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如何在ChatGPT「問好問題」?

如何在ChatGPT「問好問題」?

黃春生牧師

在ChatGPT輸入問題、讓它回答,大多時候得到的答案都很普通?其實,那是因為你的問題也很普通。例如你輸入「請給我心情愉快的5個方法」這種問題,你問ChatGPT不如直接問Google,得到的答案可能還有專家背書。好一點的輸入法可能會是「請針對OOO/主題,幫我撰寫10個激勵人心的標題」、「請根據OOO(書、作者)的論點,給我5個具體應用在OOO(關鍵目的)的方案」。

使用ChatGPT必須要有結構化思維,你要拆解自己的問題,讓每個環節都產出更多可能,再去碰撞出新的答案。

ChatGPT不是客服,問不出答案代表你問的方法錯了,要換個方式問。不會問好問題,就像你拿智慧型手機,卻還是只拿來打電話;裝了RTX 4090的超強顯卡,卻還是玩8bit的遊戲一樣。

在ChatGPT中「問好問題」有助於獲得更準確和有價值的回應。以下是幾個提問的技巧:

1. 清晰明確

   - 明確地描述您想要了解的問題,越具體越好。

   - 例如:「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念是什麼?」比「宗教改革是什麼?」更容易得到深入回答。

2. 分段提問

   - 如果有多個相關問題,可以分段提出,以便更有條理地獲得答案。

   - 例如:「加爾文的預定論是什麼?這與路德的觀點有何不同?」

3. 限定範圍

   - 限制問題的範圍可以讓回應更集中。

   - 例如:「根據《羅馬書》,保羅如何論述義人因信稱義?」

4. 詢問具體解釋或範例

   - 如果想要更實際的理解,可以請求範例或具體解釋。

   - 例如:「請舉一個加爾文對教會治理的具體案例。」

5. 使用背景資訊

   - 如果問題涉及特定情境或背景,提供這些資訊可以有助於更準確的回答。

   - 例如:「在台灣的處境神學中,如何應用釋經原則來推動社會正義?」

6. 提出批判性思考問題

   - 如果想深入探討,可以提出批判性問題,如:「加爾文的預定論如何影響現代的基督教倫理?」

此外, 如果將「好問題」先翻譯成英語、德語、日語,再進行詢問,可能可以得到更豐富的資料。因為,這些語言的資料庫比較充沛,資料也比較完整。透過這些技巧應能幫助您在使用ChatGPT時更有效地獲取知識!

⭕ ChatGPT提問技巧:如何給出明確的指令?

當您使用ChatGPT時,給出明確的指令可以幫助獲得更準確的回應。以下是一些有效提問的技巧:

1. 保持具體

   - 提出具體的問題或請求,避免模糊的措辭。

   - 範例:不要說「解釋聖經」,而是說「請解釋《創世記》1:1-2的神學意義。」

2. 提供上下文

   - 如果問題涉及特定背景或主題,先簡單概述,讓ChatGPT了解相關背景。

   - 範例:「我是長老教會的牧師,希望了解加爾文神學中關於預定論的教導。」

3. 設定格式要求

   - 指定回答的形式,例如「請以三段文字回答」或「列出三個要點」。

   - 範例:「請用三個要點概述保羅書信中的恩典觀。」

4. 指定語氣或風格

   - 如果希望回答具有特定的語氣(如正式、非正式、學術性等),可提前告知。

   - 範例:「請用學術性語言解釋加爾文對聖靈的理解。」

5. 說明細節需求

   - 如果需要包括特定的細節或範例,可以直接指出。

   - 範例:「請解釋《約翰福音》中的愛的主題,並引用三個具體經文。」

6. 設定回答範圍

   - 如果希望回答只集中於某個範圍或觀點,可在提問時明確說明。

   - 範例:「請從改革宗神學的角度分析《羅馬書》9章中的選民觀。」

7. 重述關鍵詞

   - 如果您期望ChatGPT回答的重點是特定詞語或概念,可以重述或強調。

   - 範例:「請詳細解釋什麼是『普遍恩典』,特別是其在加爾文神學中的意義。」

8. 給出限制條件

   - 如果您想要的回答需要排除某些資訊或不涉及某些觀點,請提前說明。

   - 範例:「請不要引用阿奎那的觀點,只解釋加爾文對救贖的看法。」

採用這些技巧,將能更精確地表達需求並獲得符合期待的回答。按照這些提問技巧,您可以更好地利用ChatGPT來獲取準確而有用的回應。

技巧:ChatGPT 的對話分支路線

「ChatGPT 的對話分支路線」是指在與 ChatGPT 進行對話時,對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提問或回應,朝著不同方向發展的方式。這種設計使得 ChatGPT 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興趣和上下文,靈活地調整回應。對話分支路線的概念與樹狀結構類似,每個回應都可以視為一個分支,根據使用者的回應方式選擇不同的對話方向。

例如,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ChatGPT 可能會根據內容提供幾種回應方向,如:

1. 深入探討特定議題:提供更詳細的解釋或進一步的背景資訊。

2. 擴展至相關主題:延伸到與原問題有關的其他領域或概念。

3. 回答後進行引導:在回答完問題後,給予一些後續的建議或引導性問題,讓對話繼續下去。

這樣的分支路線使對話更加動態和互動化,並且更符合使用者的個人需求和興趣。


⭕ ChatGPT會變笨嗎?

ChatGPT會從比較貼近你要找的資料去生成,如果好的資料都無法滿足你的提問,ChatGPT就會往比較次等的資料去找,這時候ChatGPT給出的回答就會讓人感覺變笨。此時,你可以放棄原本的交談,開啟一個「新交談」,而且要去「問好問題」,免得ChatGPT又變笨了。

⭕ AI 會有感情、情緒、思考嗎?

不要想太多!AI是 “0101”在做二進位的運算,而且ChatGPT是語言學習模型,不是搜尋引擎。它更像是文字接龍,重視結構邏輯,而不是內容正確性,所以「一本正經的說錯話」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嫌棄它說錯,也不要跟它爭論。只能透過標示師、訓練師,提升它的準確度。問好問題,給它回饋也是有幫助的。




10月30日,浴火玫瑰-蔡瑞月舞蹈社

 ⭕10月30日,浴火玫瑰-蔡瑞月舞蹈社

1994年,蔡瑞月的舞蹈社面臨拆除危機,三名舞者在颱風天高掛在15層樓高的吊車上,透過「我家在空中」的作品展示守護蔡瑞月舞蹈社(日式建築)的決心,同時獲得四十個藝文團體、二百多位文史工作者的聲援,展開「24小時藝術運動」,終於免於被拆除的命運。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建築體在1999年通過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但指定後不到3天,10月30日凌晨1:49舞蹈社就遭不明人士縱火焚毀,剛由文建會出版、堆置在舞蹈社的書籍也隨大量文資史料付之一炬。

⭕蔡瑞月舞蹈社 https://www.dance.org.tw/關於我們about-us/高吊反壓迫anti-government-protest

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 1921 年出生於台南,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蔡瑞月,有著堅強的信心、純粹的善良、自由的靈魂。從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國立台南女中的前身)畢業後,前往日本的「石井漠舞專科學院」學習現代舞,並跟著舞團在亞洲各地演出。

戰爭結束後,蔡瑞月在搭船回台灣的路上,創作《印度之歌》、《咱愛咱臺灣》兩支舞蹈。返台初期的蔡瑞月,是當時頗受歡迎的舞者。各式各樣的演出邀約不斷,蔡瑞月也在台南、台北開設舞蹈教室,為台灣的現代舞打下基礎。

1947 年,蔡瑞月與詩人雷石榆結婚,定居台北。但威權的幽靈,就在這時來到他們家。原本,蔡瑞月和雷石榆計畫到香港任教,在赴港前夕,雷石榆被警總帶走。最後,被國民黨政府驅逐到廣州。

蔡瑞月因夫婿雷石榆遭政治迫害入監,出獄後選擇在台北重新出發,購買日式房舍設立別名為「玫瑰古蹟」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並獨自撫養孩子。

在雷石榆遭驅逐不久後,警總也找上蔡瑞月。她先是被關在台北內湖的新生訓導處,沒多久後又移送綠島。在獄中的蔡瑞月仍持續創作,這段時間編了《嫦娥奔月》、《母親的呼喚》、台灣首部原住民主題舞劇《水舍懷古》,還有以雷石榆詩作〈假如我是一隻海燕〉編的現代舞。

蔡瑞月一生受白色恐怖影響30幾年,即使是出獄後,卻還是像在牢中,舞蹈社從早到晚每天都有許多人來監視她。1999年10月30日大火過後雖重建,但舞蹈社所藏的珍貴文獻和紀錄卻再也救不回來,只有部分舞碼由蔡瑞月憑著記憶將紀錄修復。2000 年在新舞台公開展演11 支經典舞作。

⭕【台灣演義】台灣現代舞先驅! https://youtu.be/05KPjUeU2qs

⭕推薦:

《浴火玫瑰: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口述史》(1998年出版)

美好腳蹤系列繪本第32冊《海燕之舞──蔡瑞月的故事》(2023年出版)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10月29日,荷蘭首相亞伯拉罕·凱柏(Abraham Kuyper)紀念日

 ⭕10月29日,荷蘭首相亞伯拉罕·凱柏(Abraham Kuyper)紀念日

亞伯拉罕·凱柏(Abraham Kuyper,1837年10月29日-1920年11月8日)是荷蘭著名新加爾文主義神學家、政治家、牧師,1901年至1905年期間出任荷蘭首相,他極受荷蘭人民愛戴,以至於1907年10月29日,整個國家都慶祝了他的 70 歲生日,並宣布他是「荷蘭的歷史」。

凱柏提出「生活領域主權 (Sphere Sovereignty)」概念,主張每個社會領域(家庭、學校、政府、教會等)都有其獨立運作的權威與責任,不應受其他領域的干預。他強調政府應尊重各生活領域的獨立性,同時也需要按照基督教原則行事,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支持。

凱柏是「新加爾文主義」的主要倡導者,主張將改革宗信仰與現代世界相結合的觀點,並強調基督教在公共領域中的積極角色。他創辦了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大的港口都市,原來名稱的舊拼法是Amstrelredam,被稱為“平安之母”(Mater Salem)。遠自宗教改革時期,就有改革宗信徒,因為受羅馬教廷迫害,從歐洲各地來這裏避難。因此,這城市傳統上是加爾文改革宗信仰,教會是國際化的,而且有影響力。到今天,改革宗信徒,還記念這個城市,而且愛這個城市;有些教會機構的大規模國際性會議,常在此舉行。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落成

 ⭕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像落成

法國為了紀念《美國獨立宣言》所製作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1886年10月28日在紐約港貝德羅島宣告落成,並由美國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主持揭幕儀式。

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語:La 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由法國雕塑家菲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設計。塑像是以羅馬神話中象徵自由的女神樣式設計,她右手高舉火炬,左手的冊子上用羅馬數字寫有美國獨立宣言簽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腳下還有斷裂的鎖鏈。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國的象徵,也是對外來移民的歡迎記號。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君士坦丁大帝的神聖體驗(The Vision of Constantine)發生在公元312年10月27日(傳統日)

 ⭕君士坦丁大帝的神聖體驗(The Vision of Constantine)發生在公元312年10月27日(傳統日)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正在為爭奪羅馬皇位而進行內戰。他正準備與競爭對手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在米爾維安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決戰。

根據當時的史學家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Caesariensis)的記載,在10月27日君士坦丁和他的軍隊正在行軍中,當他向太陽望去,他看到一輪光圈環繞著太陽,旁邊是一行希臘文「Εν Τούτῳ Νίκα」。用拉丁語翻譯過來就是「in hoc signo vinces」—「以此標記,你將得勝」。一開始他還不清楚這異象的含義,但在當天晚上,基督在夢裡解釋給他說:他應當在和敵人作戰時使用這個標誌。

次日,他命令士兵在盾牌上畫上基督教符號「凱羅圖記」(Chi-Rho,代表基督,希臘文基督的縮寫☧)的「拉布蘭旗」(Labarum),並在之後的米爾維安橋戰役中獲得勝利。

君士坦丁大帝的神聖體驗,至少有二項重大改變:

1. 基督教合法化:君士坦丁的神聖體驗被視為他皈依基督教的重要轉折點,並導致了公元313年《米蘭詔令》(Edict of Milan)的頒布,正式承認並合法化了基督教,結束了對基督徒的迫害。

2. 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宗教:這一事件奠定了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主導地位,最終促成了基督教在整個歐洲的廣泛傳播與發展。

君士坦丁的神聖體驗被認為是基督教歷史中的關鍵事件之一,也標誌著羅馬帝國宗教與文化的重大變革。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

自聯合國1945年成立以來,中華民國一直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並持有「中國」的席位。隨著冷戰的展開及中美關係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承認,成為國際社會的代表。然而,在聯合國「中國席位」的歸屬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

1971年,由阿爾巴尼亞等國家提出的第2758號決議案,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並將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有組織中驅逐」。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Resolution 2758)決議的全文如下:

「大會記取《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考慮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權利,對維 護《聯合國憲章》與對聯合國必須謹守憲章的原則都是重要的,承認中華人民共和 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 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所有權利,承認其政府的代表是中國駐聯合國的唯一合 法代表,並立刻將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與所有附屬組織非法佔有的席位逐 出。」

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提及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There is no mention in Resolution 2758 of China’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第79屆聯合國大會的開幕,台灣外交部及相關團體再次呼籲國際社會重新檢視第2758號決議。這一呼籲得到了國際間越來越多的響應。2024年9月10日在聯合國開議時,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公開指出,中國利用該決議來壓制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這與決議的原意完全不符。繼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澳洲、荷蘭國會陸續通過動議,譴責中國曲解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之後。歐洲議會也投票通過決議文:「反對中國持續扭曲聯合國 2758 號決議、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重申聯合國第 2758 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地位,強烈拒絕中國企圖扭曲歷史及國際規範。」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1600年10月21日,日本爆發「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關原之戰

⭕1600年10月21日,日本爆發「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關原之戰

1598年9月18日,豐臣秀吉死後,豐臣政權內部發生政治紛爭,引發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人組成的西軍在各地交戰。

慶長五年9月15日(1600年10月21日),雙方主力軍隊在美濃國關原地區進行決戰-關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日本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戰況一直對西軍有利,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東軍取得勝利,豐臣政府失去了統一政府的地位,而勝利者德川家康獲得了巨大的權力,為幕府制度的建立開闢了道路。

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真正成為了霸主。家康重新分封大名領地後,沒有遭遇太大的爭議。1603年家康創立德川幕府,就任征夷大將軍,繼續征討豐臣餘黨。

德川家康認為必須完全消滅豐臣氏才能鞏固幕府的統治。他首先架構了對大坂的包圍網,最終於在1614年到1615年之間發動了大坂之陣。部份西軍將領以浪人身份為豐臣軍而戰以挽回自己的名譽。最後,大坂城被德川攻佔,豐臣氏正式滅亡。德川幕府自此建立長達250年的統治。


圖:豐臣秀吉死後,東西方的割據。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獨立公投,成功登出中華民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獨立公投,成功登出中華民國

1945年2月4-11日,雅爾達會議上,美國請蘇聯出兵解決中國境內的日本軍,蘇聯的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現狀」(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1945年8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後,同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98%的選民支持獨立。

投票日當天由外蒙古所有18個行政區(包括原外喀爾喀四部、科布多和達里岡厓)所有滿18歲以上不分性別的公民、以戶為單位進行投票。採用的是記名投票,在「贊成」和「反對」的兩個選項欄中劃線。投票工作於10月20日午夜完成。中華民國政府特派內政部次長雷法章率領蒙藏委員會、外交部、軍政部等代表前往「參觀」獨立公投。

當時外蒙古並沒有所謂的《公投法》,因為人民公投就是最高的人民自決。就像智利自行進行獨立公投,也未經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同意。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1781年10月19日,約克鎮戰役結束,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1781年10月19日,約克鎮戰役結束,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維吉尼亞的約克鎮圍城戰役(或稱約克鎮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最後一場陸上大型戰鬥,發生於1781年9月28日-10月19日。當時由美國將領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與法國將領羅尚博(Jean-Baptiste Donatien de Vimeur, comte de Rochambeau)率領的法美聯軍於1781年9月28日開始圍困英軍。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灣的勝利有效地封鎖了英軍的海上補給,令英國將軍查爾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無法撤退。

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美法聯軍對英軍發動猛烈炮擊並逐漸迫近英軍的防線。英軍陷入困境,物資短缺且無法得到增援。康沃利斯嘗試突圍,但未能成功。10月19日,康沃利斯面對無法突圍和增援的困境,選擇投降。這次投降標誌著英國在美國戰場上的最後一次重大戰敗,實際上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戰事。此戰役,在法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尤其是海軍的支援,對美國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儘管英美之間的正式和平協議要等到1783年9月3日《巴黎和約》簽訂後才完成,但約克鎮戰役實際上標誌著戰爭的終結。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這場戰役也對全球殖民運動和帝國勢力的變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美國作為一個新生獨立國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1989年10月18日,東德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何內克辭職

 ⭕1989年10月18日,東德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何內克辭職

1989年10月6日至7日,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出席東德慶祝民主德國成立40周年的紀念活動。在這次活動上幾百名自由德國青年成員在行進到主席台前時出人意料地齊呼:「戈比,幫幫我們!戈比,救救我們!」(「戈比」為戈巴契夫的暱稱)這個共黨青年團組織,感受到當時教會青年的「蠟燭政變」的改革壓力。雖然這個共黨青年團,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壓制教會青年組織的活動,以阻止青年參與教會活動。

埃里希·恩斯特·保羅·何內克(Erich Ernst Paul Honecker)是共產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最後領導人之一,他在1989年10月18日因群眾抗議和黨內外壓力辭去東德最高領導職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這成為東德政權瓦解和柏林圍牆倒塌前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何內克的下台是東歐共產政權崩潰的象徵性事件之一,標誌著冷戰結束和德國統一進程的加速。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1993年10月15日,曼德拉、戴克拉克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3年10月15日,曼德拉、戴克拉克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與南非前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因他們共同致力於結束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於1993年10月15日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從1948年正式實施,旨在通過法律、經濟和社會手段分離南非的不同種族群體,主要目的是維護白人少數統治的優勢地位。這一政策導致黑人社區遭受嚴重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社會歧視。曼德拉和他的非洲民族議會(ANC)是反對這一制度的主要力量之一。

戴克拉克在1989年成為南非國家總統。他意識到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無法再持續下去,不僅因為國際社會的制裁和壓力,還有國內日益增長的抗議運動。戴克拉克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解除對非洲民族議會的禁令,並在1990年釋放了被囚禁27年的曼德拉。

在曼德拉和戴克拉克的共同努力下,1991年正式取消了種族隔離法律。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授予曼德拉和戴克拉克,表彰他們在推動南非民主化過程中的貢獻。委員會稱讚他們「勇敢地放棄了對抗,選擇通過和平與和解結束不公正的制度」。這一獎項不僅承認了他們的個人努力,也象徵著南非進入一個新的和解與平等的時代。他們的合作也為世界展示了通過對話解決長期衝突的可能性。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10月10日該紀念什麼?

10月10日該紀念什麼?
孫中山政權將1月1日訂為ROC國慶
袁世凱政權將10月10日訂為ROC國慶
這二個都不屬於台灣本土

而且蔣政權不是痛恨袁世凱政權嗎?卻以10月10日來紀念,太荒謬、錯亂了!

如果要紀念,就紀念「世界街友日」顯得更有意義。
⭕10月10日,世界街友日(World Homeless Day)
耶穌的生活也曾過著街友的日子:
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路加福音9:58)

在世界街友日,一同思考城市發展與公平正義!

「世界街友日」源自於一群以街友議題為主的社會工作者,為了讓各地社區能夠關注街友的需求、並實際採取行動,在2010年以國際串聯的方式,訂每年10月10日為「世界街友日」,呼籲人們思考街友議題並付諸實踐的機會。努力試著讓更多人,了解街友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與自力更生的一面。


⭕介紹日本時代台日友情照顧弱勢無家可歸者的故事:
1923年成立迄今的「愛愛寮」,創辦人伉儷施乾、清水照子,兩人靠著家產、積蓄、官方的補助與民間的捐贈,提供當時許多乞丐、精神疾病患者、痲瘋病患、鴉片成癮者等一個收容、甚至是技能訓練的場域,其事蹟不僅受到日本總督府及天皇的肯定,更使得當時的台北「找不到任何無家可歸者。」

⭕臺灣乞丐之父~施乾
財團法人愛愛院
⭕成為臺灣乞丐之母的日本小姐──施照子
作者:王昭文老師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1967年10月9日,紅色羅賓漢-切‧格瓦拉(Che Guevara)被處決

 ⭕1967年10月9日,紅色羅賓漢-切‧格瓦拉(Che Guevara)被處決

阿根廷革命家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67年在玻利維亞被俘後,於10月9日被處決。他是古巴革命的關鍵人物之一,並以其游擊戰爭的理論和全球革命運動而聞名。

Che熱愛戶外運動,大學醫學系求學期間,只要一有空閒,他與好友就騎著摩托車四處遊歷,親身體驗到土地與人民之間密不可分的感情,以及西方資本主義入侵拉丁美洲後,對當地所造成的貧富差距,資源壟斷等不平等現象!

Che為這段旅程所寫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Diarios de motocicleta),描述23 歲的Che與朋友阿爾貝托騎摩托車橫越南美。在這趟旅途中,他親眼目睹了印第安人的貧苦生活,加深了對被壓迫者的同情。九個月中,他們經常處在極度飢餓,或是極度寒((大多是飢寒交))的情況。在近乎苦行的旅程中,他見識到後殖民主義對南美鄉民的剝削,也間接地影響他日後投身革命志業的決定。這名未來革命家的政治信念,也在這趟艱苦壯遊中逐漸成形。

1953年6月醫學院畢業後可順利成為執業醫生的Che,於心不忍拉美同胞繼續深陷苦海,決定獻身革命,期盼在有限的人生旅程裡,使盡全力,對抗一切由西方國家機器所主導的壟斷式資本主義、新殖民主義和帝國擴張主義。當年的平安夜,在家家戶戶慶祝耶穌降生的歡欣時刻,日後被追隨者視為是「塵世基督」的Che,抵達了革命運動的第一站,瓜地馬拉。在短短不到5個月內,他看見美國政府為了捍衛私人企業在南美洲的利益,竟由中情局培養瓜國軍官發動武裝政變,放縱軍政府上台獨裁!

Che勇於擁抱理想、放棄權位,1966 年底帶領幾十個說西班牙語的外籍人潛入玻利維亞 Bilovia,在叢林中展開游擊戰。1967年10月8日傍晚,他在尤羅山峽的戰鬥中受傷被俘。10月9日下午,審訊者因爲從Che口中得不到任何口供,於是將他槍決,年僅 39 歲。

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讚譽Che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完人」。即便有人對Che存有負面的評價,但Che絕對是近代拉丁美洲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與革命家。1999年時,Che正式被美國權威《TIME》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風雲人物」之一。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公元451年10月8日 迦克敦會議(CouncilofChalcedon)召開

 ⭕公元451年10月8日 #迦克敦會議( #CouncilofChalcedon)召開

公元451年10月8日至11月1日在今土耳其境內的迦克墩召開基督教大公會議,史稱「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這是古代第四次的大公會議。與會的有東方教會的500位主教及教宗的數位代表。眾主教擁立羅馬教宗利奧(St Leo the Great, 死於461年)的《大卷》,當中強調基督神人兩性的分別,因此也產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

同時,會議法規第28條提到君士坦丁堡主教相對於其他主教具有較優越地位,亦即,地位與羅馬主教相等。但遭羅馬主教(教宗)利奧的反對。雖然羅馬利奧主教否認此議決,但東方教會仍從此認可議決之有效性。會議並使耶路撒冷從凱撒利亞教區獨立出來,成為第五大主教區,所謂的「五位宗主教制度」從此確立,使這五位主教在教會中享有特別尊崇的地位,且其教區的位階也因此確立,分別是: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阿、耶路撒冷;五個都在使徒根基之上,前四者為羅馬帝國的四大城,第五個則是基督被釘十字架、復活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主教都被賦予「宗主教」的稱謂,除了賽普勒斯從以弗所會議獲得獨立統管的權利外,五位宗主教各有不同的責任教區。

圖:1876年繪製「迦克墩會議想像圖」

載自:俄羅斯畫家,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蘇里科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Суриков) 1876年繪製。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1944年10月7日,奧斯威辛集中營特遣隊起義

1944年10月7日,奧斯威辛集中營特遣隊起義

1944年10月7日,奧斯威辛集中營特遣隊起義(Sonderkommando Revolt in Auschwitz)。在奧斯威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集中營,納粹死亡營中的數百名囚犯發起了大膽的起義行動,他們摧毀被迫工作的大部分毒氣室和火葬場。雖然一些囚犯設法殺死了幾名納粹軍官並短暫逃離了集中營,但起義很快就被鎮壓,肇事者被處決。

奧斯威辛集中營最初是一個單一的集中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斷擴建,由三個主要集中營(I、II 和 II)和 40 個較小的衛星集中營組成。 1942年3月,黨衛軍在比克瑙建立了奧斯威辛二號集中營,他們在那裡建造了一個複雜的、精心策劃的殺戮場:300個監獄營房;四個「浴室」,囚犯在那裡被毒氣殺害;屍體地窖;和火葬爐。超過一百萬猶太人和其他納粹認為不受歡迎的人,在這個工業規模的種族滅絕設施中喪生。數千名囚犯也作為可怕的醫學實驗的素材而遭受了巨大的痛苦,這些實驗是由集中營醫生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又名“死亡天使”)監督和進行的。
1944年的起義是由被稱為特遣隊的囚犯領導的,他們的日常工作令人難以置信,包括將數千名受害者趕進毒氣室,然後將他們的屍體運到火葬場火化。囚犯組成的特遣隊,將四號火葬場炸毀,整個起義造成三名納粹警衛和452名特遣隊成員喪生。


圖:奧斯威辛集中營處理囚犯遺體

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每年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是為了紀念義大利傳教士聖方濟各,宣傳愛護動物、尊重動物,正視、善待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

「世界動物日」是一群生態學家於1931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召開會議時所倡議的。他們最初目的是希望藉此喚起世人關注瀕危生物,慢慢才發展為關懷所有動物。他們以12世紀義大利阿西西城天主教傳教士聖方濟各的主保瞻禮日,10月4日,為「世界動物日」。因為聖方濟各與自然、小鳥等動物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世界動物日」的發展已超越了國家、種族和宗教等界限。

⭕2024年世界動物日主題:地球也是牠們的家。

WORLD ANIMAL DAY 2024: THE WORLD IS THEIR HOME TOO!

https://www.worldanimalday.org.uk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1971年10月3日,中華民國對中國代表權,在聯合國受到挑戰

⭕1971年10月3日,中華民國對中國代表權,在聯合國受到挑戰

1971年10月3日,中華民國對中國代表權,在聯合國受到挑戰。10月3日,聯合國大會開始討論是否將中國的代表權從中華民國轉移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蔣介石政權主張中華民國代表全中國,才是導致中華民國因2758決議案被逐出聯合國的主因。這場爭議最終在10月25日以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通過,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也意味著宣布中國民國已經是歷史,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

2024年9月以來,西方國家紛紛表達,反對中國扭曲與誤用2758決議案,中國以往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可以合法代表台灣、台灣不是國家、以及台灣因此無權參與任何在聯合國內的相關國際組織。

美國務院聲明,以及包括國際「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還有荷蘭、澳洲國會通過的議案等,都主張2758決議案並未觸及台灣。美國務院進一步指出,2758決議案也不代表聯合國對台灣的地位已做出決定,也不代表台灣會因此無權參與聯合國相關的國際組織。國際社會過去對台灣主權議題採取模糊政策,現在則是採取清晰政策,表明中國民國已經在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現在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並不屬於中國,也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

IPAC決議,1971年10月25日通過的聯大第2758號決議僅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於聯合國的合法代表權,沒有提及台灣、沒有處理台灣的政治地位、沒有主張中國對台主權,並對台灣參與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地位保持沉默。

決議指出,中國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以背書「一中原則」,以及中國竄改歷史文件,將「台灣」改為「中國台灣」。

決議也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提供「一中原則」國際法依據,僅原則性代表中國於聯合國的代表權;並無任何法律禁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影響其他國家對台關係的主權選擇;必須立即糾正2350萬台灣人缺乏有效參與聯合國機構的問題。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10月2日,國際非暴力日

⭕10月2日,國際非暴力日

1869年10月2日,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於印度出生。他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為印度的獨立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2007年聯合國通過將他的生日—10月2日,訂為「國際非暴力日」(International Day of Non-Violence)。期待藉著「非暴力」教育、公共論壇來促進民主自由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