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1977年4月30日,台灣人在紐約河邊教堂舉行「人權自決大會」

1977年4月30日,台灣人在紐約河邊教堂舉行「人權自決大會」

1972年3月19日,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宋泉盛牧師、林宗義博士共同發起,邀請歐美各地代表21名,於美國發起台灣人民自決運動(Formosans for Self-Determination),喚起台灣人的自覺意識,並聲援長老教會在台灣所發表的三個信仰聲明,獲得海外台灣人組織的支持,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黑名單」。

1977年4月30日,於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旁河邊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舉行「人權自決大會」。
河邊教會是美國的「指標型教會」,是以信仰影響政治、思潮的教會,也被稱為進步主義的中心。

馬丁路德金恩牧師、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南非總統曼德拉...,他們都曾在河邊教會發表重要的演說。1967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就在此發表長達一個小時的反越戰演講《A Time to Break Silence》。

台灣林茂生博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河邊教堂正由美國鉅富洛克斐勒出資建造,該教堂上有一面彩色的玻璃窗,上面用各國語文寫著「上帝是愛」,其中漢文,即出自林茂生的手筆,位於教堂左邊第三個彩色玻璃窗的左下方。哥倫比亞大學因林茂生成績優異,以金鑰匙一枚贈送給他。而他的老師門羅、杜威兩位教授亦有意挽留他留校任教,但林茂生婉謝道:「做為一個學者,留在哥大,當可償平生夙志,但是每念及台灣家鄉的那群羔羊,我實在非回去不可。」哥大雖然挽留不住這位歸鄉情切的優秀學人,但是在哥大傍邊的 Riverside Church 內則留有這位「台灣才子」的筆跡。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1607年4月29日,聖公會建立北美第一座聖公會教堂

1607年4月29日,聖公會建立北美第一座聖公會教堂

英國人抵達北美,並嘗試在今日維吉尼亞州定居,1607年4月29日,聖公會在亨利角(Cape Henry)建立北美第一座聖公會教堂。根據探險家約翰·史密斯上尉(Captain John Smith)寫道,第九天和第二十天,我們在切蘇皮奧克灣(Chesupioc [Chesapeake] Bay)設立一個十字架,並將那個地方命名為亨利角(Cape Henry)。羅伯特·亨特牧師(Reverend Robert Hunt)帶領移民者禮拜並在此開始建立教堂。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1947年4月28日,郭和烈牧師就任台北市幸町教會(今台北濟南教會)

1947年4月28日,郭和烈牧師就任台北市幸町教會(今台北濟南教會)

1945年二戰終戰後,在台灣的日本信徒逐漸被遣返日本,只剩部份日籍及少數台籍會友,1946年10月北部教會傳道局得到加拿大宣教師劉忠堅牧師(Rev. Duncan MacLeod)的協助,接收日本基督教團所屬的台北幸町教會(日本的長老教會,今台北濟南教會)。1947年4月28日郭和烈牧師(41歲),接任台北幸町教會第五任牧師,也是本地人第一任牧師,交接完畢後,上 與二郎牧師於5月返回日本。

台籍會友以太平町教會為主,再加上附近台大醫學院的教授與學生,人數並不多,只有30多人。隔年(1948),郭和烈牧師協助教會青年董大成、林宗義、林國煌等人發起組織T.K.C.(青年團契),1949年5月3日於台中中會柳原教會成立了不分南北的「台灣教會青年團契」(簡稱T.K.C.)。T.K.C.後來也促成原本各自分立的南北兩大會於1951年3月7日合一,在七星中會雙連教會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圖:1957年第一屆台灣神學院傳教師進修班的學生與老師合影,前排左一郭和烈牧師、左二孫雅各院長(James Ira Dickson)。
典藏者:真理大學校史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台灣(CC BY-NC-SA 3.0 TW)。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4月25日,聖馬可紀念日

 ⭕ 4月25日,聖馬可紀念日

《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c.12年~68年4月25日,拉丁語Mārcus;希臘語Μᾶρκος;科普特語Μαρκοϲ;英語Mark the Evangelist),天主教漢譯為馬爾谷,唐朝景教漢譯為摩矩辭法王。

在公元43年,馬可與他的信仰群體在大迫害的威脅下逃往埃及,在亞歷山大港建立了亞歷山大教會,被尊為非洲基督教會的建立者。

聖馬可曾短暫前往羅馬協助保羅(提摩太後書4:11),回到亞歷山大不久後,他在主後68年4月25日主持復活節禮儀中殉道。因此,聖馬可在科普特傳承制度中受尊為117位牧首中的第1位,同時是首位科普特殉道聖人。

科普特教會對基督宗教的貢獻非凡。主後325年,亞歷山大教會的執事聖亞他那修(St. Athanasius),引領著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上的神學辯思,他批判亞流主義,最後確立了聖子耶穌和聖父上帝是同本質和同等的神學見解,為正統基督教教義三一論的發展奠下歷史性基礎,是尼西亞信經的起始作者。2025年普世教會也將迎接《尼西亞信經》1700週年的到來。

公元367年1月7日,亞他那修在他第39封書信(Festal Letter 39)中,明確列出新約27卷為聖經正典,是完整新約正典的最早記載。其他來自於科普特教會的貢獻,還包括修道主義。科普特教會是修道主義的發源地,由大修道士聖安東尼於第4世紀創立。

目前在埃及有將近15%的人口為科普特正教信徒,教堂則數以千計,其中一些教堂的歷史甚至可回溯自第2世紀。衣索比亞基督徒也是屬於科普特教會。

教會傳統上將馬可殉道日68年4月25日作為聖馬可紀念日,他的象徵是獅鷲(有翅膀的獅子)。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1935年(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地震

 ⭕1935年(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地震

1935年(昭和10年) 4月21日清晨6時02分,天剛濛濛亮,地牛大動作地翻了身,翻出芮氏規模7.1的地震,建築與地貌大規模遭到破壞,據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統計: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家屋方面,全毀17,927戶、半毀11,446戶;農工商業損失近457萬圓(當時幣值)。公共建設如道路、橋樑、鐵道、通訊等設施,無不毀損受影響,如今日著名的景點的魚藤坪橋(又稱龍騰斷橋)遭震毀,這場地震被稱為「新竹─臺中地震」。


圖:《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4月20日,性別平等教育日

4月20日,性別平等教育日

2024年4月20日,臺灣《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20週年紀念。葉永鋕離世24年。

1985年出生,當時就讀於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級的學生葉永鋕,因獨特的性別氣質,而遭到部分同學霸凌。頻頻在廁所被同學強制脫褲子「驗明正身」的他,因而心生畏懼,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

為避免被霸凌,他往往只能在臨近下課時間前,刻意提前離開教室去上廁所。2000年4月20日這一天,他在臨近下課時間的11 點 42 分,提前離開課堂去廁所,卻從此一去不返。同學發現了倒臥在一片血泊中的他,已失去意識。雖緊急送醫,最後仍因傷重不治,離世時年僅15歲。

葉永鋕的離世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事件所引發臺灣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討論,成為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契機。2004年,在葉永鋕離開後的四年,《性別平等教育法》三讀通過,教育政策也從原本的二元框架下的兩性教育,走向擁抱多元價值的性別平等教育。2019 年,108 課綱上路,秉持多元價值的精神,加入了跨領域的討論,使得性別平等教育得已更具體落實,並深入在整體教育的各方各面之中。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1992年4月19日,419大遊行

1992年4月19日,419大遊行

1992年4月19日,黃信介、許信良、林義雄、施明德等人率領群眾發起遊行要求總統直選,419大遊行當日隊伍綿延二公里。群眾抵達臺北車站、忠孝西路等地時,以非暴力抗爭方式佔領街頭,造成交通癱瘓。佔領行動從4月19日持續到4月24日,最終警方出動噴水車驅離民眾,黃信介等人因違反當時的集會遊行法而被判處拘役50天,但在4年後(1996年)成功促成總統直選,反抗國民黨一黨專政,為臺灣民主跨出重要的一大步。

公義使邦國高舉(箴言14:34a)




圖:1992年4月24日,警方出動噴水車,驅離占領忠孝西路的抗議群眾。(中央社檔案照片)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日本攝政宮皇太子裕仁親王1923年4月16日到27日展開「臺灣行啟」

日本攝政宮皇太子裕仁親王1923年4月16日到27日展開「臺灣行啟」

在1925年日本統治臺灣30週年之前,日本攝政宮皇太子裕仁親王1923年4月16日到27日展開「臺灣行啟」,裕仁皇太子後為昭和天皇。裕仁皇太子滯臺前後計12天,參訪行程由北而南,跨海至澎湖後再轉回政經中心的臺北。除巡視各種現代化的政治、軍事、經濟、教育及文化等日本治臺建設成果之外,總督府也特意安排多種具有臺灣特色的人文活動供裕仁皇太子觀覽。從日本治臺的內外環境來看,裕仁皇太子這次臺灣行啟具有對外、對內的雙重意義。

對外意義上,日本自1867年明治維新後,想向世界展示已擠進了世界列強行列。對外呈現「日本統治下現代進步的殖民地臺灣實況」,如何宣導「日本成功統治臺灣」等信念,遂成為日本社會的一種共同期待。

在對內意義上,「行啟」具有「皇室(天皇)撫恤子民」之宣導功效。展現「政經現代化」、「內臺一體」即將臺灣視為國土的延伸。



圖:1923年4月16日,騎兵於臺灣總督府前迎接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1729年4月15日,巴赫親自指揮〈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1729年4月15日,巴赫親自指揮〈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1729年4月15日,約翰·巴赫 (Johann Bach) 在德國萊比錫教堂的耶穌基督受難日晚禱禮拜上指揮了他生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演奏〈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即根據馬太福音的經文所創作的清唱劇受難曲。 合唱作品被稱為「所有西方文明的最高文化成就」,就連激進的懷疑論者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聽到後也承認,「一個完全忘記基督教的人,在這裡真正聽到福音」。

巴赫〈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BWV244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清康熙23年(1684),4月14日(農曆)大清將臺灣局部納入版圖

清康熙23年(1684),4月14日(農曆)大清將臺灣局部納入版圖

清康熙22年(1683)6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勝明鄭水師,迫使鄭克塽率臣民降清。至於是否治理臺灣,大清帝國內曾有大辯論。康熙皇帝持棄臺論,認為「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因為鄭氏政權常常騷擾滿清沿海,才興兵覆滅。其他官員也認為留下臺灣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如將漢人移民遷回大清,解除叛亂風險即可。

清康熙22年(1683)12月22日,施琅則上呈《恭陳台灣棄留疏》,從國防與經濟的角度提出不可放棄臺灣的幾個理由。此事延遲了8個月之久,最終施琅說服康熙將臺灣納入大清版圖(1684年農曆4月14日),成為福建省台灣府,下設臺灣、諸羅、鳳山三縣,府衙設在臺灣府(今臺南)。當時大清並未統治全島,而僅限於這三處的漢人已開發之地。

大清依施琅之議,同時公佈〈臺灣編查流寓六部處分則例〉,嚴格規定規定:臺灣流寓之民,凡無妻室、無產業者,應逐回過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室、產業,情願在臺居住者,該府、縣即移知原籍,申報臺廈兵備道稽察,仍報明督、撫存案。若居住後遇有犯過,罪止杖笞以下者,照常發落,免其驅逐,若犯該徒罪以上者,不論有無妻室、產業,概押回原籍治罪,不許再行越渡。(失察之官司亦依輕重罰俸、降級有差。其使奸宄而流寓叢集滋事者,處以革職。)


圖:《恭陳台灣棄留疏》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1914年4月12日,美國神召會首屆大會閉會

1914年4月12日,美國神召會首屆大會閉會

靈恩運動的五旬節派,是1901年美國五旬節復興運動後出現。1914年4月2日,三百名五旬節派信徒在美國阿肯色州溫泉城的大歌劇院舉行為期十天的會議,於4月12日閉會。雖然最初只是為了召開年度會議,但在會議結束時,靈恩運動成為有組織化的教派—神召會(the Assemblies of God),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五旬節教派。

台灣的神召會主要有二支:一支「中國神召會台灣區議會」(China Assemblies of God Taiwan District Council)主要來自美國差會背景的神召會團體。另一支「台灣神召會」(Taiwan Assemblies of God),採聯會制,主要是來自中國的芬蘭五旬節教會來台設立,據點大多在苗栗。

此外,尚有加拿大背景的中華聖召會,以及韓國的純福音教會(趙鏞基所創),特別是韓國純福音教會夾帶影響力深入台灣的教會。

另外,美國神召會背景的新加坡神召會(三一基督徒中心)推動環球領袖網路(Global Leadership Network,簡稱GLN)也曾透過天恩出版社,推廣至台灣。



圖:1914年4月2-12日,美國神召會大會

2024年4月11日 星期四

1985年4月11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

 ⭕1985年4月11日,通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

基督教的信仰告白,始於門徒們對於耶穌的認識所作出的信仰確認,並奠基在聖經的真理上早期教會的使徒信經、尼西亞信條,也是根據對聖經真理的宣認與見證。信經也是早期教會的神學思想、教訓、生活的準則,以及基督徒共同的協約,堅定其信仰來對抗異端邪說,防止惡劣的 行為,進而對世界見證其信仰的真理。

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因為要教派間的神學或信仰認識,開始有大量的信條出現,加爾文在 1537 年所著的教義問答,和法惹勒所寫的信條。除此之外,巴色信條(1534)、瑞士笫一個信條 (1536)、蘇黎克信條(1549)、法國信條(Gallican,1554)、蘇格蘭信仰告白(1560)、比利時信條(1561)、海德堡教理(1563)、瑞士第二個信條(1566),以及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1646,或稱西敏信條)等等。

隨著神學的發展,二十世紀信仰告白轉向以人類存在的處境、族群或國家苦難經驗,反映出教會期待在時代中的信仰實踐與反省。

傳統信經有三段式的告白:第一段是對上帝的告白;第二段是對基督是主的告白;第三段是對聖靈的告白。1985年4月11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年會通過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則分為五段式。第一段:對上帝、耶穌、聖靈的告白;第二段:對聖經的告白;第三段:對教會的告白;第四段:告白人人當將榮耀唯獨歸給上帝;第五段:對人的尊嚴、鄉土、世界、公義的社會當有責任的告白。

我們是怎樣的一群基督徒群體?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法規序文揭示,本教會奠基在上帝的話語,誠以使徒信經、尼西亞信條、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為信仰告白。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1945年4月9日,潘霍華殉道

1945年4月9日,潘霍華殉道

德國神學家迪特里希·潘霍華 (Dietrich Bonhoeffer) 參與暗殺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未遂,在德國戰敗之前,1945年4月9日希特拉把潘霍華送上了絞刑台處死,臨死前潘霍華最後的遺言說:「這就是終點—對我而言,是生命的開始。」(This is the end—for me, the beginning of life.)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1546年4月8日 武加大譯本 Vulgate

 ⭕1546年4月8日,羅馬教會宣布採用耶柔米於 405 年完成的武加大譯本,作為教會唯一的官方聖經。

耶柔米(Jerome, 約342-420年)生於達馬太(今日的南斯拉夫)。他早年在羅馬修習古典文學,後來在羅馬受洗。他旅行各地,見聞廣博,文學才華洋溢。後來參加修道團体,過禁慾生活。374年立志不再跟隨西賽羅(Cicero,古典文學大師),專心跟隨主基督,潛心修道,以希臘文與希伯來文精讀聖經。

耶柔米在敘利亞的安提阿受按立聖職之後,於380年赴康士坦丁堡,在尼撒的貴格利主教門下受教。382年赴羅馬,成為羅馬主教聖達瑪穌一世(Damasus I)的秘書。
達瑪穌一吩咐耶柔米翻譯拉丁文聖經,以取代當時流傳但不準確的古拉丁文譯本。耶柔米遵命,開始根據希臘文新約與《七十士譯本》(舊約希臘文譯本)新譯拉丁文聖經。

聖達瑪穌一世教宗於384年過世,耶柔米原先希望繼任羅馬主教職位,但是並未獲選,並且新任羅馬主教(教宗)並非其友。耶柔米就遠赴東方,最後於386年落腳於伯利恆,領導門生在修道院中生活,潛心翻譯聖經。當他完成新約翻譯後,就著手翻譯舊約。在耶柔米當時,所有現存的拉丁文舊約譯本,都是根據 《七十士譯本》來翻譯的,並非根據希伯來舊約,所以品質不佳。熟悉希伯來文又住在聖地的耶柔米,認為根據現存的拉丁文譯本來修訂,是徒勞無功。於是他從希伯來原文翻譯舊約。

在405年,耶柔米完成舊約的拉丁文譯本。經過23年的光陰,他終於完成西方教會第一本根據原文直譯的拉丁文新舊約聖經全書。雖然在當時遭到不少人的批評反對,但是其內容品質的確高人一等,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中世紀最普遍流行的譯本,所以被稱為武加大譯本(Vulgate, “武加大”為拉丁文譯音,意思是普遍通用”)。

天主教會的“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於1645年宣告其為天主教的官方譯本,具最高權威,任何爭議必須訴諸此譯本。

1546年4月8日,在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第四次會議上,宣布採用耶柔米於 405 年完成的武加大譯本拉丁文聖經譯本,作為羅馬教會唯一的官方聖經。


圖:英國威爾特郡馬姆斯伯里修道院典藏武加大譯本手抄聖經,這本聖經1407年於比利時寫成。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1873年4月6日,馬偕在平埔道卡斯族設立新港社教會(今苗栗後壠)

1873年4月6日,馬偕在平埔道卡斯族設立新港社教會(今苗栗後壠)

1873年4月6日,馬偕在平埔道卡斯族設立新港社教會(今苗栗後壠),1875年4月11日馬偕首次在新港社施洗,劉閩(時54歲)及劉和(時26歲)領洗。

劉和(1850~1883)的父親名劉遠(1819~1893),堂叔劉閩和族人本來都反對馬偕在新港社的傳教。劉閩因為吃馬偕給的藥,治好喘嗽,而留馬偕在他家過夜。劉遠唆眾人要趕馬偕及其學生,講要殺、要打、用石頭來擲。後來劉遠的女生病,請乩童、問佛、吃藥均無效。劉閩勸劉遠找馬偕,馬偕來到劉遠家。馬偕給藥,女十外日就好,劉遠就請求馬偕來開設教會。

後來,劉遠和劉閩於1888年11月28日擔任教會長老。劉和也到淡水求學,成為馬偕「逍遙學院」時期學生之一,後來成為北部平埔族出身的首位傳道者。


圖:苗栗後龍新港社-道卡斯牆面彩繪(cc: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742年4月2日,查理曼大帝出生

742年4月2日,查理曼大帝出生

歐洲中世紀早期的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 Charles the Great),742年4月2日出生。教宗利奧三世(Pope Leo III)在公元800 年聖誕節加冕他為「羅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時,查理曼宣布:「我們(世俗統治者)的任務是在上帝的幫助下,用我們的武器保衛神聖的基督教會免受外部勢力的攻擊。來自任何方面的異教徒,反對異教徒的破壞,並在內部通過承認天主教信仰來加強教會。」

查理曼大帝所建立的大法蘭克被稱為加洛林帝國,自此他被稱為「歐洲之父」(Pater Europae)。查理曼的統治帶動了卡洛林文藝復興,是西方教會一段文學、藝術、宗教典籍、建築、法律哲學的興盛時期,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

事實上,在他的王國內,他在教會事務上的影響力遠比教宗大。查理任命和罷黜了主教,指示修訂了《聖經》文本,對禮拜儀式進行了修改,制定了修道院的生活規則,並派調查人員解雇了缺乏學識或虔誠的神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