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教會組織的改造與願景

教會組織的改造與願景──在台灣處境中活出上帝國的見證 
2025.6.14 古亭教會長執分享



一、前言:為什麼談「教會改造」? 

1.台灣社會處境的轉變(民主深化、世俗化、青年流失) 

2.教會組織面臨的內部危機與外部挑戰 

二、當前教會組織的五大困境 
制度封閉:長執會過度行政化、缺乏靈性與公共討論 
世代斷裂:青年失聯、組織年老化 
性別正義不足:女性領導角色受限 
缺乏公共神學實踐與社會介入 
中區會、總會制度僵化、與地方教會脫節 

三、從聖經與神學尋找改造的靈感 

1.肢體的合作與成長:以弗所書4:11-16 

2.受膏的使命與宣講:路加福音4:18-19 

3.加爾文的教會觀:教會的「真實記號」 
● 聖經的真實宣講 
● 聖禮的正確執行 
● 教會的紀律與信仰群體的生活 

四、教會改造的三條主要路徑 

1.組織改革:去中心化、共議式治理 

● 部門:共識決策(consensus building),參與式決策與執行(擴大代議制的執行) 

● 長執會:部門報告、問責與回饋機制 

● 小會:施行聖禮、信仰與覺治 

2.師徒與代間共學: 

● 設立Mentor制度:長老—執事—同工,信仰與服事的導師 

● 代間共學與共好陪伴 

3.建立公共神學行動: 

● 「公共見證小組」,針對時代議題發聲(如轉型正義、環境危機) 

● 與在地社團、公民組織合作(如與社福機構共辦課程、祈禱行動) 

五、異象圖像:21世紀的「初代教會」型態 

1.家庭教會、街頭教會、協作型信仰群體 

2.靈性深度與公共實踐並重,靠彼此的愛與公義的實踐 

3.對抗教會商品化與明星化的「去魅」運動 

六、結語:走向上帝國的教會改造旅程 

1.回應社會與時代的呼聲 

2.改造不是破壞,而是使教會「朝向上帝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