考耶穌為人類的救贖所受的苦難。也因此,在受難週期間應該避免參加喜慶宴樂,也不要外出旅遊,一起和全世界的教會兄姊一起守節。

大齋節期第六主日就是棕樹主日(Palm Sunday),紀念耶穌基督應驗先知預言騎驢凱旋入耶路撒冷,沿途民眾高舉棕樹枝吶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馬太福音21:1-11; 馬可福音11:1-11; 路加福音19:28-44; 約翰福音12:12-19)。

從棕樹主日開始的受難週也稱為「聖週」(Holy Week)。這一週是基督在地面生活的最後一週,在受難週裡基督徒會紀念基督為人的罪受審、鞭打及被釘十字架而死。受難週的最後三天:禮拜四、禮拜五、禮拜六被認為最神聖莊嚴的日子。這個禮拜四又稱為「洗足日」(Maundy Thursday),是紀念耶穌與門徒共進晚餐(聖餐)為門徒洗腳,勉勵門徒要彼此相愛並且謙卑相互服務、關懷(約翰福音13:1-35)。普世教會常在此晚舉行「聖餐禮拜」或加上「洗足」的儀式,重新思考藉著基督人得以和上帝復和的恩典,並且悔改來到上帝面前領受聖餐;並學習相互接納彼此服事的精神。也有教會會舉行通宵祈禱,或在聖餐後就禁食祈禱到禮拜六止。

禮拜五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日子,又稱為「受難日」,英文稱為「Good Friday」是依據耶穌在死前說了最後一句話:「成了」而來。受難日是紀念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以無罪代替有罪來滿足上帝的義,使人的罪得以被赦免的日子。因此教會常在禮拜五下午三點舉行「受難日特別禮拜」,以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或十架七言為信息講道。近來由於工商社會的變遷,有愈來愈多的教會將受難日特別禮拜改在晚間舉行。

禮拜六即「復活節前夕」稱為「神聖禮拜六」(Holy Saturday)或「墳墓日」,是大齋節最後一日,紀念耶穌的安葬,依據猶太的規矩在預備日前為耶穌包裹沒藥和沉香(馬太福音27:57-66; 路加福音23:50-56; 約翰福音19:38-42)。而這段期間門徒聚集一處,所以在復活節清早,發現耶穌復活的婦女就跑去門徒的聚集處報此信息(路加福音24:8-10)。因此在復活節前夕,也有教會會舉行「復活主日守夜禮拜」,來紀念救主耶穌基督的復活。

2. 復活節期

此節期從復活主日開始到聖靈降臨日止,共五十日。

復活節(Easter Day)是教會年曆的中心,作為紀念基督的復活,而復活是基督教會的信仰根基(哥林多前書15:14下)。按照主耶穌所說,祂被釘死之後第三天將復活。

從復活節開始起五十日,共有七個主日,慶祝耶穌基督死裡復活,感謝祂為人類帶來喜樂與盼望。在復活節後第四十日為升天日(Ascension Day),根據使徒行傳1:3的記載,耶穌復活之後曾經向門徒和眾人顯現,並傳講上帝國的事,約有四十天之久,因此教會傳統上就將復活節後第四十天的星期四當成升天日。這日也是為了紀念耶穌復活後回到天父上帝的右邊,在神學上表達出救恩的完成,即道成肉身、由童女降生、被釘死在十字架、復活、升天等救贖工作。而從復活到升天之間有四十天的顯現,也再次驗證「主已復活,祂實實在在的復活了!」這句話。

從升天日到聖靈降臨節前夕(Whitsun Eve)的十天期間則稱為升天節(Ascensiontide)。根據使徒行傳1:14-15的記載,在這段期間使徒和眾人約有120名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祈禱,其中並有使徒的講道。因此,教會傳統上會在此期間舉行祈禱、禮拜等聚會,以等待聖靈的降臨。因為主耶穌升天時,他曾應許要再來臨,並且命令門徒奉他的名向世人傳揚悔改與赦罪的福音,並且等候從上面來的能力(聖靈的能力)。(路加福音24:45-53)

聖靈降臨節(Pentecost Day)在教會歷史上很早就被紀念的一個重要節日。第一次的聖靈降臨是在五旬節那一天(使徒行傳2:1-4);五旬節是指逾越節後的第五十日,這一日是猶太人三大節日之一的七七收穫節(逾越節、七七收穫節、住棚節,參考申命記17:16-17),因為是逾越節的次日算起七個禮拜,又逢猶太人收割大麥的日子,因此稱為「七七節收穫節」(民數記28:26-31)。這是可說是猶太人住入迦南地之後,開始步入農耕生活,為慶祝農作物收割的感恩節日(出埃及記34:22)。他們要把收成的穀物拿一捆給祭司,在安息日的隔日(也就是第五十天)將之獻給上帝(利未記23:15-22)。

在耶穌基督時代的猶太人已經很少守這個猶太人的感恩節,他們已將這日用來紀念「頒布律法日」,認為這一日是摩西在西奈山得到上帝的律法,因此這一天反而成為紀念摩西頒布上帝的律法,更勝過於紀念收穫節。初代教會的基督徒在五旬節時得到聖靈的充滿,而勇敢向人傳福音,成為教會建立的肇始。聖靈的降臨是上帝差聖靈與信徒同在的日子,更是證明復活的主應許的日子。

四、第二常年節期

此週期從聖靈降臨日隔天開始到待降節第一主日的前一日,又稱為「教會的節期」(The Time of the Church),因為聖靈的降臨使得教會得以建立並充滿能力。

此週期有時長達29週,因此有教會將其分成兩半,在八月中之前的夏季段又稱為「聖靈降臨後節期」,進入秋季則為「聖國節期」或「三一節期」。其中聖靈降臨後節期以紅色為代表色,象徵聖靈的火燄,與信徒見證的熱血。

此週期長達29個主日,或稱聖國節期(又稱三一節期)。這段時期強調三一上帝建立教會,使萬國萬民成為天國的子民。

1. 三一主日

三一主日(Trinity Sunday)是聖靈降臨後第一個主日,也是此常年節期的第一主日。在教會歷史中,早在第九世紀就有人將教會獻給三一上帝,第十世紀的教會禮拜禮文中也有出現,到了第十一世紀時,已有許多教會紀念「三一主日」。直到1334年由羅馬大公教會教宗約翰二十世所批准設立,宗教改革後,各基督教派也相繼紀念。此節日的設立更是為了教育信徒認識聖父、聖子、聖靈之三一上帝。

在三一主日中常吟唱的聖詩有「聖哉,聖哉,聖哉」(聖詩51首),「榮光歸於聖父上帝」(聖詩52首),「全能獨一的王」(聖詩53首),「同心讚美天父」(聖詩54首),「我信全能上帝」(聖詩55首)等名曲。

此節期中,重要的節日是10月31日前的主日「宗教改革紀念主日」(Reformation Sunday)。15、16世紀初的羅馬教會領袖,不准百姓讀經,而將聖經隨意解釋,並對信徒收稅,教導信徒以金錢換取「救贖」,而神職人員因此壓榨、欺騙得來的財富極多也很普遍。直到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牧師(當時是羅馬教會的神父)在德國威登堡大學禮拜堂門口,公開揭示了95條對教廷的抗議文,公開指責贖罪卷的錯誤,教宗無誤的謬論,以及牧職主義的腐敗等,於是掀起全歐洲的宗教改革聲浪。

差不多同時瑞士有慈運理、加爾文等起來領導改革運動與羅馬天主教對抗。當時改教家提出五個唯獨的基本神學思想來和羅馬教廷抗衡,這五個「唯獨」(Five Onlies)就是:(sola或solo就是拉丁文的「唯獨」)。
1.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活和實踐上的唯一神聖權威。中世紀教廷採愚民政策,信徒無法讀聖經,只能服從教士腐敗的權柄,因此改革必須以上帝的話來進行,讓每個人都可以親自領受上帝的啟示。
2.唯獨恩典(Sola Gratia):我們只能靠上帝的恩典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
3.唯獨信心(Sola Fide):我們只能靠信心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金錢、功德來得救。
4.唯獨基督(Solo Christo):我們只能靠基督和祂的善工得救。
5.唯獨榮耀/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我們所信、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榮耀上帝。基督徒是「萬民皆祭司」,是人和上帝之間沒有其他橋樑,只有被釘十字架的基督才是唯一的中保,每位信徒都可以藉著基督和上帝交通;而牧職者被託付的責任僅是牧養羊群和教誨信徒,此種職分是信徒不可替代的。
五個「唯獨」的信念,很明確地把上帝當成上帝,人不再僭越上帝的善工與榮耀,人真的謙卑在上帝的面前,讓聖靈來帶領教會更新人的生命。改革家也以這五個「唯獨」信念作為基督徒日常行為的準則,並教導信徒牢記並且加以遵守。

大多數的改革宗教派(包括清教徒-長老教會)都會紀念此日,並以該週主日為宗教改革紀念主日。通過此紀念主日再次提醒我們,上帝是時刻在繼續創造與更新的上帝,教會也應該時刻通過上帝的話,藉著聖靈的大能繼續改革與更新。

2. 聖徒日

11月1日聖徒日(All Saints’ Day, 萬聖節)是為了紀念為信仰犧牲的殉道者,在西方有的教會在10月31日晚開始參加禮拜,緬懷過去一年間蒙主恩召的忠實信徒。

二千年前愛爾蘭Celts人在11月1日慶祝新年除舊佈新,這天剛好是豐收的夏天結束,進入漫長又黑暗的冬日開始,新年前一天晚上10月31日Celts人的祭司在這一晚會舉行驅鬼儀式,期待在來年能有好的開始,並能度過漫長寒冬。後來Celts人信奉基督之後,為轉化異教風俗,於是教宗Pope Boniface IV在609(or 610)年5月13日將11月1日訂為All Saints' Day以紀念聖人與殉道者,又稱為All-hallows或All-hallowmas(中世紀英文Alholowmesse意指 All Saints' Day)。10月31日All Hallows Eve(萬聖節前夕)通常也會舉行歷代聖徒追思祈禱。但隨著商業文化的帶動,10月31日的「萬聖節」(Halloween)反倒成為「西洋鬼節」,而失去紀念殉道者的意涵。
※參考維基百科:All Saints

3. 基督君王主日

「基督君王主日」(Christ the King Sunday)是萬國節期或三一節期的最後一個主日。通過此主日強調基督終末做王,以及教會存在世界的意義與重要性。整個三一節期要紀念主耶穌的復活、升天、得勝、稱王,祂的主權掌管全宇宙。因為「上帝使萬物都屈服在基督腳下」(林前15:27)其最終的目的也是歸於「好像上帝在萬物之上統御一切」(林前15:28)。換言之,基督做王直到祂再臨,並帶領世人邁進上帝國的成熟與實現。

附錄:2023 教會禮儀色(Liturgical Colors)


2006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上帝是否創造黑人?

上帝是否創造黑人?

有人問我說:「牧師,上帝在伊甸園僅創造亞當和夏娃,那他們的孩子如何傳宗接代?又黑人從哪裡來?」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想可分成三個小問題來回答。

一、問題:上帝起初創造人,僅創造亞當和夏娃嗎?

回答:所謂「亞當」、「夏娃」這名字,指的是人類之意。亞當,是指男人;夏娃,指的是女人。所用的都是複數名詞,即是很多的人。

聖經的作者主要不是講怎樣傳宗接代,而是要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類都是上帝創造的,生命的起源都來自上帝。既然創造有「男人」與「女人」,傳宗接代就沒有甚麼問題。

二、問題:創世記描述亞當和夏娃偷吃「辨別善惡」的果子,必定會死,文中的描述的亞當和夏娃似乎是單獨的人,而非很多的人/複數名詞?

回答:「辨別善惡」的果子所代表的是上帝在伊甸園與人立約的記號,當人違背與神所立的約(吃了辨別善惡的果子),與神的關係就疏離,因此聖經說:「你吃了,當天一定死亡。」(創2:17)這裡所謂的「死亡」乃是指與神關係疏離,或是心靈的死。

三、問題:黑人從哪裡來?

回答:亞當和夏娃是白種人?黃種人?紅種人?還是黑種人?聖經中並沒有提及,甚至不是聖經的重點。重要的是他們都是「人」,在關係上與神疏離。

亞當和夏娃是複數,或許他們包括所有的人種的可能性。此外,我們可以參考創世記第十章所記載,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的族譜來看,他們的分佈情形。

分佈在今日歐洲一帶:
「雅弗的兒子是歌篾、瑪各、瑪代、雅完、土巴、米設、提拉。歌篾的後代是亞實基拿人、利法人、陀迦瑪人。雅完的後代是以利沙人、西班牙人、塞浦路斯人、羅德人;他們是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和島嶼那些民族的祖先。雅弗的後代各在自己的部落、國家居住,各族使用自己的語言。」

分佈在今日非洲一帶:
「含的兒子是古實、埃及、利比亞、迦南。古實的後代是西巴人、哈腓拉人、撒弗他人、拉瑪人、撒弗提迦人。拉瑪的後代是示巴人和底但人。」

分佈在今日中東及亞洲一帶:
「迦南的兒子是西頓(長子)和赫。迦南也是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人的祖先。迦南人各部族分佈很廣;他們的地界從西頓往南到迦薩附近的基拉耳,向東到所多瑪、蛾摩拉、押瑪,和拉沙附近的洗扁。含的這些後代各在自己的部落、國家居住,各族使用自己的語言。」

2006年11月12日 星期日

關心神學教育提升信仰品質

關心神學教育提升信仰品質
黃春生牧師

台灣神學院是我的母校,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三所神學院之一,同時也是北部教會設立的根源。神學院造就牧者,牧者蒙召牧養教會,今日的神學院健全,明日的教會也會健全,換言之,我們可說神學院是今日教會的母胎。所有的福音機構都需要我們關心,若你僅能關心一個福音機構,那麼牧師建議你就從關心神學院開始。

關心今日的神學院就是關心未來的教會,造就今日的青年就是造就未來的長執。所以,牧師要呼籲兄姊共同來關心神學院的紀念主日。就像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D. D.)1872年來到北台灣,最初的十年間,一開始就設立神學院,當時的神學院並無校舍,而是像主耶穌一樣,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以路邊、榕樹下、溪旁、海濱、客棧、或地方的禮拜堂作為教室,可稱為「逍遙學院」。因為,馬偕牧師知道為神學教育立下根基,將有助於教會的發展。

於是,主後1881年馬偕第一次返回加拿大渡假時,當地報紙呼籲為他在淡水籌建一所固定校舍,結果得到他故鄉的牧長和好友的贊同及支助。1881年底馬偕回台,立即在淡水砲台埔建設北部最早的神學院。翌年6月竣工,為紀念加拿大溫大里奧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民奉獻建校之美意,故命名「牛津學院」(Oxford College)以作紀念。若你造訪真理大學時,就可以看到以紅磚瓦片所砌成的神學院-牛津學院。

之後,神學院遷移至雙連,現今的馬偕醫院是當時的宣教師宿舍,雙連教會及台泥大樓是神學院的舊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福音事工方興未艾,教會快速成長,急需傳教人才,坐落於雙連的舊校舍及設備已漸不敷使用。加上都市繁榮發展,吵雜喧嘩影響靜修研讀。於是在1954年將舊址校舍出售給台灣水泥公司,而購買碧綠青翠的陽明山嶺頭為新校舍迄今。

「上山」五十多年後,二年前神學院林鴻信院長希望神學院能「下山」,將神學教育延伸到市區中。此異象獲得台北東門教會盧俊義牧師與長執大力支持,在其新建的教育大樓內提供樓層與資源給神學院,這將是神學院走入市區,拓大信仰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神學院大學部有音樂系、教會與社會系,研究所有道學碩士班、文學碩士班、教會音樂碩士班、牧範學博士班,以及東南亞神研究院等。牧者在職進修有,馬偕紀念講座,雙連講座。信徒的神學訓練有信徒神學系,與台北和七星兩中會合辦的信徒教育事工班等。這些事工的推行皆致力於培育教會的傳道人才,提供牧者在職進修的機會以及信徒訓練,提昇基督徒的神學素養,而能有效地事奉上帝及服務人群。

在此期盼我們共同來關心今日的神學院,因為今日的學生素質,將影響二、三十年後的教會發展,關心神學教育提升信仰品質,更需要我們一起來支持的。 
2006/11/12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教會對老人社會的因應

教會對老人社會的因應
2006/10/29
黃春生牧師

為因應老人社會的來臨,早在1989年長老會總會就開始計畫設置「松年大學」,提供松年有個學習的園地,幫助松年能有個健康的身心靈之晚年。雙連教會的松年大學就是在那一年成立的。四年後,1993年台灣正式成為聯合國所定義的「老人國」,這段期間長老教會,已經在平地與山地設置許多松年大學。當時,很多人不看好這事工,但幾年下來發現,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們發現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教會的松年事工卻趕不上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

在1951年,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只有十九萬三千人,佔總人口的2.5%,1993年底,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佔總人口的比例已達7.1%,正式邁入聯合國所界定的高齡化社會。根據行政院經建會的推估,2011年時此比例將上升至10%,2036年時將到達21.7%。台灣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10%上升到20%所需的時間僅21年,遠較日本24年,芬蘭48年,德國54年,丹麥61年與瑞典85年的速度為快。

為何在台灣老年人口成長的速度如此快?主要原因有三:
1. 戰爭死亡多,因此1949年戰後大家拼命生而有「戰後嬰兒潮」,1951年平均每一名婦女生育7人,1961年時為5.6人,1971年時已降為3.7人,至1995年時更降為1.76人。
2. 戰後,國民黨戰敗來台,許多年輕力壯的軍人,與原本不婚的女子結婚,這些不婚的女子有些是身體或心智障礙者,在正常社會下她們結婚的機會低,但戰後,她們也結婚生子。
3. 戰後,加速醫藥的研究與發展,平均壽命延長

戰後至今,即將屆滿60年。再過五年2011年時,台灣老年人口將達10%以上。在1951年至1971年間,老年人口的扶養比在5%左右,亦即約每20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一位老人,至1995年時,已升至每9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一位老人,預估2011年,每6為工作年齡人口必須扶養一位老人。至2036年時,更變成每3位工作年齡人口必須扶養一位老人的情況。又加上工作年齡人口必須扶養學童及學生等,使得社會上成為「一人養三人」的情況。

面對環境的需要和挑戰,身為牧師必須將未來想得更遠,我想到的是,五年後,教會使否預備好迎接這一群老年人口,而這一代老年人口將持續廿五年之久。換言之,松年事工將會是未來教會卅年的重點。而我們的教會能做甚麼?我想至少將45-60歲的人先加以組織起來,如此才能為將來的老年事工做長期的預備。若你有好的建議,可以提供給牧師參考。

2006年6月30日 星期五

基督徒看神主牌位

基督徒看神主牌位
黃春生牧師

在台灣的文化處境下,牧師經常被問到信耶穌後神主牌位該如何處理的問題,而我們也經常看到台灣人有著祭拜神主牌位的文化。若是我們探討神主牌的由來,我們會發現,神主牌僅是一種追思用、象徵性的物品,並不是不可碰觸的「靈位」。

「後漢書」記載:「丁蘭少喪考妣,刻木像事之如生。」相傳中國二十四孝中的丁蘭,原本是個不孝子,平常對待母親的態度極為惡劣。有一天,他在山上砍柴,看見羊兒跪著吃母奶,內心大受感動,並對過去惡劣的行為深感懺悔,於是決心要痛改前非,好好孝敬父母。那天,他母親照常送午餐到山上給他,他遠遠看見母親,為了不讓母親辛苦爬上山,趕緊飛奔下山要去接她。

平時,母親對丁蘭就充滿恐懼,送便當早到也不高興,晚到更是被罵,她想,這次丁蘭不知何故衝下山,一定會被打得半死,有兒如此不孝,不如死了算了,於是跳湖自盡。丁蘭見狀趕至湖邊,要搶救已來不及,而且連母親的屍體也找不到。突然見湖底有一木頭,心想木頭都是浮在水面,何以沉入水中,乃以為母親變為沉木,於是將該木頭撿回家,刻上母親的名字,加以祭拜,以表達對母親的追念,這就是民間流傳「神主牌」的由來。

人在追思紀念故人時,習慣要看到具體的遺物。丁蘭找不到母親的遺體,當時又沒有遺像,只好找來一塊木頭刻上名字,藉此追思紀念,並將它視為母親加以祭拜。紀念的物品本是中性,木頭也是,但當人將紀念性的物品從「追思」的層次轉為「祭拜」的對象後,無形中,邪靈就會附在其上,接受你的祭拜供奉,正如木頭雕刻的肖像若只供觀賞,那麼它是藝術品;但當你將它當成「關公」、「媽祖」加以祭拜後,一個中性沒有生命的東西就會「顯靈顯聖」,然而這不見得真正是歷史上的「關公」、「媽祖」顯靈,因為許多是歷史上根本沒有的人物,只是小說家筆下的人物,諸如,西遊記的孫悟空、豬八戒……,只要你長期祭拜它,它照樣會「顯靈顯聖」。顯然,「顯靈顯聖」乃是邪靈冒充,接受人的祭拜。

同樣的,「神主牌」長期祭拜後,也會有一股靈界的力量附在上面,它利用人的孝心接受你的祭拜供奉,但那並不是「祖靈」。因為祖先過世後,「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而且「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5:10)祖先若得「善報」,上「天堂」或「西天」,他愛子孫都來不及,絕不會再到陽間來攪擾子孫。若不幸得「惡報」,下「地獄」或「陰間」,那位公義的審判者怎麼可能放他出來攪擾子孫?更何況他在地獄陰間身受其害,奉勸子孫不要作惡都來不及,怎敢再為非作歹呢?

聖經描述一位財主死後在陰間受苦,他想到在陽間還有五位兄弟,就哀求亞伯拉罕說:「我祖啊,……求你打發拉撒路(拉撒路是生前在這財主家求乞的乞丐,死後在天堂享福)到我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到這痛苦的地方。」(路16:19-31)人死後良知恢復、善惡分明,若真正是我們的祖先,他絕不會攪擾子孫。會攪擾子孫,讓子孫家庭沒有平安的,百分之百是冒充祖先的「邪靈」。今天若我們真心孝敬祖先,就不要再隨便冤枉祖先,讓祖先揹黑鍋,要知道被冤枉又無處申冤那是很痛苦的,我們怎能忍心讓祖先死後還含冤莫辯呢?

為了杜絕邪靈冒充祖先來攪擾我們,最好改用其他方式來追念祖先,不要再以祭拜鬼神的方式來祭拜「神主牌」。因此,在信主後,你可請教會牧師前來家中舉行「聖別禮拜」。舉行「聖別禮拜」的用意有三:

1. 藉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除去附在「神主牌」的邪惡勢力,將「神主牌」聖別歸依耶穌,讓耶穌來保護你,免受攪擾。

2. 將一切祭祖的責任,和對祖先的誓言,都交託耶穌,如此若有任何來自惡者的咒詛,耶穌一概為你承擔(加3:13)。

3. 將歷代祖先交由生命的主耶穌基督來處理,羅馬書14章9節說:「基督死了,又活了,為要作死人並活人的主。」耶穌不僅是活人的主,也是死人的主,祂更「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啟1:18)祂一定會按著祂的憐憫與公義給我們祖先妥善的安置,如此,我們就可以放心與安心。

與上帝同工

與上帝同工
黃春生牧師

約翰福音第二章1-11節迦拿婚宴的故事是基督徒所熟悉的。其中有幾段經文值得進一步探討,第五節「他母親對佣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第七至八節「耶穌對佣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水。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去。」

主耶穌行以水變酒的神蹟時,祂需要人與祂同工。主耶穌是何等尊重祂在世上所揀選的人。主耶穌是無所不能,只要祂說一聲「有酒」,立刻便有酒。但主耶穌沒有這樣說,這是因為祂喜歡人與祂同工。就好像出埃及記十七章所記,以色列人在曠野抵抗亞瑪力人的入侵,上帝不再是親自抵禦埃及法老,也不是獨撐過紅海,而是讓以色列人學習如何與上帝、摩西、約書亞同工。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與上帝同工﹖

在這婚筵裡面,我相信這些佣人,是最不被人看重的下人。摩西學過埃及人所有的學問,他是有學問、有才幹的人,不過當上帝要揀選他時,他對上帝說:「我是一個拙口笨舌的人。」保羅也是上帝所重用的有學問的人,但保羅寫信哥林多教會信徒說:「…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又說:「…有智慧的不多,上帝卻揀選世上愚拙的。」保羅雖然有學問,但在上帝面前,他知道他是一個愚拙的人。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大有學問、大有才幹的人,上帝不一定會用我們。但我們以謙卑的態度來到上帝面前,覺得自己無用而需倚靠上帝時,上帝卻要揀選、重用這樣的人。

主耶穌行第一次神蹟,就是揀選那些無地位、無才幹,人以為不重要的人。今天,人要揀選牧師、傳道時,要高學位、好資歷、有才幹、能講道的人,這是從人的角度揀選人來為主工作。但主卻揀選被人看為不重要的人來為祂工作。當我們深深體驗到自己的渺小、卑微軟弱時,才是上帝揀選我們的時候。

當主耶穌揀選他們,他們與主同工,包括倒水、舀水、送水,這些是很簡單的工作,不是大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今天我們為主作的,不論是大事情或是小事情,我們就應當去做。

五餅二魚的故事,相信大家很熟悉。五個餅兩條小魚,只夠那小孩的一頓午飯。一個人可以吃飽,兩個人吃只得半飽。但將它們放在主耶穌手中,卻可以使五千個成年的男人吃飽,連婦人和小孩子,就不止此數目,是嗎﹖

我聽過一個真實故事,說到美國有位信主的姊妹,在唸大學時,被稱為最美麗的皇后。但她畢業後,卻到印尼一間痲瘋院工作。有一天她的同學們從美國去印尼探望她,看見她正在洗一個痲瘋人滿了濃水的手和腳。她的一個同學對她說:「就算給我一百萬美金,我也不會做這種工作。」她聽了微笑地說:「若我是為了一百萬美金,我也不作這種工作。我今天做的是因為這是上帝旨意的緣故。」因為主耶穌感動她,她才去印尼做這種工作。各位弟兄姊妹,上帝揀選我們的時候,分派我們無論作大事或小事,當順服地去做。

主耶穌升天前交付我們一項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往世界各地去,使所有的人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記住!我要常跟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太 28:19-20)這句話讓我們清楚知道主耶穌的心意,他要跟隨他的人都成為「門徒」(disciple),而不是僅停留在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後的「信徒」(believer)的階段。而要成為門徒就必須受教導,並遵守主的命令,時時刻刻與上帝同工。今天,我們的教會有多少委身的「門徒」,我們的教會就有多少服事和見證的能力。

在教會中,我們大多數是「資深」基督徒,但「年資」不表示「靈性成熟」。除非我們順服聖靈的教導,過著「委身」的生活,接受門徒栽培好使我們邁向成熟的生命。

正如我所期待的,我們重新教會是具有使命的教會,我們的使命是:
(一)傳揚:幫助我們完成使命。
(二)禮拜:幫助我們專注上帝。
(三)團契:幫助我們彼此扶持。
(四)教導:幫助我們信心委身。
(五)服務:幫助我們善用恩賜。
我也期待在新世紀初,我們的生活是:
(一)藉著禮拜,使我們過著屬靈的生活。
(二)藉著讀經,使我們過著門徒的生活。
(三)藉著祈禱,使我們過著得勝的生活。
(四)藉著奉獻,使我們過著蒙福的生活。
(五)藉著事奉,使我們過著愛心的生活。
期待五十禧年即將到來之際,我們都以作門徒邁向成熟生命為目標,一起與上帝同工,相信這樣的屬靈根基必定影響下一個禧年。

2006年6月25日 星期日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
黃春生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作者Harvey Cox教授說:哈佛大學創辦於1636年,且是從神學院(HDS)開始的。原本是以訓練栽培傳道者為主軸的學校,卻在將近一百年前開始擺脫這項創校原有的使命,特別是在1912年以後,哈佛大學除了神學院繼續教授神學相關的課程外,其他院所課堂再也聽不到「耶穌」這兩個字了。他說整個校園環境看起來就像「耶穌已經離開了哈佛」,而神學院也被學校「發落到偏遠地帶」去。


為甚麼神學院被邊緣化呢?因為當時的校長James B. Conant,他非常認真地在考慮,想要把神學院廢除。因為整個社會都偏向於追求政治、經濟與科技。大家都認為信仰不再是社會的主流,只不過是生活無聊中需要點綴的另一種「社團」活動罷了,就像去喝杯咖啡、旅遊、度假一樣,調適一下生活或工作是可以,但深信則不宜。

然而,到了1970年代的下半期,開始有人發現一件很重大的事,那就是為甚麼出身哈佛的高材生,往往是美國智慧型犯罪的主謀?所謂「智慧型犯罪」案件的主謀者,很多都是擁有哈佛的學歷背景,這項發現讓該校董事們大為驚惶不安,認為這必定和該校已經離棄了聖經和信仰有關係。於是,要求校方一定要再重新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於是,在1982年起,學校便從神學院聘請聖經學者,重新在神學院以外的學院開班授課,將耶穌介紹給學生們認識。就這樣,這位Harvey Cox教授開的第一堂課是「耶穌與道德生活」。而當Cox教授開課不久,教室就一再更換。他原是在一間小小的教室上課,後來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多到學校必須想辦法挪出更大的教室才得以容納得下。這門課開課十五年期間,選修人數愈來愈多,最後甚至得在辦搖滾演唱會的劇院上課。就這樣,學生人數從開始的幾十人,到現在每年的七、八百人;甚至還有來自外國的訪問學者、外交官、科學家,以及後博士班的科學研究人員等等,也紛紛前來聽課。

從這裡可以看到一個重要的現象:當人擁有更多世上的財富與權勢時,卻也發現到自己心靈的空洞是越來越大。有趣的是,當發現這樣破洞而想要及早彌補的,不是那些大企業家,也不是那些叱嗟政壇、財經風雲的人物,倒是一群剛入校門不久的年輕學生,他們的年齡介於十七到廿二歲之間。原因是他們知道生命不應該是一味的貪婪與奪取,而是需要用更謙虛的態度來看我們的世界和生活環境。因為上過Harvey Cox教授的課之後,他們發現:耶穌雖然在當時社會中,是一個很謙虛、很卑微的人,但他卻是人類歷史的帶領者。

人總是很快忘記自己僅僅是個受造者,當人稍微有一點成就時,就會以為自己「像神一樣」偉大,甚至想要號令世界、主宰世界、控制世界。當人想要「像神一樣」時,就已經開始藐視上帝的權威,想要向上帝挑戰,甚至有了取代上帝的意念,想要由自己來當上帝。這樣的人,心中是不會有上帝的。也因此,當這樣的人掌握有政治或軍事大權時,很容易成為屠夫;若是一位企業主心中驕傲沒有上帝時,他則會奴役他人。

Harvey Cox教授說通過《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這本書,他有一個期盼,就是要幫助大家想起耶穌、記得耶穌。然後進一步想想:耶穌是以怎樣的生活態度在過生活?是怎樣在帶領群眾?用甚麼方式傳遞,和見證上帝國的信息?Cox教授希望上過他課的學生,有一天真的會認真地將耶穌帶進他們所生活和工作的領域,讓耶穌的形像烙印在大家的生活中,成為他們學習的目標。甚至,改變整個哈佛大學的教育生態。

在凡事講求「專業權柄」的世代中,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不想要期盼掌握政治實力、掌握經濟資源、掌握軍事權力,而應謙卑效法耶穌,並懇求聖靈的帶領,才能成為這世界的祝福,才能使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2006年4月27日 星期四

解讀《達文西密碼》

解讀《達文西密碼》
黃春生牧師2006/4/27
一本小說掀起許多人的討論和側目,並在全世界狂售五千萬冊,這本書消費「基督教」的《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為丹布朗(Dan Brown)賺進上億美金。作者畢業於美國安赫斯特大學,隨後專職寫作並擔任英文老師,1996 年寫了第一本小說《數位密碼》成為美國網路暢銷小說,它以美國國家安全局為背景,探究公民隱私和國家安全的界線。他第二本小說是科技驚悚小說《Deception point》(詭計),主題仍是放在政治、道德、國家安全和機密科技。丹布朗的妻子布萊絲主修藝術歷史,擅長油畫,《達文西密碼》正是他們夫婦一同旅遊巴黎羅浮宮之後的創作。

「小說」常以虛構史料為題材來發展,一般人不會將「小說」當成史實來看待。但《達文西密碼》銷售數百萬冊之後,2003 年11 月3 日美國ABC 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耶穌、馬利亞、和達文西」的特別節目,在節目中,丹布朗宣稱他自己是相信這些環節的。他「製造話題」宣稱這本書不是「小說」而是「史實」,因而引發基督教會的關切,許多基督徒也買來一窺究竟,無疑的,作者這一席消費「基督教」的言談,使得本書的銷售更向上突破。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就在復活節禮拜中抨擊《達文西密碼》,認為它一味迎合人們嚮往神祕事物及陰謀的心態。

丹布朗又說:「剛開始,我是一個懷疑論者。當我展開《達文西密碼》的搜尋工作時,我的確想過我會駁倒許多關於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聖血的說法。我後來就成了一個相信者。」換言之,《達文西密碼》已成為他秉持的信仰,他的這番話聽起來像是一位宣教者的邀請。我終於明白,《達文西密碼》已成為另一新興宗教的底本。

虛構小說就像虛擬實境,是一種將我們的想像力無限延伸的新現象。借助於文明科技,我們設計了一個世界,卻常常希望沉浸在它想像的樣子裡,而非它活生生的樣子。曲折離奇的也好,娛樂味十足的也好,但它仍終究不是完全真實的東西。有時候,虛擬實境和現實可以是非常相似的,甚至到了難分真偽的地步。可見,知道虛構小說和現實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我們提到跟上帝、性別、和信仰的歷史等議題有關的情況。

原本我不打算為此寫評論,但有幾位青年問過我這本小說,甚至有人將小說情節當成「歷史」來理解,又加上今年2006 年5 月電影即將上映,因此,牧師藉此文章解讀《達文西密碼》,期待「小說」歸「小說」,同時也提醒基督徒要更深入研究聖經歷史背景,免得在末後的日子,道聽途說。

《達文西密碼》對耶穌身世提出不少似是而非的觀點,其中最離譜的,是描述耶穌曾和抹大拉的馬利亞私下結婚並育有女兒。但對古代猶太風俗有常識的人就會知道,合法的婚姻均需「公開的儀式」,就連台灣現行法律也是如此規定,況且古代傳統保守的社會更加嚴厲,豈能容忍淫亂私訂的行為。

其實,已有許多人向這本小說提出批判。2003 年末,美國基督教雜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已刊出專職教會歷史編委Collin Hansen 的文章〈解破達文西密碼〉,批評該小說採用未經證實、甚至被否定的歷史資料穿鑿附會而成。香港維多利亞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院的訪問學者David Hawkin 強烈質疑小說的論點,他表示此寫法只是「賺錢的門路」。天主教宗座府講道師坎塔拉馬薩神父在受難節期間,指出近年出現很多新說,向《聖經》發出挑戰,他暗示《達文西密碼》帶來胡亂猜測的風氣。美國「愛家基金會」(Focus on the Family)更建立了網站(http://www.go.family.org/davinci/)加以批判。愛丁堡大學新約語言、文學及神學教授賴利.赫達杜博士的《密碼在說謊》(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以專業領域提出歷史、神學及當代考古資料等詳實證據加以辯駁,破解小說的謬誤之處,幫助讀者釐清疑惑,還原歷史真相,是我認為批判《達文西密碼》最具深度的一本著作。

對《達文西密碼》已有許多評論的書籍,我就不加以辯駁。我僅就該小說所提的某些質疑加以解讀。
第一、該小說質疑基督教為維護新約正典,而壓制其他次經、偽經及諾斯底主義經卷;其實,這些文獻出現之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尚非合法,因此當時基督教自身難保,遑論用政治權力去壓制其他異端了。

第二、該小說改寫歷史上真實的耶穌之後,又納入1982 年出版的小說《聖血與聖杯》之觀點,藉由想像來建構一個耶穌後裔的歷史。對此《聖血與聖杯》的英國小說家拜根特(Michael Baigent)就控告丹布朗涉嫌抄襲。當然,書中所謂1956 年在巴黎圖書館發現的耶穌後裔族譜,更被証實為「帶有政治目的之揑造文件」。(註:拜根特最近推出新書《耶穌信函》(The Jesus Papers)指耶穌當日並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在世上最少存活至45 歲,這小說再次挑戰基督教的可信性。)

第三、假使耶穌的生平真如《達文西密碼》所描述,如何能令12 位使徒為保守這樣的謊言而犧牲生命殉道嗎?遑論初代教會許多基督徒為信仰而慘遭殺害。
對《達文西密碼》的新興宗教現象,確實令人擔憂。南韓「基督教協進會」就於2006 年4 月初向法院申請禁令,要求阻止《達文西密碼》在國內上映。韓國基督教委員會表示這電影對耶穌基督是「侮辱及污衊」,他們認為此片對個人信仰造成損害。但是,我覺得也不必看得太緊張,因為基督教信仰一直備受挑戰,包括早年的《基督最後誘惑》,《達文西密碼》電影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基督徒應以平常心看待:「我們不必視之為對信仰的威脅,反而應看它為深入探討信仰的跳板。成熟信仰的其中一項特質就是要了解所信宗教的歷史背景。所以,基督徒應趁機裝備自己面對有關挑戰。

2006年4月8日 星期六

解讀《猶大福音書》

解讀《猶大福音書》
黃春生牧師2006/4/8

4月6日牧師接到一通朋友從美國打來的電話,問我是否知道除四福音書之外,還有一本《猶大福音書》的事情。這項消息很快的也出現在台灣的報紙上(自由時報2006年4月8日A12版)。我告訴這位朋友,除了四福音書之外,第三、四世紀還有更多的福音書,除《猶大福音書》之外,著名的經卷還有《多馬福音書》(The Gospel of Thomas)、《(抹大拉的)馬利亞福音》、《耶穌的智慧》、《彼得行傳》、《約翰次經》、《亞當啟示錄》(The Apocalypse of Adam)…。

1945年,一個農民在埃及北部的那.哈馬迪(Nag Hammadi)發現11卷埃及古經,和另兩卷殘經。第一卷給翻譯出來的是《真理的福音》(The Gospel of Truth),時為1956年;1977年另有51篇文給譯了出來,主要是羅賓遜(James Robinson)譯出來的,學者算是第一次可以讀到諾斯底主義的原作。

後來人稱這些古經文為那.哈馬迪圖書館,其實它包括的作品相當多元化,性質有︰非基督教諾斯底主義、基督教諾斯底主義、非諾斯底主義等。基督教諾斯底主義的作品,最出名的是《多馬福音書》(The Gospel of Thomas),很可能是在主後140年的敘利亞寫成,裡面有超過一百段據說是耶穌說的話,這本書在1959年英譯版首度發行。這些經卷都在埃及沙漠出土,大多以科普替語(Coptic)寫成,科普替語則指主後第三至十二世紀說希臘和埃及相混的語言。

十九世紀有兩本埃及(Coptic)諾斯底的古經文出版,一本是艾斯祈維安拿斯經文(Codex Askewianus),內有「智慧篇」(Pistis Sophia);另一是布斯安拿斯經文(Codex Brucianus),內有「猶書」(Books of Jeu),二者均屬頗後期的諾斯底作品。第三卷叫庇路連尼西斯經文(Codex Berolinensis),雖是十九世紀獲得,卻遲至1955年以後才陸續出版,它載有《(抹大拉的)馬利亞福音》、《耶穌的智慧》、《彼得行傳》、《約翰次經》。

總之,這些經卷是被「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的信仰者保存下來。甚麼是「諾斯底主義」?其實,諾斯底主義在很多宗教內都有它的影蹤,它強調人是靠某種神祕的「知識」(希臘文︰gnōsis)得救,而尤為重要的是他的出身。諾斯底主義最明顯的特性是宇宙二元論(Dualism)──靈界與物界的永恆對抗。早期基督教教父作品中,極力斥責諾斯底的言論,他們指出諾斯底團體都是把基督教思想扭曲而產生的異端(Heresy);但現代學者的研究認為,好些諾斯底思想與基督教是沒有關係的。至於諾斯底主義是什麼時候和怎麼發展出來,至今仍無定案。

直到十九世紀,我們對諾斯底的認識全是本於教父作品,它們有時會重述諾斯底的思想,為要駁斥它。我們最重要的來源是殉道士游斯丁(Justin)、愛任紐(Irenaeus)、希坡律陀(Hippolytus)、特土良(Tertullian)、亞歷山太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Origen),及在賽浦路斯之主教伊皮法紐(Epiphanius of Salamis in Cyprus,約315-403)。其中最重要的是愛任紐作品的記載,只存於拉丁文譯本的《反異端》(Adversus Haereses)。自從在那.哈馬迪發現了大批諾斯底文獻後,我們發現教父好些記載是相當真實的,特別是愛任紐的作品。

諾斯底主要的領袖如下:二世紀初在小亞細亞教書的諾斯底主義者克林妥(Cerinthus),他說基督以一鴿子的形式降臨在耶穌這個人身上,但因為基督是神,不能受苦,故耶穌被釘十架前,基督便離他而去。

另一個重要的諾斯底主義者,是本都的馬吉安(Marcion)。他認為舊約的神與新約的神不一樣;他是第一個列出新約正典(Canon)書目的人,包括刪減過的路加福音和十一卷保羅書信。馬吉安的幻影派基督論為特土良嚴加辯斥。

最著名的諾斯底領袖是華倫提努(Valentinus),約於主後140年從亞歷山太來到羅馬。他說神(眾數)有很多等級,藉著放射而衍生,包括「第一批四對」(First Ogdoad)。他又把人分作三等級︰屬肉體的(hylics),他們是沉迷於自然界與肉慾的不信者;屬魂的(psychics),是靠信心而活的普通基督徒;和屬靈的(pneumatics),即屬靈的諾斯底信徒。

華倫提努有許多跟隨者,自成一派,後因爭辯耶穌的身體是屬魂的還是屬靈的問題,分成義大利學派及東方學派。傑出的諾斯底教師包括托勒密(Ptolemaeus)、赫拉克連(Heracleon)、狄奧多土(Theodotus)和馬可(Marcus)。歷史上已知的第一本釋經書,就是赫拉克連寫的約翰福音註釋書。

總之,《猶大福音書》乃是第二世紀基督教教父所駁斥的諾斯底思想作品之一,這些作品的出土不是讓神學研究有了假想敵,而是讓神學研究因此更為豐富。

2006年2月18日 星期六

讓我們來同心協力建造禧年館

讓我們來同心協力建造禧年館
黃春生牧師

我們重新教會設教迄今已進入第50年,回顧過去我們教會又稱為「嘆吃人的教會」(台語),因為早期從中南部移民北台灣的居民,大多是苦力工作的出外人。早期的人說,北上移民台北的人,經濟能力好的住台北市區,其次住中永和地區或三重,最次的住極容易淹水的蘆洲。

我們教會所在的菜寮一帶,早期又被戲稱為「狗屎地」。但是,我們教會的先人為福音的緣故在此地釘根,買地開設教會,於是「嘆吃人的勞工中心」開始服務這地方的出外人。早期的信徒努力購買現在禮拜堂的土地,這一筆經費對當時的人一定相當吃力。當時的人對經常變動的法令也不清,於是購買土地時僅立一紙契約書,而沒有過戶。時至今日,我們僅有地上物的使用權,而無土地的所有權。

將近六年前我在重新教會就任第四任主任牧師,沒隔多久,就有一地主跑來找我,要我出面解決土地問題。我告訴他,要我們「再買一次」也可以,但是他必須將近百人的持份者找出來蓋同意書;當然那位地主也是無能為力去做。我也曾經想過教會可以到法院提請「自訴」,要求所有土地持份者出面,但具所知,有的持份者已過世未辦理繼承,有的久居國外,要透過法院將所有土地持份者找出,也不可能,因此我們只好期待有一天政府徵收土地,我們再向政府買回,或是領一筆拆遷補償金。

我經常再想教會的將來性,如何為教會將來與福音事工作「開路」的準備。我想教會發展也與硬體息息相關,目前我們教會有土地和建物權狀僅對面四樓的二十四坪,以及面前辦公室的十多坪土地。這對教會發展而言不是很好,況且教會位於巷弄內,很多人不知道教會所在地。這也是為何我來到重新教會的前二年要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活動,特別邀請世界展望會等多個社會公益團體參與,一分面讓社區的居民知道教會是公益的、服務的,也宣示教會就在這裡,是社區的鄰居。前兩年都在社區辦活動,打開一些知名度,之後回到教會,社區居民也都很熟悉。

如今我們要購買禧年館作為社區教育中心,有幾個重要的意義:

一、使教會的能見度提高,使來往的人都知道菜寮地區有一間教會。這是長期在巷弄內的我們多年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走出巷弄。相信會有更多人看到社區教育中心而找到教會。

二、禧年館是我們五十禧年重要的「再出發指標」,前五十年是「篳路藍縷」,新五十年將會是「展翅高飛」。我們已經在為將來的重新教會和下一世代的福音事工作「開路」的預備,我們這一代預備環境和條件,下一代就會有成長的空間。

三、取名為「社區教育中心」就是期待我們教會能夠透過社區的活動和教育為橋樑,進一步將福音分享給社區,進而轉化社區。

四、購買禧年館對我們而言,更是教會發展所需。因為我們的空間不足,使得許多的聚會和事工無法有效推展。購買禧年館之後,禮拜堂一樓完全規劃給主日學使用,禧年館提供青少年聚會使用。我期待在主日裡,能夠提供全部人的禮拜:一樓副堂有兒童禮拜,二樓禮拜堂有成人及青年的禮拜,禧年館有少年的禮拜。

我有一個夢,當我們在慶祝七十週年時,禮拜人數可達三百人,這是包括二場主日禮拜、兒童禮拜、少年禮拜。目前二場成人禮拜約有180人,兒童禮拜有27人,少年禮拜約有23人,合計230人。保守期待,每年增加7人,十年後也有70人。當然,我們的信仰越是扎根,教會的增長也將越得進步,這需要我們一同來努力和建造。

2006年1月12日 星期四

追隨基督--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百年誕辰紀念

追隨基督--潘霍華百年誕辰紀念

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他是召人來為他死。-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今年2006年2月4日是潘霍華牧師(Dietrich Bonhoeffer, 1906.2.4-1945.4.9)百年誕辰紀念,屆時許多神學院、大學也將舉行相關的紀念活動。他是何許人也?為何值得學界紀念,並舉行研討會。

潘霍華是德國信義宗(路德會)的牧師與神學家,他的生平及信仰的遺產,大大影響了二次大戰後的神學思想、基督徒的想像力、以及信仰的實踐。潘霍華生於德國的布勒斯勞,父親是柏林大學精神科教授,潘霍華的外祖父哈斯曾做過德國皇帝的牧師,曾因政見不合而使皇帝大怒,並因皇帝拒絕參加他主領的禮拜,被迫辭職。他的外曾祖父卡爾﹒哈斯是德國19世紀最優秀的教會史學家,於1830年在魏瑪訪問過歌德,並由於發表反對政府的意見而被捕入獄。他的父系屬於舊斯瓦比亞家族,該家族從1450年起即居住在威登堡,出了不少神學家。

潘霍華17歲進入杜賓根大學(Tübingen)就讀,21歲時取得神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紐約協和神學院工作,24歲成為路德會牧師以及柏林大學系統神學講師,被譽為「一個才華橫溢、精通神學的青年」。潘霍華加入認信教會(Confession Church),此會由馬丁‧尼穆勒(Martin Niemoeller)所領導,由三分之一的抗羅宗神職人員及關心此運動的平信徒所組成。

當希特勒崛起時,他公開表示反對其獨裁傾向並帶領「認信教會」與「國家教會」 (State Church)劃清界線。在希特勒執政以前,他就認識到,國家社會主義者企圖擺脫上帝,單靠人類自身的力量來創造歷史,是一項殘忍的試驗。1933年,希特勒剛一上台,他就決定放棄學術生涯,因為對他來說,這種生活似乎已經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1933年2月,他在電台公然抨擊那種以「元首」為偶像、以「元首」為上帝的制度,因為那種政治制度不僅破壞國家,而且也使國家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廣播中他說:「民眾有一種傾向,就是把領袖變成偶像。而領袖也往往樂於接受崇拜,久而久之,這種人越來越善於迷惑群眾,把自己偶像化,奪取神的地位。」然而出乎意料,在播放時,電台竟將結尾處這段至關重要的講話掐掉了。1933年7月,德國所有教堂都懸掛納粹黨旗。教堂講道宣讀的是千篇一律的頌詞。就在全國一片歌功頌德聲中,教會內部卻出現了一個反希特勒的組織,名為「青年革新運動」,潘霍華是其成員之一。這是一個非法組織,他們拒絕將德意志的國家信仰納入基督的福音之內。

稍後,他發表了《教會與猶太問題》,號召教會頑強抵抗反猶政策──不僅在市民社會,而且在教會內部。他認識到世界和教會在20世紀30年代的處境:教會再也不能通過各自宣講其古老的信條而得以宣揚福音。

1934年,普世教會在丹麥開會。瑞典一位朋友問潘霍華:「如果戰爭爆發,你將怎樣辦?」潘霍華回答說:「我將祈求基督給我以力量,叫我不要拿起武器。」同年5月29日,在德國巴門市。138位基督徒聚會巴門,代表德國18個宗派擬定反對納粹的憲章,此即著名的「巴門宣言」。巴門大會的另一個成果是成立了「認信教會」以抵制教會的民族化。這是基督教反抗納粹的中堅運動,潘霍華是其成員之一。

擁護「巴門宣言」的人以非法聚集罪被革職、流放、囚禁、處死。也有的人反戈一擊,揭發巴門會議「內幕」而在電台作「現身說法」。全國到處是一片聲討巴門會議的濁浪。

1935年9月23日,潘霍華在Finkenwald神學院任院長教導認信教會神學生。。12月,希特勒政府的宗教事務局局長宣布「認信教會」及其下屬一切機構均為非法。報紙、電台轟炸式的新聞舖天蓋地,譴責批判「認信教會」。不肯承認錯誤的人被歧視,薪金不予支付。「巴門會議」的參加者紛紛轉變立場,潘霍華的神學院的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儘管他們很優秀。

1936年8月2日,潘霍華的一位學生要去漢堡做牧師。潘霍華問:「這麼說你要脫離認信教會了?」青年回答:「潘霍華博士,我們都非常尊敬您,但是如果不與官方一致,我們就找不到工作呀!」潘霍華說:「如果上錯了船,即使在船上朝相反的方向走也無濟於事。」第二天,潘霍華對同事說:「我們應當向教堂會眾宣讀給希特勒的公開信。我們既然有膽量上書希特勒,就不怕把它公之於眾。」由於潘霍華堅持反對納粹,1936年他被剝奪在大學講課資格,1938年被命令離開柏林,不得在首都居住和工作。

1937年完成他的名作「門徒的代價」(The Cost of Discipleship)。1939年7月7日著名基督教社會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邀請他前往美國,潘霍華來到美國不到一個月,便急著要回國。當初尼布爾擔心他會被捕,才設法把他接到美國並為他安排工作。但他到美國後卻坐立難安,不斷自責:「難道你到美國竟是為了逃避苦難嗎?」於是,他下定決心重回世界上最黑暗的一個角落,潘霍華心裡稍稍得到安慰。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愛德國愛得有多深。他要與他的人民一同受難。他堅定的信心與隨時準備犧牲的決心,多次表露無遺。幾個禮拜後他又重返德國並加入反希特勒組織。 1940年夏天,大多數反對納粹政權的積極分子灰心喪氣,有人建議暫緩發動進一步的運動以免造成希特勒裝作殉國烈士,潘霍華堅決反對。他說:「假如我們要做基督徒,就不容許得過且過,有苟且行為。」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潘霍華在國際尚未出名;一直到1950年代,《獄中書簡》、《倫理學》在他死後出版、翻譯,潘霍華才被全世界的基督教界所注意。從柏林特格監獄私運出來的信件所集成的文集,是潘霍華生前未曾想到要發表的,但它卻成了他許多書中最受歡迎的一本。

他以無畏的死見證了一個卓越的真理:作基督的門徒,不是享受榮華富貴,而是要擔當民族、世人的苦難;不是要飛黃騰達,而是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冒險犯難,令邪惡者難以得逞。這代價有時竟是生命。

潘霍華的神學絕不是象牙塔內的學術玩物。他的神學是入世的、生存的實踐。他關懷國家、人民的利益,決不是脫離政治,與政治絕緣。他有著敏銳的目光,希特勒一上台,他就知道他的國家、民族和整個歐洲文化及基督教信仰都將受到致命威脅,因為希特勒的極權主義和民族主義帶著地獄的血腥味。

1943年他因幫助14名猶太人逃到瑞士安全地帶而被捕入獄。在監獄和集中營裡,潘霍華表現出不屈不撓的勇氣。他的無私和友愛,感動了和他接觸的一切人,甚至監獄看守也很尊敬他。有些看守偷偷地將他在獄中寫成的書信帶出來,保存下來。看守在巡視以後常常因為不得不把他的房門鎖上而向他道歉。

被囚期間,他受到祕密警察的審訊。但他在行刑者面前巍然屹立、面不改色。他拒絕放棄自己的主張。他公然承認他反抗祕密警察組織,坦白地承認,作為一個基督徒,就是國家社會主義與集權統治者的死敵。雖然他們用酷刑折磨他,並且威脅要逮捕他的雙親、妹妹及未婚妻,他還是公然地反抗。1944年10月,朋友們想設法營救他出獄,把他送到國外,但他卻堅拒了,以免連累別人。

在獄中,他請求准許照顧病人和其他犯人。他安慰憂愁煩躁的人。甚至與潘霍華同坐牢的莫洛托夫的侄兒高可林,也深為基督的教訓所感動。1943年到1944年間,軍事法庭每週都要處決一、二十人,在這期間,潘霍華總是為犯人代禱及安慰。有些被控從事破壞活動的人由於潘霍華的幫助而得免一死。那些與他同監的人看到他在最可怕的環境中仍鎮靜自若,深受感動。有一次,柏林受到最猛烈的空襲,爆炸聲和犯人的呼號聲混雜在一起。犯人們用拳頭捶打監獄的大門,大聲呼喊要求將他們轉移到安全的防空洞,潘霍華卻站在他們的面前,好像巨人一樣,絲毫不動。

1945年2月,柏林的蓋世太保監獄遭炸毀,潘霍華被轉到貝獻瓦勒特集中營,以後輾轉遷徙。1945年4月9日,就在盟軍解放的前三週,在佛羅森堡集中營裡,未經公開審判而被希特勒下令吊死於Flossenburg監獄的一棵樹上,就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崩潰前三週。那棵樹上僅留下一個小木牌,上面刻著幾個字「潘霍華,在弟兄中成為耶穌的一位見證人」。與此同時,他的哥哥克勞斯和妹夫杜南毅及士雷舍,也分別在柏林和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被蓋世太保處決。不久,盟軍便解放了這幾個集中營。潘霍華殉道前一天,最後一次在獄中佈道。「所有人,不論其為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都深深為他的誠懇所感動。」他正想安慰監獄裡的一些孀婦(她們的丈夫因領導反抗希特勒的運動而被處死),以免她們過於沮喪與憂慮時,就被永遠地帶走了。據回憶,他臨終的遺言是:「這就是結局,但對我不過是生命的開始。」

1945年7月27日在倫敦三一教堂為潘霍華舉行追思禮拜,大家都感到1945年4月9日潘霍華死於祕密警察手中,這是德國境內發生的不能以人類的標準來衡量的事。他們認為,上帝必親自干預世界這次空前可怕的鬥爭,因為上帝將一位最忠誠、最勇敢的孩子獻出來,來對抗魔鬼政權的罪惡,並將歐洲文化賴以重建的精神加以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