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0日 星期四

愛鄰舍的社區事工

-->愛鄰舍的社區事工 黃春生牧師


「社區」一詞雖然已成為社會大眾生活中常用的詞句,但是對社區的定義卻莫衷一是。社會學家希來瑞(George A. Hillery)曾研究94個定義,歸納出多數社會學家所認同的社區含義,應包括三個要素。
1. 地理區域:社區包含一群人,居住在一地理區。
2. 共同關係:社區內關係的品質,社區的成員由文化、價值、態度等共同特性所結合在一起。
3. 社會互動:在一固定範圍內,互相關聯、依賴,行使社會功能,具生命共同體之關係。

它意涵著「情感」(對社區的認同感)、「組織結構的」(包含了人群在特定時間與空間之關係)、「功能的」(滿足共同的需要)等三個層面。

當教會要從事社區福音工作時,不妨也以此定義來思考教會的方法。也就說教會的社區事工必須是在地的,必須和在地人結合的,進而成為在地的好鄰舍,當然也要成為福音的供應站。


社區的需求


教會除了規劃起服事範圍的地圖之外,最好可以著手社區的調查,去發掘社區的文化、特質和需要。很多教會做社區工作做不太起來,因為教會給的東西不是居民要的,或者對居民而言沒有吸引力和認同。當我們說教會社區事工必須是在地的,必須和在地人結合的時候,就要問社區朋友的需求在哪裡?

傳福音固然是教會存在的意義所在,但服事社區愛我們的鄰舍也是同等的重要,特別是對於肉體或心靈窮困的弱勢者,更是教會服務的對象。誠如樂聖貝多芬所說:「最美之事,莫過於接近上帝,把祂的光芒撒播於人間。」教會必須去思考和學習耶穌的榜樣,親近和幫助軟弱無助者,他們就隱藏在社區中。世界展望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說:「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Let my heart be broken with the things break the heart of God.)」願教會實踐耶穌所訓示「愛人如己」並如此行來紀念祂。

社區事工的使命宣言

我對於社區事工與福音的連結有一個想法,就是關係的建立。不是裙帶關係、不是利益關係,而是實踐耶穌所教導新的誡命「愛人如己」的關係。因此,我常提醒社區部門的同工說:「要傳福音,先做朋友。」關係永遠是社區事工的重點。從「愛人如己」的核心價值出發,我覺得我們的社區工作的使命宣言有四: 
一、疼愛您:讓社區朋友感受到被接納、尊重、溫暖。
二、服侍您:讓社區朋友感受到被呵護、關心、重視。
三、支持您:讓社區朋友感受到被扶持、陪伴、跟進。
四、成全您:讓社區朋友接受主的福音、更新、成長。

愛鄰舍的服務

社區有自有的風格,如果教會的型態和社區一直都格格不入,那該怎麼樣去做調整?不是說一昧地要教會改變去迎合世代,而是如何讓教會成為社區的好鄰舍,讓人感受上帝的愛就在他們當中。教會的社區事工要切合社區的需求,「以福音為基礎,藉祈禱得力量,用服務來實踐」。

實踐愛鄰舍的服務必須衡量教會本身的能力,做教會所能做的開始。一般來說,低收入戶家庭兒童的教養問題,是我們可以優先去做的,且是小教會也有能力去做。其方案的進行就有如主日學的模式,時間可以安排在禮拜三及禮拜六下午,內容可以有課業習作、生命教育、才藝和遊戲。此外,教會可以觀摩和參考其他教會的社區服務經驗,去滿足社區的需求。以下是大致整理教會可行的社區服務項目:
項目
實務例子
備註說明
弱勢救助
展望會-社區守護中心
提供:兒童守護、少年守護、婦女守護、單親守護、老年守護、身心障礙守護、急難救助、社區守護等。社政、社福機構所能提供的資源與服務,則可以由社區守護中心落實到社區之中。
兒童
兒童合唱團
小太陽成長營/社區主日學
國小生命教育課程
兒童福音詩歌為主
內容可以有課業習作、生命教育、才藝和遊戲
青少年
體育競賽-籃球鬥牛…
得勝者教育

生命教育課程
社區教育
讀書會、講座、才藝

暑期營會
暑期快樂營
福音營/夏季學校/兒童營
日光少年營…

社區調查
社區地圖、社區文化、社區意識

社區媒體
社區報
社區網站
社區報是社區對話和消息的管道。內容可包含在地、文化、教育、信仰等。
社區福利
社區巡守隊
社區清潔
獎助學金
急難救助/設置關懷基金
效法基督以僕人的身份服事社區
「我是自由的人,不受任何人的奴役;但是我卻甘心作大眾的僕人,為要爭取更多的人。」(林前9:19
社區環境
美化環境
公園認養
結合公部門、專家、意見領袖共同規劃社區
社區活動或比賽
親子園遊會
民俗佈道-平安七月情
社區敬老會
聖誕音樂會
聖誕晚會
跳蚤市場
福音餐會/晚會
比賽:徵文、美術、才藝、攝影
成果發表會/合唱團…
在特別的節日舉辦結合信仰意義的活動。元宵節、兒童節、母親節、中秋節、重陽節、聖誕節


學習和實踐
教會可做的社區工作很多,也有很多教會已經實施多年且有成。但這當中也有教會是經歷許多的失敗和調整。一般而言,沒有人會喜歡失敗,但是失敗其實並不如想像的可怕,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經驗學習模式,就是希望我們從做中嘗試與錯誤(trial and error),進而從錯誤中改進。任何事情的成就與否,關鍵在於實踐,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所以學習從「做」著手,是成功的要訣。

「勇於開始,聽百遍不如做一遍」,這是我對要從事社區福音事工者的建議,一旦我們開始做,就有意想不到的學習,一旦我們開始實踐,就更會體驗到如何去愛鄰舍。

在企畫社區福音事工時,我們需要有虛心學習的心。近年管理學帶來一個新觀念-「標竿管理」(Benchmarking)。這觀念就是以任何產業中卓越的公司作為模範,學習其作業流程,透過如此的持續改善來強化本身的競爭優勢。換句話說,標竿管理是一種謙虛的承認他人的確在某些作業上優於自己,並虛心的向其學習,以求迎頭趕上甚至超越之的實際作法(Aderson & Pettersen,1996)。同樣,從事社區福音事工時,我們也要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也避免重蹈覆轍。此外,我們也要樂於分享社區福音事工的成果,好讓基督的教會都同得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