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舞廳,心靈危機
永春國小校長羅榮枝喝花酒、上舞廳的事件,近日引起社會、教育界的矚目。令人心寒的是,當羅校長召開記者會為自己的作為合理化之後,在旁的同校老師、同仁還加以鼓掌,舉大拇指稱讚。難道為人師表對於道德的要求是如此的低格調嗎?
我相信能夠擔任校長,在人品、學經歷上必定受過嚴格的評鑑。在羅榮枝擔任敦化國小訓導主任時辦學認真且很上進,也利用寒暑假到美國進修碩士學位,誰也料想不到會發生此事。前中正國小校長黃清一(主內弟兄)認識羅校長是辦學認真的人,但是擔任位高權重任之職後能否繼續把持理想,並且能夠拒絕誘惑就不得而知。雖然七月廿四日羅榮枝已經被台北市校長遴選委員會以高度共識解職,但不表示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教育工作者本身的道德要求與自制力必須比一般人還高,如此才能成為表率。因為當他在台上教導人,台下的人就會看他如何做。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做出低道德的事,也不是今日才發生。記得幾年前,台大醫學院就爆發出博士後研究員李嘉帥濫製「快樂丸」毒品事件;之前,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女研究生在實驗室殺死同學,還用「王水」(極強酸液)企圖毀屍,這些事件都震驚整個台灣社會。
很多人在問,堂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博士、碩士,怎麼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出來?就像有人會問一位校長為何也喜歡「喝花酒、上舞廳」。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者,為何會栽在情色、金錢等「誘惑」裡?我想會栽在誘惑裡面,與受過高等教育無關。
在整個事件的處理上,我們僅看到校長被記大過、解職。至於學生的價值觀的扭曲,並沒有看到教育局具體的行為或是輔導。所以就有許多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市長室,表達有這樣的校長,孩子都覺得沒有臉去上學。最令人納悶的是,在羅校長召開記者會後,居然有一群支持校長所作所為的師長們,而他們的價值觀對學童也是不良示範。恐怕有學生成年後,認為喝花酒,玩弄於情色之間有何不可,因為他的校長、老師就以「身教」教育他們。
我認為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應該更明確、且勇於任事的態度來檢討:我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整個社會最缺乏的,也正好是我們的教育最貧窮的弱點,就是缺少真實的宗教教育。就像今年(2001年)五月一項針對醫學生的調查,約有八成的醫學生就讀醫學的目的乃因這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讀醫學;僅有一成的學生認為自己讀醫學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促進人類的健康。我們的學生價值觀愈來愈趨近功利、世俗,這絕對不是人民的福氣。不是也有病人抱怨等了二個小時才就診,就診時醫生連看他一眼都沒有,只問了幾句話,就埋首寫處方簽,並叫下一位病人,前後不到三分鐘。
我認為這些問題,只是凸顯制式教育在人文教育、人格培養與信仰使命上的欠缺,也就是心靈的危機。因此,加強真實的宗教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所謂宗教教育,絕對不是在教導學生認識宗教教義,也不是教導學生認識宗教類別。而是要培養學生有宗教信仰的內涵,接受信仰精神的薰陶,者也包括人格的培養,以及信仰使命的養成。因為真實的宗教教育是要讓人知道:對生命要有憐憫、慈悲、疼惜的心,而這部份對教育工作者、醫師養成教育上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卻是我們最欠缺的。
教育工作者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非常深遠,而醫學教育也最直接牽涉到人生命的問題。生活的價值觀,以及生命的態度,絕對不是停止在技能上的學習或是醫學科技上的更新。而是需要對人的苦難生命發出慈悲、憐憫、疼惜的愛,而這部份確實是只有在宗教信仰中才能尋找得到,不是一般科技、知識、道德教育所能取代。
長久以來,我們整個教育體制就是缺乏心靈與敬畏生命的內涵,更嚴重的是充滿了「政治」的素材。政治,講究的是利益、手段,塑造政治偶像,鞏固領導的統治,結果是整體社會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是只要對我有利益的,就不擇手段地爭取、追求。政治界如此,工商界也這樣,而教育界則是導致這種結果的母胎。
今天看到校長喝花酒上舞廳,與舞小姐摟摟抱抱,不知我們的社會與教育工作者是否警覺到,這是台灣人民的「心靈危機」。若是我們還醉生夢死,那麼等到病入膏肓就沒得救。因此,我們應該重新更換制式的教育設計,尤其是教科書的內容實在迫切需要增添宗教教育的素材在裡面,好使我們的社會在一、二十年後,多一些尊重生命的態度,對生命的苦難多幾分慈悲、憐憫的心,對所從事的職業多一些使命感、少一些錢臭味。例如在醫學院,加入南丁格爾的故事,加入緩和醫療桑德斯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的背後都具有信仰的使命,也具有敬畏生命積極的態度。不僅在醫學上有信仰素材,在科學上也有許多信仰人物的素材可以納入,如牛頓、法拉第的故事。音樂上有巴哈、貝多芬等。若是我們有心做,其實不難運用這些人文與信仰素材。
千萬不要在此事件發生之後,增訂許多不必要的條例規章,因為那樣只會徒增遴選校長的猜忌、不信任,甚至將校長候選人當成「嫌疑犯」。這樣只會使我們的社會感覺更加冷漠,使我們的生命更覺孤獨而已,一點幫助也沒有。
永春國小校長羅榮枝喝花酒、上舞廳的事件,近日引起社會、教育界的矚目。令人心寒的是,當羅校長召開記者會為自己的作為合理化之後,在旁的同校老師、同仁還加以鼓掌,舉大拇指稱讚。難道為人師表對於道德的要求是如此的低格調嗎?
我相信能夠擔任校長,在人品、學經歷上必定受過嚴格的評鑑。在羅榮枝擔任敦化國小訓導主任時辦學認真且很上進,也利用寒暑假到美國進修碩士學位,誰也料想不到會發生此事。前中正國小校長黃清一(主內弟兄)認識羅校長是辦學認真的人,但是擔任位高權重任之職後能否繼續把持理想,並且能夠拒絕誘惑就不得而知。雖然七月廿四日羅榮枝已經被台北市校長遴選委員會以高度共識解職,但不表示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教育工作者本身的道德要求與自制力必須比一般人還高,如此才能成為表率。因為當他在台上教導人,台下的人就會看他如何做。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做出低道德的事,也不是今日才發生。記得幾年前,台大醫學院就爆發出博士後研究員李嘉帥濫製「快樂丸」毒品事件;之前,清華大學化學研究所女研究生在實驗室殺死同學,還用「王水」(極強酸液)企圖毀屍,這些事件都震驚整個台灣社會。
很多人在問,堂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博士、碩士,怎麼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出來?就像有人會問一位校長為何也喜歡「喝花酒、上舞廳」。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者,為何會栽在情色、金錢等「誘惑」裡?我想會栽在誘惑裡面,與受過高等教育無關。
在整個事件的處理上,我們僅看到校長被記大過、解職。至於學生的價值觀的扭曲,並沒有看到教育局具體的行為或是輔導。所以就有許多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市長室,表達有這樣的校長,孩子都覺得沒有臉去上學。最令人納悶的是,在羅校長召開記者會後,居然有一群支持校長所作所為的師長們,而他們的價值觀對學童也是不良示範。恐怕有學生成年後,認為喝花酒,玩弄於情色之間有何不可,因為他的校長、老師就以「身教」教育他們。
我認為教育部與北市教育局應該更明確、且勇於任事的態度來檢討:我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整個社會最缺乏的,也正好是我們的教育最貧窮的弱點,就是缺少真實的宗教教育。就像今年(2001年)五月一項針對醫學生的調查,約有八成的醫學生就讀醫學的目的乃因這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讀醫學;僅有一成的學生認為自己讀醫學的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促進人類的健康。我們的學生價值觀愈來愈趨近功利、世俗,這絕對不是人民的福氣。不是也有病人抱怨等了二個小時才就診,就診時醫生連看他一眼都沒有,只問了幾句話,就埋首寫處方簽,並叫下一位病人,前後不到三分鐘。
我認為這些問題,只是凸顯制式教育在人文教育、人格培養與信仰使命上的欠缺,也就是心靈的危機。因此,加強真實的宗教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所謂宗教教育,絕對不是在教導學生認識宗教教義,也不是教導學生認識宗教類別。而是要培養學生有宗教信仰的內涵,接受信仰精神的薰陶,者也包括人格的培養,以及信仰使命的養成。因為真實的宗教教育是要讓人知道:對生命要有憐憫、慈悲、疼惜的心,而這部份對教育工作者、醫師養成教育上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卻是我們最欠缺的。
教育工作者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非常深遠,而醫學教育也最直接牽涉到人生命的問題。生活的價值觀,以及生命的態度,絕對不是停止在技能上的學習或是醫學科技上的更新。而是需要對人的苦難生命發出慈悲、憐憫、疼惜的愛,而這部份確實是只有在宗教信仰中才能尋找得到,不是一般科技、知識、道德教育所能取代。
長久以來,我們整個教育體制就是缺乏心靈與敬畏生命的內涵,更嚴重的是充滿了「政治」的素材。政治,講究的是利益、手段,塑造政治偶像,鞏固領導的統治,結果是整體社會表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是只要對我有利益的,就不擇手段地爭取、追求。政治界如此,工商界也這樣,而教育界則是導致這種結果的母胎。
今天看到校長喝花酒上舞廳,與舞小姐摟摟抱抱,不知我們的社會與教育工作者是否警覺到,這是台灣人民的「心靈危機」。若是我們還醉生夢死,那麼等到病入膏肓就沒得救。因此,我們應該重新更換制式的教育設計,尤其是教科書的內容實在迫切需要增添宗教教育的素材在裡面,好使我們的社會在一、二十年後,多一些尊重生命的態度,對生命的苦難多幾分慈悲、憐憫的心,對所從事的職業多一些使命感、少一些錢臭味。例如在醫學院,加入南丁格爾的故事,加入緩和醫療桑德斯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的背後都具有信仰的使命,也具有敬畏生命積極的態度。不僅在醫學上有信仰素材,在科學上也有許多信仰人物的素材可以納入,如牛頓、法拉第的故事。音樂上有巴哈、貝多芬等。若是我們有心做,其實不難運用這些人文與信仰素材。
千萬不要在此事件發生之後,增訂許多不必要的條例規章,因為那樣只會徒增遴選校長的猜忌、不信任,甚至將校長候選人當成「嫌疑犯」。這樣只會使我們的社會感覺更加冷漠,使我們的生命更覺孤獨而已,一點幫助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