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核心價值導向的組織~談濟南教會組織的調整

核心價值導向的組織~談濟南教會組織的調整 (濟南牧函,2015.11.1 濟南教會週報)
黃春生牧師

每個教會為了多元的服事,多少會有不同任務編組的分工,咱教會也不例外。現有的組織不好嗎?為何需要再調整?我的考量點是,使咱的組織能夠「指向核心價值」、反映出教會的使命與異象,甚至可以藉此來檢驗我們是否在這些使命、目標上能夠均衡發展。其次,我也看重組織能否傳承,而不是因人設事,今天換了人,明天就換了事工,如此是無法依循教會整體的方向及使命。

我在台灣神學院道碩班教「教會行政與事工(含法規)」已有十年之久,特別指導學生如何規劃出教會的架構。從「核心價值」、「使命—異象」、「策略—組織」、「策略執行與SOP」,再到前瞻管理與稽核。組織是人的集合,是帶動執行的動力。好的組織規劃,必須奠基在核心價值上,並能夠落實所宣示的使命及異象。

因此,我也是按著上述的概念來調整咱教會的組織。首先要確立咱教會的核心價值,教會的核心價值就是「奠基在聖經—上帝的話語上。」這也是我在9/13就任詞所提到的,核心價值是根據聖經而來的。總會規劃「一領一」的李位鼎牧師,是我的學生,他在規劃時,也是先按著上課時所教導的,先根據聖經來確認出二大核心價值:活出大誡命(馬太福音22:37-39)、完成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接著再確認使命、異象、策略(方案)。

活出大誡命(馬太福音22:37-39):愛上帝、愛人
耶穌在新的誡命向咱宣示「愛上帝」、「愛人」,是新約時代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在組織上,咱規劃「敬拜部門」來呼應「愛上帝」的價值,因為敬拜是愛上帝最基本的展現。規劃「行政部門」從事慈善、服務來呼應「愛人」的價值,教會行政往往是教會最不為人知的「右手」(太6:3)工作,不像有些服事是站在台前,他們往往是位居後勤,默默的在支援其他部門所需。

完成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宣揚、牧養、教導
耶穌在復活之後尚未升天之前,向門徒做了最後的交代。祂呼召門徒「要往普天下去」宣揚福音,因此咱規劃「外展部門」。耶穌接著又說:「使萬國萬民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這句話讓咱知道牧養的工作乃是要使人加入三一上帝的團契中,並使人成為基督的門徒,因此咱規劃「牧養部門」來落實這項呼召。接著又說:「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這句話宣示教導人遵守耶穌基督話語的重要性,因此,咱規劃「裝備部門」。

經過咱教會小會員集思廣益,將現行的組織編組(grouping)到根據核心價值所規劃的五大部門中。這樣的規劃有幾個優點:

一、呼應聖經的核心價值
教會所做的事工必須根據聖經的核心價值來規劃,如此一來各部門就可以檢驗所做的事工是否合乎聖經價值所宣示的。當部門的同工在規劃事工時,就必須以部門的核心價值去檢視。如果與部門的核心價值相抵觸,部門就必須加以調整、對焦。如此一來,才能夠避免咱所做的「南轅北轍」,失去福音的意義。核心價值有助於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願景可以凝聚教會群體的意志,透過組織共識,咱所努力的方向一致,個人也樂於奉獻,為教會的核心價值奮鬥。

二、掌握方向及傳遞異象
「方向比速度重要」,在講求速度、效率的時代裡,如果沒有確定「方向」,可能我們都會成為瞎子領瞎子「瞎忙一場」,最後所做的卻可能與福音不相干,也沒有得著人的靈魂。但是,各部門有明確的核心價值及使命後,就易於掌握部門的方向,達到分工的目的,甚至也可以清楚地向同工及會友傳遞異象。使得「愛上帝、愛人宣揚、牧養、教導」五大目標都可以均衡的被重視及發展。

三、進行師徒督導可傳承
長老是信仰生命與服事經驗的老練資深者(Senior),在初代教會中又被稱為「監督」,有如師傅(mentor)擔任督導帶領徒弟。許多教會的執事在委身、服事及成長上,都欠缺學習的榜樣與教練的教導,這是因為我們忽略了長老與執事之間的師徒關係,這種師徒關係乃是耶穌所立下的典範模式。從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裡特別將執事翻譯成「教會領袖的助手」即長老的助手(提前3:8),這也反映出執事的定位。

因此,教會的長老應該學習主耶穌的師徒制,來建造所屬助手(執事),長執彼此是一個團隊之外,藉此長老也可帶領、關懷、指導所屬執事,建立更美的屬靈關係。長老帶領所屬的執事,目的是要進行師徒制,也就是長老要成為執事的「教練」。執事可以學習長老的靈性、生命態度,服事技能可以專業化並被傳承。而執事也當效法長老,成為同工的師傅,當教會要呼召新的執事候選人時,才能夠有經過訓練及委身的同工可以被推薦。

四、系統思考團隊學習
五大部門對應「大誡命」、「大使命」所宣示出的五大核心價值及目標。藉由五大部門,可以幫助長執、同工、信徒能夠進行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透過五大核心價值,我們可以掌握教會的全貌,避免見樹不見林,也可以培養長執同工有綜觀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有助於清楚瞭解事工與價值的關係。

「不先商議,所謀無效;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箴言15:22)五大部門的運作與小會、長執會都一樣是共和的合議制,決議者也是團隊的執行者。各部門的運作也是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團隊智慧大於個人智慧的平均值,透過集體思考和分析,以做出更符合核心價值的決策,強化團隊向心力與執行力。

五、落實團隊服事不過勞
在五大部門的規劃裡,每位長老及執事不需跨部門,部門由2-3位長老召集與督導,3-4位執事擔任執行者,而執事可以再邀請會友擔任同工加入服事行列,落實「萬民皆祭司」廣增服事同工。不再有各組的會議,僅有部門的會議;不再有個人的服事,而是團隊服事。服事不會落在少數幾個人的身上而過勞,而是部門團隊一同承擔。當其他部門需要支援時,可以參與,但不主責。至於,司會、司獻、招待等安排仍屬全體長執共同的服事,不侷限在部門的專業服事。

結論:核心價值導向的組織
良好的組織,要必須是「有生命力的」,也就是需要同工的督導與傳承,並能夠不斷學習、使人得力的去服事。在部門裡,每個人都要參與識別和解決問題,如此才能使組織進行不斷的嘗試,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並能有效率地解決問題。[這樣的組織,類似於管理學家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中,所提出的「學習型組織」,組織力求精簡、彈性因應、終生學習、不斷自我組織再造及傳承,以維持永續的活力。]

教會的組織更需要奠基在聖經上帝話語的核心價值上,讓核心價值來指引我們的方向,正如詩篇119:105所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希望各部門能夠以聖經所示的核心價值為導向,使教會的事工能夠有根有基的被建立與執行。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濟南教會2016事工研討會

濟南教會2016事工研討會 
(2015長執、同工研討會~ 程序表、講義、投影片)
時間:2015.11.14(六)上午8:30-15:30 
地點:濟南教會大禮拜堂

事工研討會網路報名
【開會禮拜】
信息:為福音分擔的夥伴
經文:出埃及記18:13-27

前言:從一個完全沒有組織經驗的民族,到一個高行政效率的族群

1. 核心價值:信仰的對象
2. 組織領導:族長、支派力量
3. 組織管理:分層管理、環環相扣

一、奴隸到自由(18:13-14)
二、教導核心價值(18:15-16)
三、領袖具備條件(18:17-20)
條件一:以上帝的話語作為唯一神聖依據。(18:20)
條件二:領導能力。
條件三: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

四、領袖訓練(18:21-27)
1. 組織管理:10、50、100、1000
2. 人才選拔及訓練
3. 權力委任
4. 工作指示
5. 控制範圍

這段經文帶來好的信息給我們:

一、人無論能力多麼高強,都是很有限的人
二、再好的組織,若是失去其核心價值只會淪為「官僚體系」,而我們蒙召乃要成為福音的夥伴。

壹、牧養規劃:核心價值、使命異象
▲ 教會乃奠基在聖經—上帝的話語上

一、活出大誡命(馬太福音22:37-39):愛上帝、愛人
二、完成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宣揚、牧養、教導

貳、策略構思
一、耶穌簡約革命(事工/策略概念)
☆ 耶穌將613條律法總結為二條最大的誡命(太22:37-40)
☆ 耶穌潔淨聖殿:除去忙碌「做」教會,「成為」真教會
教會生活忙不忙?忙什麼?效果如何?
不是愈多事工、愈多聚會就愈好,反之,事工聚會多,有疊床架屋、使人疲於奔命、互相競爭資源、不能聚焦、喪失方向等危險。

二、事工/策略概念
1. 目標清晰:奠基在聖經的五大核心價值/目標。
2. 環環相扣:組織策略扣價值,成長三階段、環環相扣、師徒傳承。
3. 均衡合一:五大目標均衡發展,五大部門合一配搭。
4. 簡約專注:價值導向取代事工導向。簡約取代複雜。

三、事工/策略概念:成長三階段
☆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13)



四、事工/策略概念:督導/師徒制
1. 愛上帝:禮拜/節期/呼召/委身/祈禱
2. 愛人:事奉/慈善/後勤/奉獻/右手事工
3. 宣揚:外展/日托/搭橋/五大禾場
4. 牧養:五大牧區-團契/探訪/新人
5. 教導:兒主/青少/成人-聖經學校
聖經神學研究班(禮拜六)

五、主日時間規劃



參、2016組織與督導
督導/師徒制
1. 愛上帝:敬拜部門
2. 愛人:行政部門/慈善
3. 宣揚:外展部門
4. 牧養:牧養部門/新人/探訪
5. 教導:裝備部門/聖經學校


☆ 部門督導之工作職責
信仰、專業、支持,能使(enable)、確保(ensure)

一、信仰
1. 敬拜:主日敬拜
2. 靈修:揪團讀經、祈禱
3. 方向:核心價值、使命、異象
4. 夥伴:長老、執事、同工,環環相扣的夥伴、肢體關係
5. 連結:主動參與全教會活動及事工

二、專業
1. 計畫:Plan,擬訂部門及屬下組織年度計畫
2. 執行:Do,督導所屬執事,對主責事工之按部就班執行(SOP)
3. 查核:Check/Study,督導所屬執事、同工,遵行教會相關規定、辦法、法規,促進學習研究
4. 修正:Action/Adjust,督導所屬執事、同工,修正、調整與協調
5. 紀錄:Record,會議、方案、企劃案、SOP,建立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

三、支持
1. 關懷:肯定、安慰、陪伴、鼓勵;四層面:信仰、家庭、工作、服事
2. 人力:廣邀同工參與,執事帶領同工
3. 培育:信仰委身、專業訓練、師徒學習
4. 資源:內部資源(人力、財務、資材),部門彼此支援,教會外部資源
5. 團隊:權力委任、工作指示、控制範圍、彼此配搭

肆、五大部門會議
敬拜部門:S103
牧養部門:大禮拜堂
裝備部門:S102
外展部門:行政101
行政部門:行政辦公室


【閉會禮拜】
信息:活石(living stone)
經文:彼得前書2:4-5

追思山「亞發森紀念館(Yad Va'Shem Memorial in Israel ,名號與紀念)」

「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記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以賽亞書56:5)

一、耶穌基督是活石(2:4)

二、基督徒也像活石(2:5)

結論:連結活石才能建造教會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揪團來讀經,延續宗教改革精神

揪團來讀經,延續宗教改革精神 (濟南牧函,2015.10.25 南教會週報)
黃春生牧師 

本週六,十月卅一日是宗教改革紀念日。回顧到一五一七年十月卅一日發生宗教改革運動,改變教會的歷史,同時改變了歐洲歷史,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這場改革是由當時一位年僅廿八歲的修道院聖經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在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修道院)的教堂大門口貼上了九十五條抗議文所引發的。 

一、關心被剝削的社會弱勢者
抗議文的內容,主要是關心當時社會被剝削的一群人,特別是為農民所受的不平等待遇所做的呼籲。無論怎樣說,九十五條抗議文並不足以引發這樣大的歷史事件,更何況後來馬丁‧路德也和他所關心的農民有了認知上的大差距,而遭到農民們的排斥。當時的他還是一位一間修院之「小」修士,那九十五條抗議文實在並不足以引起大風波。 

二、讀聖經明白真理
坦白來說馬丁‧路德自己想都沒有想到他張貼在教堂門口的九十五條抗議文,會引起眾人的注目,且引起廣泛的討論。因為該九十五條抗議文主要除了是學術研究成果外,也不外乎是在批判當時教會和教宗的信仰問題。這包括抗議當時的神職人員不准百姓讀經,甚至他們將聖經隨意解釋,又對信徒收稅,發行「贖罪券」教導信徒以金錢換取救贖,而神職人員因此壓榨、欺騙得來的財富極多,且情況嚴重。抗議文質疑教廷當局已經違背信仰,他指責贖罪券的錯誤,教宗無誤的謬論,以及牧職主義的腐敗等,於是掀起全歐洲的宗教改革聲浪。 

在舊約列王紀下18:1-8記載希西家王因整修聖殿發現年代久遠的律法書(申命記的一部份),因此發起一場全國的靈性更新運動,希西家在位期間是猶大國最為復興的時代,可惜後繼無人,這場宗教改革運動在他死後,盛況就不再了。但是,十六世紀以來的宗教改革卻是一代接續一代。甚至我們看到歐洲共產國家的瓦解,也是源自聖經運動(參閱《蠟燭的政變》)。 

三、耶穌也是激進的改革運動者
若翻開福音書來看,我們會發現耶穌是一位「激進」的改革運動者。他在改革運動中最大的著力點,就是他對聖經(舊約)相當熟悉,並且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會用很淺顯的話語或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信息,讓一般民眾聽得懂內容和和意義。因此,無論是在會堂,或在戶外的講論、教導,都會引起民眾們很大的驚奇,因為他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馬可福音1:22) 

四、以聖經為基礎的改革
改革的基礎在於以聖經為依據,耶穌如此,中世紀的宗教改革如此,近代共產鐵幕瓦解亦是如此。宗教改革時代的馬丁路德,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對聖經很熟悉,而且是有能力翻譯聖經,也因為他翻譯聖經,才促成後來改革運動蔓延整個歐洲大陸。他時常用聖經進行信仰上的反省,進而突破了當時教會最大的傳統束縛—「教皇無謬論」。他之所以能夠將當時教會的弊病提出,且向當時的教會權威當局—羅馬教廷—提出質疑,乃是因為他對聖經的研究、看法很深得人心。他把當時教會看成最為重要,且不可存有懷疑的「教皇權威」,帶回到「聖經乃是教會最高的權威」。而咱長老教會的創始者約翰‧加爾文在投入宗教改革運動的時候,就是以「教會就是建立在聖經上帝的話語基礎上」作為他推動改革的指標。在他的看法裡:一間教會存在的最大使命,就是要傳揚聖經上帝的話語。否則,它存在的意義就失去了。 

五、以聖經為基礎來建造教會
因此,教會要進步就必須不斷以聖經來起造教會,所以,我認為:一間教會之所以會發生糾紛、分裂,原因就是該教會已經沒有好好研讀聖經上帝的話語所致。如果傳道者真的用心在教導信徒們認識聖經,而信徒們都懂得研讀聖經,明白聖經教訓的意義,糾紛就應該不會發生。因為《聖經親像面鏡,照咱心裡錯誤》(聖詩186首)。知道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知道反省。有反省的人,不會製造糾紛,只會承認自己的罪過。很多人喜歡用商場的方式來進行「改革」教會,也有人喜歡用現代企業界最喜歡的「管理」方式,來改變教會舊有的型態,甚至迷信企業管理化的教會可以使教會復興,對此我並不認同。因為,我本身曾在外商企業服務過,也受過許多管理訓練,但這些方法的目的講求的是經濟利益,是資方和勞方的關係,說白一點就是建立在「薪資」的關係,而不是建立在「甘心樂意的奉獻」上。 

其實聖經也有管理方法,當我們往企業界找方法之際,為何不從聖經找方法呢?當我們要診斷教會的情況時,為何親賴企業方法,而忽視聖經對教會的診斷呢?要記住,耶穌和宗教改革都是以聖經作基礎在進行「改革」,今天的教會要改革必須回歸聖經。 

結論:揪團讀經,喜愛查考聖經
許多人有一種觀念,認為「今天的教會若是不跟著時代走,很快就會被淘汰。」這句話不正確。坦白說,今天的基督教會更應該努力用聖經的教訓,來改造今天的社會才對!讓基督教會因為聖經的緣故,在這紛亂不安的世代中,如同一盞明亮的燈光般照亮出來。而要達到這個境界並不是不可能,也不是空有理想,這是確確實實可以達到的,其途徑就是帶領大家回到聖經裡來,用上帝的話來起造教會。 

我認為教會乃是信仰團體,有別於一般企業或事業機構。基督教會是信仰團契,她的生存依據就是在聖經,因此,要改革教會的弊病最基本的方法,乃是讓所有的信徒都喜愛查考聖經,接受操練成為門徒。如果沒有這個認識,儘管用最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恐怕到頭來只會把教會弄成越像商場或一般社團,講究利益關係遠比講求分享生命的信仰更甚,如此教會就徹底失去她的本質和意義了。因此,我期待我們教會每位肢體都能夠喜愛天天查考聖經,我們也要開始規劃將二十幾年的成人主日學拓展成「聖經學校」。

此外,也期待推動「揪團讀經」,個人讀經容易怠惰,揪團讀經可以互相激勵、分享。揪團時,我希望最少三人,最多五人,人數在三、五人可以彼此建立起屬靈夥伴的關係,人數多很難達到深入交通的果效。希伯來文"Haverim"意思是「夥伴、朋友」。在耶穌時代"Haverim"特指研經夥伴─立約團體中一起學習上帝話語的門徒,以現在的說法就是「屬靈夥伴」。既然是屬靈夥伴的揪團,平時就可以進行三、五好友揪團讀經靈修,可以揪團參加濟南聖經神學研究班(濟南神研班)、成人主日學(聖經學校),以及揪團參加燭光祈禱會。這些靈性造就的聚會,我都鼓勵大家揪團參加。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背十字架的日子

背十字架的日子 
黃春生牧師(2015.10.16)
昨日(2015.10.15)自由時報刊登一則關於馬偕醫院的事,報導中指出衛福部10/8火速暫停馬偕董事長的職權,引發爭議,被疑政治力介入,進行違法行政指導,報導中又說黃春生牧師自承偽造文書等。這一則報導是立委趙天麟、立委林淑芬10/14質詢衛福部蔣部長及醫事司王司長所爆出來的。

我生平被銓派擔任董事,都是教會機構遭遇危機時,一次是2003年突然間被台北中會指派擔任台灣神學院董事。那一次居然沒有牧師願意被銓派擔任台神董事,只因台神發生六位優秀老師集體辭職的棘手事件,而我卻被指定擔任董事。

當時,咱濟南教會林良信長老也是台神新任董事,他與林永頌長老在盧俊義牧師的建議下,來到重新教會拜訪我,讓我知道台神危機。出於正義感及信仰的使命感,在聖靈的感動下,我決定投入台神這場危機。因為,我知道我被安排擔任台神董事乃是為了這個時刻(參閱以斯帖記4:14)。

很快的,有一天晚上我們幾位新任董事邀請六位老師到台大校友會館碰面,了解事件的原委。之後,我也拜訪時任台神院長的廖上信教授,與他對話。廖院長劈頭就說:「你是我的學生,學生怎能質問老師?」我說:「老師對不起,今天我的身份是董事,有必要深入了解六位老師辭職的始末。」

知道原委之後,我認為廖院長應該屆齡退休,六位老師也以「切結」表達善意,感謝主,半年後事件平息。為此,同為台神董事的莊某等三人,因此與我有了嫌隙,竟然在中委會中發送未署名的文件「黃春生牧師十大罪狀」,指我違反中會議決等等無中生有的事。我當面請求議長務必處理此黑函,我陳明:「中會何時對台神事件有過任何議決?從來沒有!何來我違反中會議決。」又指「黃春生牧師不聽本中會多數董事的決定。」我說:「今天另外三位董事都是長老,而我是牧師,對於神學院的事件,他們應該來請教我。況且他們三人是舊董事,把學校搞成如此對立,已經不適任。」我要求議長務必要處理黑函,但議長宣布把黑函收起來,這件事情就當它不存在。但我永遠記得,我背十字架的日子。

台神老師集體辭職的事件落幕後,我建議董事會邀請林鴻信教授從新加坡回台神擔任院長,因為我擔任董事會書記,因此由我接洽與執行。我隨即打電話給王怡方牧師,經詢問才知道林老師離開新加坡三一神學院,到中國短宣,我請王怡方牧師轉達董事會的誠意,蒙林老師的允諾回來擔任院長。2004年8月我向董事會建請邀請鄧開福教授從新加坡三一神學院返台任教,董事會予以支持,我代表董事會寫了一封信,並請蘇美珍老師翻譯成英文是要轉給新加玻三一神學院看,我們誠摯邀請鄧老師回來擔任希臘文及新約教授。此邀請後三年,我已經卸任董事,在2007年8月鄧開福老師終於回到台神任教。

此後,每年台北中會選舉時,我都請假,不願被選為中委或幹部。2012年我的學生年輕一輩的牧師及幾位資深牧師,打電話給我,請我務必參與中會的服事。之後,我第二次被台北中會銓派擔任董事,也是教會機構遇到危機的時刻。

當時馬偕醫院第15屆董事長在沒有受到中會、總會銓衡情況下,違反章程選任自己為董事長。在此緊急情況下,總會幹部緊急召開會議因應,在律師的建議下,向法院提起對莊焜明等人提起假處分案,限制其行使不合法的董事職權。因為事出緊急,總委會會議通過,要求台北中會、七星中會的議長及法人董事長務必簽署同意書及用印。在律師的建議下,所有的印鑑都另外刻一套放在總會以利用印時效。於是,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承總委會議決辦理,指示我預備印章,於是我請幹事去刻印。交由總會秘書,再由秘書在文件上用印。

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與我都認為,我們不應該推給「總委會」的議決,我們應該一起來揹起這個十字架,於是我們在法庭坦承,我們是基於教會的體制下而做,因為議長已經允諾簽署,財團法人董事長也必須簽署。我們不知,這就是犯了「偽造文書」的公訴罪。

因聲請人其中之一,財團法人北部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及其法定代理人林信明牧師,在第一時間未依中會議長指示辦理,延宕簽名授權,其授權書之日期(10/23),係在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聲請狀(10/1)之後,係屬文書製作之疏失。雖該文書有製作之疏失,但並未造成財團法人北部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及其法定代理人林信明牧師之損害。且林信明牧師對此在偵查期間,明確向檢察官陳述「基於教會體制與慣例,其有義務按照其中會議長指示辦理,其並無拒絕之權利。」基於教會體制,他必須遵守教會決議,對於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聲請並無意見,對於在授權書出具前先刻印及使用乙事,並不予追究,是以檢察官而予以緩起訴處分。總會議長對我及總會前總幹事張德謙牧師,為了執行總會議決,因為遵照教會體制及程序,為長老教會背十字架,而承受這樣的指控,對我們二人為確保馬偕醫院的教會產業表達敬意。

但此事,卻被莊焜明拿來做文章,莊焜明又向衛福部糾舉長老教會三間醫院每年繳交總會負擔金,因此衛福部就拿這二件事來逼迫馬偕董事會必須修改章程、章則。林林總總,台北中會非常憤慨,在10/12日發函(台基長(64)北委字第172號)要求城中教會小會「宣告停止莊焜明會員權」,並在今年12/31前將處理結果函復中會。

為了馬偕醫院,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走進法院成為被告。因為是為了福音、為了教會,我將它視為背十字架的榮光。就像耶穌被捕、受難,彼得、保羅受審判及監禁。回顧長老教會的歷史,都是充滿了為信仰、真理和自由而奮鬥的史實,也可以稱它是一個在受難中成長的教會。不但在宗教改革時代受了很大的迫害,在以後的發展與宣教事工上,也繼續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和困難。

今日,看到教會及機構內部,因為少數權謀、野心,使人跌倒,我為此多次落淚祈禱。原本以為在馬偕醫院的服事已經要「下車」可以專心牧會了,無奈,衛福部違法停止我董事長的職權,使得第十七屆董事的產生、交接都發生攔阻,甚至官員配合所謂的「檢舉」,欲行官派董事來接管馬偕醫院。衛福部驟於10月12日發文要求馬偕基金會應於一個月內修改章程,否則不許可第17屆董事選任,同時要脅將停止馬偕醫院門診或住院業務,甚至停業。衛福部此舉嚴重影響馬偕醫院門診或住院業務,並有處罰過當問題。對此,我邀請大家迫切為馬偕醫院代禱,相信在歷史中掌權的上帝,也在今日教會遭受困境時掌權。

我寫下些歷史,也為了讓後代的子孫知道我們這一代所作所為,讓後代子孫可以看到這一代的牧長、信徒所做的事,是否違背信仰?歷史是一面鏡子,沒有記住歷史,我們將會重蹈歷史的錯誤腳步。

後記:2015.10.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拜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陳情,經過冗長的協商,協商結果下午3:30送入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審查衛福部10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時做出主決議通過。
2015.10.19 群賢樓門口10:00遇見記者
2015.10.1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拜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陳情
2015.10.19 下午3:30在柯建銘總召主持下結束協商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濟南教會團契/小組公約

濟南教會團契/小組公約 
公布日期:2015.10.11 牧養會議通過、公布。
前言:(黃春生牧師 2015.11.29)

在教會屬靈家庭裡,要建立美好的團契生活與肢體關係,是每個基督徒所要致力的。維護教會合一是我們的責任,因為彼此相愛的合一生活是教會的心臟,摧毀它便如從基督身體中把心臟挖走。上帝以犧牲的愛,謙卑虛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也當效法耶穌基督的樣式,去愛教會及教會裡的每個家人。為了建立愛與合一的團契、小組,在20151011日牧養會議中,我們制定了「濟南教會團契/小組公約」,每條公約都有聖經作為我們的依據,也提醒我們凡事遵行上帝的話語去行。盼望此公約時常提醒團契、小組的每一位肢體,落實彼此相愛的合一生活。

在我們濟南教會的團契/小組中,我們願意彼此致力下列十項公約:

一、恩典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相愛,特別是愛彼此的孩子及家人,無論彼此言行舉止如何,我們都願意接納對方,尊重彼此的差異,彼此不論斷。無論對方來自何方,目前處境如何,我們都願意無條件的彼此相愛、願意彼此在真理上被建造。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5:12)

二、真誠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敞開,我們分享真正的感受,不隱瞞所受的傷害、喜樂、愛恨、希望、失望。我們願意彼此了解,更讓聖靈的愛在我們中間聯繫我們。關於爭議、對立之倫理議題、政治議題等,我們願意以祈禱來代替辯論。
「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腓立比書2:15)「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1:5)

三、付出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付出,因為上帝是一位給予的神,祂給我們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因此,我們願意學習耶穌基督的給予,成為彼此的祝福。
「每一個人都不應該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應該關心別人的利益。」(哥林多前書10:24)

四、聚會之約:
我們願意看重彼此,總要參加團契/小組聚會,不無故缺席,因為我們的生命彼此連結。我們看重在團契/小組當盡的責任,彼此服事。因此,我們不私下邀約組員參加其他機構教會的聚會或特會,我們教會的聚會是我們的優先。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10:25)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使徒行傳2:44)

五、憐憫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勸勉,彼此寬恕,藉著上帝的話語引導我們走在真理中。以憐憫、祈禱代替責罵,以鼓勵、愛護代替懲罰。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 聖靈有甚麼交通, 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立比書2:1-2)

六、保密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守密,特別對個人隱私、軟弱、不宜公開的事保密。我們彼此保護,絕不說人是非,避免做出彼此受傷或尷尬的事。也願意在小組長/區長或會長的陪伴下,尋求協助,必要時,可以請牧師及小會員介入關懷及處理。
「愛說閒話的人洩漏機密;誠實人堪受信託。 」(箴言11:13)

七、順服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順服,順服教會所選立的小組長,並經常為教會及小組的同工代禱。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得前書5:5)
「要服從帶領你們的人,聽他們的話。他們常常看顧你們的靈魂,因為他們將來要向上帝交帳。」(希伯來書13:17a)

八、財務之約:不標會、不借貸、不推銷、不作保
我們願意彼此看顧,但在金錢財務上,我們願意更謹慎來面對。當個人窮困時,可以提出來彼此代禱,除非弟兄姊妹主動幫助,或為個人奉獻,我們總是不標會、不借貸。若真的有需經濟援助時,由小組長轉知區長、會長轉呈牧師按教會的慈善救濟辦法辦理。同樣的,小組因為辦理活動、聚會等各項事工需要經費時,不得私下向各人借貸或募款,應由小組長轉知區長、會長轉呈牧師按教會規定辦理。
我們可以在小組中為彼此的工作代禱,但我們禁止利用肢體情誼主動推銷各類商品(如傳銷、直銷、保險、投資...),以及任何金錢往來的商業行為,也禁止作保的行為。
「濟助窮人等於借錢給上主;他的善行,上主要償還。」(箴言19:17)
「惡人借貸而不償還;義人卻恩待人,並且施捨。」(詩篇37:21)

九、關懷之約:
我們願意彼此關懷,組員彼此之間的互動及探訪,應避免異性、單獨接觸。對於肢體間的婚、喪、生產及住院的關懷,以下列原則為之。
1.婚禮:鼓勵弟兄姊妹參加婚禮,不參加喜宴為原則;結婚新人可以按個人情誼,事先徵詢才發喜帖參加喜宴。教會會統一致贈新人結婚賀禮。
2.喪禮:對組員本人、配偶或直系親人(父母、兒女)安息,教會致上十字架花籃一座。喪家可以按個人情誼,事先徵詢才發訃聞。
3.生產:若會友生產,由牧養部門統一致贈一千元左右禮物或禮金為原則。
4.住院:若組員或其家人生病,由牧養部門統一致贈一千元左右禮物或關懷金為原則。
「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羅馬書12:15)
「朋友在乎時常關懷; 親人在乎分擔憂患。 」(箴言17:17)
「香料和膏油使人歡悅;深厚的友誼使人鼓舞。」(箴言27:9)

十、撒該之約:
我們願意傳揚福音,學習耶穌的眼光看見我們周圍渴望基督福音的朋友,正如耶穌看見、接納、邀請撒該一樣(參閱路加福音19:1-10)。並且願意花時間和精神與撒該(設定對象)建立關係,使他們也能進入小組及教會,得著福音的好處。
「我為了福音的緣故做這些事,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讀聖經成為咱教會的指標

讀聖經成為咱教會的指標 (濟南牧函,2015.10.18濟南教會週報)
黃春生牧師

去年(2014)10月5日咱教會通過對我的牧師監選,至今年9月13日就任以來,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不斷的祈禱、尋求,在祈禱中對咱濟南教會越來越有負擔,也更加確定上帝的呼召。這段日子,我也在問「上帝對咱濟南教會有什麼心意?方向是什麼?」

15年前上帝呼召我到重新教會,重新教會很清楚的是一間社區型的教會,當時重新教會沒有社區工作,因此上帝給我有規劃、組織的恩賜,首先,我整理教會秩序,讓教會肢體在愛中合一、連結,逐漸建立社區福音事工。教會人數、小組也不斷的被建立。但是,咱濟南教會該定位成社區型教會嗎?

社區型教會?指標型教會?

這一年以來,在祈禱、尋求中,我確認咱濟南教會不是「社區型教會」,因此,「社區XX班」不是咱的事工方向,縱使要發展社區事工,也應當呼應咱的信仰核心價值,否則教會就成了安親班、才藝班或是另類的YMCA,這些都不是咱應該做的。此外,在中正區聯禱會中,大部份的教會都是社區型教會,他們規劃的福音行動也都以「社區宣教」為主,這與咱教會的方向不一樣,負擔也會不一樣。雖然上帝給的呼召、事工方向不一樣,但為福音及靈魂得救的心意都一樣。咱會彼此祝福,但是,咱會以上帝給咱的使命為主,歡迎聯禱會的教會自由參與咱的事工,就像咱也會自由參與聯禱會的事工。

既然,咱濟南教會不是社區型教會,那麼應該是怎樣的教會?上帝對咱濟南教會有什麼心意?方向是什麼?在祈禱、尋求中,上帝給我很清晰的picture(圖像),就如同我在就任詞所說的:「濟南教會是一間具有歷史意義的教會,起初被賦予國家教堂的期待,歷經信仰前輩將近一百二十年的宣教,今後更盼望古老教堂成為改革宗信仰的指標教會。因此,我有一個異象、一個夢想、一個期待,邀請大家作夥來實踐上帝對咱的呼召。」哪方面的指標型教會?社會各領域都各有指標,咱教會既然作為改革宗信仰長老教會的一份子,就以此為咱教會的指標。宗教改革時期,教會如何進行改革,影響社會、時代,這是咱的方向與使命。

改革宗的信仰精神

成為改革宗信仰的指標教會,必須先認識改革宗的信仰精神。改革宗的信仰精神通常以五個唯獨來概說。五個「唯獨」(Five Solas)就是:sola或solo就是拉丁文的「唯獨」。
1.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活和實踐上的唯一神聖權威。(提摩太後書3:16-17)
2.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我們只能靠基督和祂的善工得救。(提摩太前書2:5)

3.唯獨恩典(Sola Gratia):我們只能靠上帝的恩典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以弗所書2:8)靈修時間(Quiet Time)中文譯為「靜默時刻」或「靈修」,每日靈修是基督徒靈命成長的基本功。靈性成長是三合一的,也就是讀經、祈禱、行動。三項缺一都會落入偏執。靈修神學家慕安得烈如此說:「若沒有從上帝的話語得到神聖屬天的靈糧,無論我們的禱告時間是何等熱切,仍不完全。聖經確確實實是基督徒的禱告本,是我們有效祈禱的指引與基礎。忽略上帝的話語,就是忽略上帝的大能。」(Andrew Murray, The Prayer Life, Chicago: Moddy Press.)
4.唯獨信心(Sola Fide):我們只能靠信心得救,而非靠遵守律法、道德。(羅馬書3:28)
5.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我們所信、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榮耀上帝。(以弗所書2:9)

五個「唯獨」的信念,很明確地把上帝當成上帝,人不再僭越上帝的善工與榮耀,人真的謙卑在上帝的面前,讓聖靈來帶領教會更新人的生命。十六世紀以來的改革家也以這五個「唯獨」信念作為基督徒日常行為的準則,並教導信徒牢記並且加以遵守。當時,教會的音樂侍奉者—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總會為了感謝上帝而在作品上寫上一句Soli Deo Gloria當作簽名。這樣的信念在改革期間深植在許多敬虔的基督徒身上。如今,在個人「本位主義」高張的世代中,似乎工業革命「人定勝天」的遺毒蠢動之際,我們應該反省是否高舉「人的名號」而高過高舉「基督的名號」,過於看重人的身份、權勢而忘記上帝的作為。

改革宗信仰五個唯獨最為基礎的就是「唯獨聖經」,因此渴望認識聖經—上帝的話語,是咱成為指標型教會最根本的要求。為朝向「唯獨聖經」的指標,因此,我初步有三項規劃,邀請大家一起來代禱及努力實踐,也希望兄姊給我建議。

一、每日讀經

我過去在帶領兄姐讀經運動時,曾有幾種做法:
1.大量讀經
A Torah scroll dating back to the XIV Century 
that is still fit for reading.
The Abuhav Synagogue in Safed, Israel.
位於以色列薩法德(猶太第四大聖城)的阿布哈瓦會堂,
十四世紀的妥拉卷軸迄今仍可閱讀。
其妥拉卷軸的材質是羊皮卷。
即每日速讀聖經10章,是要一口氣讀完,不想問題,不停下來默想。通常30分鐘即可完成。26天可以讀完整本新約聖經,91天可以讀完整本舊約聖經。速讀之後,若還有時間,可以再讀第二次,甚至可多加利用手機聖經APP軟體來撥放「語音聖經」,開車、工作的時候聆聽,睡前也可以聆聽。如此一來,每天就不只讀一次了,而是可以反覆多讀幾次,甚至可以找出「金句」、發掘問題,在查經班一起來分享、討論,進而帶出委身與行動。
2.一年讀經、三年讀經
聖經有1189章,一天讀三章,主日讀五章,一年可以讀完整本聖經。 三年讀經,則是每天讀一章的進度,大約三年可讀完。一年、三年讀經很適合個人有定性、定力的靈修習慣。
3.教材讀經
市面上很多讀經的教材,但我推薦《新眼光讀經》、《每日研經釋義》。按照教材所訂的進度靈修的好處是,教材提供重點釋義,使靈修者容易掌握信息重點,但它的缺點是,靈修者往往直接看教材,而不是先看聖經。因此,使用教材時,我會建議先讀聖經,有時間再閱讀教材。在咱濟南教會的每日讀經的計畫是採教材讀經,並且推薦《新眼光讀經》、《每日研經釋義》。最好是,三、五好友揪團來參加。

二、濟南聖經神學研究班(濟南神研班)

濟南聖經神學研究班的構想,是來自以前擔任大專輔導時帶領「神研班」的經驗,來自全國的大專生在神研班都得到極大的造就。過去我也將這樣的概念,運用在牧會中帶領兄姐讀經,會友普遍感覺收穫極高。讀的經卷原則上會採路加福音、使徒行傳、創世記、羅馬書這四本書輪流,甚至將來可以選擇其他的福音書,故事性高的書卷。
1.舉行時間:咱濟南教會的神研班,原則上希望每半年舉行一次,均利用禮拜六整日來進行,若是經文章節較多時,可能會連續舉行2-3個禮拜六。
2.進行內容:導論、專題、揪團讀經、讀經問答。揪團讀經的時間,是三、五人在一起讀經、查考、分享,對於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翻閱註釋書,甚至寫提問單,在讀經問答時提問。如果可能的話,咱還可以背誦「聖經目錄」。
3.研經目的:(1)渴慕上帝話語。(2)建立研經能力。(3)信息的新眼光。(4)靈命更新活潑。
4.揪團報名:三、五好友或屬靈夥伴揪團報名來參加。

揪團時,我希望最少三人,最多五人,人數在三、五人可以彼此建立起屬靈夥伴的關係,人數多很難達到深入交通的果效。我架設一個讀經的網站,取名「單獨會主-Haverim(חברים)」,希伯來文"Haverim"意思是「夥伴、朋友」。在耶穌時代"Haverim"特指研經夥伴─立約團體中一起學習上帝話語的門徒,以現在的說法就是「屬靈夥伴」。既然是屬靈夥伴的揪團,平時就可以進行三、五好友揪團讀經靈修,可以揪團參加濟南聖經神學研究班(濟南神研班)、成人主日學(聖經學校),以及揪團參加燭光祈禱會。這些靈性造就的聚會,我都鼓勵大家揪團參加。

三、濟南聖經學校

「濟南聖經學校」是以咱教會22年的成人主日學為根基來發展的,課程主要是以聖經為本,若屬於婚前輔導、小組長訓練、服事訓練的課程,則安排在禮拜六及禮拜日下午。聖經學校的課程是提供給會友靈性成長及造就的。明年(2016),我會與裝備部門開始廣納意見規劃聖經學校的課程大綱、師資訓練、建立教務制度及SOP。課程分上、下學期各十堂課。上學期3-6月,下學期9-12月。每班人數至少15人以上才開班。課程科目:聖經班(查經、白話字班、英文查經)、神學班(洗禮班、基要真理班)、信仰班(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信仰告白)、聖經應用班(聖經與聖詩、聖經飲食...)。當然,這些都只是構想,需要裝備部門及成人主日學教員集思廣益來建構。二個禮拜前(10/4)成主教員會議討論到「改建期間」的課程安排,基本上我及同工都期待不能中斷,因此最近需要積極向附近學校或機構,洽借改建期間的成主教室,也請兄姐為此事代禱。

結論:喜愛讀聖經,教會體質得改變

若讀福音書,我們會發現耶穌是「激進」的改革運動者。耶穌在改革運動中最大的著力點,就是對聖經(舊約)極熟悉,且會用淺顯的話語或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信息,讓一般民眾聽懂內容和和意義。因此,無論在會堂,或戶外的講論、教導,都會引起民眾很大的驚奇,因為耶穌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改革的基礎在於以聖經為依據,耶穌如此,中世紀的宗教改革是如此,甚至,今日基督徒的心靈改革亦如此。 

就像耶穌的改革運動一樣,聖經永遠是改革的依據。同樣,教會要進步就必須不斷以聖經來起造教會,基督徒靈命的提升更需要以讀經著手。因此,我認為一間教會之所以會發生糾紛、分裂,原因就是該教會已經沒有好好研讀聖經上帝的話語所致。如果傳道者真的用心在教導信徒們認識聖經,而信徒們都懂得研讀聖經, 明白聖經教訓的意義,自然就會懂得以信仰處理糾紛,懂得謙卑尋求上帝的帶領。知道自己是錯誤的人,就會知道反省。有反省的人,就不會製造對立或糾紛,只會承認自己的罪過。 

今天普遍的教會對聖經的基礎都很薄弱,傳道者對推廣每日讀聖經的意願不高,連帶查經班都很隨便,甚至有的教會連查經班都沒有,靈修、讀經都不想做,教會已經失落改革宗的信仰精神。咱濟南教會是一間具有歷史意義的教會,起初被賦予國家教堂的期待,歷經信仰前輩將近一百二十年的宣教,今後更盼望古老教堂成為改革宗信仰的指標教會。盼望咱所努力的,能夠為主所用,吸引更多渴慕上帝話語的信徒,讓聖經運動的精神影響更多的教會。