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30日 星期五

為台灣奠基百年大業

為台灣奠基百年大業

黃春生牧師

二千年的大選結果反映出人民「向上提昇」的渴望,四年後許多人能期待繼續提升。在瞬變的世界中,台灣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等待改革的空頭支票。回顧過去十多年來的民主改革過程,我們要肯定許多人對民主改革的貢獻,也要讚賞許多社會先見為改革所做的努力。

長期以來,台灣的改革運動一直無法有系統、有組織地發展,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完整的「啟蒙」和「認同」教育。以致於人民對黑金覺醒能力弱,而改革的意識更無法得到接續與貫徹。且我們更沒有看到有改革理念的政治人物,以「甘願犧牲」的精神屈卑自己的一生投入扎根教育的工作。上週五我在台大第二活動中心主持「科學大師人文和生命的探討」的演講會,主講人張文亮教授提到好幾位頂尖的科學大師,他們常擔任主日學的講員,向小朋友講故事。北一女中前校長鄭美俐(長老教會的長老)在任職校長時,同時也擔任自己教會的主日學校長。確實,他們「甘願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事實上,很少人願意如此委身在卑微的事情上。如此,改革意識、本土意識如何奠基在下一代呢?

我相信有遠見、有毅力,必定帶來質變。在以色列建國運動中,有一位貢獻甚大的人物—賓‧耶戶大(Ben Yahudah)他為了使四散在全世界的猶太人,回到故土以色列時能有一共通語言,於是盡他一生研究、推行希伯來語文工作,並在約帕成立一所只准說希伯來語的學校。當初他與妻子約定在家裡僅可用希伯來語交談,甚至孩子出生之後也是如此。由於孩子無法與鄰居交談,一直被人當成啞巴,甚至鄰居指責他們就是將神聖的語言當成「世俗」的言語使用,孩子才成為「啞巴」。直到有一天,鄰居發現耶戶大兩個小孩用竟然用這種消失一千多年的語言交談時,才恍然大悟。受到這個家庭的激勵,學習希伯來語成為全民運動。這種遠見與毅力是目前台灣所需要的。

眾所皆知全世界地下鐵規劃最完善是在法國巴黎,單單一次規劃就是一百年。不少鐵路工人就很驕傲地說,他們已是巴黎地下鐵第四、五代的工人。從他們的曾祖父到他們,世世代代都是鐵路工人。甚至有幾條路網就是以這些工人的家族之姓氏命名的。而台灣的建設卻是急就章,縫縫補補又十年,到底能撐多久誰知道。

在此很期待新政府用心規劃國政藍圖,為台灣奠基百年大業。一方面重視改革與本土意識的啟蒙教育。一方面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奠立秩序與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