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跨越高牆
黃春生 2003/2/9
前靜宜大學校長李家同(1995)在他的著作《讓高牆倒下吧》中,特別提到了他曾前往印度加爾各達拜訪德蕾莎修女,這整個過程令他非常感動。在當時印度的加爾各達修道院內,德蕾莎修女原本只是一群來自歐洲的修女之一。在修道院的高牆之內,她們過著安定舒適的生活,但牆外的世界卻極其悲慘,貧窮、疾病、混亂已經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情形。
1948年德蕾莎修女感受到來自上帝的呼召,要她為「最窮」的人(poorest of the poor)服務。於是,她離開了她住了二十幾年的修道院,她脫下了厚重的歐洲式修女道袍,換上了一件像印度農婦所穿白色藍邊的衣服,她從此走出了高牆,走到窮人之中!德蕾莎修女的一生一直為窮人服務,1997年9月6日她與世長辭了,全球都為她的死感到哀傷。當時,中天新聞評論說:「她的去世,使窮人的希望破滅……」。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仍然有許多她的繼承者,正在為窮人服務。
德蕾莎修女用愛跨越高牆,今天的教會正是為此而存在。我們要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要用基督的愛來跨越人與人之間的高牆,更要通過基督的愛來架起人與上帝之間的橋。因此,我們要以基督的愛來關懷生命、服務人群。
清代的大書畫家鄭板橋在山東為官時,有一天接到一封家書,信中說到家中正為了築牆之事與鄰居打官司。於是,鄭板橋就作了一首詩,託人帶回。詩中寫著:「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看了這首詩之後,家人十分感動,也認同鄭板橋的看法,於是讓出了三尺的土地。鄰居看了鄭家禮讓了三尺,也自行往後退了三尺。這種禮讓成就和睦的美德,成了佳話,流傳後世,那條巷子也因此被稱為「六尺巷」!這樣的價值是具有基督信仰的美德。因此,教會內的肢體必須先彼此接納,除去肢體間的「高牆」,才能期待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
第二,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教會舉辦社區活動,主要是與社區建立互動、互信的基礎,但我們必須本著基督愛的態度來接待社區的朋友。當我們與社區當朋友,自然他們就會認識到基督的愛。但是,我們若無法存著基督的愛去作,就會將我們的本性的惡、計較顯露出來,而忘記「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教導。因此要警惕,不要使「愛」成為「礙」,而阻礙人認識福音。
李家同校長(1995)曾以簡單卻是深刻的語調,來形容他對印度加爾各達垂死之家的記憶:
雖然只有兩天,垂死之家的經驗使我永生難忘。
我忘不了加爾各答街上無家可歸的人。
我忘不了一個小男孩用杯子在陰溝裡盛水喝。
我忘不了二個小孩每晚都睡在我住的旅館門口,只有他們兩人,最大的頂多四歲。
我忘不了垂死之家裡面骨瘦如柴的病人。
我忘不了那位年青的病人,一有機會就希望我能握住他的手。
我忘不了人的遺體被放在一堆露天的煤渣上,野狗和烏鴉隨時會來吃他們,暴風雨也會隨時來淋濕他們。他們的眼睛望著天。
我忘不了垃圾場附近衣不敝體的窮人,他們和野狗和烏鴉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人類應有的任何一絲尊嚴(《讓高牆倒下吧》,頁127-128)。
1948年時,德蕾莎修女走出住了二十年的修道院,她自己走到高牆之外,進入苦難的百姓之中,藉著她讓世人看見有太多太多的人,他們生活在貧窮痛苦中,他們渴望一雙溫暖的手。
「教會與社區之牆」,讓教會不了解社區,也讓教會外的人(非信徒)不了解基督和教會。牆內與牆外之間,因為彼此不了解,隔閡始終不能化解。若再加上教會在宣教上不當的作法與態度,就很容易將非信徒推得更遠了!
保羅說耶穌基督成了和睦的橋樑,他在十字架上廢掉了人與人之間的冤仇,又讓人與上帝和好,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今天,我們成為基督徒,意味著我們要跟隨基督,成為基督的門徒,因此我們要效法基督「在十字架上廢掉了人與人之間的冤仇,又讓人與上帝和好」。因著愛,我們成為上帝的家人;因著愛,我們同心敬拜上帝;因著愛,讓我們彼此學習接納;因著愛,高牆得以除去。願教會的肢體間因著基督的愛彼此接納,因著基督的愛,教會進入社區,並以愛跨越高牆。各位姊妹、兄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註:2月9日是我太太生日,在此特別的時間裡,獻給她這篇文章。2月9日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1873年2月9日馬偕牧師為北部台灣第一批信徒受洗。而我自己的生日3月9日也是很特別的日子,1872年3月9日是馬偕牧師抵達北部台灣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北部教會的設教紀念日。
註:2000年8月1日我至重新教會赴任,9月3日正式就任重新教會第四任主任牧師。該月正式展開社區工作,三重中學得勝者教育事工就是在當年8月接洽,9月開始。緊接著2001年開始社區兒童事工,成立「小天使兒童合唱團」。
前靜宜大學校長李家同(1995)在他的著作《讓高牆倒下吧》中,特別提到了他曾前往印度加爾各達拜訪德蕾莎修女,這整個過程令他非常感動。在當時印度的加爾各達修道院內,德蕾莎修女原本只是一群來自歐洲的修女之一。在修道院的高牆之內,她們過著安定舒適的生活,但牆外的世界卻極其悲慘,貧窮、疾病、混亂已經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情形。
1948年德蕾莎修女感受到來自上帝的呼召,要她為「最窮」的人(poorest of the poor)服務。於是,她離開了她住了二十幾年的修道院,她脫下了厚重的歐洲式修女道袍,換上了一件像印度農婦所穿白色藍邊的衣服,她從此走出了高牆,走到窮人之中!德蕾莎修女的一生一直為窮人服務,1997年9月6日她與世長辭了,全球都為她的死感到哀傷。當時,中天新聞評論說:「她的去世,使窮人的希望破滅……」。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仍然有許多她的繼承者,正在為窮人服務。
德蕾莎修女用愛跨越高牆,今天的教會正是為此而存在。我們要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要用基督的愛來跨越人與人之間的高牆,更要通過基督的愛來架起人與上帝之間的橋。因此,我們要以基督的愛來關懷生命、服務人群。
首先,我們必須除去人與人之間的「牆」。若是教會內的肢體無法彼此以基督的包容心來容納不同意見和風格的人,這就不用談跨越「高牆」至社區,更無法傳基督使人親近上帝。
清代的大書畫家鄭板橋在山東為官時,有一天接到一封家書,信中說到家中正為了築牆之事與鄰居打官司。於是,鄭板橋就作了一首詩,託人帶回。詩中寫著:「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看了這首詩之後,家人十分感動,也認同鄭板橋的看法,於是讓出了三尺的土地。鄰居看了鄭家禮讓了三尺,也自行往後退了三尺。這種禮讓成就和睦的美德,成了佳話,流傳後世,那條巷子也因此被稱為「六尺巷」!這樣的價值是具有基督信仰的美德。因此,教會內的肢體必須先彼此接納,除去肢體間的「高牆」,才能期待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
第二,以基督的愛來跨越教會與社區的高牆。教會舉辦社區活動,主要是與社區建立互動、互信的基礎,但我們必須本著基督愛的態度來接待社區的朋友。當我們與社區當朋友,自然他們就會認識到基督的愛。但是,我們若無法存著基督的愛去作,就會將我們的本性的惡、計較顯露出來,而忘記「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教導。因此要警惕,不要使「愛」成為「礙」,而阻礙人認識福音。
李家同校長(1995)曾以簡單卻是深刻的語調,來形容他對印度加爾各達垂死之家的記憶:
雖然只有兩天,垂死之家的經驗使我永生難忘。
我忘不了加爾各答街上無家可歸的人。
我忘不了一個小男孩用杯子在陰溝裡盛水喝。
我忘不了二個小孩每晚都睡在我住的旅館門口,只有他們兩人,最大的頂多四歲。
我忘不了垂死之家裡面骨瘦如柴的病人。
我忘不了那位年青的病人,一有機會就希望我能握住他的手。
我忘不了人的遺體被放在一堆露天的煤渣上,野狗和烏鴉隨時會來吃他們,暴風雨也會隨時來淋濕他們。他們的眼睛望著天。
我忘不了垃圾場附近衣不敝體的窮人,他們和野狗和烏鴉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人類應有的任何一絲尊嚴(《讓高牆倒下吧》,頁127-128)。
1948年時,德蕾莎修女走出住了二十年的修道院,她自己走到高牆之外,進入苦難的百姓之中,藉著她讓世人看見有太多太多的人,他們生活在貧窮痛苦中,他們渴望一雙溫暖的手。
「教會與社區之牆」,讓教會不了解社區,也讓教會外的人(非信徒)不了解基督和教會。牆內與牆外之間,因為彼此不了解,隔閡始終不能化解。若再加上教會在宣教上不當的作法與態度,就很容易將非信徒推得更遠了!
保羅說耶穌基督成了和睦的橋樑,他在十字架上廢掉了人與人之間的冤仇,又讓人與上帝和好,這一切都是因為「愛」。
今天,我們成為基督徒,意味著我們要跟隨基督,成為基督的門徒,因此我們要效法基督「在十字架上廢掉了人與人之間的冤仇,又讓人與上帝和好」。因著愛,我們成為上帝的家人;因著愛,我們同心敬拜上帝;因著愛,讓我們彼此學習接納;因著愛,高牆得以除去。願教會的肢體間因著基督的愛彼此接納,因著基督的愛,教會進入社區,並以愛跨越高牆。各位姊妹、兄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註:2月9日是我太太生日,在此特別的時間裡,獻給她這篇文章。2月9日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1873年2月9日馬偕牧師為北部台灣第一批信徒受洗。而我自己的生日3月9日也是很特別的日子,1872年3月9日是馬偕牧師抵達北部台灣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北部教會的設教紀念日。
註:2000年8月1日我至重新教會赴任,9月3日正式就任重新教會第四任主任牧師。該月正式展開社區工作,三重中學得勝者教育事工就是在當年8月接洽,9月開始。緊接著2001年開始社區兒童事工,成立「小天使兒童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